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策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呢?不同的评价主体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对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教学评价制度的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不仅适用于英语学科的横向比较,也改革越来越重视,当前的评价体系只依赖于总结性评价,忽适用于跨学科的、垮年级的纵向比较。
视教学过程及学生的主体地位。
本文对内江地区初中英语课2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策略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初中英语 2.1 加强理论研究,优化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策略。
对于教育工作者,不管是授课教师还是督导专家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目的、意义乃至每一条1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指标的功能作用都要深刻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校1.1 评价理论研究不足
教学实际—教师情况、学生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的英语课堂笔者在知网检索相关文献时发现,发现对初中英语课堂教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而不是整个地区统一标准,要敢于革新,学质量评价的研究尚浅。
因此,笔者对内江市及周边兄弟学校做出特色。
当前的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调研,发现各学校的评[2-3]
2.2 突出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价指标如出一辙,都包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包含“教”和“学”两方面内容,最终的目的不是让教学效果等。
我们不否认这些评价指标的价值,它们在中学英老师完成“教”的工作,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学”掌握相关的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我们必须用知识或技能。
对于老师教的好不好,学生最有发言权。
所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学方法,教学内在制定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应该把学生的评价容,教学对象都在发生变化,现有的指标体系已不能准确的反作为基石,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认为好的不一定为好,但学生映出教学质量的高低。
认为不好的,肯定不好,即使督导专家一致认可。
1.2 评价形式、标准单一,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3 明确评价的目的
传统的评价是以教研组的形式展开公开课,由学校督导专中学教师及督导专家对于课堂质量评价的目的要有一致的家或同行教师进行评价。
学生参与了学习,但没有参与评价。
认识。
评价的目的不是要否定教师的能力,为老师贴上而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不同班级不同学校的学生,学习习惯、“优”、“良”、“及格”、“不及格”的标签;也不是要说英语基础都有很大的差别,如果以督导专家或同行教师的标准去判断课堂教学质量是及其不准确的。
因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明督导专家就是所谓的教学专家,一定要带着评价甚至是批判都会根据不同的对象对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做适当的调整,的眼光或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思想来看待整个教学过程。
评以便于学生高效的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但这部分行为往往得不价的目的是诊改,诊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达到共同到督导专家或同行教师的认同,因为他们不了解具体的学生情进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不应该和年度考核或者个人考核[1]
况。
挂钩。
1.3 评价形式化严重,评价结果不具有代表性
2.4 采用适当的算法将评价结果进行量化
当前的评价主体是学校领导、督导专家或同行教师。
教师在确定学生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主体后,就必修对评价为应付检查、评价而组织学生多次学习相同内容,以达到自己结果进行量化。
假设一个班上有60个学生,一学期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意图,获得专家认可,不能真实反映实际课堂情况。
因教学评价5次,那么对于每一项评价指标都会有300次评价,如此评价具有片面性。
果还是按照“优”、“良”、“及格”、“不及格”的等级进1.4 评价结果未量化
行评价,那么这些数据无疑是没有意义的。
但如果我们能根据长久以来,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的结果都是以等级(优、某种算法,将每一项指标的评价等级,按照一定权重系数,折良、合格、不合格等)来判断。
这种形式能大致反映出各被评算成具体的分值—也就是量化,那就不一样了。
一方面可以直对象的等级情况,但在需要评优、评奖时,这种形式缺乏说服观的看到具体的分值高低和分布,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于计力。
特别是在评价等级相同的情况下,如何确定更为优秀的教
算机服务计算和存储数据,实现无纸化,自动化(下转154页)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及策略分析
◇内江市第二中学 陈 敏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吴冬桃
154
2019 年 第 9 期
充足的学习资源库。
在完成课程内容重组习,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的内容及通过课程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混合式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对课程的网络学习资步骤做到了提前熟悉和理解。
