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
2006年7月17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
八国集团同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刚果(布)六个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议上,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了新能源安全观的三个方面内容:加强能源开发利用的互利合作;形成先进能源技术的研发推广体系;维护能源安全稳定的良好政治环境。

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更是能源生产大国,只有在平等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下,加强同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合作,才能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

1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分析
原油对外依存度常被用来描述国家石油安全的程度,表现了一国石油消费对国外石油的依赖程度。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对外依存度越高,表明该
种商品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越大,与世界的关系也就越密切,受世界市场价格波动等国际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大。

石油对外依存度的加深,不仅对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影响重大,更严重的是将对我国的国家利益与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我国从1993年变成原油净进口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公布的数据,按照式(1)计算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数值,见图1。

对外依存度=原油进口量原油消费量
×100%
(1)
由图1可见,从1993年开始,仅仅用了15年的时间,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就攀升到了50%,从绝对数字来看,我国的能源消费和进口量非常巨大,2009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达到19862.0万t 。

分别取N 为3和5为移动平均的周期,利用时
摘要:能源安全问题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对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我国
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做出原油对外依存度预测,可见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不仅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建立跨国石油公司的重要途径。

本文通过比较和预测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的变化,分析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必要性。

详细分析了在进行海外投资过程中遇到的政治、政策、经济等风险,讨论我国石油企业应怎样采用有效的措施,规避和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关键词:能源安全;石油;对外依存度;风险;对策中图分类号:F407.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4051(2012)zk-0189-04
The risk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 oil enterprises ’overseas investment
WANG Feng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he issue of energy security is important to the state's economic lifeline,which is essential to safeguarding world peace and stability and promoting common development.Based on changes of China's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to make the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 prediction which showing that China's oil companies to invest abroad,is not only a realistic need to ensure national energy security,but also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ultinational oil company.This paper compares and predicts the changes in China's dependence on foreign oil,analyze our country's oil companies to the necessity of investing overseas.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policy,economic and other risk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overseas investment,and discuss China's oil companies how to adopt effective measures to avoid and reduce the risk of foreign investment.
Key word:energy security ;oil ;dependence on foreign ;risks ;countermeasure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收稿日期:2012-03-28
作者简介:王锋(1964-)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资源产业经济研究,E-mail:wf.68@ 。

第21卷增刊
2012年8月中国矿业
CHINA MINING MAGAZINE
Vol.21,zk
August 2012
中国矿业第21卷
间序列预测中的二次平均移动法,对我国2011~2030年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做出预测,结果如图2所示。

图11993~201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趋势
数据来源:1993~2008年数据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的数据计算而得,2009年的数据根据网页①得来,2010年的数据是采用上半年的数据②。

图22011~2030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预测
根据图2预测数据,到2017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60%,而国内的开采量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很大程度的增长。

因此,必须要从国外大量的进口原油及成品油,才能满足我国的生产和消费需求。

作为我国能源生产的石油企业,在原油进口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战略,就是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战略。

2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阶段
我国石油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对外合作,是我国能源需求与宏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经营之路[1-2]经历了三个阶段。

2.1探索起步阶段(1993~1995年)
1993年,中国石油在加拿大开采出第一桶原油,开启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序幕。

在大型跨国石油公司已经牢牢控制石油主产区的国际资源市场背景下,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之路并不平稳,但1992~1995年间,我国石油企业在海外的经营与发展取得了初步成功。

2.2稳步发展阶段(1996~2006年)
以1996年12月中国石油签订的苏丹1/2/4项目石油合同为标志,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经营进入了新的阶段。

主要通过经营已有海外项目,进一步积累经验和培养人才,规范海外项目和分支机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为更大规模的扩张阶段奠定基础。

本着与资源国政府和中、小公司合作的方针,在投资区域上选择与我国关系良好的国家和地区,降低政治风险。

在这一阶段,我国石油企业倾向于采取参股或收购的方式获取海外石油资源,在国际石油资源竞争中越来越显示出积极主动的姿态。

2.3快速扩张阶段(2006年至今)
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进入规模快速扩张阶
段。

政府加大了对石油企业海外经营的支持,石油
外交的作用也在日益显现,石油企业海外扩张速度
明显加快。

2010年10月11日,中海油宣称将斥资
10.8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第二大天然气生产商切
萨皮克能源公司位于得克萨斯州南部的页岩油气
项目的部分权益。

这不仅仅是中海油首次涉足页岩
油气资源的开采,也是我国石油企业首次对美国页
岩油气领域进行投资。

在这个阶段,我国石油企业
海外投资不只是局限在传统油气资源领域,同时也
涉足到新能源领域。

在新能源安全观的指导下,我
国石油企业在海外投资领域内将会迎来新的发展。

3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根据商务部印2010年9月21日印发的《对外
投资合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通报制度》3,结
合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石油
企业海外投资遇到的风险进行如下分类。

