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刘中兴1,2
(1.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210023;2.江苏省数据工程与知识服务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23)
摘 要:通过对引用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的相关文献进行引文分析,透视布鲁克斯关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观点对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影响,考察国内学界对情报学哲学基础领域问题是否已经形成统一㊁成熟的认知㊂采集引用论文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Part I.Philosophical aspects”且被引频次≥1的中文文献,分析这些文献的时间分布㊁主题分布㊁引证文献㊂研究表明: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影响甚广;中国情报学界在情报学哲学基础方面依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需要继续加强研究,以夯实情报学理论基础㊂
关键词:情报学;布鲁克斯;哲学基础;引证分析中图分类号:G35
Analysis of Brookes’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Information Science’s Impact
on Domestic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LIU Zhong⁃xing 1,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2.Jiangsu Key Laboratory of Data Engineering &knowledge Servic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210023,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citation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citing Brookes’philosophical though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fluence of Brookes’viewpoint on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ci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and investigates whether the domestic academic circle has formed a unified and mature cognition on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of information science.Collec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hat quoted the paper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Part I:Philosophical aspects”,the paper analyzes the time distribution,topic distribution,and citation literature of these document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rookes’philosophical though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has a wide influence on the basic theor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There is still no unified understanding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ical basi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in China.It is necessary to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Key words :information science;Brookes;philosophy foundation;citation analysis
1 引言
任何学科体系的建立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与发展模式㊂情报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发展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㊂情报学的发展史表明,关于情报学发展的哲学基础,从布鲁克斯利用波普尔 三个世界”的哲学思想提出有关情报与知识结构的认知方程式等情报学理论开始,情报学界的研究者仍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合适的方向
