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怀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焦作市科技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焦斌,男,硕士,农艺师,从事作物育种栽培工作。
通讯作者:刘骏,男,硕士,农艺师,从事作物育种栽培工作。
E-mail:157****************
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特色农业的发展已成为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重要的组成部分。
焦作市(古怀庆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南临黄河,是“四大怀药”的道地产地。
《本草纲目》记载:今人以怀庆地黄为上[1]。
怀药因其优良的品
质和独特的药用价值,在海内外享有“华药”之盛誉。
怀地黄是地黄中的精品,本研究通过对焦作市怀地黄的特征特性、生长自然条件、栽培技术、产业化发展建议等进行剖析,旨在为焦作市及周边怀地黄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怀地黄的特征特性
怀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地黄的新鲜或干燥块根,生育期180d 左右。
怀地黄主要靠根茎无性繁殖,根茎萌蘖力较强,易发芽生根。
怀地黄株高通常20~40cm ,全株附着有绒毛和腺毛,块根黄色肉质,多呈莲座状,叶片通常长10~25cm 、宽5~
10cm ,长椭圆形,边缘具钝齿。
怀地黄6月开花,花茎从叶丛中抽出,自基部开花,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形,花通常下垂,蒴果卵形,种子淡棕色。
怀地黄根状茎栽种后,18~21℃是适宜温度,10d 左右即可出苗,温度在8℃以下根茎不能萌芽,且易腐烂[2]。
怀地黄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主要成
分中的苷类以环烯醚萜苷为主,32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中梓醇含量最高,梓醇具有缓泻、利尿和降血糖作用,其由水溶性成分、脂溶性成分和水醇提取物组成,水溶性成分具有抗炎、保肝等功效,脂溶性成分具有耐缺氧的功效,水醇提取物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功效[3]。
怀地黄主要成分中的糖类主要由水苏糖、
毛蕊花糖、棉子糖、半乳糖、甘露三糖等糖分组成,其中水苏糖具有防癌、抗癌、增进健康等功效。
怀地黄主要成分中的氨基酸在鲜地黄中有20多种,在干地黄中有15种,其中6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
2适宜怀地黄生长的自然条件
怀地黄喜温暖,较耐寒,适宜生长在土质肥沃疏松、阳光充足、排水条件较好的环境,pH 在6~8范围内均可适应[4]。
焦作市地势北高南低,位于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交接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怀地黄的生长,焦作市土壤的形成以黄河冲积为主,并吸纳了太行山岩溶地貌经雨水冲刷渗透而来的成分,形成了疏松肥沃、与众不同的黄土地,符合怀地黄对土壤
焦作市怀地黄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发展建议
焦
斌1刘
骏1李金峰1周登科2陈爱琴3
(1.焦作市农林科学研究院
河南焦作454000;2.焦作市沁阳市太行街道办事处河南沁阳454550;
3.焦作市焦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怀地黄的特征特性及适宜怀地黄生长的自然条件,分别从选地与整地、种栽标准与处理、播种、地膜覆盖、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与储藏等方面,论述了怀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并从加大品种培育、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怀地黄产业化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怀地黄;栽培技术;产业发展
279--
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酸碱度适中、沙质壤土的要求。
再加上焦作地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水质奇特等自然条件,特别适宜地黄等蓄根类药材的生长,造就了质量好、疗效显著的道地怀地黄。
近几十年来,怀地黄曾不断被人在其他省市引种种植,但引种的后代均出现了药性大减、品种退化的情况,因此只得不断从焦作地区引种,印证了焦作市(古怀庆府)为
“四大怀药”道地产地的口碑[5]。
3怀地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3.1选地与整地
怀地黄为喜肥、喜光作物,因此选地时不宜靠近林地或高秆作物,要求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怀地黄
