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中唐文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问刘十九 P341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元稹 1.其人:(779-831),字微之,河南河内人。 北魏鲜卑族拓跋部后裔。8岁丧父,家贫,母郑 亲授书传。15岁明经及第,授校书郎,官监察史, 与宦官刘士元争厅,贬江陵府 士曹参军。穆宗长庆初,受宦 官崔潭峻优遇,以《连昌宫词》 等向穆宗进奏,受赏识,即封 知制诰,后拜相。以武昌军节 度使卒于任所。年54卒,赠尚 书右仆射。自少与白居易倡和。
·主张诗为政治服务,批评社会现实,
反映民生疾苦。艺术上要求主题鲜明,
通俗易懂、朴素质直,便于歌唱。
放言(五首其三)p341
• 赠君一法决狐疑,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后, 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 一生真伪复谁知?
1、白氏新乐府的创作特征和成就: 《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首先,广泛触及中唐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反映 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及。 ·其次,词句流畅,兼散文之自然和诗歌之美。浅
言, 自称“五言长城”,韦应
• 代表作家作品:
元结《贼退示官吏》、韦应物《滁州西 涧》、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卢 纶《和张仆射塞下曲》、李益《夜上受降 城闻笛》、韩翃《寒 食》、张继《枫桥夜 泊》。
• 元结《贼退示官吏》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 焚烧杀掠,几尽而去。 明年,贼又攻永破邵, 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 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 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 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 官吏。
野老歌P320 老农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倚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江南春P319 江南杨柳春,日暖地无尘。 渡口过新雨,夜来生白蘋。 晴沙鸣乳燕,芳树醉游人。 向晚青山下,谁家祭水神。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不一,所长各异。
大历诗人共同特点:
创作地域:集中在江南、洛阳、长安。 诗歌特点:少有盛唐诗歌阔大雄奇之
美,少数采用写实手法。 多数作品具以下三个特点:
1、题材:以吟咏山水为主,普遍表现诗人出 世之心,社会责任感普遍丧失。
大历中词人窃占青山白云,春风芳草以为 己有,吾知诗道初丧,正在于此。(皎然 《诗式》) 韦应物: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 表达对亡妻的思念,
“贫贱夫妻百事哀”为
行宫 寥落古行宫, 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 闲坐说玄宗。
宫词二首(其一) 张祜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菊花P349 秋丝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白诗的通俗化倾 向(通俗诗派)
大历十才子:
• 最早见于中唐诗人姚合所编《极玄集》, 包括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 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 们因大历初年在长安参加重要的唱和活动 而为世人所关注,创作倾向相近,诗风相 似,多唱和、应制
之作,歌颂升平,多对生活琐
事、自然风物的描写,抒发寂
寞冷清的孤独情怀,创作成就
2.创作:最具特色 的是艳诗和悼亡 诗。辞浅意哀, 仿佛孤凤悲吟, 扣人心扉,动人 肺腑。
• 悼亡诗最著名的是《离思五首》。 其二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 语言幻美,意境朦胧,脍炙人口。
遣悲怀三首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 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 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 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 贫贱夫妻百事哀。
显俚俗,有民歌特色,能用形象表 示主题。 再次,善于通过对比揭示主题。 另外,七言歌行善于铺叙形容。 代表作:《上阳白发人》、《卖炭 翁》、《长恨歌》、《琵琶行》。
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绿衣监使守宫门, 一闭上阳多少春。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 六今六十。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 身。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皆 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 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 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 寐天不明。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 声。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宫莺百啭愁 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莺归燕去长悄然, 春往秋来不记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 五百回圆。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 号。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 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上阳人, 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 阳宫人白发歌!
