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动力刀塔说明书合本J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HD系列动力刀塔使用说明书
温岭市三和数控机床设备有限公司
A
目录
1 安全注意事项
1.1 图标说明 (3)
1.2 使用规范 (3)
1.3 操作技术要求 (3)
1.4 产品特征及注意事项 (3)
1.5 责任承担 (4)
2 产品描述
2.1 零件名称 (5)
2.2 技术参数 (6)
2.3 允许载荷 (7)
3 装配与安装
3.1 刀塔驱动电机 (7)
3.2 驱动电机 (8)
3.3 刀塔润滑 (9)
4 刀塔启动
4.1 刀塔驱动电机 (9)
4.2 齿轮箱电机 (10)
4.3 液压系统 (11)
5 操作
5.1 动力刀座与其他刀座 (13)
5.2 可能出现的故障及补救措施 (14)
6 电气安装-
6.1 相关电气规格说明 (14)
6.2 注意事项 (15)
6.3 安装环境条件 (15)
6.4 安装方向与空间及示意图 (16)
6.5 断路器与保险丝建议规格 (16)
6.6 外围装置接线图 (17)
6.7 驱动器连接器与端子 (17)
6.8 电源接线方法 (18)
6.9 马达.近接开关.编码器配线方式 (18)
6.10 线材的选择 (18)
6.11 CNI I/O信号接线 (19)
6.12 模式切换功能定义 (20)
6.13 CNI I/O DI的输入定义及DO输出的定义 (21)
6.14 CN2编码器信号接线 (21)
6.15 异警一览表 (22)
6.16 刀塔零点设置 (22)
7 维修及保养
7.1 刀塔使用寿命 (22)
7.2 保养周期 (22)
7.3 刀盘排水 (23)
7.4 动力电机 (24)
7.5 齿轮头 ....................... (24)
7.6 刀盘 (26)
7.7 接近开关S8 S9 (29)
7.8 冷却液分水阀组 (30)
8 零件更换 (31)
附录
液压系统图 HPD001 (35)
配线分布图 SHD001 (36)
刀塔控制线路图 SHE001 (37)
刀塔控制线路图 SHE002 (38)
刀塔控制线路图 SHE003 (39)
刀塔控制线路图 SHE004 (40)
功能图 SHDE001 (41)
功能图 SHDE002 (42)
刀塔原点设置流程图 (43)
刀塔选刀控制流程图 (44)
1. 安全注意事项
本产品符合最新技术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但危险仍然可能存在。

1.1 图标说明
警告 表示可能导致重伤甚至死亡的危险状况
此符号表示一个潜在的危险情况,这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受伤甚至死亡或刀塔 相关部件的损坏。

在有标示此符号的事项进行操作时,一定要将安全列为第一考量。

警告 表示高压可能引起电击危险
所有电气系统的作业必须由专业技工或工程师来操作。

1.2 使用规范
在设备完好并遵守操作规范的情况下操作。

在安全情况下按照操作规范操作。

按照操作手册使用相对应的刀座/动力刀座规格尺寸; 使用保护盖将所有未使用的刀具夹紧装置密封。

1.3 操作技术要求
要求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按照操作手册要求对刀塔进行操作。