怕涝,抗旱性较强,因此要求地块排水良好[6]。
实际生产中,土质过黏、过硬不利于怀地黄的生长发育,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和轻壤土最佳。
地块选好以后,可以在秋末冬初对地块进行深翻25cm 以上,土壤能够进行充分的风化,翌年3月土壤解冻后,施入腐熟农家肥70000kg/hm 2、饼肥4000kg/hm 2,另施入过磷酸钙1500kg/hm 2、硫酸钾800kg/hm 2。
翻地踏墒耙平
后,地块四周挖排水沟,利于雨季排水。
和铁棍山药类似,怀地黄忌连作,轮作期要在10年以上,前茬以禾本科作物为宜,不能与瓜类、棉花、芝麻等作物连作,重茬会导致严重减产。
3.2种栽标准与处理3.2.1
怀地黄种栽标准
怀地黄的种栽(根段)分为
3个等级标准[7]。
一级标准为种栽直径不小于1.5cm ,
质量不小于5g ,芽点数不多于10个。
二级标准为种栽直径在1.0~1.5cm 之间,质量在3~5g 之间,芽点
数不多于10个。
三级标准为种栽直径在0.5~1.0cm 之间,质量在1~3g 之间,芽点数不多于10个。
3.2.2
怀地黄种栽处理
首先选用品质优、产量高、
抗性强、商品性好的道地怀地黄品种,使用当年新繁育的种栽,确保种栽的发芽率。
其次将怀地黄种栽掰
成3cm 左右的小段,用50%多菌灵600倍液浸种10~15min ,防止种栽出现腐烂。
最后对种栽进行晾晒,不可阳光暴晒,2d 后即可栽种。
3.3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为4月上中旬,清明与谷雨节气之间,当地温稳定在9~10℃时,开始栽植。
避免早播,减少病原物侵染,减轻幼苗发病程度。
在畦面两侧按30cm 行距、20cm 株距开穴,穴深6cm ,放入处理好的种栽,覆土镇压后轻浇水。
然后用70%敌克松原粉30kg/hm 2+50%辛硫磷乳油15kg/hm 2混以适量细土,
均匀地撒入沟内,防治地下害虫。
3.4地膜覆盖
采用地膜覆盖,有利于苗匀苗壮。
覆膜后,土壤温度提升较快并能够稳定保持,因此需要经常对怀地黄的出苗情况进行查看,及时防风出苗,防止幼苗因地膜内的温度过高而遭到伤害。
实际生产中,当怀地黄出苗达到80%左右时,即可移除地膜,按照正常情况进行田间管理。
采用地膜覆盖技术通常能提高怀地黄20%~25%的产量。
3.5田间管理3.5.1
幼苗期管理
通常将4月初至6月初的管理
划为幼苗期管理,这个时期的怀地黄幼苗,虽然生长量较小,但是怀地黄单位面积的株数和根茎数,却决定了未来怀地黄是否能取得高产,因此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避免缺苗断垄。
适期播种的怀地黄种栽,通常播后20d 内出齐苗,如果发现缺苗现象,应分析原因,若墒情较好,则及时更换种栽补种,若墒情较差,应及时喷灌或渗灌,不能大水漫灌。
齐苗后可进行1次中耕除草,为避免伤到幼根,需要浅锄。
当幼苗植株冠径达12cm 左右时,进行间苗,每穴留1个健壮苗,结合中耕除草,可把多余的苗带根移栽缺苗处,移栽后浇水。
怀地黄出苗后30d 左右时,应及时去除花茎和沿地表生长的“串皮根”,促进之后养分
向根茎供应。
3.5.2
盘棵期管理通常将6月初至7月中旬的管
理划为盘棵期管理,这个时期的怀地黄不但地上部分进入生长旺盛期,地下部分的根系也达到生长的最大值。
因此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促进地上部分生长的同时,确保养分向根茎供应,促进后期根茎不断膨大。
怀地黄怕涝,生产上怀地黄长时间被水淹后,易引发根腐病、枯萎病或直接造成植株死亡,因此要特别注意田间排水。
怀地黄生产上浇水应把握“三浇三不浇”原则,即施肥后浇水、干旱严重时浇水、夏季暴雨后小水浇,天阴有雨时不浇水、地皮不
干时不浇水、中午烈日下不浇水。
怀地黄丛叶直径达到15cm 左右时,可进行根际追肥和叶面喷肥,在丛叶繁茂期封垄前,可再进行1次中耕锄草。
3.5.3
根茎膨大期管理
通常将7月中旬至11月
上旬的管理划为根茎膨大期管理,这个时期的怀地黄地上部分生长开始逐步放缓,到11月上旬基本停止生长,与此同时,地下部分的根茎膨大开始由慢变
280--
快。
因此这个时期的管理主要是减缓叶片的衰老,延长光合作用时间,获取更多光合产物,促进根茎不断膨大。
在根茎膨大期,怀地黄的增重较快,因此管理上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做好土壤水分管理,在保证怀地黄水分供应的同时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土壤积水;其次是做好养分供应,这个时期的怀地黄各种营养需求较大,应及时根际追肥,促进怀地黄根茎的膨大,同时每隔10d 左右,进行1次叶面喷肥;最后是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叶片能够不断进行光合作用。
3.6病虫害防治
为追求怀地黄优质高产的生产目标,怀地黄的病虫害防治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尽量选择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8]。
3.6.1
病毒病
病毒病通常4月下旬开始发病,5~
6月开始加重,一般通过昆虫传播。
因此,可用吡虫
啉、氯氰菊酯、啶虫脒等药剂,对飞虱、蓟马、蚜虫等昆虫进行防治,阻断病害传播途径。
实际生产中,