[1]
㊂情报学的哲学基础问题
既不是讨论思维和存在,也不是将意识和物质作为问题,也不是要讨论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而是从哲学的高度探讨将情报学作为一个新的科学分支的正当性以及明确情报学自身的研究领域与研究问题㊂情报学的哲学基础是情报学研究的世界观,它决定着情报学的整体观和基本发展方
向[2]㊂它是情报学发展的根基,只有打牢根基,学科发展才能有持续的动力㊂因此,研究和完善关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论述是情报学研究的必要工作之一㊂而研究情报学哲学基础就要回归本源,即以布鲁克斯的情报学哲学思想为源头,对情报学哲学基础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㊁总结与反思㊂
布鲁克斯(BC Brookes)是英国的情报学家,1978年后,布鲁克斯主要致力于情报学基础理论的研究[3]㊂他的情报学哲学思想,自1980年其论文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Part I.Philosophical aspects”发表以来,确定卡尔㊃波普尔的 三个世界”理论作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并以此为研究基础,去探究情报学的使命,得到了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㊂布鲁克斯十分重视情报学的基础建设,其情报学哲学基础的观点在国内外情报界影响甚广㊂本文旨在通过Google 基金项目: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情报学学科建设与情报工作未来发展路径研究”(17ZDA291)
6
92019年9月
第37卷第5期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ep ,2019Vol.37No.5
Scholar采集布鲁克斯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Part I.Philosophical aspects”一文的中文施引文献,并结合中文施引文献的施引文献,进行引证分析,了解目前我国情报学领域内关于引用布鲁克斯哲学基础观点的主流意见,以揭示国内情报学学科基础的成熟度,对国内情报学基础理论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㊂
2 数据采集
2.1 研究数据的选取与采集
目前,最为常用的学术搜索引擎是Google Scholar(以下简称GS)㊂GS以列表的形式按相关性对文档进行排序,相关性排名基于文档的全文㊁文档的作者㊁刊载文章的出版物知名度以及文档的被引用次数[4],所以本次研究样本选取中,在GS选择引用了布鲁克斯 The foundations of information science:Part I.Philosophical aspects”论文的中文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利用GS的检索功能,选取该篇文献的被引用次数一栏,按相关性排序㊁中文网页进行文献筛选,共获得108条结果(检索日期为2018年12月27日)㊂考虑到引用了布鲁克斯论文的文献中,再次被引用的文献往往质量更高,书目控制更好,从而便于进行统计分析,在本文中,仅选择检索结果中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的文档(共计70条)作为分析样本,因为本文将没被引用的论文视为没有学术价值的成果㊂在收集数据时,主要考虑标题与作者㊁刊物名称㊁出版时间㊁被引频次等信息㊂
2.2 数据整理
在自动索引文档时,GS可能会生成错误和不完整的信息,为确保信息准确可靠,需要逐条点击链接进入论文页面进行参考文献核查,核查是否正确引用了布鲁克斯的这篇文献㊂排除错误的结果后,最终获得了符合筛选条件的50条中文文献记录㊂
3 数据分析
3.1 时间分布分析
从50篇被引频次大于等于1的中文论文年份分布图(见图1)可看出,最早一篇被引论文发表在1983年,是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马费成教授发表于‘情报学报“的‘论布鲁克斯情报学基本理论“,随后一篇被引论文发表于1987年,1989-1996年间再无被引中文文献发表㊂被引论文产量最高的阶段为2008-2014年,总共有35篇被引论文出现,占50篇被引论文的70%㊂而被引频次最高的两篇论文为汪冰的‘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5]与柯平的‘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6],分别发表于1998年和2004年,且论文主题都是关于情报学研究的方向,可推测是这两篇论文引发了情报学界对于情报学哲学思想的研究㊂从分布图中可以看出,这50篇中文论文的发表时间主要集中在2000年后的十年间㊂
Annual distribution of cited Chinese documents n
u
m
year
图1 中文被引论文年份分布图