警告
会有人员受伤或机器损坏的危险。

电气安装必须由电气工程师进行!必须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维护保养。

1.4 产品注意事项
操作时需使用24V 直流电源。

操作前须知
关闭机器电源 刀塔减压
→液压控制图 , 请见操作手册附录
警告 受伤的危险
启动时,刀盘可能会发生意外旋转。

遵循刀塔安装步骤,油管入口A 必须先加压。

警告
受伤的危险
在故障或撞车时,刀盘可能会发生意外旋转,务必注意,以免有人员受伤。

在刀塔维修、调整或手动转动之前,需降低刀塔液压。

警告
工作中的机械导致人员受伤的危险
电源及油压回路开启时
于施工场所所设立警告标志。

防止其他人员操作。

勿靠近运作中的机器部位,尤其是旋转中的刀具范围
注意
料件损坏的风险
为正确启动耦合装置,齿轮箱电机必须加以设定。

卸除所有刀座/动力刀座。

针对齿轮箱电机进行基本调整。

注意
料件损坏的风险。

动力刀座耦合装置可能严重损坏。

按照操作手册使用刀座/动力刀座。

注意
碎屑或赃物进入刀塔时可能导致功能性故障。

使用密封塞封住刀座相关开口和冷却液出口。

注意
在刀塔出现故障时,请勿尝试转动刀塔,以免导致刀塔其他零件受损。

应及时与本公司售后服务部门联系。

1.5 责任承担
本操作手册中包含的信息以印刷时为准,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对于一下情况,本公司不承担责任:
·未严格遵照操作手册的注意事项或指示
·未按规范使用本产品
·未能正确操作包括本产品及附件
·对包括附件在内的本产品进行了非专业维修或保养
·未经制造商同意私自对本产品进行改装或功能改造
·未使用适当的刀盘和刀座
·未使用原厂零配件
2 产品描述2.1零件名称
1.刀盘
2.刀盘盖
3.刀盘出水盖
4.刀盘保护盖
5.密封塞
6.接近开关S8、S9
7.液压接头A、B
8.接近开关S8、S9线
接头
9.冷却液接头
10.线缆插头
11.刀塔驱动电机
12.齿轮箱电机
13.塞头
14.冷却液出水阀
2.2技术参数
项目单位尺寸及规格
BMT刀塔 16 20 25 中心高mm 80 100 125 刀塔工位数N 12 12 12
容许转动惯量
含刀盘、刀座及刀具
Kgm 2.5 5 12
刀盘旋转
—包含加速和刹车时每分度30°时间s 0.12
0.15 0.20
—不包含加速和刹车制动时每一工步时间s 0.07 0.09 0.13 油压刀盘松开/锁紧时间s 0.12 0.13 0.21
容许分度频率
(换刀角度中间值Φm=90°)Min
20 16 12 液压运转压力bar 50±10% 刀塔作动油量
刀塔夹紧和松开
c㎡30 45 45 冷却液工作压力①. bar 5 ~ 25
容许环境温度范围℃ +10
~ +40
刀具转速②rpm 6000 5000 4000 刀具尺寸 BMT45
BMT55 BMT65 刀盘减速比(马达对刀盘)1:54 1:72 1:72
刀具减速比(马达对刀具)1:1 1:1 1:1
刀塔重量(不含刀具) kg 125 160 200
①.为延长冷却液出水阀使用寿命,建议过滤冷却液≤100μm。

②.此参数依据短时间操作,更高转速会导致温度升高及声响。

-1
2.3容许载荷
单位16 20 25 最大切向力Fy x ds Nm 2000 4000 8000 最大倾斜扭力(推压)Fz1 x ds Nm 2800 5800 12000 最大倾斜扭力(抬升)Fz2 x ds Nm 2400 5500 10000 最大径向力Fx N 15000 25000 38000 不平衡扭力Nm 32 63 125 安全系数=1.5
3 装配与安装
供应条件
◆齿轮箱电机不包含在交货范围内。

◆部分联轴器装置及用于组装的垫片已安装在刀塔上;提供另一部分电机端联轴器装置。

◆刀盘与齿轮头已调整。

◆所有刀具夹持装置使用保护盖密封。

◆刀塔安装时需排除油管空气。

◆刀塔经过测试。

3.1 刀塔驱动电机
在进行任何操作前请先切断电源:
重要提示
安装传动小齿轮。

1.传动小齿轮
2.M5x16(用于锁紧小齿轮)
3.电机
◆对边锁紧螺丝(3)。

◆锁紧扭力为8.5 Nm。

◆安装装好小齿轮的电机并且锁紧固定螺丝(3)。

◆转动到参考点。

拆卸电机
反安装顺序即可拆下电机。

3.2 齿轮箱电机
准备工作:切断机器电源
◆将衬套(3)推至心轴底端。

◆将耦合装置(1)推到底并调整先前已安装的耦合装置。

◆交叉锁紧电机(2)。

◆将固定螺丝(4)锁到底并稍微锁紧。

◆将固定螺丝平均并交叉锁紧直到达到8.5Nm锁紧扭矩。

◆ 装上弹性环(5)
直结式联轴器
◆连接联轴器
◆将动力驱动电机(2)与联接法兰固定
3.3 刀塔润滑
重要提示
为达到最佳运作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建议使用中心润滑系统。

注意
因不当的润滑剂造成物料损坏的风险
●润滑剂不可以包含以下物质:
钠皂聚乙二醇
复合皂砂油(甲基、苯基)
膨润土全氟聚醚
聚碳酸酯聚苯醚油
●若原润滑剂与中心润滑系统之润滑剂混合,应避免润滑剂产生不利的互相影响。

