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课件高中物理选修3-1第2章《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AB,A、B间距离为d,电荷q从A点移动到B点, 回答下列问题:
(1)F电=qE
(1)电荷所受电场力是多少?从力和位移的角度 计算电场力所做功的大小.通过A、B间的电 势差计算电场力做功的大小.
(2)比较两次计算的功的大小,电势差与电场强 度有何关系?
(3)在图中,如果将电荷从A点移动到C点,再利 用(1)问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能获得何结论? (已知AB与AC的夹角为θ)
B、C 两点间的电势差 UBC=-200 V, 则 A、B、C 三点的电势高低关系
解析
UAB=75 V,φA-φB=75 V,
为 A.φA>φB>φC B.φA<φC<φB
(C )
φA=φB+75 V;UBC=-200 V,φB -φC=-200 V,φC=φB+200 V;φC >φA>φB.
C.φC>φA>φB D.φC>φB>φA
高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第2章 电场与示波器
学案4 研究电场的能的性质(二)
1 理解电势的概念,掌握电势的计算公式. 2 知道什么是等势面,掌握等势面的特点. 3 掌握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并会进行有关计算.
一、电势
1.电势能 电荷量
2.
EpM q
V
3.离场源电荷无限远处 大地
4.φA φB 高 低 二、电势的等势面
1.电势 不做功
2.球心的同心球面 平行平面
三、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1.乘积 E=Ud
2. V/m N/C
一、电势
相对量,要与零势能点比较
1.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取O点为零势能点,
A点距O点为l,AO连线与电场线的夹角为θ.电荷量分别
为q和2q的试探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多少?电势能与电
B 两点在同一个等势面上,
故有 φA=φB=10 V,φC=-2 V,
所以 UAB=φA-φB=(10-10)V=0.
B、C 间的电势差为
UBC=φB-φC=[10-(-2)] V=12 V.
C、A 间的电势差为
UCA=φC-φB=(-2-10) V=-12 V.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2)若 φB=0,由 UAB=φA-φB, 得 φA=UAB=200 V. 由 UBC=φB-φC,得 φC=φB-UBC =0-(-300) V=300 V. 电荷在 A 点的电势能 EpA=qφA=-3×10-6×200 J= -6×10-4 J. 电荷在 C 点的电势能 EpC=qφC=-3×10-6×300 J= -9×10-4 J.
间的距离
D.公式中的 d 是 A、B 所在两个
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解析 公式 E=UdAB,仅适用于 匀强电场,所以 A 错;公式中的 d 是指 A、B 两点沿电场线方向 的距离,即 A、B 所在两等势面 间的垂直距离.所以 B、C 均错, D 对.
2.(对电势和电势差的理解)在电场中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75 V,
WAB=F电d=qEd (2)UAB=Ed
WAB=qUAB
(3)WAC=qELcos θ=qEd, WAC=qUAC,UAC=Ed
[要点提炼]
1.公式U=Ed只适用于匀强电场,其中d为A、B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2.电场中A、B两点的电势差UAB跟电荷移动的路径无关,由电场强度E及A、B 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d决定. 3.公式E=U 说明电场强度在数值上等于沿电场方向每单位距离上降低的电势,
荷量的比值各是多少?
答案 由EpA-EpO=WAO=Eqlcos θ,得:q和2q在A点的电势能分别为Eqlcos θ、 2Eqlcos θ;Ep/q相同,都为Elcos θ.
2.电势能与电荷量的比值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是否有关系?
答案 没有关系.
3.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与两点的电势之间有怎样的关系?UAB 与 UBA 意义是电荷和匀强电场 的等势面.简述它们的特点?

以点电荷为球心的一簇球面

正电荷向外φ降低;

负电荷向外φ升高.


异 号
连线上:从正电荷到负电荷电势越来越低;

中垂线是一等势线.





C

A
B

O


D

正电荷 负电荷
O点电势
连线上 中垂线上
3.(对等势面的理解)位于 A、B 处的 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 平面内的电势分布如图所示,图 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CD ) A.a 点和 b 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正电荷从 c 点移到 d 点,电场 力做正功 C.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电场 力做正功 D.正电荷从 e 点沿图中虚线移到 f 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所以 A 点电势 φA=-10 V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1.(对电 势差与 电场强度 的理解 )对
公式 E=UdAB的理解,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D)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B.A 点和 B 点间距离越大,则这
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公式中的 d 是指 A 点和 B 点之
答案 见解析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二、对电势和电势差的理解
例2 如图所示,某电场的等势面用实线表
注意: 角标
示,各等势面的电势分别为10 V、6 V和
-2 V,则UAB=_______,UBC=_______, 解析 由电势差的定义可知:因 A、
UCA=________.
一、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关系
例 1 有一个带电荷量 q=-3× 10-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 做 6×10-4 J 的功,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 9×10-4 J 的功,问: (1)AB、BC、CA 间电势差各为多 少? (2)如以 B 点电势为零,则 A、C 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 A、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最小
最大
最大
最小
对称点:A、B;C、D 电势相等


