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谜教材】第四讲谜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灯谜教材】第四讲谜格
第四讲谜格一、谜格概述谜格也称格律。
谜格是为了扣合谜底而设计的辅助规则,它是规定谜底必须作某种特定的变化,以达到使谜底与谜面相扣合的目的,是灯谜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谜路。
通过设谜格,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第四讲谜格
一、谜格概述
谜格也称格律。
谜格是为了扣合谜底而设计的辅助规则,它是规定谜底必须作某种特定的变化,以达到使谜底与谜面相扣合的目的,是灯谜创作的一种特殊形式。
在灯谜创作过程中,制谜者为了广开谜路。
通过设“谜格”,使一些本来不能入谜的题材成为谜材,从而起到“格助谜活”的作用。
但是,灯谜设格终究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方法,并非带格的谜就一定是好谜。
现代谜家认为,灯谜以不设格者为上乘,所谓“无格胜有格”,做谜尽量做到不用格。
当然,这也并非说,用格的谜就没有佳作。
其实,这两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
至于用不用谜格,我们认为应该视实际需要而定,尽量做到慎用、活用、用得恰当。
随着制谜技艺的发展,一些灯谜向高难度演变,且可作为谜底的题材日益增多,谜格仍将长期存在下去。
因此,无论是制谜还是猜谜,都有必要了解一些灯谜谜格的基本知识。
从长远来看,谜格应朝着实用化、大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应该不断摒弃一些没有实用价值的谜格,推广或创造一些实用的、易为大众接受的谜格。
二、谜格发展简史
自明末扬州马苍山开“广陵十八格”之后,明清文人竞相仿造,一时间谜格如雨后春笋充斥谜坛,名目之繁多足可令人眼花缭乱。
历史上出现过大约四百种谜格,其中许多是冷僻、艰深的“冷格”、“难格”,已被大家扬弃;而有生命力的,在今天仍能广泛流传的只有二十余种。
其他一些谜格,有的因名异实同完全可以归并;有的谜
格只是因为个别灯谜的特殊需要而设,不具普遍适用性,所以被淘汰;有的则因标格不当,乱立名目,毫无实际应用价值而被删除。
过去的谜格多而杂乱,使人很不容易掌握,甚至因格就谜成为故弄玄虚的空架子,正所谓“好谈格式,而不解风趣”。
“广陵十八格”即:会意、谐声、典雅、传神、碑阴、卷帘、徐妃、寿星、粉底、虾须、燕尾、比干、钩帘、含沙、鸳鸯、钓鱼、碎锦、回文。
这些谜格对后世有比较深远的影响,其中除“会意”、“典雅”、“传神”似属谜体外,余者皆为谜格,而且绝大部分今天仍在使用。
三、实用谜格简介
历代文人流传下来的谜格虽然名目繁多,很不容易掌握。
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移位、对偶、半读、分读、并读、别读、变音、谐音、加字、减字、抵消、附谜目等十几大类型。
为了便于灯谜爱好者正确使用谜格,我们在对各种谜格进行归纳和筛选的基础上,择其常见的二十四种谜格加以简要介绍。
(一)秋千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谜底规定二字。
格法是象荡秋千一样,从下往上倒过来读,即按谜面猜得的二字颠倒读之作为谜底。
例一:中国土地(秋千格,电影演员一)田华
谜底“田华”按格移位为“华田”扣合谜面。