出现这种时间分布特点的原因,不仅和论文发表的时间有关,更和我国情报学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相关㊂我国情报学发展分为三个时期[7]:80年代改革开放的起步发展期,我国的情报学会与情报刊物才起步成立,当时设立情报学科的初衷,与我国求取科学技术发展紧密联系,从情报学学科初期建立起就给人留下了搜集科技文献工作的印象㊂90年代信息社会化进程加快, 信息”名词的引入使情报学处于变化与调整期,从而出现了一股改名风,许多图书馆学系㊁情报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系,信息化带来的改名深深地波及情报学学科[8]㊂因此,1998年教育部调整取消了情报学本科专业,并将其纳入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在专业名字上加深了 情报”与 信息”的纠缠㊂不仅如此,新世纪后,中国经济和社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网络技术与大数据发展迅速,使得情报学有了更多的发展领域和方向,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发展机遇也意味着挑战,情报学的学科基础问题受到重视和审视:我国情报学本来就比国外发展晚,根基积淀稍显薄弱,又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㊁大数据时代下被动加速发展,加之技术研究比基础性研究更容易出学术成果,都造成了我国情报学科学性不强㊁基础理论根基不牢㊁学科地位明显低于社会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现状㊂所以,情报学研究者意识到需要对情报学的根基进行改造,使其内核更加严谨与科学,否则,它的发展前景堪忧㊂因此,情报学奠基人之一的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被重点关注,才有了2008-2014年间较多引用布鲁克斯文章的出现㊂
3.2 主题分布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论文核心研究内容的精炼,频次高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9]㊂本部分的主题分布分析将采用词频分析法来分析文献㊂词频分析是利用可表达或揭示本文献核心内容的主题词或关键词在研究领域目标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高低来分析该领域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㊂
通过抓取这50篇文献的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可以统计出这些论文主题的分布,有助于研究布鲁克斯思想的引用传播对于情报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影响,探测引用了布鲁克斯哲学基础文献的情报学领域的高频词,可以明确这些文献
79
总第175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年第5期
研究的主题分布在何方㊂
采集了该50篇文献的关键词后,通过词频分析工具,得到116个关键词,针对较高频的关键词,选取词频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整理如表1㊂
表1 中文高频关键词统计表
关键词词频权重
知识220.8966
情报学221
情报170.8959
理论100.8037
认知90.8056
网络80.7622
科学60.7423
哲学60.7563
图书50.7285
学科50.7286
模型50.7289
范式50.7639
图书馆学40.7414
思想30.6606
组织30.6644
数据30.6649
布鲁克斯30.6757
演化30.6822
结合文献的标题对中文高频关键词统计表进行分析,笔者得到以下信息:
(1)从主题内容角度看
布鲁克斯的信息科学哲学观点在被我国中文文献引用时,更多地仍是面向情报学自身领域的研究,这从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的词频分别位列第二㊁第三可看出来;表中有多个理论基础层面的关键词,如 理论” 模型” 范式” 思想”,表明关于布鲁克斯思想的引用文献,在探讨研究情
报学基本理论方面较多,主要探讨的是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体系的建构与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考;关于关键词 知识”,在哲学中,知识研究被称为认识论,知识的获取涉及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㊁交流㊁推理,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在国内文献中关键词主要为 知识” 知识组织” 知识管理” 知识地图”等㊂
(2)从研究方向角度看
中国学者对于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的思考,从最初关于信息本质的思考,慢慢发展至对知识本质的思考㊁对知识应用的研究,影响程度逐渐扩大㊂通过关键词和论文主题,根据文献研究方向的不同,本文把这50篇文献分成情报学理论基础研究㊁知识研究㊁应用研究三类,如表2所示㊂情报学理论基础方面,主要探讨情报学基本理论㊁情报学哲学基础㊁学科建设与情报学范式㊂这个方向的研究占多数,共有26篇,在本次50篇分析文献中占比52%,发表时间主要集中于2000年之前,布鲁克斯的原文章就是以哲学高度为起点去探讨情报科学的理论基础,所以引用其文章去继续研究情报学理论基础的文献占多数是合理的㊂在情报学理论基础研究方向中,根据被引频次等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汪冰[5]通过引用布鲁克斯的文献介绍情报科学研究开始由系统观向认知观转变;柯平[6]则认为布鲁克斯虽然贡献在于奠定情报学理论体系构建的知识基点,但并没有明确地将理论体系具体表达出来,柯平想根据前人理
表2 研究方向分类表