4 刀塔启动
4.1 刀塔驱动电机
重要提示
在刀塔电机故障/维修组装后,如果需要的话,刀塔的参考位置应重新定义。

警告
移动机器零件可能造成损坏的风险。

如果打开电源供应与油压线路进行调整操作
工作区域贴上警告标志
避免非专业人员进入;对控制面板进行防护
不要靠近运作中的机器零件,特别是刀具转动的区域
警告
物件损坏的风险
安装驱动电机达到正确的耦合
移开所有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
基本调整
1、按油压松开键,松开刀塔;
2、设定运作位置1,用手旋转刀塔刀盘至选定的1号刀位。

3、按油压锁紧键,锁紧刀塔,并确认刀塔锁紧到位。

4、1号位设置为零点位置,设定电机驱动器参数,并重新开机。

驱动至运作位置1
4.2 驱动电机
事前准备
关闭刀塔电机和驱动电机
当进行此项操作时机床控制器的低电压件必须保持运作。

松开刀塔
用手将刀盘转动15度
锁紧刀塔
移开运作位置的防护盖
将动力刀座放置在刀盘运作位置,但是不要锁紧
基本调整
1. 用扳手转动动力刀座轴(动力输入轴)直到感觉到阻碍。

读出机床控制器上的刀座位置并记录为数值1。

2. 然后往反方向转动动力刀座轴(动力输入轴)直到感觉到阻碍。

读出机床控制器上的刀座位置并记录为数值2。

移开动力刀座
松开刀塔
用手往反方向转动刀盘30度
锁紧刀塔
将动力刀座放置运作位置但不要锁紧
3. 重复步骤1和2,并且将个别的数值记录下来
4. 决定记录数值的平均值,并且输入机床控制器,当作驱动电机重新设定的参考位置
功能检查
安装动力刀座→见12页
检查功能→功能图
4.3 液压系统
供应状况
●刀塔内有油路
●关闭A处和B处油路的压力
●刀塔排气
●每条内部的油路至少会有一个排气孔
●所有排气孔都有螺丝孔(E)
联结
重要提示
刀塔油路能进行正常的松开与锁紧运作,即便机床没有运转。

→刀塔手册附件,液压回路图
→油压运作:技术资料,见第6页
重要提示
在安装与机床的油压管路时,空气会进入刀塔的油压系统。

安装与联结后:
小心的使用适当的排气方法,防止油喷出
进行刀塔的电气安装
开启刀塔电机的开关 →使刀盘在锁紧运作时能转至其位置
开启油压供应开关
警告
移动机器零件造成损坏的风险
工作区域贴上警告标志
避免非专业人员进入;对控制面板进行防护
不要靠近运作中的机器零件,特别是刀具转动的区域
排气
1.调整油路压力:最大值,50bar
警告:请勿松开排气孔的螺丝
2.松开排气孔螺丝(最多旋转2次),使油排出并且再次关闭排气螺丝孔,多次锁紧/松开刀
塔。

多次重复整个过程。

3.完整的排气,油压管线必须从安装好的排气孔排放
→当油不带任何气泡从排气孔流出,油压管线气体完全被排放,
用同样的方法排放剩下的管路。

5 操作
5.1 动力刀座与其他刀座
1.刀盘,2.保护盖,3. BMT动力刀座界面
松开刀塔
将刀盘顶端的位置转到水平
锁紧刀塔
松开固定螺丝并且移开保护盖
检查保护盖的O型密封圈并且将保护盖及孔塞放置安全的位置
清洁刀盘的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安装面
请勿使用气枪对着刀盘清理!
仅使用布料清理
检查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的O型密封圈,如有需要请更换
插入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
刀座螺丝锁紧时,对照表格,使用扭力扳手锁上扭力
界面刀座螺栓规格所需扭力
BMT45 4×M8-8.8 25N·m
BMT55 4×M10-8.8 49N·m
BMT65 4×M12-8.8 86N·m 警告
屑片掉入与脏污可能会引起功能性故障
将备用的保护盖安装在空着的刀具孔位上。

