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德弗勒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明确补充了____的要素,还拓展了_____的概念。
2.大众社会传播效果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面。
2011
1.传播过程的特点。
填3个空.
2. 哈特把传播媒介分为示现的媒介系统、______、_______ .2010
1.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又叫做
2.传播批判学派的几种类型2009
1.传播过程具有__、__和__特点。
2007
2、德弗勒德传播互动过程模式是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克服了前者___________的缺点,明确补充了___________的要素、环节和渠道,同时还拓展了___________的概念。
2006
1、在诗学和语义学中,符号的意义可分为___和___两种。
2 、西方新闻学者对新闻媒介传播效果的研究主要有___、___、和___三种角度。
3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既是___又是___。
2005
1.传播环境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
2.社会责任理论认为,自由主义报刊理论鼓吹的概念是 ________,即“免于……的自由”;而社会责任论所追求的自由概念是________,即“有做……的自由”。
3.“魔弹论”又称_______、_______。
这种理论认为,传播者把“信息子弹”发射出去,受传者必被击中,应声倒下。
4.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可以确定为以下两点:一是_______,二是________。
2004
二、名词解释
1. 知沟理论
2. 媒体接近权
3. 受众期待2012
1.(传播学中的)符号
2.说服性效果研究 2011
1.社会传播中的意义
2. 两级传播2010
1. 警钟效果…
2. 媒介2009
1.多媒体
2.热媒体 2007
1.舆论
2.受众定位
3.大众传播
4.“意见领袖”和“两极传播” 2006
1 .传播
2.“知沟”假说 2005
1 .双重出售
2 .非群体化传播媒介
3 .舆论 2004
1 .舆论导向
2. 道德责任
3. 监督批评权 2003
三、简答题
3、结合实际谈谈“匿名性”原理
4、在传播学内容分析上通常采用的量化分析方法2012
3.试析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
4.分析大众传播的“上限效果假说”。
2011
3.如何理解"受众即市场"观点
4.如何理解"信息环境环境化" 2010
3结合现今出现的青少年的网迷现象,谈谈你对容器人这个概念的理解
4谈谈你对电子乌托帮思想的看法2009
2.在西方新闻自由观念中有所谓“思想的自由市场”一说,请就此谈谈你的认识。
3.请用图示方式描述施拉姆等人提出的传播过程循环模式,并把它与直线模式作比较分析。
2007
3、社会主义新闻媒介有哪些基本特点?
4、为什么说受众对传播活动有监督控制的权力?受众行使这种权力的手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006
3 、什么是媒介生态环境?它对媒介发展的意义何在?
4 、有学者认为:“共通的意义空间在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请扼要解释这一观点。
2005
3 传播学者施拉姆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具有哪五种功能?
4 请简要说明传播学中编码与解码的含义。
2004
3 请用图表方式解释单向传播与双向传播各自的运行轨迹。
2003
四、论述题
2、依据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谈谈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必要性?2012
2.试述拷贝的支配观点。
2011
2.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2010
2简述沉默的螺旋的三个理论命题,并以此谈谈大众传媒多社会舆论的影响2009 2.简述西方传播学中经验学派与批判学派,以及它们在方法论、社会观、传播观上的分歧。
2007
2.谈谈你对“作为‘市场的受众’”这种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2006
2 .请以消费文化为例,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
2005
2 .据报载,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由于说情者太多,许多焦点内容未能播出,其舆论监督的比例由以前的47%降到了现在的17%。
对此你有何评论? 2004 2 .新闻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就是“新闻传播要表达人文关怀”。
请对这种说法谈谈自己的见解。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