序号情报学理论基础研究知识研究应用研究
1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再论知识服务的概念内涵 与信息服
务关系的再思考
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论
2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概念与理论进展情报5.0:平行时代的平行情报体系
3情报学的困境和前景从信息到知识:信息需求理论研究数字化信息服务交互性影响因素及服务
推进分析
4论布鲁克斯情报学基本理论面向专家的知识地图研究布氏情报学思想对网络信息检索结果的
认识优化
5图书馆与情报学(LIS)的使命与视域基于知识量的知识作业评测研究交互式信息服务的构成要素与定位分析
6数据 信息 知识与情报转化关系的探讨图书资讯学知识来源与知识扩散学科之
研究
基于海量数字资源的科研关系网络构建
探究
7图书情报一体化的理论基础探讨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元进化博弈的仿真
研究
图书标注环境下用户的认知特征
8布鲁克斯情报认知观研究从知识建构探索研究生之资讯使用行为基于连通性的引文网络结构分析新视角:
主路径分析
89
刘中兴: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续表2
序号情报学理论基础研究知识研究应用研究
9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思考知识学习对动态群体决策观点收敛时间
的影响研究web2.0环境下用户参与的图书馆信息组织模式建构
10波普尔科学哲学核心思想及情报学应用再探基于主题图的旅游文献知识管理模型
研究
试论信息工作的增值过程及其途径
11情报学三动论探析:序化论㊁转化论与融合论基于复杂在线网络的舆情传递研究 进化博弈视角
12数据科学兴起及其与信息科学的关联情报价值的定量化研究综述
13图书馆学范式初论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构建14情报的立场与情报学的学科立场认知需求与信息搜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15整合Information和Intelligence研究,实现
情报学的可持续发展
16情报学中知识思想的历史回顾与思考
17我国图书情报学的认知结构及其演化
18本土化探索下的国内图书情报学演变路
径探析 基于欧美LIS发展的对比
19基于钱学森综合集成思想的情报学理论
研究论要
20情报学与认知科学的碰撞和交融 认
知情报学的产生与发展趋势探微
21数字化语境下信息科学多元研究范式
探析
22基于德尔菲法的我国情报学哲学理论实
证研究
23情报学困境及其解决方案评析
24 信息”概念的解构与建构
25试论情报的哲学定位
26信息和情报涵义辨析
论,从新环境提出新体系模式;马费成[3]直接介绍分析评价布鲁克斯理论带来的理论意义;吕斌㊁李国秋[10]则是以布鲁克斯抛下的论断 认为情报学目前还只是一些零散㊁简单,
不成熟的理论,还没有形成严谨的理论体系”作为引言,去
探索我国情报学的出路在何方;于良芝[11]则把布鲁克斯的情报概念模型当作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经典著作去看待,是对
布鲁克斯的正面评价㊂这些研究文献为我国情报学基础理
论体系的建构与未来学科建设的发展思考做出贡献㊂
知识研究方面,主要探讨知识服务㊁共词网络㊁知识地
图㊁信息到知识的思想转化㊂这个方向的研究有10篇文献,
在本次50篇分析文献中占比20%,发表时间主要在2000-2010年间㊂在哲学领域,知识的获取涉及许多复杂的过程:感觉㊁交流㊁推理,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
一个概念,布鲁克斯在文章中认为 知识是一种由关系和信
息联系在一起的概念结构,信息只是这种结构的一小部分”,并提出知识结构的基本方程式,引起学术界的注意,可以说,布鲁克斯的知识结构基本方程式也是众多引用研究的重点㊂在这个研究方向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献有:陈建龙[12]等通过运用布鲁克斯解释下的波普尔的 三个世界”理论作为理论工具,去研究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需求和工具问题;张斌[13]提到,布鲁克斯提出用认知地图(cognitive map)去描述知识结构,认为它是 由概念间关系连接起来的一种概念结构”,但是布鲁克斯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而共词网络继承和发展了布鲁克斯提出的 认知地图”的设想;魏静[14]等引用了布鲁克斯知识基本方程,并对它们进行改进,以满足复杂网络知识转移行为的发生条件㊂应用研究方面论文有14篇,在本次50篇分析文献中占比28%,发表时间主要在2010年往后㊂吴永忠[15]提到,在技术创新研究领域,对信息的理解有两种典型观点,而布鲁克斯提出的知识信息观在技术创新研究中的影响更为深远;
99
总第175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年第5期
王飞跃[16]认为,布鲁克斯的信息科学理念显然有助于情报科学的发展,但是问题是,在布鲁克斯之后,信息科学与情报科学和波普尔三个世界理论之间的关系仍局限于哲学层面的讨论,因此,他尝试构建一个新型情报体系,即基于ACP 的平行情报体系㊂
(3)从施引作者的态度的角度看
