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实录教案练习反思建议整体规划单元测试(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的课堂教学实录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同学们,今天的这堂课是我与大家的第一次交流,也是我进入松苑中学以来第一次当着这么多学校领导的面儿与大家在课堂上进行沟通。
我希望今天的这一课会给大家带来学习上快乐的享受,也希望大家能与我共同努力为我们今天的这一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大家说有没有信心?【师】:很高兴认识大家。
我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
我来自中国最北边的黑龙江省。
(开始PPT的放映)在那里啊,从每年的十月份开始,温度就已经
达到零摄氏度以下了。
此时的我们家乡正在为冬天里的第一场雪做着准备。
北方的冬天室外异
常寒冷,人们就急需温暖。
“生火”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取暖措施。
(PPt)
关于火,我想每个人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
“火”的出现象征了人类由野
蛮进入文明。
从最早的钻木取火到古代军事上的火攻战术,从传承百年
的奥运圣火到神七的顺利升空,从夜晚升旗的冉冉篝火到庆祝胜利时放
出的五颜六色的焰火。
可以说火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带来了光明与温暖,更重要的是伴随它而带来了人类物质与精神上的享受。
(拿出打火机,点燃玻璃棒,伸烧杯的水中。
)
打火机的发明为我们获得火源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我们就不用再像原始
人那样再木取火了。
而水则是火的克星。
俗话说“水火不能相容”。
但是
今天我却给大家带来意想不到的魔术——“水中生火”。
(魔术——水中生火)
【生】:(认真观看)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魔术其中的奥秘啊?
【生】:想!
【师】:那好,大家结合手中的学案,分组讨论,给三分钟的时间,看哪一组最先揭穿老师的魔术。
【生】:(讨论)
【师】:时间到!哪个小组想好了答案?
【生】:……
【师】:那我来给你几种物质,请你选出你所需要的物质来重复我们刚才所做的水中生火。
【生】:做实验!
(实验——水中生火成功)
【师】:非常棒啊!她成功的做出了,那我们说她是我们今天课堂上的小魔术师,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师】:(佩戴荣誉花)
【师】:那么,还是请你来说一下水中能生火的原因好吗?为什么你选择了白磷而没有选择石头?
【生】:石头不是可燃物。
【师】:为什么没有选择红磷呢?红磷也是可燃物啊?
【生】:红磷的着火点高。
【师】:你提到了“着火点”,那么请你再解释一下什么叫做着火点?
【生】:物质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师】:嗯!很好!白磷的着火点是四十摄氏度,而红磷的是240摄氏度。
【师】:那么白磷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四十摄氏度,那么这个实验中是什么提供了白磷燃烧所需要的这个温度呢?、
【生】:是热水。
【师】:热水的温度是四十摄氏度,足以能让白磷燃烧了。
你还需要了氧气,为什么?
【生】:氧气是支持燃烧的。
【师】:嗯!很好,请坐!从这个魔术中,我们得出了物质燃烧所需的条件即:可燃物,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有氧气。
空气可不可以啊?空气也可以!(板书——燃烧的三个条件!)
【师】:也有同学从以下这个实验中也得到了燃烧所需的这三个条件。
我们一起来看实验装置。
(叙述实验装置图)烧杯中装了热水,水中放有一块儿白磷,在烧杯上方放有一片铜片,我们都知道铜的导热性能非常好。
在铜片上放有另外一个白磷
和红磷。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运用刚刚习得的知识来猜测一下,实验的现
象会是什么?小组讨论,说出你的依据。
【生】:讨论。
【师】:好!谁能告诉我你预测的现象是什么?
【生】: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
【师】:你预测的是这样的。
其他同学和他的想法一样吗?那我们来看看实验结果是否是这样的。
(实验视频)
【师】:大家都答对了。
那么还是请刚才那位同学讲一讲,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 (PPT中的表格)
【生】:水中的白磷没有空气,铜片上的红磷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因此只有铜片上的白磷会燃烧起来。
(填PPt上的表格。
)
【师】:看表格。
发现只有支持燃烧的这三个条件都满足时,燃烧才会发生。
因此我们说支持燃烧的三个条件是缺一不可的。
【师】:好!
火呢,在古时是被人们奉为神的,不可侵犯的。
看是现在看来,火产生
也无非就是那三个条件嘛!火带来了光明与温暖,可是任何事物都有两
面性。
火也不例外。
现在我们班级就分为两大组来说说火的利与弊!
首先我们把机会给这边的同学,请你们说说火为我们人类带来了哪些利
益?
【生1】:火可以加热食物,我们不必再吃生的食物了;
火可以带来光明,吓走野兽;
火可以带来温暖,取暖。
【生2】:神七升天,火箭升空也都需要火的。
【师】:嗯!说的很好,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了?
那现在机会留给这边同学,请你们再来说说火带来的弊端!
【生】:火会使树木燃烧,引起森林火灾。
火会毁坏房屋,会烧伤人。
【师】:看来,火带来的弊端都体现在火灾上。
其实火灾主要是由于人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
比如我们经常进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就需要用到酒精灯,
可是如果不小心就会使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到桌面上,控制不当还会引起
火灾。
那这个时候大家想想,我们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来灭火啊?
(展示PPT)
【生】:用湿抹布扑灭!
【师】:很好!用湿抹布或细沙扑灭。
那么大家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用湿抹布火细沙“扑”灭呢?(加
重“扑”字的语气。
)
【生】:可以隔绝氧气。
【师】:可以隔绝氧气,换句话是说采用了隔绝氧气的方法来进行灭火的。
(学生同意。
)
【师】:隔绝了氧气,即破坏了燃烧的这一个条件达到了灭火的结果。
因此我们说这个灭火的原理是隔绝了氧气。
大家同意不同意?