固定螺栓用8.8级,使用力矩22N.M
5.2 可能发生的故障与维修
任何维修运作前
关掉机床
松开刀塔油压
故障原因维修处理人员
不正确的中心高
刀盘无法转动到相对位置刀塔锁紧时的碰撞校正刀盘
使用者
→见26页齿轮损坏更换损坏部分售服人员
刀盘无法转动
刀塔电机或控制零件损坏见机床操作手册
刀塔齿轮轴对应位置错误校正齿轮轴售服人员
刀塔无法锁紧
接近开关S8、S9无法使用检查接近开关
S8、S9,如需要请重新安装或更换使用者
→见29页
刀盘只能往一个方向旋转刀塔电机或控制零件损坏刀盘转至换刀位置时无法停
止或是置换刀位置时发生强烈碰撞刀塔电机或控制零件损坏
见机床的操作手册
漏油密封圈损坏更换损坏部分售服人员
分水阀组损坏更换损坏部分
无法转换分水阀
分水阀组/通道被塞住吹分水阀组/通道
分水阀移出刀盘和刀塔之间分水阀组损坏更换损坏部分
售服人员
刀具驱动系统
齿轮损坏更换损坏部分售服人员
刀具无法转动
驱动电机损坏更换损坏部分
使用者→见10页
刀盘移位校正刀盘
使用者→见26页
刀盘与齿轮头发生碰撞
齿轮头位置错误校正齿轮头
售服人员→见24页
6 电气安装
6.1 相关电气规格说明
电源供应:三相220VAC。

电源容许变动范围:三相170-255VAC。

电源频率容许变动范围:50/60Hz±5%。

伺服马达功率:750W。

额定电流/最大电流:4.8/14.6A。

额定扭距/最大扭距:2.39/7.16Nm。

额定转速/最高转速:3000/5000rpm
转子惯量:0.000108Kgm²。

驱动器外观尺寸:H高162XW宽93XD深191mm。

驱动器最小安装所需空间:H高260XW宽130XD深310mm。

防水等级:驱动器IP00(不防水),伺服马达IP54(喷水防护)。

安装环境:室内(避免阳光直射)无腐蚀性雾气(避免油烟易燃性瓦斯尘埃)。

环境高度:海拔1000M以下。

环境适度:90%RH以下(不结露)。

运转环境温度:驱动器-10~45℃,伺服马达0~40℃。

耐振动量:驱动器1G(振动频率20Hz以下),0.6G(振动频率20~50Hz)。

伺服马达2.5G。

出货内容:驱动器、伺服马达、必要电气连结之接头,不包含配线及线材。

6.2 注意事项
下列请使用者特别注意:
(1) 驱动器与电机联机不能拉紧。

(2) 固定驱动器时,必须在每个固定处确实锁紧。

(3) 电机轴心必须与设备心杆对心良好。

(4) 如果驱动器与马达联机超过20米,请在UVW连接线加粗,且编码器联机必须加粗。

(5) 电机固定四个螺丝必须锁紧。

6.3 安装环境条件
本产品伺服驱动器使用环境温度为0℃~40℃。

若环境温度超过45℃以上时,请置于通风良好之场所。

长时间的运转建议在45℃以下的环境温度,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能。

如果本产品装在配电箱里,那配电箱的大小及通风条件必须让所有内部使用的电子装置没有过热的危险。

而且也要注意机器的震动是否会影响配电箱的电子装置。

除此之外,使用之条件也包括:
·无发高热装置之场所,
·无水滴、蒸气、尘埃及油性灰尘之场所。

·无腐蚀、易燃性之气、液体之场所。

·无漂浮性的尘埃及金属微粒之场所。

·坚固无振动之场所。

·无电磁噪声干扰之场所。

6.4 安装方向与空间
注意事项:
安装方向必须依规定,否则会造成故障原因。

为了使冷却循环效果良好,安装交流伺服驱动器时,其上下左右与相邻的物品和挡板(墙)必须保持足够的空间,否则会造成故障原因。

交流伺服驱动器在安装时其吸、排气孔不可封住,也不可倾倒放置,否则会造成故障。

安装示意图:
为了使散热风扇能够有比较低的风阻,以有效排出热量,请使用者遵守一台与多台交流伺服
驱动器的安装间隔距离建议值(如下图所示)。

6.5 断路器与保险丝建议规格
建议:使用UL/CSA承认的保险丝与断路器。

断路器 保险丝
10 A 20 A
6.6 周边装置接线图
安装注意事项:
1.检查R、S、T与L1、L2的电源和接线是否正确。

2.确认伺服电机输出U、V、W端子相序接线是否正确。

3.使用外部回生电阻时需将P、D端开路、外部回生电阻应接于P、C端,若使用内部回生电阻时,
则需将P、D端短路且P、C端开路。

4.异常,紧急停止时,利用ALARM输出将电磁接触器(MC)断电,以切断电机电源。

6.7驱动器连接器与端子
6.8 电源接线法
接线时必须特别注意的事项:
1) 当电源切断时,因为驱动器内部大电容含有大量的电荷,请不要接触R、S、T 及U、V、W 这六
条大电力线。