3.1政治风险
政治风险指驻在国的政局变化、战争、武装冲
突、恐怖袭击或绑架、社会动乱、民族宗教冲突、治
安犯罪等。

海外能源投资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大、
回收慢的特点,由于未来的国际及东道国的政治不
确定性,使得政治风险的存在成为必然[3-5]。

3.2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主要指驻在国政府的财政、货币、外
汇、税收、环保、劳工、资源政策的调整和国有化征
收等。

政策的改变构成了石油企业海外投资最普遍
和最直接的风险[4]。

3.3经济风险
①网址:/a/201001/91000692.htm;
②网址:/news/20100810/2497334.shtml;
③.
190
第21卷
经济风险指经济危机、金融市场动荡、主权债务危机、通货膨胀、利率汇率变动等宏观经济形势变化。

经济风险表现为项目所在国在外汇管理、税收制度、劳资关系、等与项目有关的敏感性问题的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完善、经常变动等。

3.4自然风险
自然风险指地震、海啸、火山、飓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及重大流行性疾病。

一旦海外投资遇到这些不可抗的自然灾害或疾病,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

3.5跨文化管理风险
我国石油企业开展海外业务,必须按照东道国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很少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对东道国民族主义势力影响考虑不足,这样很难得到当地政府和公众的认同,容易引起排华情绪。

另外,我国石油企业缺乏对东道国文化差异的识别和认同,难与当地消费者沟通,加大了我国石油企业文化管理的风险[1]。

3.6国际竞争风险
国际竞争出现了干预主体的多元化特点,世界石油进口大国、石油公司、东道国利益集团等纷纷对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进行干涉[1]。

大型国际石油公司以其资金、设备、技术、经验、人才及市场形象等优势,在国际石油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而我国海外石油业务拓展中所能得到的是开采殆尽的地区、高风险或者战乱地区[6]。

除了跨国石油公司的挤压,东道国的石油公司常常通过游说政府、操纵舆论等非市场手段排挤我国石油企业的进入。

4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
能源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仅仅依靠石油企业是不能保证的,所以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我国的石油海外投资对策。

4.1国家层面
4.1.1加强石油外交,化解地缘政治风险
国际石油市场与政治因素联系十分紧密,国家应从油气地缘政治角度出发,加强资源国与消费国的合作[6-8],为我国参与国际石油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能源进口多元化战略,是保证中国石油安全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家应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采取积极的措施,使我国在海外石油开发领域获得进一步发展。

我国政府应积极实施能源外交,努力推进与石油资源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加强与国际性的能源组织和国际石油通道沿线国家的官方联系,为我国石油企业海外运营争取比较好的条件。

4.1.2制定完善的国际石油合作法律
为维护在国际石油合作中的利益,我国应当尽快出台完善的国际石油合作的法律[6,8],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石油合作时有法可依。

同时,政府应积极同有关国家签订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并利用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的有关条款,保护我国对外投资企业的利益,为企业创造对外投资的安全环境,并通过法律法规和适宜的企业管理机制,防范海外企业的系统风险。

4.1.3改革现有的外汇管理制度和有关海外投资的税收政策
开发海外油气资源通常需要大量的外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的石油企业开发海外油气资源,现阶段应适当放宽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的外汇管制。

完善境外投资的税收制度,我国石油企业到海外投资所涉及的国际税收应实施专业化管理。

应尽快与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的国家签订避免双重征税协议,以确保我国的石油企业不被双重征税[8]。

4.1.4制定优惠的金融政策,建立海外投资保障制度
建立海外勘探开发风险基金[8],对经国家批准的项目,石油公司可以申请使用该基金,对于风险勘探沉没的资金由国家的风险基金核销,风险勘探成功则要将贷款通过回收归还基金。

对于在海外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我国的银行在必要的情况下,给予贷款贴息和实行贷款利率下浮。

国家要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开发海外油气资源时,获得境外银行贷款、租赁提供担保。

建立境外投资发展基金,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参股。

我国应建立境外投资保险的审批机构和经营机构。

4.1.5建立石油公司海外业务的统一协调机制
国家应完善境外油气资源开发协调机制,避免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项目互相竞争[6]。

由政府出面建立协调机制,一致对外,几个公司同时感兴趣的石油项目,可组织共同投标,政府应根据各公司的实力、技术特点、在项目所在国的工作基础,进行有效协调,确定合适的作业者或者各公司的参股比例。

除了区域选择,还可鼓励我国石油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和产权互换进行资产结构调整,组建战略联盟,共同利用全球资源。