施引作者对于布鲁克斯的态度有不同的评判标准,国内情报学界对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的态度尚未统一㊂有六成的学者对其思想持中立态度㊂中立主要表现在仅仅引用该论文形成自己文章的知识点,如引用布鲁克斯的知识方程㊁观点㊁对知识方程的借鉴等,而不对其进行评价㊂有三成的学者持肯定态度㊂肯定的主要方面是布鲁克斯是情报学领域的前瞻性和权威性学者之一,也是情报学认知观的第一位支持者,他的哲学观点促进了情报科学的理论研究,其经典的情报学视角对未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㊂他的观点被欧美研究人员视为学科成熟的象征,是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冲击下保持理论体系不变的保障[17],是重要的理论先驱,开辟了情报学领域,使后人学习思考㊂韩正彪[18]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情报学界认为波普尔的 三个世界”作为情报学哲学理论基础的专家占最大比例;娄银银[19]等认为将布鲁克斯情报学思想与网络信息检索结合是切实可行的㊂有一成的学者持否定态度㊂大多数持否定态度的学者认为,布鲁克斯只提出理论基点和知识方程,没有提出明确的解决方案㊂布鲁克斯以他的知识方程为出发点,为情报学的发展建立了 认知地图”和 体外大脑”的发展目标,就发展目标而言,具有历史局限性,两个目标仅仅针对科学领域及文献载体,不够全面,其他领域的知识和载体也逐渐成为情报学的研究对象[20]㊂另外, 认知情报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缺点,如:只关注情报分析本身,而缺少对情报分析行为所在的社会环境的关注,很少有研究涉及情报分析过程中的认知心理过程㊁知识的表征等”[21]㊂李宏[22]更直接地提到布鲁克斯为情报学提供了本体论基础,但是由于波普哲学的多元论性质,使该理论存在着重大的错误㊂
3.3 结合施引论文的引证文献分析
研究论文被哪些文献引证,对引文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反映其影响力的传播㊂结合被引频次㊁文献的年份分布㊁发表的期刊影响力㊁作者影响力,选出五篇论文进行引证文献分析(见表3)㊂该五篇文献被引频次名列前五,年份从1983年到2009年分布均匀,所刊登的期刊如‘情报学报“等均是核心期刊,作者也是影响力较高的教授㊂因此,对这五篇文献进行论文的引证文献分析有一定的代表性㊂
这五篇文献的引证文献共计125篇:
(1)从发表刊物上看:‘图书情报工作“19篇㊁‘情报科学“18篇㊁‘情报理论与实践“15篇㊁‘情报资料工作“11篇㊁‘情报学报“11篇㊁‘情报杂志“6篇㊁‘图书情报知识“4篇㊁‘中国图书馆学报“4篇㊁‘情报探索“4篇等,发表刊物均属
表3 被引频次前5的文献
序号文献名作者刊名被引年份1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
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
汪冰情报科学281998
2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
的建构
柯平情报学报282004
3情报学的困境和前景吕斌,
李国秋
情报学报242007
4论布鲁克斯情报学基
本理论
马费成情报学报231983
5图书馆与情报学
(LIS)的使命与视域于良芝
图书情报
工作
222009于情报学㊁图书馆学,表明在引用知识流动走向上,文献依旧在情报学㊁图书馆学的内部进行知识流动,很少被其他学科领域注意㊂
(2)从引用次数上看:引证文献125篇总计被引次数1217次㊂最高被引的前两篇是梁战平2003年发表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的‘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23],马费成2007年发表在‘情报学报“的‘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24],被引频次分别为137次和103次,两篇高被引文献所论述的方向均是关于情报学基础概念与理论的解释和研究㊂
(3)从论文主题内容看:汪冰[5]的研究主题是情报科学发展方向,引用其的文献主题也多为分析当前情报学图书馆学学科的现状研究㊁回顾与展望;柯平[6]的研究主题是情报学理论体系,引用其的文献主题则大多有关情报学理论体系研究;马费成[3]介绍和评价布鲁克斯情报学理论,引用这篇的文献研究主题集中于继续研究布鲁克斯哲学基础理论和有关知识组织㊁知识图谱方面㊂引证文献的论文主题内容与被引用文献的论文主题有较高的关联度㊂
综上,从布鲁克斯文章发表以来,虽经过30余年时间,其情报学哲学思想对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尤其是对情报学哲学基础理论的影响仍然存在㊂
4 结语
布鲁克斯的情报学哲学思想是最早对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发展产生公认影响的思想之一㊂我国情报学学科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而一个学科的内核恰恰是最关乎其发展的关键㊂本文从施引文献研究方向的角度研究了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我国情报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影响程度㊂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我国情报学界关于情报学哲学基础的讨论依旧没有达成共识,仍有必要继续研究包括情报学哲学基础在内的情报学基础理论㊂
参考文献:
[1]王知津.情报学理论的哲学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
001
刘中兴:布鲁克斯情报学哲学思想对国内情报学研究的影响分析
作,2009,53(22):5-11.
