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小令常见格式和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词小令常见格式和范文
一、上下片的写法通常有:
1、上景下情、即上片写景或以写景为主,下片抒情或主要是抒情。

这合乎人们触景生情、因景抒情的思维规律和艺术手法,因而在词中最为常见。

小令如宋祁《玉楼春》:
"东城渐觉风光好,觳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受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
上片写春光美好,下片写自己因平时欢娱少而想到及时游乐。

长调如柳永《八声甘州》,上片写登楼所见的萧瑟秋景:暮雨,霜风,残照,红衰翠减,江水自流;下片写自己羁旅的愁苦,对家乡和"佳人"的怀念。

2、上昔下今,上今下昔。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革录),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昔,春风不染白鬓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壮岁旌旗拥万夫),上片追忆青年时代抗金南归的战斗情景,下片抒发被闲轩至今而报国无门的甘闷欧阳修《生查子》,上片写去年元夜与情人相会的欢愉,下片写今年此日的孤
独和悲愁:这是上昔下今。

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上片写现在独居楼台的孤寂,引起对旧日情人的回忆,下片着重写从前与她初见的情景:这是上今下昔。

3、上起下续。

上下片都是写事或景或情,或事、景、情彼此交融,上片是开端、是基础、是前一阶段的事物,下片则是承接、是发展、是后一阶段的事物。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以时间先后为线索,上片写夜行首先的见闻,明月、清风、惊雀、鸣蝉、蛙声、丰收景象;下片写继续前行的所见,疏星、微雨、社林,就要到达可以歇脚的熟悉的茅店。

全词是一幅恬静优美的农村风景画。

4、上问下答。

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上片问春归何处,下片回答人不知道,全词表现惜春和恋春的情绪。

李清照《渔家傲》,上片写天帝问我归何外,下片回答要乘长风到遥远的仙境,表现了不安于平庸生活、追求理想的激情。

5、上幻下真。

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馀子谁堪共举杯?车千乘,载燕南代北,剑客奇才。

//饮酣画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

叹处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

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

"上片写梦中游宴北方,聚集豪杰,好像已收复中原,安定天下;下片写梦醒后的凄凉,感慨生不遇时,到老未能建功立业。

上下两片,除上起下续以外,一般界线比较明显。

有特殊情况。

如辛弃疾《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上片写到战斗前检阅部队,饱餐,准备出发。

幻梦未完,下片继续写战斗中部队的威武勇猛,取得胜利,功成名就。

结句陡然转折,从幻梦中走入现实。

此词篇章结构打破了上下片一般格局,上片意思超越界线,直接贯通进入下片,末尾转结。

它类似李白七绝《越中览古》,突破起承转结的一般格局,前三句写攻破吴国后,义士们回到越国的得意骄傲,沉醉于繁华享乐之中,结句转入眼前惟有鹧鸪飞的荒凉景象,嘎然而止。

填词,要意在笔先,统筹全局,有层次,有脉络,一气流贯。

上下片相依相成,相激相荡。

上片不要将意思说尽,给下片留有发展、申述的余地下片要对上片加以扩展、延伸,开拓意境,深化主题。

6、上下片写作应注意问题:
上下片忌重复纠缠上下片的情绪、气氛、节奏可以有起伏张驰的变化,但是应属一个基调上下片要和谐、统一比如说,上片"玉炉香,红蜡泪",下片"梧桐树,三更雨",是统一和谐的,下片如换成"靖康耻,犹未雪",则不可以。

二、词的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一)开头诗词起头和结尾都重要,方法、原理相同。

如说"凤头、豹尾";起如爆竹,结如掸钟;突然而来,悠然而去。

这就是说,开头原则上要开门见山,引人注目,振起全篇,结尾要神完气足,有力度、深度、余音袅袅,余味不尽。

小令篇幅短小,容量有限,往往离首即尾,开头来不得一点闲笔。

常直写其人。

欧阳修《南歌子》"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直写她的头饰,以见其美丽活泼。

辛弃疾《鹧鸪天》就是"壮岁旌旗拥万夫",而不说故乡的沦陷,如何参加和组织起义部队等。

或直抒其情,如李煜《望江南》以"多少恨"开头,马上进入本题。

或直写其景,如秦观《行香子》,开头就写春游所见,"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长调开头,或如横空出世,大气包举。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境界阔大,雄视千古。

壮阔的景象,带出重大的历史事件,衬托得意的英雄豪杰,再引发自己的感慨。

又如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发端突兀,气势雄浑。

因中原未收复而"壮怀激烈",因国耻未雪而仇恨不灭,决心驱逐敌人,收拾好旧山河。

开关不仅振起全篇,也笼罩全篇。

长调开头,也
可以从容闲雅,淡淡而起。

如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接叶巢莺,平波卷絮,断桥斜日归船",交待时间地点,是暮春的西湖,景色趋于暗淡,初步透露作者的怅惘情绪。

以后逐步通过景物加浓感情色彩,惜春、伤春,暗伤宋亡,人非物也非,不胜今昔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