例二: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秋千格,生物学名词一)花盘谜底“花盘”按格移位为“盘花”扣合谜面。
(二)卷帘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格法与“秋千格”大致相同,区别是谜底必须三字以上,倒读扣合谜面。
例一:笔笔中锋,字字正楷(卷帘格,文化用品一)工具书
谜底“工具书”按格移位为“书具工”扣合谜面。
例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卷帘格,学科一)优生学
谜底“优生学”按格移位为“学生优”扣合谜面。
(三)求凰格
此格属“对偶”类谜格,格法与“遥对格”相似,但下联对出的词语,要在前面或者后面加上“同”、“配”、“对”、“偶”、“集”、“和”、“会”、“联”、“鸳鸯”、“匹”、“偕”、“缘”、“伴”、“侣”“交”、“结”、“相”、“并”、“连”、“与”、“合”、“比”、“锁”、“朋”、“伍”、“齐”、“共”等有对偶意思的附加字,组成谜底。
谜谜底规定在三字以上。
例一:金鸟(求凰格,越剧目一)双珠凤
例二:丹心谱(求凰格,五言唐诗一句)来对白头吟
例三:紫苏花(求凰格,市名一)乌鲁木齐
例四:玉门关(求凰格,五言唐诗一句)金殿锁鸳鸯
(四)遥对格
此格属“对偶”类谜格,也称“锦屏”、“鸳鸯”。
其格法很象对联,把谜面作为上联,逐字对出下联,即为谜底。
谜底同谜面对偶之字要求平仄协调,对仗工整,谜底字数不限。
例一:唐三彩(遥对格,科学家一)李四光
此谜底面中以“李”对“唐”,“四”对“三”,“光”对“彩”。
例二:白云泉(遥对格,古代文学家一)黄山谷
此谜底面中以“黄”对“白”,“山”对“云”,“谷”对“泉”。
(五)徐妃格
此格属“半读”类谜格,典出《南史》梁元帝妃徐氏化半面妆的故事,所以又叫“半妆格”。
此格谜底须是两个同偏旁(部首)的字,这些字除去相同的偏旁( 部首)后,其意思扣合谜面。
换言之,即由谜面
会意猜得的词,按照谜目要求,加上适当的偏旁(部首)即成谜底。
例一:语言美(徐妃格,常用语一)酝酿
谜面会意得“云良”,分别加上偏旁“酉”即成谜底。
例二:独身主义(徐妃格,市名一)邯郸
谜面会意得“甘单”,分别加上“耳”字旁即成谜底。
(六)骊珠格
此格属“加字”类谜格,又名“探骊格”,谜条上只写谜面和谜格,不标谜目,让猜者射出谜底时带出谜目,谜目与谜底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扣合谜面。
例一:历史无禁区(骊珠格)古都开封
谜底中,“古都”实际上为谜目,与“开封”连成谜底扣合谜面。
例二:择偶要求高(骊格格)作家应修人
谜底中,“作家”实际上为谜目,与“应修人”连成谜底扣合谜面。
例三:不知何处是他乡(骊珠格)泊人时迁
谜底中,“泊人”实际上为谜目,与“时迁”连成谜底扣合谜面。
(七)上楼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格法是将谜底最末一字移到首字之前,连读起来扣合谜面。
谜底规定三字以上。
例一:问征夫以前路(上楼格,汽车部件一)方向盘
谜底“方向盘”按格移位为“盘方向”扣合谜面。
例二:课本、书包、文具盒(上楼格,学科一)生物学
谜底“生物学”按格移位为“学生物”扣合谜面。
(八)下楼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
格法与“上楼格”类似,不同之处是将谜底首字移至末字之后,连读起来扣合谜面。
例一:群芳争艳(下楼格,曲牌名一)斗百花
谜底“斗百花”近格移位为“百花斗”扣合谜面。
例二:祝你健康(下楼格,国名一)安道尔