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行等间距的平面


说明:等势面密集处电场线也密集.任意两个等势面不会相交.
三、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F电为恒力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A、B两点

位于同一条电场线上,B、C连线垂直电场线,

已知场强大小为E,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d
且场强方向就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4.在匀强电场中,沿任意一个方向,电势降落都是均匀的,故在同一直线上相 同间距的两点间电势差相等;在匀强电场中,相互平行且长度相等的线段两端点 的电势差相等.
[延伸思考] 公式U=Ed是在匀强电场中得到的,在非匀强电场中能否适用? 答案 在非匀强电场中,不能进行定量计算,但可以定性地分析有关问题.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一、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关系
例 1 有一个带电荷量 q=-3× 10-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 做 6×10-4 J 的功,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 9×10-4 J 的功,问: (1)AB、BC、CA 间电势差各为多 少? (2)如以 B 点电势为零,则 A、C 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 A、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三、对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 系
E
φQ>φP
的理解
例3 如图所示,P、Q两金属板间
的电势差为50 V,板间存在匀强
d″
接地,φQ=0
电场,方向水平向左,板间的距 离d=10 cm,其中Q板接地,两板 间的A点距P板4 cm.求:
((d12″))场当=强Q(1E0板=-U向d5=)左c1m0平×=5移0150-c52mcVm·m时-1=,5两×1板02间V距·m-离1 Q、板与A A间点电间势距差离变U为QAd=″′E=d(′10=-45)×cm1-025×cm(10 -=41)c×m10-2 V=30 V
[延伸思考] 选取不同的零电势参考面,电场中某两点的电势会不同, 两点之间的电势差也会随之改变吗? 答案 不会,电势差与零电势面的选取无关.
二、等势面 [要点提炼] 1.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 2.等势面的特点: (1)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不做功. (2)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3)等势面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较强;等势面疏的地方,电场强度较弱. (4)任意两个等势面不相交.
解析 等差等势面越密的地方, 电场线越密,电场线的疏密表示 电场的强弱;正电荷从 c 点移到 d 点,电场力做负功;负电荷从 a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做正功;正电 荷从 e 点沿图中虚线移到 f 点,电 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电 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值,再判断正、负. |UAB|=|W|qA|B|=63× ×1100- -46 V=200 V,
因负电荷从 A 移到 B 克服电场力做功,
必是从高电势点移到低电势点,即 φA >φB,UAB=200 V. |UBC|=|W|qB|C|=39××1100--64 V=300 V,
因负电荷从 B 移到 C 电场力做正功,必
解法二:直接取代数值求.
电荷由 A 移向 B 克服电场力做功,即
电场力做负功,
WAB=-6×10-4 J, UAB=WqAB=--63××1100--46 V=200 V.
电荷从 B 到 C 电场力做正功,
UBC=WqBC=
9×10-4 -3×10-6
V=-300 V.
UCA= UCB + UBA= - UBC+ (- UAB) = 300 V-200 V=100 V.
(1)P板及A点的电势. (2)保持两板间的电势差不变,而
所 U电P以Q场=强A-点度50电VE势′φ=A=dU-″3=0 5V×,510P0-点2 电V·势m-φ1P==
将Q板向左平移5 cm,则A点的电 势将变为多少?
1.0×103 V·m-1 Q 、 A 间 电 势 差 UQA′ = E′d″′= 1.0×103×1.0×10-2 V=10 V
一、对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关系
解析 (1)解法一:先求电势差的绝对
例 1 有一个带电荷量 q=-3× 10-6 C 的点电荷,从某电场中的 A 点移到 B 点,电荷克服电场力 做 6×10-4 J 的功,从 B 点移到 C 点,电场力对电荷做 9×10-4 J 的功,问:
(1)AB、BC、CA 间电势差各为多 少?
(2)如以 B 点电势为零,则 A、C 两点的电势各为多少?电荷在 A、C 两点的电势能各为多少?
是从低电势点移到高电势点,即 φB< φC,UBC=-300 V. UCA=UCB+UBA=-UBC+(-UAB) =300 V-200 V=100 V.
学习目标 知识储备 学习探究 典例精析 课堂小结 自我检测
答案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与 A、B 两点的电势的关系为: UAB=φA-φB 同理 UBA=φB-φA 所以 UAB=-UBA. UAB 与 UBA 所表示的意义不相同.
[要点提炼]
2.电势的标量性:电势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之分,电势 为正表示比零电势高,电势为负表示比零电势低. 3.电势的相对性:零电势点的选取原则:一般选大地或无限远处为零电势, 只有选取了零电势点才能确定某点的电势大小. 4.电势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决定于电场本身,与试探电荷无关. 5.判断电势高低的方法:(1)利用电场线: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此 为主要方法);(2)利用公式φ=Ep/q判断,即在正电荷的电势能越大处,电势 越高,负电荷电势能越大处,电势越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