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漯河市召陵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度八年级下期期中学业质量评估
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测试时间60分钟,测试分数50分。
2.本试卷为闭卷考试,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个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知名人士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
共商建国大计……感到了民主的滋味。
”与此相关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B.遵义会议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生而作。
画面再现了新中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喜悦和对新中国的向往,生动地表达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民主共和B.中国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获得民族解放
C.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进入小康社会
3.“中国军队在朝鲜的作战,提高了毛泽东政权的威望,并为之赢得了军事强国的地位。
”这表明抗美援朝()
A.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促使新中国成立
C.彻底击败了美帝国主义D.促进了经济发展
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
如图体现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A.保障了解放战争的胜利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D.确立了土地公有制
5.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A.大力发展农林水利事业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加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D.制定了社会主义宪法
6.下图描绘了某宪法草案公布后人们在田间地头热议的画面。
随后出台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
A.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7.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
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业合作化运动D.土地革命
8.下表为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
该表说明()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1952年19.1% 1.5% 0.7% 71.8% 6.9% 1956年32.2% 53.4% 7.3% 7.1% 0
A.土地改革基本完成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一五”计划超额完成D.根本政治制度建立
9.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
A.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B.把工作中心转移到城市
C.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10.莫言的小说《蛙》:“1962年秋,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
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翻身成为了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产量增长
D.党和政府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1.下图的文章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的《光明日报》,此文的发表引发了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实现中国共产党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两个凡是”的提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拨乱反正的开展
12.“1978年,中国只是一个出口初级农产品、矿产品的小角色;2013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已跃
居世界第一位;2021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超39万亿元人民币。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土地改革的实行B.三大改造的完成
C.改革开放的促进D.特别行政区的建立
13.《邓小平文选》中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可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中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B.经济特区的建立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D.国有企业的改革
14.“57%的被访者认为2001年的这一机遇,增强了中国企业苦练内功的紧迫感,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49%的被访者认为,这一机遇对外资、私营企业都实行‘国民待遇’极大地促进了这些企业的发展。
”“这一机遇”是()
A.邓小平南方谈话B.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5.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一重要思想是()
A.邓小平理论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它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九大
17.从前,上海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幢房”的说法。
1990年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
这种反差得益于()
A.新中国成立B.经济体制改革
C.全方位外交格局D.对外开放
18.它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它是()
A.毛泽东思想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9.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其中我国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位于()
A.武汉、大庆B.兰州、包头C.武汉、包头D.兰州、大庆
20.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谱写了气吞山河的英雄壮歌,涌现出30多万名英雄功臣。
其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歼敌取胜的英雄是()
A.赵登禹B.邱少云C.董存瑞D.黄继光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30分)
2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共同纲领》历经三次起草过程,至少十易其稿,均广泛吸收了民主人士的政治纲领或主张。
周恩来感慨地说,《共同纲领》是各党派共同千斟万酌的结果。
民主建国会代表章乃器深有感触地说:“在讨论《共同纲领》时,做到了多数起了决定作用,少数心悦诚服。
这才是真正的、彻底的民主”。
材料二: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前夜,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到达的地方,驻扎在中国领土上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名阶级、阶层的人民,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民主权利,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新中国的成立,使已解放的广大地区实现前所未有的统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共同纲领》在起草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命运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3分)
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的钢产量和发电量的比较
项目中国(1952年产量)印度(1950年产量)美国(1950年产量)钢产量(人均) 2.37千克4千克538.3千克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10.9千瓦时1949千瓦时
材料二……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材料三我国工农业产品1957年产量及与1952年相比的增长比如下表所示:
品种1957年产量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19%
棉164万吨26%
钢 5.35万吨296%
煤 1.3亿吨96%
原油146万吨232%
(1)材料一反映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发展的状况如何?(1分)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什么?(1分)该桥建成于何时?(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政府采取措施的效果。
(2分)
23.(6分)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充满希望的富裕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以宽广的眼光观察世界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论断。
他总结了我国长期故步自封、闭关自守造成停滞落后的教训,指出“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改革开放。
开放不仅是发展国家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
”
——摘编自《邓小平理论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材料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
沿海港口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等条件较好,势必要先行一步……形式应多种多样,开发的步骤将有前有后,引进项目的重点要各有侧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1984年5月)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幅跃升,国家实力已经达到近现代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
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为中国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代生产力的转化……我国人民的生活方式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和改变。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变化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提出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原因。
(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新局面形成的特点。
(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迅速发展的原因。
(2分)
24.(6分)【抗美援朝】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材料二: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材料三: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彭德怀《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工作的报告》(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述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必要性。
(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归纳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4分)
25.(6分)请依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
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紧扣图片反映的时代信息;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1、选择题
1-5:CCABB 6-10:CCBDD 11-15:CCBCB 16-20:DDCCD
2、非选择题
21.(1)纲领经过多次修改(1分);充分体现了人民民主(1分)。
(2)实现民族独立,帝国主义势力被清除(1分);人民享有一系列民主权利,并参与管理国家事务(1分)﹔实现了已解放的广大地区的统一(1分)。
22.(1)状况: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许多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甚至不如印度(1分)。
措施: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2分)。
(2)“一桥”指武汉长江大桥(1分)。
时间:1957年(1分)。
(3)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的产量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前有了大幅度增长,特别是重工业产品的产量大大增加,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改变。
(2分)
23.(1)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尽快摆脱我国贫穷落后状态;吸收国外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发展生产力。
(任回答两点)(2分)
(2)由沿海到内地;逐步深入,稳步推进;立足国情;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新格局。
(任回答两点)(2分)
(3)综合国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经济全球化的加强,人们生活理念的改变;大众传媒的发展等。
(任回答两点)(2分)
24.(1)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派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战,悍然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并多次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地区,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我国政府作出抗美援朝的正确决策。
(任回答两点)(2分)
(2)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任回答两点)(4分)
25.范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
1949年10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并向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稳步前进。
可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也是新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