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文言文质量检测试题答案
一、文言文
1.对比阅读
(古文阅读)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乙)家中来营①者,多称尔②举止大方,余为少慰。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③,此君子也。

余服官④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习气,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也可,略丰也可,太丰则吾不敢也。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惯习懒惰。

尔读书写字不可间断,早晨要早起,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⑤。

(节选自《曾国藩家书》)(注释)①营:军营。

②尔:你。

③处约:处在困顿之中。

④服官:为官。

⑤莫坠高曾祖考以来相传之家风:不要丢掉从我高祖、曾祖、祖父、父亲一贯相传的家风。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①淫慢则不能励精(________)②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3)阅读(甲)文,谈一谈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4)(甲)(乙)两文都是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及感悟对后辈的谆谆告诫。

(乙)文中曾国藩认为年轻人要有所作为,应该做到哪些方面?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刺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視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居急捉之,令不可去。

顾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①。

极力
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流不能屈,口张不得合。

遂负之以归。

【注】①吹豕之法:吹豕,即吹猪,吹豕之法是指屠户杀猪的时候,为了剥皮方便,往往在猪的一只脚上割出一个小口,然后用嘴对着这个口吹气,直到猪皮与肉分离。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

①弛担持刀________ ③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狼自苫中探爪入________ ④股直不能屈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遂负之以归。

(3)乙文段中有一句话与甲文开头写屠户处境的内容相对应,这句话是“________”。

(4)两段选文都表现了屠户怎样的性格特点?
3.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①。

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
②号如前状。

前树又鸣,又转奔之。

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
③僵卧,久之不动。

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①仓皇:惊慌。

②跑:同“刨”,兽类用足扒土。

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相去数十步/一狼径去
B.目似瞑,意暇甚/意甚仓皇
C.以刀劈狼首/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其一犬坐于前/及其家穿井
(2)下列对选文相关知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写的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

“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为鬼狐的故事。

B.(乙)文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是: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

C.(甲)文中的“屠”是指屠户,即以宰杀牲畜为职业的生意人;(乙)文中的“竖”是“童仆”的意思,“牧竖”指牧童。

D.(甲)文“顾野有麦场”和(乙)文“跑号如前状”分别是省略句和倒装句。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

(乙)文大狼身上体现出伟大的母爱,牧竖杀狼的行为是出于无聊的残忍,表现的是人性中的恶的一面。

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

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迷惑屠户;(乙)文中开篇写牧竖“谋分捉之”,下文写狼的行动,从正面体现牧竖的聪明机智。

D.(甲)文结尾部分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两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列子》)
(乙)沈屯子多忧
沈屯子入市,听唱书,至杨文广①被围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友拽之归,其日夜忧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自此悒悒②成疾。

家人因劝出游,以纾其意。

忽见负竹入市者,则又念曰:“竹末甚锐,道上行人必有受其刺者。

”归忧益重。

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选自《贤奕编》,有删减)(注释)①杨文广:北宋名将。

②悒悒yì:闷闷不乐。

(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

①若屈伸呼吸________ ②舍然大喜________
③兴叹不已________ ④归忧益重________
(2)请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至杨文广被田柳城内乏粮外阻救蹙然兴叹不已。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②家人因劝出游,以好其意。

(参考)纡:①解除,缓解;②宽裕;③同“抒”抒发。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局)
(4)(乙)文中讲述的沈屯子“多忧”的两件事都是杞人忧天吗?结合(甲)文“杞人忧天”的寓意,阐述你的看法。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丁氏对日;“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楚人有担山鸡者,路人问曰:“何鸟也?”担者欺之曰:“凤凰也。