【生】:同意。
【师】:好!其实我们都有很多的灭火经验。
那么现在就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一个灭火的比赛。
现在我们每个小组桌上都有一套实验用品,包括蜡烛,火柴,水,湿抹
布,烧杯,剪刀。
请你们在三分钟内用这些东西进行灭火,看哪个小组
找到的方法最多,并将方法与所用的灭火原理填在你们的学案上!
学生进行灭火探究。
教师观察与辅导。
【师】:好,时间到。
我们就选出小组代表来说一说你所选择的方法是什么?【生】:用水灭火
【师】:那你能不能说出用水进行灭火的原理是什么?
【生】:水扑在上面……(学生沉思,并没有完整的回答上来。
)
【师】:看来你明白了,但是没有想好怎么叙述。
那老师来完整地解释一遍:水遇到火,火的热量会使水蒸发掉。
水的蒸发会带来火焰周围的温度降低,
这样,温度就会降低到着火点以下了。
所以用水扑灭火是破坏的这一点。
(板书中燃烧的第二个条件——温度达到着火点)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用湿抹布扑灭。
【师】:那湿抹布扑灭火采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生】:隔绝氧气。
【师】:很好!还有吗?
【生】:用烧杯盖在火焰上。
【师】:这个是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生】:隔绝了氧气。
【师】:很好!我们还是把机会留给其他人!
【生】:用嘴吹灭。
【师】:噢!最简单的方法,什么装置都不用。
那你能否说出用嘴吹灭蜡烛采用了什么灭火原理啊?
【生】:嘴吹出来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师】:嗯。
答的很好!那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师】:好!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嘴吹出的风使空气流动,空气的流动带走了燃烧的热量,使烛火的温度
低于了蜡烛的着火点。
这是破坏了第二个条件。
那么大家再思考,空气的流动是否都是使产生的火焰熄灭吗?有人说不
是,那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能!像大火,风吹起来会越来越旺!
【师】:嗯!反应很快啊!那我再举个例子吧!大家爱吃烧烤吗?我也爱吃,尤其是烤羊肉串。
(播放视频)
在烤羊肉串的过程中,为什么要用扇子扇风呢?火会不会熄灭啊?
不会,为什么?反而会越烧越旺?谁能解释一下?
【生】:鼓入了空气。
【师】:嗯!为什么这个时候向炉中扇风反而会越烧越旺呢!一方面,炉中的燃烧物量多,放热也多,扇子扇动所带来的空气流通并不会使温度降至很
多。
另一方面,通入得空气反而会增加其中的空气量,这样支持燃烧的
氧气会越来越多,因此我们看到的现象就是火越烧越旺!
【师】:大家说那么多的灭火方法,可我们分析每一种灭火的方法都会发现,这样一种灭火方法最根本的原理是什么?
灭火的根本原理就是破坏了燃烧的三个条件。
只有三个条件中任意一个
被破坏,燃烧就会停止。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也知道了灭火的原理无非就是破坏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现在我们学以致用,看看生活中都是如何灭火的
(观看视频)。
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刚才看到的灭火方法所运用的原理。
师生共同观看“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灭火方法”。
【师】:好!那大家一起再回顾一下刚才的灭火方法,说一说他们各用了什么灭火原理。
【师】:用水灭火?
【生】:使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
【师】:油锅着火?
【生】:盖上锅盖。
隔绝氧气。
【师】:燃气管着火?
【生】:用润湿的被褥盖住,关闭阀门。
隔绝氧气,隔离可燃物。
【师】:大家回答的很好!其实在准备这堂课的时候啊,我的头脑中就一直围绕着“火”。
我有上网淘宝的习惯,偶然间我在淘宝网上就看到了这样一件
宝贝,叫灭火器。
什么是灭火器呢?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就把它
的使用方法和产品参数抄了下来。
大家参考这个使用方法与参数,你能否解释这个灭火毯的灭火原理吗?学生思考
【师】:你们也许会问,这个“玻璃纤维”是什么呢?我也找到了一些相关的资料。
玻璃纤维是一种耐高温的材料。
那谁分析一下这个灭火毯是否是货
真价值的呢?
【生】:是。
盖住可燃物,隔绝可燃物。
【师】:那为什么用玻璃纤维这种材料呢?
【生】:耐高温的。
【师】:对了。
买了灭火毯是需要长时间用的。
因此需要耐高温的材料。
【师】:看来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灭火的有关原理。
有些时候是需要灭火的,但是有时候却希望火永远不会熄灭。
比如我们现在正传递的亚运圣火,人
们希望生活永不息灭,象征体育精神永不消退。
关于圣火,我最早接触
的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的点火仪式。
有人把这个仪式起了个好听的名
字,也叫做“水中生火”。
现在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当年的圣火点燃。
(奥运视频)
【师】:这个点火仪式的具体细节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主办方也并没有明确的公布。
但是在刚刚的课上我们也做了类似的水中生火的实验。
因此我们可
以推测这个圣火能在水中燃烧,无非也就依据了这三个条件。
只不过呢,他们所用的可燃物要比我们的高级些,性质稳定些。
所用的设备呢,或
许会设计成能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的装置。
看来,一些新发明、新技术
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遥不可及、高不可攀,而都是运用了最基
本的原理。
所以,在做的每位同学只要开动脑筋,学会应用都会成为发
明家与科学家的。
好!今天我们的课程就上到这里。
今天我们接触了燃烧最本质的东西,
即燃烧的三个条件,那么大家下课后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燃烧”。
另一个作业是需要大家完成学案上的习题。
好!谢谢同学们,今天的课
程就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