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 第七章 化学反速率和化学平衡高三全册化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训练22 第七章化学反速率和化学平衡
A级(根底达标)
一、选择题
1.(2021·一模)以下过程中化学反速率的加快对人类有益的是( )
A.金属的腐蚀B.食物的腐败
C.塑料的老化D.氨的合成
[答案] D
2.反4A(g)+3B(g)2C(g)+D(g),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 -1。
对此反速率的表示,正确的选项是( )
①用A表示的反速率是0.4 mol·L-1·min-1②分别用B、C、D表示的反速率其比值为3∶2∶1③在2 min末的反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L-1·min -1④在这2 min内用B表示的反速率的值是逐渐减小的,用C表示的反速率的值是逐渐增大的
A.①② B.③
C.① D.②④
[解析] 经2 min,B的浓度减少0.6 mol·L-1,那么根据化学方程式,A 的浓度减少0.8 mol·L-1,所以用A表示的反速率是0.8 mol·L-1÷2 min=0.4 mol·L-1·min-1,①正确;由于反速率之比于相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②正确,④不正确;反速率表示的是平均反速率,而不是瞬时反速率,③不正确。
[答案] A
3.(2021·八中月考)对反A+B AB来说,常温下按以下情况进行反:①20 mL溶液中含A、B各0.01 mol;②50 mL溶液中含A、B各0.05 mol;③0.1 mol·L-1的A、B溶液各10 mL;④0.5 mol·L-1的A、B溶液各50 mL。
四者反速率的大小关系是 ( )
A.②>①>④>③ B.④>③>②>①
C.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①中c(A)=c(B)=
0.01 mol
0.02 L
=0.5 mol·L-1;
②中c(A)=c(B)=
0.05 mol
0.05 L
=1 mol·L-1;
③中c(A)=c(B)=
0.1 mol·L-1
2
=0.05 mol·L-1;
④中c(A)=c(B)=
0.5 mol·L-1
2
=0.25 mol·L-1;
在其他条件一的情况下,浓度越大,反速率越大,所以反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①>④>③,A项正确。
[答案] A
4. 一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反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对该反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进行到1 s时,v(A)=v(D)
C.反进行到6 s时,B的平均反速率为0.05 mol/(L·s)
D.反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速率相
[解析] A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Δn(A)∶Δn(B)∶Δn(C)∶Δn(D)=(-0)mol∶(1.0-0.4)mol∶(1.0-0.2)mol∶(0.4-0)mol=6∶3∶4∶2,所以化学方程式为3B+4C6A+2D,A项错误;不管在什么时刻,用各物质表示的速率之比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B、D选项错误。
[答案] C
5.(2021·)一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的影响如下图。
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 )
A.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 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 mol·L-1·min -1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在0~50 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都是100%,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溶液酸性越强,即pH越小时,曲线的斜率越大,R的降解速率越大,B错误;由同一pH条件下,曲线斜率不断变小可知,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C错误;在20~25 min之间,pH =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6×10-5mol·L-1-4×10-5mol·L-1
5 min
=4×10-6 mol·L-1·min-1,D错误。
[答案] A
6.(2021·月考)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以下各组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 [解析] 结合各组知混合液的体积都为20 mL,但D中反温度较高、反物Na2S2O3的浓度较大,其反速率最大,故最先看到浑浊(有硫单质生成)。
[答案] D
二、填空题
7.在以下事,什么因素影响了化学反的速率?