请等待充电灯熄灭时,方可接触。

2) R、S、T 及U、V、W 这六条大电力线不要与其他信号线靠近,尽可能间隔30 厘米以上。

3) 如果编码器CN2 或是位置反馈信号接头CN5 连线需要加长时,请使用双绞并附屏蔽接地的信号
线。

请不要超过20 米,如果要超过20 米,请使用线径大一倍的信号线,以确保信号不会衰减太多。

关于20 米线长的编码器配线规格,请使用芯线尺寸AWG26,并符合UL 2464 规范的金属编织双绞屏蔽线。

6.9 马达、接近开关、编码器配线方式
马达接线
接线方式
航空插头
接线 线色 端子定义
1
MOTOR (U ) 红 U 2 MOTOR (V ) 白 V 3 MOTOR (W )黑 W 接线端子
4
MOTOR (PE )
绿
PE
编码器接线
编码器引出线端 CN2连接头定义
接线方式
航空插头
电机线色
航空插头
Pin No
(CN2)
线色
端子定义1 棕 1 14,16 红/红白 +5V 2 红/白 2 4 蓝/黑 T-
3
白 3 5 蓝 T+ 4

4 13,15
黑 0V 5 - 5 -
屏蔽 SHELD 6 红/黑 6 9 黑/绿 BAT- 接线端子
7 黑 7 7
绿 BAT+
接近开关信号线 接线方式
航空插头
接线
线色
端子定义 3 0V 蓝 0V 4 24V
棕 24V
2 CN 上位机 黑 S8锁紧信号线 接线端子
5
CN 上位机
黑 S9 松开信号线
6.10 线材的选择
本驱动器各端子与信号配线的建议线材,如下表所示:
(电源配线)~电线(mm²)
L1,L2 R,S,T U,V,W P ,C 1.25(AWG16) 2.5(AWG14) 2(AWG16) 2(AWG14)
(编码器配线) ~电线(mm²)
芯线尺寸 芯线条数 电线型名 建议线长 (AWG26) 10条(4对) -
<6米
(刀塔近接开关配线)~电线(mm²)
芯线尺寸 芯线条数 电线型名 建议线长 (AWG26) 4条 -
<6米
注:1.编码器线材选择请使用双绞隔离线的芯线,以减低噪声的干扰。

2.,而隔离网线要确实与SHIELD 端相连接。

3.配线时,请按照线材选择进行配线,避免危险事件发生。

6.11 CN1 I/O 信号接线
CN1脚位功能 NC控制器的I/O 功能说明
11 COM+ NC提供 DC+24V外部电源
0V外部电源45,47,49 COM- NC提供 DC 1,3,5,7,28DO(+)COM 驱动器输出驱动器输出信号(COM+)
2 DO3
驱动器信号输出 DO3
驱动器信号输出 DO2
4 DO2
驱动器信号输出 DO1
6 DO1
驱动器信号输出 DO4
26 DO4
驱动器信号输出 DO5
27 DO5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4 刀号选择IDX3
8 DI4
9 DI1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1 刀号选择IDX0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2 刀号选择IDX1
10 DI2
30 DI8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8 模式切换输入MD1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7 模式切换输入MD0
31 DI7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6 伺服启动输入
32 DI6
NC信号输出给驱动器DI 3 刀号选择IDX2
34 DI3
6.12 模式切换功能定义:
选项说明状态MD0 MD1
扭距缩减
Short
1
1 Short
1
选刀触发
Open
2 Short
1
紧急停止
3 Open
Open
备注:
1.电源开启后若MD0,MD1呈开路,伺服系统会出现紧急停止讯息。

