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称为商品条码。

商品条码是一种可供电子仪器识别的符号,它广泛用于商业流通领域,其固有的特性决定了它与其他产品的印刷过程不同。

商品条码是一种传递信息的特殊图形,其符号必须符合条码国家标准中有关光学特性和尺寸精度的要求才能顺利地被条码阅读器扫描识读。

商品条码符印刷不合格,不但不能被正确识读,还可能造成商业管理的混乱,其影响不言而喻。

因此,商品条码印刷技术是条码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它支撑着商品条码技术的应用。

为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国家相继发布实施了GB12904-2003《商品条码》、GB/T14257 - 2002《商品条码符号位置》、GB/T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GB/T18805-2002《商品条码印刷适性实验》等相关国家标准。

近几年来,有关部门每年都进行商品条码质量市场调查,发现了不少问题。

如何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条码质量,将是我们所面临的课题。

1.贵州商品条码质量市场调查情况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贵州分中心近几年来对贵州条码质量进行了市场调查,情况如下: 2001 年调查商品1398 种,调查产品种类为纺织品(服装等)和冷冻食品,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48 种,不合格率为3.43%;2002 年调查商品10335 种,调查产品种类为食品、药品等,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152 种,不合格率为 1.47%;2003 年调查商品2907 种,调查产品种类为食品、药品等,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46 种,不合格率为1.58%;2004 调查商品580 种,调查产品种类为食品,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8 种,不合格率为1.38%;2005 年调查商品2269 种,调查产品种类为食品,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30种,不合格率为1.32%。

五年共调查样品数17489种,有条码质量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284 种,平均不合格率为 1.62%。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商品条码惟一性、拒读、误读、印刷位置错误、放大系数过小、空白区尺寸不够、使用非商品条码、假冒商品条码等。

2.商品条码市场调查情况分析在调查的“问题条码”中,惟一性问题的商品品种数为93 种,占“问题条码”的32.7%;拒读140种,占“问题条码”的49.3%;放大系数25 种,占“问题条码”的8.8%;误读4 种,占“问题条码”的1.4%;印刷位置的5 种,占“问题条码”的1.8%;采样非商品条码10 种,占“问题条码”的
3.52%;假冒7 种,占“问题条码”的2.46%。

在调查的“问题条码”中,实际的问题是:第一,多品一码。

比如,不同规格、不同颜色、不同材料、长袖、短袖的服装,不同口味的饮料、食品等,均采用同一商品标识代码,违反了商品条码惟一性原则。

第二,条码标识有污点、断线、不清晰、着墨不均匀,条色与底色颜色搭配不当,采用金、银卡纸等亮色材料作条码的底色,放大系数过小等,导致商品条码的拒读。

第三,条码印刷的条(空)尺寸误差、污点、断线、脱墨、条边缘的不整齐等,造成了商品条码的误读。

第四,印刷位置的错误、放大系数过小、空白区尺寸不够,致使商品条码难以识读。

第五,商品条码是由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和统一代码委员会(UCC)规定的、用于表示商品标识代码的条码,调查中发现有些商品使用了诸如三九条码、组织机构标识代码、自编条码等非标码作为商品条码。

第六,使用了未经核准注册使用的厂商识别代码、使用其他条码冒充商品条码、伪造商品条码及使用已注销了的厂商识别代码和相应的商品条码。

究其原因,首先是企业对商品条码编码知识不了解。

不管是商品条码使用企业还是条码承印企业,不了解“惟一性”是商品条码的使用原则,也不知道如何编制商品项目代码。

其次是一些条码承印企业不了解商品条码质量指标,认为商
品条码是一组图案,只要印刷清晰和美观就行。

再次是有些条码承印企业不知道怎样控制商品条码印刷质量。

3.商品条码印刷质量指标根据条码国家标准,商品条码印刷质量有如下指标。

3.1 编码的惟一性在商业POS 系统中,商品条码的特性和价格是通过不同的代码来区别的,因此,编码必须具有惟一性。

所谓惟一性是指,不同的商品项目编制不同的商品项目代码;同一商品项目编制相同的商品项目代码。

编码错误会引起POS 系统运作混乱。

3.2 外观商品条码符号表面要求整洁、无明显污垢、褶皱、残损、穿孔;条码字符中的数字印刷完整、清晰、无二意性;条码字符无明显脱墨、污点、断线;条的边缘整齐、无明显弯曲;条码字符墨色均匀、无明显差异。

