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年代最火的零食,满满的回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见不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80年代最火的零食,满满的回忆,为什么现在市面上见
不到了?
麦乳精
麦乳精是一种以牛奶(或奶粉、炼乳)、奶油、麦精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速溶性饮品。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礼品消费文化是“温饱型”,补品并不多见。
尽管那时已有了“蜂王浆”之类,但人们走亲访友,送麦乳精还是最流行的。
麦乳精
上世纪30年代麦乳精产品就已诞生,它是一种用水冲调的饮品,过去是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的。
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麦乳精在普通百姓中还被当做一种比较奢侈的饮品,大人往往舍不得喝,孩子们成为最直接的受用者。
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麦乳精成为了中国人共有的长久回忆,由于竞争产品太多,更多功能更多价位的产品在不断增多,麦乳精要恢复往昔的号召力也是件难事。
1990年'福'牌乐口福的年产量达5147.1吨,居行业之首,全国省,市销量覆盖面更是达到了85.7%。
但在如日中天之时,'福'牌乐口福结束了和上海咖啡厂30余年的'姻缘'。
1993年,诺华制药在上海成立了诺华食品有限公司,咖啡厂所属的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便将'福'牌乐口福的生产和经营权转给了诺华。
自此,'福'牌这个民族品牌开始蒙上外资的色彩,但销售情况并未因此而更上一层楼。
由于食品不是诺华的核心业务,在公司的整体策略中'福'牌乐口福的业务没有得到太多的重视。
加上90年代以后,饮料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供消费者选择的新产品不断涌现,'福'牌乐口福的销售业绩开始走下坡路,品牌号召力也大不如前。
2002年,为促进核心的医药保健业务进一步增长,诺华制药集团对其业务进行了调整。
当年诺华在其瑞士总部宣布,剥离消费者保健品部下属的健康及功能性食品业务。
其中,食品和饮料业务部门以2亿6千6百50万美元的价格售给了英国联合食品有限公司。
这次全球性的收购行动给中国区带来的变化之一就是,'福'牌乐口福的生产经营
权转到了上海英联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手中。
这家公司是由英国联合食品集团和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共同建立的合作企业,总投资超过了2900万美元。
'福'牌的品牌所有权归属于中方--梅林集团,外方则享有生产权和经营权。
在经营生产权转移以后,'英联'对'福'牌这一民族品牌就相当的重视。
但由于对诺华食品部门的并购是一次全球行为,部门整合、人员调整等行政事宜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落实到具体品牌经营上的动作就会相对迟一些。
事实上,'英联'正式接手'福'牌的业务已是2003年。
但此时'英联'并没有贸然地为'福'牌投入太多,他们首先要确定的是,'福'牌究竟能有多大作为。
经过一段时期的市场调查,英联发现民族品牌仍然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尤其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消费者是怀旧的一代,对老品牌的信赖度很高。
这番调查,使英联对重振'福'牌充满了信心,也促进其将首要的发展目标锁定为中老年市场。
根据市场反应的情况,英联对乐口福的传统配方做了改进,调制出奶味更浓郁的产品,福牌属下除了有传统配方的乐口福、麦乳精外,还有高钙低脂型乐口福,以满足现代人对不同口味及营养的要求。
满满的回忆
据传说现在某宝有卖的,但是也不是小时候的味道了,所以想吃麦乳精的朋友也只能想象一下它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