鼓励使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控病等手段进行生物防治,使用生物防治能够有效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
在病毒病的发病初期,可喷施2%菌克毒克400倍液。
3.6.2
根腐病
根腐病通常5月开始发病,6~7月开
始加重。
可以通过增施磷钾肥,提高怀地黄的抗病能力,发现病株时,连续3次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对病株及其附近进行灌根,防止病害蔓延,同时,病死株及时清理出田。
此外,通过选择优良品
种、对怀地黄种栽进行处理、冬季深翻冻土熟化、合理密植、施用腐熟有机肥、中耕除草等农艺措施,均
能有效防止或降低怀地黄病虫害的发生[9]。
3.6.3
轮纹病、斑枯病
轮纹病、斑枯病等叶部病害
通常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开始加重。
轮纹病病斑为有同心轮纹的近圆形,斑枯病病斑为无轮纹的不规则形,生产上2种病害常混合发生。
发病初期要
及时防治,可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发病后期可喷施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
3.6.4
红蜘蛛
红蜘蛛是一种危害怀地黄的重要害
虫。
6~7月土壤干旱时易发生大面积的虫害。
可喷施
2%阿维菌素乳油混合5%噻螨酮乳油4000倍液进
行防治。
要注意科学使用农药,对症施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适期施药,提高农药的效果,注意不同农药的交替使用,减少病虫的抗药性,以及施药的安全
间隔期等。
3.6.5
甜菜夜蛾
甜菜夜蛾是一种较难防治的害
虫。
使用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时,需要选用能避开天敌趋性的光源和波长的频振式杀虫灯,将害虫诱至灯下用高压电网触杀。
甜菜夜蛾3龄以前防效较好,可轮换使用10%除尽、20%米螨、25%灭幼脲1000倍液交替防治。
3.6.6
地老虎、蝼蛄
地老虎、蝼蛄是为害怀地黄根
部的地下害虫。
早春时,应及早清除田间杂草,消灭隐藏在杂草中的幼虫并防止成虫产卵。
发现虫害后,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00g 加拌炒过的麦麸10kg ,加少量水于傍晚撒施进行诱杀,也可利用糖醋液进行诱杀[10]。
3.7收获与储藏
在霜降节气时,怀地黄叶片开始枯黄,苗心炼顶,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要在开沟后顺行采收,尽可能保持块根的完整,除净泥土后的地黄即为鲜地黄。
实际生产中,阴凉库藏条件下,沙土埋藏的鲜地黄各成分含量降低速度较缓且水分含量变化不大,鲜地黄质量保存最好[11]。
采收后的鲜地黄在火炕上用
微火慢慢烘焙,待鲜地黄全身柔软、颜色变黑、内部干燥、外皮变硬时,进行晾干成为生地黄。
实际生产中,阴凉库藏条件下PVC 材料抽真空包装的生地黄品质保存最好。
将生地黄放在蒸笼中蒸,或者将生地黄浸入黄酒中用火炖干黄酒,晒干后的地黄成为熟地黄。
4怀地黄产业化发展建议
4.1加大品种培育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今后要注重怀地黄种质资源库建设,鼓励企业与大专院校联手,依托科研单位和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怀地黄育种产业,培育出适应性强、抗病性强、高产、优质的地黄新品种,为产业的后续发展和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2延伸产业链条
焦作市在怀地黄的品种、生产、加工等方面,已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接下来,应该注重加工技术的研究,引进新技术,攻克新难题,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推动怀地黄产业持续发展壮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12]。
4.3强化品牌建设
品牌是产品的生命力,加强品牌建设是促进特色农业升级的必由之路。
要以品质为先,根据GAP 要
281--
求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打造“绿色”标准的优质怀地黄品牌,将怀地黄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品牌优势,推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
怀地黄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
焦作市是怀药之乡,是“四大怀药”道地产区和主产区,怀地黄已成为焦作市怀药文化的代表元素和河南省农业的一张名片[13]。
通过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焦作市已基本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集群。
今后要因地制宜立足地域资源,持续做深怀药产业,依靠创新驱动、品牌引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萍.四大怀药“养”焦作[J].新农业,2019(11):96-97.