3.3 条空颜色搭配商品条码的识读是通过分辨条空的边界和宽窄来实现的,因此,要求条与空的颜色反差越大越好。

条色应采用深色,空色应采用浅色。

黑色作条,白色作空是最理想的颜色搭配。

国家标准GB12904-2003《商品条码》中表6 给出了条码符号条空颜色搭配参考。

3.4 空白区宽度空白区是指条码符号中无印刷符号且与空色相同的区域。

商品条码空白区宽度是随放大系数的不同而变化的。

当放大系数为1.00 时,EAN - 13 商品条码左右侧空白区最小宽度尺寸分别为3 .6 3 m m 和2.31mm ,EAN - 8 商品条码左右侧空白区最小宽度尺寸分别为2.31mm。

商品条码左右侧空白区的作用是提示扫描识读设备识读开始和结束,必须留足,以便扫描识读设备正确识读。

3.5 条高商品条码的条高是指商品条码的短条高度。

为保证商品条码正确有效地被识读,条高必须保证一定的高度。

商品条码的条高是随放大系数的不同而变化的。

当放大系数为1.00 时,EAN - 13 商品条码的条高为22.85mm,EAN - 8商品条码的条高为18.23mm。

商品条码的条高与放大系数的关系详见国家标准GB12904 - 2003《商品条码》中表5 所示。

3.6 放大系数商品条码的放大系数是指条码符号在基本尺寸上的放大或缩小。

当商品条码的放大系数为1.00(基本尺寸)时,EAN - 13 商品条码的面积为37.29 ×25.93mm。

放大系数决定了商品条码面积的大小。

商品条码太大,挤占印刷空间,影响商品包装的美观;商品条码面积太小,造成印刷和识读困难。

GB12904-2003《商品条码》要求商品条码放大系数为0.80~2.00。

最好选择0.90~1.20 的放大系数,既美观适用,又易印刷与识读。

3.7 译码正确性译码正确性是指,扫描条码符号译码的结果与该条码符号所标识的数字代码是否一致。

商品条码译码正确性的分级见GB/T18348 - 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第7 .4 条。

采用的参考译码算法见GB12904 - 2003《商品条码》附录F。

3.8 可译码度可被条码阅读器识读的条码印刷精度的量度称可译码度。

商品条码可译度的计算及分级见GB/T18348- 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第7.6 条。

3.9 条码符号一致性商品条码是由供人眼识别的数字代码和供识读设备识读的条码符号两部分组成。

条码符号的一致性是指供人眼识别字符与其所标识的数字代码相同。

3.10 光学特性条码符号的识读是通过分辨反射光中条色与空色对比度以及条或空的不同宽窄来实现的,因此,条码符号必须满足一定的光学特性要求。

商品条码的光学特性见GB/T18348-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第7.5条。

3.11 印刷位置商品条码的印刷位置应以便于扫描识读和条码符号不变形为原则。

见GB/T14257 - 2002《商品条码符号位置》。

4.商品条码印刷方法及质量控制从条码相关国家标准和条码印刷质量指标可以看出,商品条码并不是一组简单的图案,商品条码的印刷质量是相当讲究的。

欲想印刷出合格的商品条码质量,采用科学完善的印刷质量控制十分重要。

4.1 验证验证是防止假冒商品条码进入流通领域的最佳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商品条码管理办法》规定,企业获准注册厂商识别代码的,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发给《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