”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日:“然。

”乃酬①千金,弗与。

请加倍,乃与之。

方将欲献楚王,经宿②而鸟死。

路人不遑③惜其金,唯怅④不得以献楚王。

国人传之,咸以为真风而贵,遂闻于楚王。

王感其欲献己也,召而厚赐之,过于买凤之金直⑤十倍。

(注释)①酬:付出。

②宿:一夜。

③遑:忧虑。

④帐:遗鴨。

⑤直:同“值”,价格。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

①国人道之 ________
②得一人之使 ________
③咸以为真凤而贵 ________
④遂闻于楚王 ________
(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线划开(限断2处)。

我闻有风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方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

(4)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段文字的讨论。

请你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文:(甲)文丁氏如果把“吾穿井得一人”中的“得”字改为“________”,传闻者也不会搞出笑话了。

小涵:(乙)文中挑着山鸡的人如果不欺负过路人孤陋寡闻,过路人也不会错把山鸡当成凤凰买,闹出了笑话。

小文:两篇笑话都写到国君。

我觉得(甲)文中宋君对于谣言是将信将疑,表现在他“________”(直接引用原文语句),而楚王则是________(不引用原文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所以留下了千古笑柄。

小涵:是的,宋君和楚王对待传言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也警示我们做任何事情________。

6.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恐前后受其敌敌:________ ②弛担持刀弛:________
⑶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洞:________
⑤狼亦黠矣黠: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文中的狼有哪些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这篇课文给你哪些启示?
7.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朗读的停顿位置和理由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理由:突出“静”与“俭”的意义)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理由:“年”和“意”是陈述的对象)
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理由:强调否定的意思)
D.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理由:突出前后的因果关系)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年与时驰 ________
②俭以养德 ________
③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
④意与日去 _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4)《诫子书》作为古代家训中的名篇,在很多方面给人以力量和启迪。

请你仿照下面的示例格式,谈谈你的感受,字数不少于80。

例:惜时的力量。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在书信的后半部分,诸葛亮以慈父的口吻谆谆教诲儿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唯有珍惜时间,方能不负芳华,成就梦想。

虽是老生常谈,但慈父对儿子的教导,字字句句皆出真心,启人深思。

8.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屠大窘窘:________
②眈眈相向眈眈:________
③其一犬坐于前犬:________
④意暇甚意:________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___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本文通过写人与狼的斗争,表现了狼________的特点。

(用原文词语作答)
(4)简要评价屠户“杀狼”的行为?
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

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

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

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

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

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

①目似瞑________
②将舐其喉________
③信不诬哉________
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乃伪睡以俟
B.久之,目似瞑/犬阻之,不使前也
C.更不止于野心矣/所欲有甚于生
D.乃杀之而取其革/乃重修岳阳楼
(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
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
D.而顷刻两毙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10.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

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反,何必见戴!”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

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
(选自《世说新语》)(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人问其故/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造门不前而反/学而不思则罔
C.时戴在剡/年与时驰
D.因起彷徨/未若柳絮因风起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3)“雪夜访戴”表现了王子猷怎样的个性?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画线词语的含义。

①缀行甚远 ________
②一狼径去________
③顾野有麦场________
④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⑤盖以诱敌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3)请用“/”画出下面句子的停顿(只画一处)。

其一犬坐于前
(4)请从屠户的角度,概括补充故事情节。

遇狼——________——________——杀狼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黄香扇枕暖被
黄香字文强,江夏安陆人也。

家贫无奴仆,香躬亲勤苦,尽心供养,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年九岁失母,慕思憔悴,殆不免丧,乡人称其至孝。

(乙)王祥卧冰求鲤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

性至孝,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①之,由是失爱于父。

每使扫除牛下。

父母有疾,衣不解带。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母又思黄雀炙②,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

【注释】①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②炙:烤。

(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B.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C.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D. 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持之而归
B. 人不知而不愠
C. 丁壮者引弦而战
D.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解释下面加下划线的词。

①香躬亲勤苦②殆不免丧
③性至孝④乡人称其至孝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暑即扇床枕,寒即以身温席。

②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

(5)黄香与王祥都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1.(1)淫:放纵;望:希望,盼望
(2)①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由俭朴到奢侈容易,由奢侈到俭朴难。