谜底“安道尔”按格移位为“道尔安”扣合谜面。
(九)掉首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又名“睡鸭格”,谜底规定三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首次二字对调位置以扣合谜面。
例一:一决雌雄(掉首格,数学名词一)公分母
谜底“公分母”按格移位为“分公母”扣合谜面。
例二:渔歌互答(掉首格,曲艺名词一)上海说唱
谜底“上海说唱”按格移位为“海上说唱”扣合谜面。
(十)调尾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格法与“调首格”类似,格法是将谜底末二字对调位置以扣合谜面。
例一:王允连环计奏功(调尾格,泊人二)吕方、董平
谜底典出《三国演义》。
谜底“吕方、董平”按格移位为“吕方、平董”扣合谜面。
例二:赞过河卒(调尾格,外国影片名一)好兵帅克
谜底“好兵帅克”按格移位为“好兵克帅”扣合谜面。
(十一)双钩格
此格属“移位”类谜格,谜底规定四字,格法是将谜底前二字与后二字双调位置,读起来扣合谜面。
例一:太太家在农村(双钩格,外国科学家一)居里夫人
谜底“居里夫人”按格移位为“夫人居里”扣合谜面。
例二:有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方之心(双钩格,中学科目一)思想政治
谜底“思想政治”按格移位为“政治思想”扣合谜面。
“政”为秦始皇之名。
与此格类似的谜格是“蕉心格”,谜底字数规定四字或四字以上之偶数,格法是将谜底中间两字位置对调以扣合谜面。
例:年幼时不懂节约(蕉心格,新词语一)人才大省
谜底“人才大省”按格移位为“人大才省”扣合谜面。
(十二) 蕉心格
又称乙中格、中转格。
谜格源于“一卷芭蕉细裹心”诗句,取“芭蕉卷心”之义。
此格规定:谜底须用四字或四字以上的双位数,将谜底中间两个字互换位置后扣合谜面。
例一:口角(蕉心格,成语)一知半解
将谜底中间两字‘知半’互换后,连读成“一半知解”。
例二:日(蕉心格,红楼人名二)王成来旺
谜底应读成“王来成旺”方合题意。
(十三) 摩顶格
此格属“半读”类谜格,又名摘遍格或揭顶格,格法与“徐妃格”类似,只是相同的部首在上部,如草字头、竹字头等。
读谜底的下半部,可以扣合谜面。
谜底规定二字以上。
例一:肉包子打狗(摩顶格,地名一)莱芜
谜面会意得“来无”,分别加上草字头得谜底。
例二:朝辞白帝彩云间(摩顶格,建筑用物一)篱笆
白帝城在四川(巴),谜面会意“离巴”,加上竹字头为谜底。
(十四)放踵格
又称脱履格,此格格法与摩顶格基本相同,但取舍相反。
谜底二字以上,将下面相同的部首掩去,以扣合谜面。
例一:一浪接一浪(放踵格,称谓一)婆婆
例二:足有十厘(放踵格,词汇一)忿懑
(十五)虾须格
此格属“分读”类谜格,谜底规定二字以上,其格法是将谜底第一字左右分开作两个字,连上下文读以扣合谜面。
例一:解剖术(虾须格,法律名词一)刑法
以“开刀法”扣合谜面,前两字合成“刑”字组成谜底。
例二:巾帼英雄传(虾须格,鲁迅作品一)好的故事
以“女子的故事”扣合谜面,“女子合成“好”字组成谜底。
(十六)展翼格
此格属“分读”类谜格,又名“振翅格”,格法与“虾须格”相似,但谜底字数应为奇数,中间一字应能左右分读,与上下文连起来要切合谜面意思。
谜底规定三字。
例:娇滴滴装成裙衩样(展翼格,曲牌名一)似娘儿
谜底“似娘儿”中间“娘”字分开后成“似良女儿”扣合谜面意思。
(十七)燕尾格
此格属“分读”类谜格,又名“燕翦格”,格法与“虾须格”相似,只是将谜底最末一字左右分读,连上下文扣合谜面。
谜底二字以上。
例:东风不与周郎便(燕尾格,成语一)金屋藏娇