印刷商在接洽商品条码业务时,首先要验证客户《中国商品条码系统成员证书》的有效性,同时核对商品项目代码的惟一性。

GB12904 - 2003《商品条码》第4.4.1.2 条强制性规定了,对不同商品项目的的商品应分配不同的商品标识代码。

一般说来,基本特征(包括商品名称、商标、种类、规格、数量、包装材料类型等)相同的商品视为同一商品项目,基本特征不相同的商品视为不同商品项目。

4.2 商品条码的设计商品条码的设计应从其指标的可预见性出发,如编码的惟一性、条空颜色搭配、空白区宽度、条高、放大系数、光学特性、印刷位置。

充分考虑每一项指标都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又要兼顾包装装潢的美观大方。

4.3 印刷方法按照制版形式,印刷方法可分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和孔版印刷。

印刷方法特征及实践证明,平版印刷和凹版印刷印出的商品条码质量稳定性好,尺寸精度高,适宜印刷不同放大系数的商品条码,是印刷商品条码的最佳选择方法。

传统的凸版印刷稳定性较差,尺寸误差离散性大,不适宜印制商品条码。

若商品包装装潢须采用凸版印刷,为保证商品条码质量,建议先采用平版印刷商品条码,再采用凸版印刷其他装潢。

孔版印刷可用于印刷放大系数偏中的商品条码。

4.4 印刷载体和媒体常用的包装材料,如普通纸、纸板、塑料薄膜、铝箔、马口铁、瓦楞纸版及一些特殊的承印材料均可作为商品条码的印刷载体。

但要注意的是,在选择印刷载体时要避免使用那些窄反射材料,尽量不用透明、半透明和着色力差的材料。

若包装装潢须使用这些材料,印刷商品条码的部分应进行表面处理。

为保证商品条码的印刷精度,应选用尺寸稳定性好,油墨扩散适中,渗透性小,平滑度和光洁度好的承印材料。

对于较粗糙的瓦楞纸版和编织袋,可采用不干胶条码标签的办法。

在马口铁和铝箔上印刷条码时,应充分考虑其耐高温性。

印刷商品条码时,应选择与载体相匹配的油墨,并要注意油墨的均匀性与扩散性。

油墨均匀性差,会造成渗油或吃墨不足,使印刷图形边缘模糊,出现污点,使条码符号的条空尺寸超差。

若使用镜面反射材料或透明材料作条码载体时,应选用具有完全不同吸收性的两种油墨。

4.5 商品条码胶片在订制或制作商品条码胶片时要考虑并检查以下内容的一致性:商品条码类型(EAN-13或EAN-8)、胶片上的标识代码、条宽减少量、正片或负片、药膜在上或在下。

选用哪种胶片,应视制版及工艺过程的需要而定。

通常,制作凸版和平凸版选择负片,制作凹版和平凹版及孔版则选用正片。

直接印刷(除孔版外)选择药膜在上,用孔版直接印刷和间接印刷选择药膜在下。

4.6 印刷适性实验所谓印刷适性实验,是为了验证印刷条件(印刷商品条码的设备、载体、油墨、工艺、环境等的总和)各要素之间的适应性,确定条码胶片及条码符号计算机图形文件的条宽补偿量等设计参数而进行的实验。

适性实验必须按GB/T18805 - 2002《商品条码印刷适性实验》严格进行。

条码印刷适性实验的印刷条件应与正式印刷条码的印刷条件相同。

4.7 印刷质量检验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是保证商品条码质量的重要过程。

商品条码在试印刷和成品出厂前应进行印刷质量检验。

检验应严格按GB/T18348 -2001《商品条码符号印刷质量检验》进行。

4.8 商品条码印制的基本过程商品条码印制的基本过程是:商品条码的设计→条码印刷适性实验→条码胶片的选择与制作→制版→条码符号试印刷→条码小样回检→条码批量印刷→成品检验→入库。

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了解了商品条码的质量指标。

只要我们掌握了商品条码质量控制方法,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商品条码标准印制商品条码,就能保证商品条码质量,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质量合格且精美的商品条码,可反映企业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保证商品条码在商业POS 的正常运作与消费者的利益,为我国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电子商务和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