——盛世不再的讽喻、悲叹和沉吟
中唐诗坛
·学术史上一般以安史之乱来区分盛唐文学与 中唐文学,但作家的创作远远早于安史之乱。
·活动于天宝年间的以沈千运、孟云卿等为代 表的七位诗人的诗作后被元结于乾元三年 (760)编为《箧中集》,作 品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社 会黑暗,与盛世之音明显不符。
·稍后,杜甫与元结的创作中也 透露出现实主义的思想。
轻肥(P340)
• 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朱绂皆大夫,紫绶或将军。 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
• 买花(P332): 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
2、白居易的闲适诗和杂律诗:清浅可爱。 《暮江吟》、《钱塘湖春行》、《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中唐诗坛之变: 1.批判时政的思潮和讽喻诗兴起。 2.江南迁客的感伤乱离之作。 3.气骨中衰的大历十才子(失去盛唐
浑厚宏亮,审美趣味 趋向冷淡清空。)
第五章、大历诗坛(转变时期)
自代宗大历(766)至德宗贞元(785)年 间,属于盛唐至中 唐的过渡时期。主要 诗人有刘长卿、韦应 物、戴叔伦、顾况、 李益、皎然及大历十 才子等。
首先,提倡通俗简易。 好处是开阔了诗的境 界,凡事都可入诗; 缺点是鱼龙混杂,泥 沙俱下。
其次,接受中唐以来 市人小说、传奇、变 文影响,在长诗中铺 排敷衍故事。
(一)特征: 1、轻寻常; 2、力行险怪取诡异。 ·表现手法新奇。 ·审美趣味奇峭险怪、生涩奥衍。 ·驰骋想象,构思命意痛下功夫。 ·遣字造句好难争险。 (二)代表作家: 韩愈、孟郊、贾岛、卢仝、李贺。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俗 名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P317
回乐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
寒食 韩翃P314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乌白
啼首
பைடு நூலகம்
月重
落来
桥一
边 寺 , 倚 枕
梦 中 , 青 山
江陵道中P320 菱叶参差萍叶重,新蒲半折夜来风。 江村水落平地出,溪畔渔船青草中。
通俗流利之作
• 作宫词百首,“宫词之 祖”。
• 有些小诗清新可喜。 宫词(其八十八) 树头树底觅残红, 一片西飞一片东。 自是桃花贪结子, 错教人恨五更风。
新嫁娘词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 此诗立意同《舂陵行》,反映社会现实, 同情民生疾苦。小序交待作诗原委。癸卯 岁即代宗广德元年(763)。作者次年任 道州刺史,逢“西原蛮”攻破邻近永州、 邵州,却未攻道州。诗人认为他们考虑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但朝廷派 之地方的官吏在百姓“朝餐是草根,暮食 乃木皮”的情况下,依
旧横征暴敛,“诸使”与“贼”
相对比,更突出官吏的残暴。
韦应物
京兆万年人,家世较好。少年时期任侠负气, 15岁为唐玄宗三卫近侍。安史之乱后,读 书入仕。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后 因秉公执法被迫辞职。后期作品多看破世 情的无奈与散淡。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韩孟、李贺;
刘柳
(一)张王乐府:
• 张籍和王建大量创作乐 府以反映中唐后渐趋没 落的社会现实,后人称 之“张王乐府”,是元 稹和白居易创作新乐府 的先导。
1、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
吴郡(今苏州),少侨寓和州乌江(今安 徽和县乌江镇)。贞元十四年进士,历 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 等职,世称“张水郎”或“张司业”。 家贫,眼疾严重,孟郊称为“穷瞎张太 祝”。韩愈学生。 诗多乐府,反映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篇幅不 长,但精于构思,从不同处境中不同人物的心理状 态着眼,找到最能打动人心的表现角度。代表作 《筑城曲》。 钱钟书:“诗自以乐府为冠”,“含蓄婉挚, 长于感慨,兴之意为多。……近体惟七绝尚可节 取。”
宋 孙 觌
过 枫 桥 寺
犹不
闻改
半旧
夜时
钟容
。。
姑月
苏落
城乌
外啼
寒霜
山 寺 , 夜 半
满 天 , 江 枫
唐 张 继
枫 桥 夜 泊
钟渔
声火
到对
客愁
船眠
。。
中唐诗坛
• 大历诗人: 孟郊、张籍、王建、韩愈、白居易、刘禹锡、
柳宗元、元稹、贾岛、李贺
• 贞元十年(794)陆续登上文坛。 • 三派: 张籍、王建、元白;
2.王建(约767-831),字 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 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 年”,居乡“终日忧衣食”, 四十岁后,“白发初为吏”, 沉沦下僚,任县丞、司马之 类,世称王司马。 ·写了大量乐府,同情百姓 疾苦。如《羽林郎》、《田 家行》。
田家行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江南三台 扬州池边小妇, 长干市里商人。 三年不得消息, 各自拜鬼求神。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元白新乐府:
“新乐府”名由白居易正式提出,指 一种用新题写关注现实、兴讽时事乐府 式的讽喻诗,但不以入乐与否为衡量的 标准。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醉吟先生。生于河南新郑。5、6岁学作诗,9岁熟 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 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与元稹同中“书 判拔萃科”。称“元白”。 75岁卒于洛阳。 ·元和10年,宰相武元衡被刺,疏请急捕凶手雪国 耻。以越职言事 “伤名教”罪名贬江州司马。15 年还京。国事日非,朋党倾轧,屡上书言 事不听,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 为杭州刺史。又做过短期苏州刺史。
秋日 耿湋 返照入闾巷,忧来与谁语。 古道无人行,秋风动禾黍。
送李录事兄归襄邓 刘长卿 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3、诗歌境界:萧索凄清。 听弹琴 刘长卿(P312)
泠泠七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不多弹。
芜城 李端 昔人登此地,丘陇已前悲。 今日又非昔,春风能几时? 风吹城上树,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精灵自来去。 ·各有特色,刘长卿善五
白居易: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 司空曙: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三诗同一机杼,司空为优,善状目 前之景,无限凄感,见乎言表。
2、诗歌创作普遍体现出一种伤感情绪,战 争给诗人造成了无法回避的伤痛。 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三)理论主张
1、不平则鸣 •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
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 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 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2、笔补造化
• “笔补造化天无功。” • 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
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
1.生平:(768- 824),字退之,河南人,人称 “韩昌黎”。19岁参加进士考试,“三试不中”, 25岁中进士,吏部“博学宏辞”科考试又连遭失败, 多经反覆,35岁为京官“四门博士”,升监察御史, 为民请命,得罪京兆尹李实,被贬阳山县令。唐宪 宗登基,先后为国子博士和刑部侍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