2023.小学期末教师成绩和试卷分析汇报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 4、开展各种语文活动。如辩论、演讲、出手抄报等等。 学生在活动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动脑、动口、动手的能 力。
(二)教授方法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 穷”。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 也受时代的局限,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就要 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 为此,我计划假期和下学期从以下方面进行方法 训练: 1.训练能力――阅读理解,从总体方法到解题技巧, 系统指导,反复锤炼; 2.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小作文依课文内容随堂布 置,借“题”发挥,作文紧扣课标和测试方向, 力求既有章法,又有创新,鼓励学生放飞思想, 大胆发挥……
79.41
计划E
100
计划D 0
40
60
80
100
120
分数段 95-100 90-95 85-90 80-85 75-80 70-75 65-70 60-65 40-60
0-40
年级学生人数 19人 101人 83人 91人 64人 42人 26人 10人 35人 12
本班学生数 3 7 11 12 4 3 3 1 0 4
语文期末考试 成绩分析汇报
年级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一、基本情况: 二、试卷分析: 三、假期与下学期努力方向
PART 01
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本班应考48人,实参考48人。均分78.33分(年级均 分79.419),最高分98分,最低分8分。及格人数44人, 及格率91.7%,优秀人数21,优秀率43.8%。就全年级 来看处于中等水平,但后进生较多。全班4个不及格, 拉低整体平均分。
传授方法
1.训练能力――阅读理解 2.作文训练――循序渐进
(一)积累运用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积累运用,只有学生对知识有了一 定积累之后才能更好的输出:
1.优秀文段朗读。通过学生自主搜寻优秀文段,使学生主 动进行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增加的同时,学生必然收 获了许多东西。
2.好词佳句的收集。在不断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学生的词 汇积累有了明显的增多。
PART 02
试卷得失分析
题号
班级得分率
一.看拼音写词语
88.8%
二.1 注音 二.2 修辞 二.6 成语俗语
62.5% 79.2% 91.7%
二.7 选词填空
79.9%
三.补充词语 按要求完成练习
四. 缩句 五.4 默写“材”
86.7%
70.8% 74%
年级得分率
92.1% 71% 88% 87.2% 83.2%
结语:
此次增值性评价虽是一次阶段性测 试,但能让我们从分析中得到启示, 从启示中再出发。我也将本着“勤 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 往,再接再厉,做家长满意的教育。
2023
感谢您的聆听
开学刚接手这个班,我就认真分析了班上孩子的实际情 况,发现4班大多数孩子对语文学习比较感兴趣,语言词汇 较为丰富,写作水平整体可以。
(3)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班学生的书写情况提升空间较大,个
阅读题 六1(3分) 六2(5分) 六3(2分)
班级得分率 73.3% 71.9% 56.8%
六4,5题
89.1%
72.6% 66.8%
对错人数
33人全对,12人0分 30人全对,18人0分 38人全对,10人0分 44人全对,4人0分 全对31人。其他人0-4分
全对16人,其他0-9分
30人全对,10人0, 全对29人
·从考卷中发现的“得”与“失”
(1)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 对于一些较规范的题目答得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学生 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但是对 于一些普遍易错的字词,学生没有理解字义、词义、文 意。有的同学虽能背下来,但出现了一些错别字,以致失 分。 (2)写作水平发挥正常
68.1%和83.7%
年级得分率 82.3% 75.2% 63.3%
对错人数 33人全对,12人0分 14人全对,4人0分 26人全对,19人0分
66.3%和81.5%
考查常识(体会、民间故事、古 诗,)与阅读理解关联小
阅读能力有待提高
PART 03
今后努力方向
积累运用
1.优秀文段朗读。 2.好词佳句的收集 3.原创得意句段的展示 4.开展辩论、演讲等语文活动
占比 15.79% 6.93% ↑ 13.25% 13.19% 6.25% 7.14% 11.34%
10% 0 33.33%
(二)试题分析:
本试卷充分依据新课标精神,注重体 现新课程评价的特点,尊重教材,以 学生为本,兼顾了各类学生的差异; 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板块结构合理,题型设计新颖,容量 适宜,难易适度。通过检测,不仅考 查了学生的掌握的情况,更主要的是 导向了以后的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