由“承启法”得谜面下句是“铜雀春深锁二乔”,以“铜雀台”扣“金屋”以“锁”扣“藏”,谜底末字“娇”左右分读为“乔女”,借三国时大乔小乔之典故,“金屋藏乔女”扣合谜面。
(十八)蝇头格
此法属“分读”类谜格,格法与“虾须格”相似,但谜底首字应上下分读。
谜底二字以上。
例一:野火烧不尽(蝇头格,《聊斋》篇目一)董生
谜底“董生”首字上下分读为“草重生”扣合谜面之意。
例二:人人身体健康(蝇头格,《聊斋》篇目一)吕无病
谜底“吕无病”首字上下分读为“口口无病”扣合谜面。
(十九)蜓尾格
此格属“分读”类谜格,格法相似于“蝇头格”,只须将谜底最末一字上下分读成二个字即可。
谜底规定二字以上。
例一:但使龙城飞将在(蜓尾格,外国地名一)汉堡
把谜底“汉堡”末字上下分读成“汉保土”扣合谜面。
例二:天气预报(蜓尾格,《红楼梦》人名一)晴雯
谜底“晴雯”末字上下分读成“晴雨文”扣合谜面。
(二十)碎锦格
此格属“分读”类谜格,格法是将谜底之字全部分拆成两三个字,不拘上下左右分拆,只求全句连读起来切合谜面即可。
谜底规定二字以上。
例一:打腹稿(碎锦格,外国影目一)忠诚
谜底“忠诚”按格分拆成“心中成言”扣合谜面。
例二:冠盖满京华(碎锦格,春秋人一)管仲
谜底“管仲”按格分拆成“个个官中人”扣合谜面。
(二十一)梨花格
此格属“谐音”类谜格,又名“谐音格”、“飞白格”。
谜底须二字以上,格名取自唐代岑参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寓意为通体皆“白”,格法是谜底中有的字都用同音代替,以扣合谜面。
例一:心有灵犀一点通(梨花格,京剧目一)秦香莲
谜底“秦香莲”按格读为“情相连”扣合谜面。
例二:高身炮一再命中(梨花格,外国地名一)洛杉矶
谜底“洛杉矶”按格读为“落三机”扣合谜面。
与“梨花格”大同小异的谜格还有:谜底首字音同字别者为“白头格”;中间一字音同字别者为“素腰格”(此格谜底字数规定为奇数);末字音同字别者为“粉底格”;无规律地在谜底中出现音同字别的为“夹雪格”。
此类谜格的共同特点是谜底中出现音同字别的所谓“白”字,猜谜者只要以音同字不同的字、词揣度即可猜得谜底。
(二十二)白头格
白头格又名“素冠”、“皓首”、“粉面”、“寿星”格。
谜底字数须在两字以上。
猜时谜底首字读谐音,用别字代替扣谜面。
例一、“废品”(白头格,打《水浒》人名一)
谜底:吴用。
(“吴”字读成谐音作“无”)。
例二、“重返沙场(白头格,打五言唐诗句一)
谜底:由来争战地。
沙场指战争的地方,先会意猜出“又来争战地”,因“又”与“由”谐音,故而按照白头格格律推出谜底“由来争战地”。
(二十三)回文格
此格属“加字”类谜格,格法是将谜底先顺读后倒读,两次读的意思连起来扣合谜面,犹如回文诗首尾连贯成章。
例一:大爆冷门(回文格,摄影名词一)强反差
谜底“强反差”按格读为“强反差差反强”扣合谜面。
例二:猜谜能手猜灯谜(回文格,泊号一)打虎将
谜底“打虎将”按格读为“打虎将将虎打”扣合谜面。
(二十四)亥豕格
此格属“别读”类谜格,又名“乌纱格”、“青领格”、“墨带格”,取意于“鲁鱼亥豕”容易看错。
谜底须在二字以上,格法是将谜底中有的字故意读成形似的别字来扣合谜面。
例一:一世长斋不开荤(亥豕格,成语一)素昧平生
谜底“素昧平生”按格读为“素味平生”扣合谜面。
例二:眼前有景道不得(亥豕格,《红楼梦》诗句一)自惭何敢再为辞
此谜取材于唐代大诗人李白题诗黄鹤楼的典故,将谜底之“自”字按格别读为“白”字,以“白惭何敢再为辞”来扣合谜面。
例三:愿为红颜弃乌纱(亥豕格,外国名胜一)爱丽舍宫
将谜底之“宫”字按格别读为“官”字扣合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