将MD0,MD1短路紧急停止
讯息会自动消除。

2.紧急停止时将MD0及MD1切为开路。

3.驱动器的DI输入唯D I7与D I8模式切换显示为相反,例:模式切换紧急停止时上位控制显示
为(MD0=0、MD1=0)驱动器显示D I7与D I8为(MD0=1、MD1=1)
6.13 CN1 I/O DI的输入定义及DO输出定义
DI的输入定义
目标工位DI 1 DI 2 DI 3 DI 4
1 0 0 0 0
2 1 0 0 0
3 0 1 0 0
4 1 1 0 0
5 0 0 1 0
6 1 0 1 0
7 0 1 1 0
8 1 1 1 0
9 0 0 0 1
10 1 0 0 1
11 0 1 0 1
12 1 1 0 1
DO的输出定义
功能说明DO1 DO2 DO3 DO4 DO5 Alram (异警) 0 0 0 0 0
Servo Ready(伺服备妥) 1 0 0 0 1
Reference(原点)0 1 0 0 0 工位1 (In position) 1 0 1 0 0
工位2 (In position)0 1 1 0 0
工位3 (In position) 1 1 1 0 0
工位4 (In position)0 0 0 1 0
工位5 (In position) 1 0 0 1 0
工位6 (In position)0 1 0 1 0
工位7 (In position) 1 1 0 1 0
工位8 (In position)0 0 1 1 0
工位9 (In position) 1 0 1 1 0
工位10 (In position)0 1 1 1 0
工位11 (In position) 1 1 1 1 0
工位12 (In position)0 0 0 0 1
6.14 CN2 编码器信号接线
各信号的意义说明如下:
驱动器接头端电机出线端Pin No 端子记号功能、说明线色接头端子号线色
蓝 3 白
5 (+) T+ 串行通讯信号输入/输
出(+)
蓝/黑 2 红/白
串行通讯信号输入/输
4 T-
出 (-)
7 BAT+ 电池3.6V 绿 7 黑
9 BAT- 电池地线绿/黑 6 红/黑
14,16 +5V 电源+5V 红 1 棕
13,15 GND 电源地线黑 4 蓝- - 屏蔽 5 -
6.15 驱动器异警一览表
异警表示 异警名称 异警动作内容
AL001 过电流 主回路电流值超越电机瞬间最大电流值
AL002 过电压 主回路电压值高于规格值时动作
AL003 低电压 主回路电压值低于规格电压时动作
AL004 电机匹配异常 驱动器所对应的电机不对
AL005 回生异常 回生控制作动异常时动作
AL006 过负荷 电机及驱动器过负荷时动作
AL007 过速度 电机控制速度超过正常速度过大时动作
AL008 异常脉冲控制命令 脉冲命令的输入频率超过硬件界面容许值时动作AL009 位置控制误差过大 位置控制误差量大于设定容许值时动作
AL010 保留 保留
AL011 编码器异常 编码器产生脉冲信号异常时动作
AL012 校正异常 执行电气校正时校正值超越容许值时动作
AL013 紧急停止 紧急按钮按下时动作
AL014 反向极限异常 逆向极限开关被按下时动作
AL015 正向极限异常 正向极限开关被按下时动作
AL016 IGBT 过热
AL017 参数存储器异常 存储器(EE PROM)存取异常时动作
AL018 检出器输出异常 检出器输出高于额定输出频率
AL019 串行通讯异常 RS-232/485
AL020 串行通讯超时 RS-232/485
AL021 保留 保留
AL022 主回路电源缺相 主回路电源缺仅单相输入
AL023 预先过负载警告 预先过负载警告
AL024 编码器初始磁场错误 编码器磁场位置
AL025 编码器内部错误 编码器内部存储器异常,内部计数器异常
AL026 编码器内部数据可靠度错

内部数据连续三次异常
AL030 电机碰撞错误 当电机撞击硬件设备,达到P157 的扭矩设定在经过AL031 电机 U,V,W 接线错误电机 Power Line U,V,W,GND 接线错误
AL040 全闭环位置控制误差
过大
全闭环位置控制误差过大异常
AL099 DSP
固件升级固件版本升级后,尚未执行 EE-PROM 重整, 执行 P2-08=30,28 后重新送电即可。

6.16 刀塔参考(零点)设置
基本操作程序 ◆ 松开刀塔 ◆ 旋转刀盘到1号刀位 ◆ 锁紧刀塔
设置程序
◆ 按 MODE 键 直到显示 P0-00 按 SHIFT 键 直到显示P2-00 1、
◆ 按 UP (↑) 直到显示 P2-69 ◆ 按 SET 键
用 UP (↑)或 DOWN (↓)键 设置 P2-69 = 1 ◆ 按 SET 键保存 2、
◆ 按 UP (↑) 直到显示 P2-08 ◆ 按 SET 键
用 UP (↑)或 DOWN (↓)键 设置 P2-08 = 271 ◆ 按 SET 键保存 3、
◆ 按 UP (↑) 直到显示 P2-71 ◆ 按 SET 键
用 UP (↑)或 DOWN (↓)键 设置 P2-71 = 1 ◆ 按 SET 键保存 至此绝对式零点位置设定。