(从节俭走向奢侈很容易,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难)(3)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品德,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或者: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


(4)勤奋、节俭、能吃苦(或刻苦、吃苦耐劳)
2.(1)解除卸下;挖洞;从;大腿
(2)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
②(屠夫)就背着它回家了
(3)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4)机智、勇敢(意思对即可)
3.B
解析:(1)B
(2)A
(3)C
(4)①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增加笑料罢了②牧童从树上下来一看,大狼已经断气了
4.(1)你;同“释”,解除、消除;停止;更加
(2)至杨文广被围柳城/ 内乏粮/ 外阻救/ 蹙然兴叹不已
(3)①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

②家人于是劝他出去游玩,来缓解他(焦虑)的情绪。

(4)不是。

“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乙文中的沈屯子在听书时为历史人物杨文广将军被围困而忧虑,这是杞人忧天。

而沈屯子看到尖锐的竹末,怕不小心刺到行人,这种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算杞人忧天。

5.(1)国都;使唤;都;知道,听说(使……知道)
(2)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
(3)①听到的消息如此,不如不知道。

②路人正想将山鸡献给楚王,结果过了一夜,山鸡死了。

(4)省(节省、节约);“令人问之于丁氏”;偏听偏信,不亲自调查,不去了解,;不要盲目信从,一定要去认真调查。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有求证精神。

6.(1)攻击;解除,卸下;像狗一样;挖洞;狡猾
(2)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
(3)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等可以看出狼贪婪凶残的特点;从“耽耽相向”“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等可以看出狼狡猾的特点。

(4)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决不能妥协退让,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7.C
(2)疾行,指迅速逝去;培养;增长;意志
(3)①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②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

(4)示例1:节俭的力量。

俭就是节俭、俭朴。

在生活中能做到不以物欲左右自己的心志,才能真正做到内心的宁静。

“俭以养德”,强调的是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质修炼的关键性作用。

这是诸葛亮人生智慧的总结,也是他严于律己的人生写照
示例2:简约的力量。

言简意丰,韵味悠长。

诸葛亮的这封家书,用短短几十字,就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讲得透彻深刻。

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饰雕琢。

作者以平易的说理将自己的平生经验全数传达给儿子
示例3:宁静的力量。

静就是摒除一切杂念和干扰,静就是享受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做到静就可以心无旁骛的学习,静静的沉思,安静的反思自己的作为。

“非宁静无以致远”,摒除了名利的束缚,自然就能淡泊自处;做到淡泊和宁静,就能志向明确并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8.(1)处境困迫,为难;凶狠注视的样子;像狗似的;这里指神情,态度;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2)①骨头已经扔完了,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3)黠(变诈)
(4)文中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若不是狡诈的狼步步紧逼,屠户也不会杀狼,所以屠户杀狼是被迫自卫的正义之举;在看清恶狼本性后,屠户没有怯懦退缩,体现了人性中勇敢镇定和智慧的一面。

9.D
解析:(1)闭上眼睛;咬;的确、确实;遗留、留下、招致
(2)D
(3)B
(4)阴险、狡猾奸诈;甲文主要讥讽嘲笑狼的狡猾乙文主要揭露狼野心不改的本质
(5)①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②表面上装出亲热的样子,暗中却怀有不可推测的恶意。

10.B
解析:(1)B
(2)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反
(3)表现了王子猷率性而为、高尚有节的个性。

11.(1)连接、紧跟;离开;看,视;洞穴,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表示推测,大概,原来是。

(2)①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②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3)其一/犬坐于前
(4)惧狼;御狼
12.C
解析:(1)C
(2)B
(3)亲自;完全,始终;极,最;称赞
(4)①夏天睡觉时就为父母扇凉枕席,冬天睡觉时就用身体捂暖床铺。

②(继母)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因此他从小就失去了父爱。

(5)孝顺父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