[2]靳娟娟.情报学哲学基础研究[J].图书与情报,1995
(2):7-10.
[3]马费成.论布鲁克斯情报学基本理论[J].情报学报, 1983,2(4):318-321.
[4]龚立群,高琳.Google Scholar与跨库检索系统比较研究[J].现代情报,2007(12):177-179,183.
[5]汪冰.试析情报科学研究的若干重点与发展方向[J].情
报科学,1998,16(4):295-304.
[6]柯平.当代情报学理论体系的建构[J].情报学报,2004, 23(3):377-384.
[7]邱均平,周春雷,杨思洛.改革开放30年我国情报学研
究的回顾与展望(三) 情报学的发展阶段及趋势分析[J]图书情报研究,2009,2(3):1-9.
[8]苏新宁.大数据时代情报学学科崛起之思考[J].情报学
报,2018(5):451-459.
[9]栾春娟,赵呈刚.基于SCI的基因操作技术国际前沿分
析[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9,30(1):11-13. [10]吕斌,李国秋.情报学的困境和前景[J].情报学报,
2007,26(1):20-28.
[11]于良芝.图书馆与情报学(LIS)的使命与视域[J].图
书情报工作,2009(9):5-9.
[12]陈建龙,王建冬,胡磊,等.再论知识服务的概念内
涵 与信息服务关系的再思考[J].图书情报知识, 2010(4):14-19.
[13]张斌.共词网络的结构与演化:概念与理论进展[J].情
报杂志,2014,33(7):103-109.
[14]魏静,宋瑞晓,苗建军,等.知识转移以及知识元进化博
弈的仿真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22(5):14 -22.
[15]吴永忠.技术创新的信息过程论[M].沈阳:东北大学
出版社,2002:8.
[16]王飞跃.情报5.0:平行时代的平行情报体系[J].情报
学报,2015,34(6):563-574.
[17]王平.本土化探索下的国内图书情报学演变路径探
析 基于欧美LIS发展的对比[J].情报资料工作, 2010(3):10-13.
[18]韩正彪,周鹏.基于德尔菲法的我国情报学哲学理论实
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1):89-96. [19]娄银银,刘春茂.布氏情报学思想对网络信息检索结果
的认识优化[J].情报杂志,2008(8):61-63. [20]谢先江,张国骥.波普尔科学哲学核心思想及情报学应
用再探[J].图书馆,2006(1):35-38. [21]徐芳,金小璞.认知心理学视角的情报分析过程模型构
建[J].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6):16-19,45. [22]李宏.试论情报的哲学定位[J].国外情报科学,1997
(3):12-14.
[23]梁战平.情报学若干问题辨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3,26(3):193-198.
[24]马费成.论情报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构建[J].情
报学报,2007,26(1):3-13.
作者简介:刘中兴,男,硕士研究生㊂
收稿日期:2019-04-02
(责任编辑:司光昀)
(上接第65页)
[18]文化部公共文化司.文化部关于印发‘ 十三五”时期
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
(2017-07-07)[2017-12-13].http://zwgk.mcprc.
/auto255/201707/t20170726_685747.html. [19]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
和国公共图书馆法[EB/OL].(2017-11-04)[2017-12-13]./auto255/201711/
t20171106_693582.html.
[20]李国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历史贡献
[J/OL].中国图书馆学报,2017(6):1-11[2017-11-21]./kcms/detail/11.2746.g2.
20171121.0913.001.html.DOI:10.13530/ki.
jlis.170024.[21]国务院.博物馆条例[EB/OL].(2015-03-02)[2017-
12-13]./zhengce/content/2015-03/02/content_9508.htm.
[2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
[EB/OL].(2016-03-08)[2017-12-13].http://
/zhengce/content/2016-03/08/content_ 5050721.htm.
[23]于惠川,林莉.消费者心理与行为[M].北京:清华大学
出版社,2012:179.
作者简介:刘威妍,女,助理馆员㊂
收稿日期:2019-02-20
(责任编辑:曹高峰)
101
总第175期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9年第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