(1)集气瓶中装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瓶外点燃镁条时混合气体发生爆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黄铁矿煅烧时要粉碎成细小的矿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KI晶体和HgCl2晶体混合后无明显现象,假设一起投入水中,很快生成
HgI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熔融的KClO3放出气泡很慢,撒入少量MnO2很快产生气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中放入同样大小的锌粒和镁粒,产生气体有快有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同样大小的石灰石分别在0.1 mol·L-1的盐酸和1 mol·L-1的盐酸中反速率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夏天的食品易霉变,冬天就不易发生该现象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
(2)反物颗粒大小(反物的接触面积)
(3)在溶液中,水作溶剂,增大了反物接触面积
(4)催化剂(5)反物本身的性质
(6)反物的浓度(7)温度
8.向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3 mol X,在一温度下发生如下反:2X(g)Y(g)+a Z(g),经5 min后反到达反限度(即到达平衡状态)。
(1)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倍,此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4 mol·L-1,那么化学方程式中a=________;用Y表示的反速率为
________mol·L-1·min-1。
(2)假设上述反在甲、乙、丙、丁四个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同一时间内测得容器内的反速率如下表所示:
容器反速率
①v(X)=mol·L-1·min-1
②v(Y)=2 mol·L-1·min-1
③v(Z)=mol·L-1·min-1
④v(X)=0.075 mol·L-1·s-1
________(填序号,下同);假设四个容器中仅有一个参加了催化剂,那么该容器是________。
[解析] (1)根据阿伏加德罗律可知平衡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 mol,X的物质的量为 mol,那么5 min内反消耗0.6 mol X,生成Y、Z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3 mol、0.3a mol,故有+0.3+0.3a=,解得a=3。
用Y表示的反速率为0.3 mol÷10 L÷5 min=0.006 mol·L-1·min-1。
(2)都换算成用Z表示的反速率为
容积①②③④
反速率
v(Z)/mol·L-1·min-1
5 6 5
(慢),所以③温度最低;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速率,所以④中参加了催化剂。
[答案] (1)3 0.006 (2)③④
9. (2021·一模)参加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过氧化氢溶液(H2O2,ρ=1.1 g·mL-1)中,在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下图。
(1)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
(2)反放出气体体积为气体总体积一半时所需时间为________。
(3)反放出气体体积为气体总体积的3
4时所需时间为________。
(4)A 、B 、C 、D 各点反速率大小的顺序为________。
(5)解释反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根据V -t 图像知,反进行至1 min 时,放出O 2的体积为30 mL ,
反进行至2 min 时,放出O 2 45 mL ,反进行至4 min 时,放出O 2的体积达最大
值60 mL ;由V -t 曲线的斜率变化可知:D 、C 、B 、A 的反速率逐渐减小,这是
因为随着反的进行,c (H 2O 2)逐渐降低,反速率逐渐变小。
[答案] (1)60 mL (2)1 min (3)2 min
(4)D>C>B>A
(5)随着反的进行,c (H 2O 2)逐渐降低,反速率逐渐变小
B 级(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1.(2021·一中月考)为了说明影响化学反快慢的因素,甲、乙、丙、丁四
位学生分别设计了如下A ~D 四个,你认为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将铜片放入稀硫酸中,无现象,假设再向所得的溶液中参加硝酸银溶液,
一段时间后,由于形成原电池,可检测到有氢气产生
B .在相同条件下,质量的大理石块和大理石粉与相同的盐酸反,大理石粉
反快
C .将浓硝酸分别放在冷暗处和强光下,会发现光照可以加快浓硝酸的分解
D .两支试管中分别参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其中一支试管中再参加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产生氯气的快慢不同
[解析] 铜为不活泼金属,与稀硫酸不反,参加硝酸银溶液后,生成的气
体是NO ,而不是H 2,A 项错误。
固体的外表积不同,化学反速率不同,相同质
量时粉末状固体的外表积比块状固体的外表积大,反速率快,B 项正确。
浓硝
酸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光照是影响化学反速率的条件之一,C 项正确。
催化
剂能加快反速率,在氯酸钾分解中,二氧化锰起催化剂的作用,D 项正确。
[答案] A
2.(2021·月考)向某4 L 密闭容器中参加一量的A 、B 、C 三种气体,一条
件下发生反,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甲所示。
图乙为到达平衡后在t 2、t 3、
t 4、t 5时改变某一种反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所改变的
条件均不同。
t 3~t 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