7 维修与保养
7.1 使用寿命
刀塔在无发生碰撞、在规定的负荷条件下使用,正常的润滑保养。

使用极限约为完成800万次换
刀或连续工作5年。

驱动器使用极限约为运行8000小时。

7.2 保养周期
重要提示
保养周期必须安排在正常使用情况下进行。

清理刀盘的排水孔
用户 →见23页 机床运作500小时后或每个月的例行检查
检查非动力刀座/安装在刀盘上的动力刀座
用户→见26页
机床运转4000小时后 检查冷却—分水阀是否损坏或泄露,并且更换损坏零件。

机床运作2年半后 检查所有电气线路和液压油路在机械损坏或脆裂的情况下,更换任何有缺陷零件
用户
专业的电气工程师 机床运行8000小时后 驱动器的保养周期可能已经达到,根据刀塔不同的运行状况,为继续实现无故障运行,建议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性的维修与保养
售服人员
在完成800万次换刀或连续工作5年后
刀塔正常使用周期可能已经达到,根据刀塔不同的运行状况,为继续实现无故障运行,建议对其进行一次全面性的维修与保养
售服人员
7.3 刀盘排水
为了使刀盘更稳定的运作以及简单刀塔的维修与保养 不使用气枪排水
清理
用布擦拭刀盘固定盖有脏污的部分
松开固定螺丝 清洁出水盖 如需要请更换零件 用布清理刀盘固定盖
重新装上刀盘出水盖,用螺丝锁紧
4. 固定螺丝
5. 刀盘出水盖(4×M4)
7.4 动力电机
维护前说明: 关掉机器 松开刀塔油压
拆解图
移开电机(2)与联轴器隔环(5) 松开固定螺丝(4)
移除锁紧螺丝(4),将另外螺丝拧入,将螺丝拧到底,直到联轴器松脱。

交叉锁紧螺丝,夹紧环会从内锥孔推出。

取出联轴器零件(1)
7.5 齿轮头
重要提示
齿轮头在自身损坏/维修后或刀盘撞车后需要重新校正。

基本步骤
1. 锁紧刀塔
2. 移开驱动电机(如果驱动电机已经架设好)
3. 移开所有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
4. 校正刀盘 →见26页 (如果刀盘没有受到影响,则不必校正)
5. 校正齿轮头 →见25页
6. 调整驱动电机 →见10页
松开保护栓塞(5)
松开固定螺丝(6)
转动齿轮头(3)直到动力输出轴零件的耦合齿(7)至运作位置。

校正
安装零点校正器
调整齿轮头,使耦合齿(7)与刀盘刀座安装孔中心对齐
锁紧固定螺丝(6),锁紧扭矩83Nm
检查垫圈(5a)O型密封圈(5b),如有需要请更换
锁上保护栓塞
7.6 刀盘
重要提示
刀盘在撞车损坏或维修后要重新校正。

基本步骤
事前准备
1. 锁紧刀塔
2. 松开刀塔油压
3. 松开刀塔驱动电机
4. 移开所有非动力刀座/动力刀座
检查
5. 检查调整的刀盘→见26页
校正
6. 移开驱动电机→见16页
7. 移开齿轮头→见20页
8. 校正刀盘→见28页
9. 安装齿轮头→见28页
10. 校正齿轮头→见24页
11. 安装驱动电机→见8页
调整
12. 调整驱动电机→见10页
移开刀盘(1)上的刀盘盖(2)(6个固定螺丝)
松开保护塞(5)
扳手可以从保护塞孔插入
松开的固定螺丝(6)
警告
注意在移动齿轮头时避免齿轮头滑落撞击损害
小心得移开齿轮头组件(3)
校正刀盘
松开固定螺丝(7)
校正刀塔中心高至孔的精度
锁紧固定螺丝(7), M10-12.9, 锁紧扭矩77N·m
安装齿轮头
装入平面推力轴承
装入油封
小心的插入齿轮头(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