[2]孟林,夏伟.不同品种怀地黄质量比较[J].中医学报,2015,30(10):1464-1466.
[3]李建军,任美玲,王君,等.怀地黄新品种选育研究[J].中药材,2016,39(7):1452-1456.[4]赵正伟,刘兢文,孙冠庆.怀地黄品种金九的形态特征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0):42-43.
[5]韩文利.怀地黄标准化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5(15):49.[6]毕佳佳,周强,张培.四大怀药化学成分及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20):1-7.
[7]姚锋,董诚明,柴茂,等.怀地黄种栽质量分级标准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4,43(6):120-122,127.
[8]张晓丽,李萍,周彩云,等.怀地黄脱毒种苗大田生长性状及产量品质[J].植物学报,2017,52(4):474-479.
[9]陈卓,刘永康.土壤处理对怀地黄连作障碍的影响[J].农业科技通讯,2020(9):155-159.
[10]张同庆,刘永康,石卫东,等.怀地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河南农业,2019(31):30.
[11]王有良.怀地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20(19):46.[12]姬献玉.温县四大怀药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5.
[13]刘曼玉,张义珠,杨静,等.怀地黄种质资源保护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2017(28):14-15.
40cm ,每公顷定植2.5万株左右。
2.4配方施肥,确保棉花生长稳健
为使棉花夺高产,必须前期速搭丰产架,并健壮稳长,后期不早衰。
因此,在抓好配方施肥的同时,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提高棉田抗旱保墒能力,以增强棉株的抗逆性。
并根据棉花的生育特点,进行科学施肥。
一是移栽时,打洞后,先施安钵肥(磷酸二铵150kg/hm 2);二是棉苗成活后,结合中
耕松土,再轻施提苗肥,尿素45kg/hm 2;三是穴(沟)施蕾肥,48%复合肥315kg/hm 2加饼肥750kg/hm 2
或优质有机肥30t/hm 2;四是见花后抢墒追肥或抓住梅雨节末期最后一次雨的墒情追施48%复合肥
630kg/hm 2、氯化钾180kg/hm 2、尿素90kg/hm 2,施后起垄培蔸;五是8月中旬至9月初叶面喷施1%的尿素+0.2%磷酸二氢钾2~3次,7~10d 一次,保护和延长上部叶片功能期。
此外,对缺硼田块,结合防虫叶面喷施0.2%的速乐硼。
2.5深沟抬田,增强棉花根系生长活力
棉苗定植后,要认真深挖围沟、畦沟、腰沟,深沟
抬田;并结合深施花铃肥,清沟培蔸。
做到沟沟相通、雨住田干、明水能排、暗水能滤,为棉株根系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增强根系生长活力,提高棉株综合抗逆能力。
2.6防病治虫,确保棉花高产
棉花主要病虫害有棉花枯萎病、黄萎病、盲椿象、蚜虫、红蜘蛛等,对其他病虫害也要严密监测。
棉花枯萎病、黄萎病:老病田要在发病前普遍施药预防,初发病的田块对中心病株要重点防治,可选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或30%乙蒜素乳油500倍液、或50%多菌灵800~1000倍液,同时每15kg 药液中加入98%磷酸二氢钾30g 或腐殖酸叶面肥20g 进行叶面喷雾或灌根。
盲椿象可选50%用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45%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均匀喷雾(可兼治斜纹夜蛾);红蜘蛛可选用45%联肼·乙螨唑悬浮剂1000倍液、或10.5%阿维·哒螨灵乳油1500倍液均匀喷雾;蚜虫可选用5%啶虫脒乳油、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均匀喷雾。
(上接237页)(上接246页)
回冻害造成的损失。
4.4加强小麦病虫害防治
冻害严重的麦苗抗病虫害能力降低,所以及时防治病虫害是灾后恢复生产能力、提高小麦产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尚云峰.小麦冻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8):34-35.
[2]皇甫自起,常守乾,李秀花,等.豫东地区小麦冻害调查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1996(4):3-6.
[3]贺建峰.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6):208.
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