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壁分离实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当 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液浓度 时,细胞吸水,失水的细胞发 生 质壁分离复原 现象。
返回
基础自测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2)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扩散只能单向进行
( ×)
(3)将动物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渗透作用
(× )
第一组 糖溶液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 片叶外表皮细胞
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用清水处理后发生了质壁分 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洋
第二组
离复原的细胞
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返回
重应用 以生活为目的——关注健康·回报社会
渗透作用对保持细胞正常渗透平衡有重要作用,利 用渗透原理可以用于防腐,改良盐碱地等。利用质壁分 离及复原实验可以判断细胞活性,确定细胞液的浓度范 围以及溶液浓度大小的判断等。
返回
(3)在图 B 所示的 U 形玻璃管内,左右管内分别装入质量分数相等的 葡萄糖、麦芽糖溶液。初始时两管中液面相平,假设溶质分子不能 透过半透膜。 ①一段时间后,两管中液面的变化为:左管液面 升高 ,右管液面 降__低___。(均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②如同时向两管内加入等量的麦芽糖酶,两管中液面的变化分别为: 左管液面 先升高,后下降 ,右管液面 先下降,再升高,最后稳定 _在__一__定__高__度__。
B.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位置关系、液泡的 颜色和大小等
C.如果将蔗糖溶液换成浓度适宜的 KNO3 溶液,则可以省略 e 过程 D.增大蔗糖溶液的浓度,实验效果会更明显且不影响细胞的活性
解析
返回
4.(2018·浙江 4 月选考)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
离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
的速率 D.图 2 a 中水分子扩散到 b 的速率等于 b 中水分子扩散到 a
的速率
解析:图 2 漏斗中的液面不再变化,处于平衡状态,H1 高于 H2,所以图 2 中 b 的浓度大于 c 的浓度。 答案:B
精探究 以实验为途径——追根溯源·理解更深
返回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1.实验的操作过程及观察指标
方可复原)。
②在一定浓度(溶质可透过膜)的溶液(如 KNO3、甘油等)中可 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现象。
③在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但不会发生质壁分
离复原现象。
返回
对点落实
3.下图为某同学利用紫色洋葱鳞片叶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
分离与复原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第二次观察(d)和第一次观察(b)形成对照,第三次观察(f)和第二次 观察(d)形成对照
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 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 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
解析
返回
[归纳拓展] 质壁分离实验中的两组对照
实验组
对照组
经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 自然状态下的洋葱鳞
A.处理的 NaCl 溶液浓度越高,质壁分离发生越快,质壁分离程度越大
B.实验观察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 NaCl 溶液浓度最好在 4%~6%之间选择
C.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浓度与约 7%的 NaCl 溶液浓度相等
D.若某浓度蔗糖溶液与浓度 4%的 NaCl 溶液渗透压相当,则在两种溶液中细
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程度应大致相同
离复原时 间
质壁分离 复原程度
0.8
不发生
不发生
0.9~1
219
497

>600

2
46
151
++
205
++
4
27
125
+++
97
+++
6
17
76++++ຫໍສະໝຸດ 81++++7
浓度≥7%都发
54
9
生质壁分离,且
38
注:+1表1以示上质壁所分需离时间与<复13原的程度<25
++++ ++++ ++++
浓度≥7%不发生质壁 分离复原
解析
表蔗糖溶液(蔗糖不能透过半透膜),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
2,漏斗管内的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 表示漏斗管内液
面与清水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 1 中 b 的浓度大于 c 的浓度 B.图 2 中 b 的浓度等于 c 的浓度 C.图 1 a 中水分子扩散到 b 的速率大于 a 中水分子扩散到 c
返回
考点一
渗透作用与质壁分离
返回
1.渗透作用原理
选择透过性膜(生物膜) 非选择透过性膜
返回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2)现象①②外外界界溶溶液液浓浓度度<>细细胞胞质质浓浓度度⇒⇒细细胞胞吸失水水膨皱胀缩 ③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细胞形态不变
返回
3.成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据图填空)
(1)当外界溶液浓度> 细胞液浓度 时,细胞失水,发生 质壁分离 现象。
返回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是活细胞还是死细胞
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
返回
3.比较不同植物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4.鉴别不同种类的溶液(如 KNO3 溶液和蔗糖溶液)
返回
对点落实
6.(2017·海南高考)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
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
曲线①②③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应是
()
装置编号 甲 乙 丙 半透膜面积 S S/2 S 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
A.①-丙;②-甲;③-乙 C.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甲;③-丙 D.①-丙;②-乙;③-甲
解析
2.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开始时如图 1,a 代表清水,b、c 代 返回
深理解 以联系为桥梁——融会贯通·探规寻律
返回
1.影响渗透作用中液面变化的因素分析
半透膜表面积的大小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
在浓度NB=NC>NA,其他条件相 同的情况下,半透膜的表面积越 大,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水 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显 结果:vB>vC,ΔhB=ΔhC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半透膜两侧的浓度差越大, 单位时间内进出半透膜的 水量越多,液面变化越明 显 结果:vB>vC,ΔhB>ΔhC
解析
8.(2018·潍坊模拟)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 返回
胞,研究其发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快慢,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不同浓度 NaCl 溶液处理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时间(s)
NaCl溶液 浓度(%)
开始质壁 分离时间
完全质壁 分离时间
质壁分离最 大程度
完全质壁 分
2.质壁分离发生的条件
返回
(1)从细胞角度分析
①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
②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活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
原现象。
(2)从溶液角度分析
①在一定浓度(溶质不能透过膜)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
现象,不能发生自动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
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
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
C.细胞液中的 H2O 可以经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 D.甲物质和 H2O 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
解析
返回
7.(2015·海南高考)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 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 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 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假设蔗糖分子不进 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溶液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返回
2.渗透装置中溶液渗透方向与浓度的判断
返回
对点落实
1.(2019·临沂模拟)如图 1 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
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
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底部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
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如下表所
示。图 2 中曲线①②③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
(4)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
渐减小
(× )
2.下图中 A、B 分别表示渗透作用装置,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返回
(1)水分子的流动方向: ①当溶液浓度 S1>S2 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 S2 流向 S1 数目 多于由 S1 流向 S2 的数目,液面上升; ②当溶液浓度 S1<S2 时,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由 S1 流向 S2 数目 多于由 S2 流向 S1 的数目,液面下降。当渗透平衡时,通过半透 膜的水分子达到平衡,液面不再发生变化。 (2)Δh 不变时,S1、S2 的大小关系为 S1 > S2(填“>”“<”或 “=”,S1、S2 中溶质不能通过半透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