4.2企业层面
4.2.1熟悉资源国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熟悉资源国有关石油企业经营方面的法律,严格遵守海外经营业务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同当地政府和工商界建立良好的关系,以保障石油企业海外经营业务的利益得到合法保障。

加强用
王锋:我国石油企业海外投资风险及对策191
中国矿业第21卷
法律保护自身利益的维权意识,在资源国政府正式启用征用或国有化政策时,我国石油企业要寻求法律的保护,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加入双边投资协定和有声望的国际机构,保证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经营业务得到保护和公平的待遇。

4.2.2建立决策研究机构,预测风险
国际石油合作的决策,虽然伴随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但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要在机遇与风险之间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研究各种影响国外勘探开发效益的因素,包括政治环境条件、财税制度和油气资源条件。

我国石油企业进行海外投资,就要建立相应的国际石油合作的综合研究机构[8],对各国家和地区的油气资源进行分析,广泛收集各国的政治、军事、石油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信息,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预测风险,一旦机会到来,才能不失时机地抓住机会。

4.2.3选择良好的项目,降低风险
石油勘探开发失败率较高,因此最好方法是仅对那些发现商业储量可能性较高的地区进行投资。

在谈判过程中的态度、谈判进行和终止的方式与最终的合同条款同样重要,每一步都需要谨慎进行,细致检查,才能事前降低风险。

4.2.4签定外部仲裁条款和风险保险,减少风险
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合同中,常有通过外部仲裁解决争议的条款,但很少能依靠法律事务所解决与东道国政府之间的矛盾,因此,实施风险保险也是十分有益的。

当自然风险到来时,保险能把企业损失降低到最低。

4.2.5加强国际合作,分散风险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石油安全靠一国的努力难以实现,开展国际合作是最有效的措施[1,7-8]。

风险互担,降低成本是我国与其他石油消费大国开展国际合作的发展方向。

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企业技术落后,经验不足,但它们信息灵通,熟悉作业环境。

通过合作,不仅可以提高中标率,还可以在短期内掌握东道国石油公司的情况,了解当地的经济环境、商业惯例、法律法规和文化习俗,有利于开拓市场。

我国的石油企业通过与国际石油公司合作,在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把握、项目的选择和评价、国际招投标策略、跨国石油公司的经营管理等方面,可以学到很多经验,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使自己在国际石油合作中能获得更多的利益。

4.2.6组建自保公司,承保风险
学习国际经验,组建自保公司。

自保公司通常是由母公司建立并完全控制,用于承保集团内部风险的全资子公司[1]。

设立自保公司的企业,大都具有资产规模大、风险集中及保费支出量大等特点。

在石油行业,世界上95%的大石油公司都拥有自保公司。

4.2.7营造国际化经营的和谐氛围
在海外投资中,外籍员工数量很多,如何使他们融入公司,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引导形成雇员本地化和国际化是公司长远发展必由之路的共识[7]。

征求外籍员工意见,尊重外籍员工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关心外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增强外籍员工的归属感。

建立比较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完善应急预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教育、文体活动,缓解国内员工长期在海外的孤寂和紧张,创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精神环境。

4.2.8加强人才培养与储备
参与国际石油合作,人才是关键[8],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具有国际资质的跨国人才。

人才不应仅仅包括有国际资质的人员和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还应包括参与过海外油气资源开发项目的各类人员。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建立这些人员的资料库。

5结论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石油安全问题日渐严峻,需致力于在海外寻找更多的油气资源。

这就要求我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到世界范围内的石油竞争,提高整体规模和运行能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强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力。

但是,我国石油企业的海外投资,仅仅依靠资金和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风险规避方面有充足的准备和高质量的运作。

只有积极应对海外投资面临的各种风险,努力提高石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有效地降低项目的风险,在国际石油市场上逐步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范秋芳,戴秀芝,李平.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风险及对策[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1-4.
[2]张超.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经营发展之路[EB/OL].http://news.
/o/2005-07-21/17486495012s.shtml.
[3]刘宝发.国际石油勘探开发项目政治风险的不确定性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5(2):1-4.
[4]杨海波,王晓松.国内外油气上游市场投资环境概述[J].油气田
地面工程,2007,26(4):5-6.
[5]明洪盛.国际石油合作项目中的政治风险分析及管理[J].当代
经济,2009(11):65-68.
[6]赵振智,赵松.我国国际石油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改革与战
略,2009,25(9):33-35.
[7]赵松.国际石油合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2009
(4):62-63.
[8]孙仁金,马杰,万学鹏.新形势下石油企业“走出去”的战略选
择[J].国际经济合作,2009(7):14-18.
1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