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歌舞青春《共青团员之歌》课件人教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伟大的战争繁衍了无数的英雄故事,也繁衍出无数扣人 心弦的、优秀的文艺作品。作为歌曲,《共青团员之歌》通 过共青团员奔赴战场前的内心独白,表示了强烈的抗敌决心 和勇于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经问世就让人过耳不忘,很 快成为经典,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
背景
《共青团员之歌》把人们带入艰苦卓绝 的苏联卫国战争中,道出了苏联人民憎恨 侵略战争、绝不向敌人屈服,保卫家园、 热爱和平的心声。
学了《共青团员之 歌》,同学们有什么 感悟,说一说,与大 家一同分享。
思考:
这首歌曲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
1、A
B
2、A B A
A 旋律坚定有力,音乐形象鲜明,表现 苏联青年们听到军号发出集合的号令, 整装待发,奔赴战场誓死保卫国家的 决心
B 抒发了战士们对“妈妈”和“故 乡”的深情,表现了共青团员即 将奔赴战场的激情和坚定的信念。
大家跟着音乐 共同来演唱歌曲
在五六十年代的新中国,这首歌曲传遍 大江南北,成为几乎每一位中国新青年必 备的歌曲,这首歌也成了当时中国共青团 员的象征之一 。
该歌曲被很多人认为是苏联列宁共产主 义青年团的团歌。
简介
阿·加里奇 作词、瓦·索洛维约 夫·谢多伊 作曲的《共青团员之歌》 创作于卫国战争胜利后的1947年, 是话剧《路途的起点》插曲,也是 中国人最熟悉的苏联歌曲之一。
共青团员之歌
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歌舞青春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共青团员之歌》 2、通过对《共青团员之歌》的学唱,让 学生掌握切分节奏的正确唱法。 3、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播放苏联 歌曲《喀 秋莎》
1917年,列宁领导的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后,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1939 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袭击波兰,引发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了《苏德互不 侵犯条约》,联其欧洲盟国,北起波罗的海﹑南至 黑海,从1800多公里的漫长战线上,向苏联发动了突 然袭击,由此,苏联卫国战争开始,打响了一场有史 以来最为惨烈的战争。
音乐知识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以整步伐、壮军威、鼓士 气的队列音乐。以曲调规整、节奏鲜明为特点。
一般为2/4拍(强、弱)4/4拍(强、弱、次强、弱) 附点节奏 : “·”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X·X
↘↗↘↗
X X X 切分节奏 :
↘ ↗↘ ↗ 弱起节奏 : 由弱拍或弱位开始
歌曲分析: 1、歌曲是什么风格? 2、歌曲分为几部分? 3、歌曲的情绪变化如何?
同年7月15日,德国法西斯攻占了苏联首都莫斯 科的门户斯摩棱斯克,开始了莫斯科会战,斯大林命 令:“决不后退一步!”。9月,德军封锁了列宁格 勒。苏联开始了持续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一场 旷日持久、血雨腥风的巷战开始了。
最凶猛的进攻遇到了最顽强的抵抗。11月7日,冒着德军
的炮火,斯大林坚持在红场举行纪念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的 阅兵式。参加阅兵式的苏联军队直接开赴前线,投入战斗。
当时的苏联官方海报这样号召:祖国——母亲在召唤!于 是,共青团员们穿好军装,拿起武器,集合起来踏上征途, 万众一心保卫国家。 莫斯科会战、长达900天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战役, 历经无数次艰苦卓绝的战役,终于,正义赢得了胜利。1945 年5月8日,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苏联卫国战争以全面胜利 而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