那么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假设t 1=15 s ,那么t 0~t 1阶段以A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速率v (A)为0.006
mol/(L·s)
B .B 既不是反物,也不是生成物,可能是反的催化剂
C .假设t 2~t 3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 的浓度,那么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
变小
D .该反为放热反,t 5~t 6阶段是升高反体系的温度
[解析] t 0~t 1阶段A 的物质的量由0.60 mol 降低为0.24 mol ,假设t 1
=15 s ,那么t 0~t 1阶段以A 浓度变化表示的反速率v (A)=
0.60mol -0.24 mol
4 L×1
5 s =0.00
6 mol/(L·s),A 正确;t 3~t 4阶段与t 4~t 5阶段正逆反速率都相,而t 3~
t 4阶段为使用催化剂,假设t 4~t 5阶段改变的条件为降低反温度,平衡发生移
动,那么正逆反速率不相,那么t 4~t 5阶段为减小压强,且该化学反前后气体
的体积不变,反中A 的浓度变化为0.15 mol/L -0.06 mol/L =0.09 mol/L ,C
的浓度变化为0.11 mol/L -0.05 mol/L =0.06 mol/L ,那么A 、C 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为3∶2,该反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那么B 为生成物,该反为
3A(g)
B(g)+2C(g),故B 错误;由图像可知,逆反速率瞬间不变,正反速
率增大,那么t 2~t 3阶段改变的条件是增大A 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 的体
积分数减小,故C 正确;t 5~t 6阶段,改变条件为升高温度,升高温度逆反速
率大于正反速率,那么正反为放热反,故D 正确。
[答案] B
3.(2021·一中月考)为探究Fe 3+
和Cu 2+
对H 2O 2分解反的催化效果,甲、乙
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
以下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图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来比拟反速率的大小
B .假设图甲所示的中反速率为①>②,那么一说明Fe 3+
比Cu 2+
对H 2O 2分解
催化效果好
C .用图乙装置比拟反速率,可测在相同状况下反产生的气体体积及反时间
D .为检查图乙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 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复原
[解析] 假设比拟Fe 3+
和Cu 2+
对H 2O 2分解的催化作用,选用Fe 2(SO 4)3(aq)
和CuSO 4(aq)。
如果选用FeCl 3(aq)和CuSO 4(aq)进行,不能排除Cl -
的催化作用。
[答案] B
4.酸性条件下,KMnO 4与H 2C 2O 4发生氧化复原反,用0.1 mol·L -1
的KMnO 4
与过量的H 2C 2O 4反,测得Mn 2+
的生成速率v 与时间t 的趋势如图,以下说法正
确的选项是( )
A .该反中每生成1 mol CO 2转移电子为10 mol
B .方程式配平后,H 2O 的系数为6
C .反开始很短一段时间内v 减小是因为反物浓度减小,后来突然增大是因
为生成的Mn 2+
对该反有催化作用
D .t 0时,Mn 2+
的浓度最大
[解析] 每生成1 mol CO 2转移1 mol 电子,A 项错误;方程式配平后H 2O
的系数该为8,B 项错误;反开始后反物浓度逐渐减小,Mn 2+
的生成速率逐渐下
降,但是生成的Mn 2+
对该反有催化作用,所以Mn 2+
的生成速率会突然增大,随
反进行,反物的浓度不断减小,Mn 2+
的生成速率也不断减小,C 项正确;t 0时,
生成的Mn2+的速率最大,但t0后反不断进行,Mn2+的浓度仍在增大,D项错误。
[答案] C
二、综合题
5.(2021·月考)用酸性KMnO4溶液与H2C2O4溶液反来探究影响化学反速率的因素。
(1)前先用酸性KMnO4溶液滴未知浓度的草酸
反原理:
-4
2C2O4
2+
2
2O
①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
②滴时KMnO4溶液盛装于________(填“酸式〞或“碱式〞)滴管中。
(2)探究影响化学反速率的因素
下表列出了在“探究影响化学反速率的因素〞中得出的数据:
请答复:
①目的(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画出反褪色所需时间随KMnO4溶液浓度的变化关系图像。
③假设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速率的影响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MnO-4中Mn元素的化合价从+7价降低到+2价,得到5个电子,H2C2O4中C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4价,共失去2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那么MnO-4的化学计量数是2,H2C2O4的化学计量数是5,根据元素守恒配平Mn2+、CO2的化学计量数,最后根据电荷守恒配平H+、H2O的化学计量数。
②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强,易腐蚀碱式滴管的管,所以不能用碱式滴管盛装KMnO4溶液,用酸式滴管盛装KMnO4溶液。
(2)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草酸的浓度、体积都不变,稀硫酸的浓度不变,KMnO4的浓度变化,体积不变,所以目的是探究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
③假设要探究催化剂对该反速率的影响,选择MnSO4而不选MnCl2作为催化剂,是因为高锰酸钾可以氧化氯离子,影响催化剂对反速率影响的探究。
[答案] (1)①2 5 6 H+ 2 10 8
②酸式
(2)①探究高锰酸钾溶液浓度对化学反速率的影响
②如图
③因Cl-可与酸性KMnO4发生氧化复原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