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佳作分享4: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不要像陶渊明那样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场佳作分享4: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不要像陶渊明那样生活
编者按:刚讲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学生饶有兴味。
笔者觉得有必要趁热打铁,于是命制作文《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不要像陶渊明那样生活》二选一。
批改完后,择两篇优秀文章共享,请批评指正。
像陶渊明一样的生活
西安中学高2020级6班田馨儿
人说文如其人,读及陶潜的诗文,字里行间都是出世脱俗的淡泊意味,仿佛田间土地的芬芳与瓜果的香气,交杂着他葫芦里的酒香,就这样盈盈地从纸页里扑面拂来。
老子言“上善若水”,我赞他似一汪泉也不为过,且还得是田间农人家里的那口泉,清冽甘甜,也确实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且这善地也是他心甘情愿来的,善利万物而不争,也十分符合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性子。
要什么富贵盈室,什么位高权主,通通没我这一亩三分地重要,没我质性自然重要。
于是拂袖而去,来了这众人眼中无法与官宦之路相提并论的农田之间。
于是每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兴之所至坐在田间高歌一曲吟诗一首,转身邀着乡邻晚上一同饮酒。
想来在世人眼中,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他不可理喻吧。
众人昭昭,我独昏昏,他笑了。
众人熙熙,趋之若鹜,我独泊兮,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世人自是不懂我,又能如何?斟酒,仰头,一饮而尽,自是世间一朵清清白白的莲花,正盛开在莲农家的池中。
想来这千年间,还有几位如他一样活得明明白白的人,如李白,潇洒快活,喜怒哀乐我都以诗一吐为快,超然物外,在滚滚红尘里做内心清楚的游侠,入世却也出世。
再如庄子,激情与超然共济——甚至觉得庄子的超然无人能及,站在高处俯视一切,打量世人世事,终发觉一切微不足道如草芥,虚张声势如小丑,他嗤之以鼻以致愧感曾沉于此地,便翩然而去。
三人无论以何种方式生活,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即遵从本心,平和不纷争。
故我所说像陶渊明一样生活,并非是指把一切抛之脑后一意孤行,而是在纷争中守固本心,所做之事无愧于天地也无愧于自己,平和生存,像一泉活水,既能朝气蓬勃,也能柔和静好。
夫唯不争,故无尤。
不要像陶渊明一样生活
西安中学高2020级6班孙雨桐
古时有这样一个人,名曰“五柳先生”,他不愿“束发”见派来的高管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他退官隐居并怡然自乐,但于我而言,不想像陶渊明一样生活。
他认为,远离官场即为内心的安逸。
我认为,真正的平静和淡然并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在混沌中依旧有微亮的光,温暖着每一寸无法安放的灵魂,这不仅是一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倔强洒脱,特立独行,更是一种“欲辨已忘言”的平静释怀,悠然自得。
并不是不问世事,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这只是为自己的躲避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罢了。
在众多任重,我最欣赏辛弃疾。
他和陶渊明截然不同的是,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国家。
几度在微醺中挑灯看剑,思绪便回到了角声四起的连营。
一个曾经以笔为武器的书生,愿意用自己的先学来换得整个国家的昌盛。
这种牺牲是伟大的,也是勇敢的。
他本可以选择另外一种生活的。
不得重用的他只得等赏心亭。
遥岑远目,满含深情,怒拍栏杆!看滚滚江水向东流去,愿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他空有一腔孤勇。
金瓯缺,月未圆,壮士死,雄心烈!
或许他的这一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我们常所谓“入世”和“出世”并不是只有空间上的限定,而是一种心态和一种出事态度。
不是躲避,而是直面而对后的释怀洒脱;不是离开而是奋不顾身坚持后的平静安宁。
纵使官场险恶,依旧要做到清廉而公平,依旧要去奉献,因为这是责任。
就像我们,纵使世象迷离,我们却依旧需要拥有一颗透明而干净的心。
平静安静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做一个简单的人,努力地奉献,安心地收获,坦然地错过,心平气和地学会原谅,便可收获单纯而透
明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