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物理第十九章原子核章末总结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_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九章原子核
章末总结
一、对核反应方程及类型的理解
1.四类核反应方程的比较
2.解题时注意事项
(1)熟记一些粒子的符号
α粒子(42He)、质子(11H)、中子(10n)、电子( 0-1e)、氘核(21H)、氚核(31H)
(2)注意在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是守恒的;在解有关力学综合问题时,还有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例1(多选)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的反应方程中,表述正确的是( )
A.42He+2713Al―→3015P+10n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B.31H+11H―→42He+γ是核聚变反应
C.19 9F+11H―→16 8O+42He是α衰变
D.235 92U+10n―→9038Sr+136 54Xe+1010n是裂变反应
答案ABD
解析我们要对人工转变、聚变、裂变、衰变的定义作深入认识,根据各种定义可知:A是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反应方程式;B是聚变的核反应方程式;C并不是α衰变,而是人工转变,衰变是自发进行的,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D是裂变的核反应方程式.故A、B、D正确.针对训练1 在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式中,X表示中子的是______,属于原子核的人工转变的是________.
A.14 7N+42He―→17 8O+X
B.2713Al+42He―→3015P+X
C.21H+31H―→42He+X
D.235 92U+X―→9038Sr+136 54Xe+10X
答案BCD AB
解析在核反应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核反应,都遵守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据此,可以判断未知粒子属于什么粒子,对A,未知粒子的质量数:14+4=17+x,x=1,其电荷数:7+2=8+y,y=1,即未知粒子是质子(11H);对B,未知粒子的质量数:27+4=30+x,x=1,其电荷数:13+2=15+y,y=0,所以X是中子(10n);对C,未知粒子的质量数为:2+3=4+x,x=1,电荷数为:1+1=2+y,y=0,X也是中子(10n);对D,未知粒子质量数为235+x=90+136+10x,x=1,电荷数为:92+y=38+54+10y,y=0,X也是中子(10n),
故方程中X 是中子的核反应为B 、C 、D ,其中A 、B 为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二、半衰期及衰变次数的计算
1.半衰期: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N 余=N 原(12)n 或m 余=m 原(12)n

其中n =t
τ,τ为半衰期.
2.确定衰变次数的方法 (1)A
Z X→A ′
Z ′Y +n 4
2He +m 0
-1e 根据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得
A =A ′+4n Z =Z ′+2n -m
两式联立求解得α衰变次数n 和β衰变次数m .
(2)根据α衰变和β衰变(β衰变质量数不变)直接求解. 例2 (多选)关于原子核的有关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放射性射线中β射线实际就是电子流,它来自原子核内
B .放射性原子经过α、β衰变致使新的原子核处于较高能级,因此不稳定从而产生γ射线
C .氡222经过衰变变成钋218的半衰期为3.8天,一个氡222原子核四天后一定衰变为钋218
D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越容易发生衰变 答案 AB
解析 因为半衰期是统计规律,对单个原子核没有意义,所以C 项错;比结合能描述原子核的稳定性,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越不容易发生衰变,所以D 项错.
针对训练2 放射性元素238
92U 衰变有多种可能途径,其中一种途径是先变成210
83Bi ,而210
83Bi 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210
a X(X 代表某种元素),也可以经一次衰变变成 b
81Tl ,210
a X 和 b
81Tl 最后都变成206
82Pb ,衰变路径如图1所示.则( )
图1
A .a =82,b =211
B.210
83Bi→210
a X 是β衰变,210
83Bi→ b
81Tl 是α衰变 C.210
83Bi→210
a X 是α衰变,210
83Bi→ b
81Tl 是β衰变 D. b
81Tl 经过一次α衰变变成206
82P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