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是以学生的源平台进行开发建设。
(2)课中线下学习和训练。
课中学自主性学习习惯和能力为前提的。
除了开通过对课程教学大纲和实训手册的分习包括传统课堂学习和上机实操训练。
实发各种不同门类的教育资源吸引学生之析,我们把学习资源分成文本、音视频、操前,教师结合学生线上的学习情况对本外,教师应努力探究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工具、试题等资源门类进行归档和管理。
次课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对学生线上学习下的合作与互动方式,不断提升师生互动现以课程试题库、音视频库开发为例加以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
然后,学生进行实的层次和水平。
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平说明。
试题库开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试操训练,学生有疑问时可以及时与教师、 台收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各类数据信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等)、试题涵盖同学、或通过学习平台进行相互的交流讨息,及时总结和调整教学方法策略,逐步的知识点、试题的添加与上传、组卷的分论。
实操结束后,学生在学习平台上完成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课程混改过程配策略、在线测试题组卷与分布。
音视频在线职业和单元学习小结,教师根据实操中,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新的信息化技术,库的开发主要包括:音视频资料的整理与和作业小结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提升信息化手段的使用能力。
教师只有把搜集、操作视频拍摄、网上相关视频的链握程度并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学生。
这样的对学生的爱放在心里,甘于付出,乐于奉接等。
具体来说,就是要依据课程单元学教学安排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献,才能真正做好混合式课程的教学改习的内容和安排,搜集整理和制作各类学掌握程度。
革。
习资料,并以课件、微课、视频、文本、(3)课后的总结。
课后,学生将课图片等形式上传至网络的课程学习平台。
中碰到的问题在交流平台上进行师生、生[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此外,教师还需要事先制定好相应的学习生间相互讨论。
使学生真正能够把理论知教育的决定》,2014-5-13
流程,让学生根据流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识、实践技能转换为自己的内在能力。
要[2] 易洁.高职院校实施“双证书”制时间。
课程网络学习平台还应建立供师生求学生在一个大项目学习完成后撰写小论度的现状调查及诊断分析[J].遵义师范学学习交流的板块,比如QQ群、微信群、文,达到学习后的翻转升华。
院学报,2015(3):23-25
学习论坛等,方便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4)课程评价。
当一个大单元学习[3] 白凤翔,郭晓英,林芸,等.SPOC教学实时了解和监督,也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结束后,通过教师考核、互联网+同伴互模式在高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云南大的交流。
评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整门课程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2):15-18
3.3 课程的具体实施
学习结束后,结合过程评价和期末考试成[4] 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1)课前的线上学习。
课程实施中绩对学生期末成绩进行综合评分。
期末成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26):18-24
将每一学习单元分为线下课与线上课。
线绩的综合评定标准为线上学习完成情况占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教改研究上课要求学生在课前登录课程学习平台进15%,线下实操成绩占35%,课后作业或课题(2017JSJG326)。
行自主学习。
具体内容有:线上预习相关总结占15%,期末考试30%,混合教学线学习资料,浏览实操说明书并观看操作视上线下互动讨论活跃度奖励5%。
频、完成在线测试等。
通过课前的线上学
4 结语
【参考文献】
(上接140页)提倡和弘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校园体育文化层面各有侧重,但更重要的是,要在大力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化建设的核心和宗旨。
建设的过程中,努力将物质、精神、制度三个文化层面有机地(3)体育制度文化。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在体育教学、娱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推动,从而促进校园体乐、竞赛等体育活动中要求学生共同遵守的规范章程和行为准育文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则等一系列文化体系。
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包括校园体育组织机构、校园体育制度法规文件、校园体育传统。
其中校园体育制度法规文件是校园体育制度文化的内在体现,它包含了体育教[1] 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心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学、学生课余体育训练与比赛、体育俱乐部、体育交流、体育师资等等制度的建立。
总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虽然在物质、精神、制度等文
此,【参考文献】
(上接143页)的评价,这对评价体系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更易[2] 宋金芳.浅谈新课程条件下的英语教学评价[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12)
于实现。
[3] 杨梅.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困惑与应对[J].考试周刊,2017(81)
[1] 闫晓敏.浅析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