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管理思想的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的文献综述1.前言
法家管理思想是我国古代众多管理思想里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
它是先秦
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先驱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形成于战国时期,衰落于西汉,因其强调“法治”,故自西汉以后被称为“法家”。
历经2500余年,法家的管理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后世之人,并和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其他
流派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交融。
时至今日,对我们的现代企业的管理工作仍然
产生着极其有益的的帮助。
首先我们还是了解一下法家管理思想的具体内容吧。
先秦法家的治道思想是以法家价值论、人性论、历史论、知识论为基石,这四
论构成了法家管理思想的哲学观;法家治道以道为本,以国之治强为目标,以
法为行为标准,以势为运行力量,以术为操控方法,法、势、术亦相结合、三
者互补,构成了法家思想的管理观,即:道---管理本质观,治强---管理目标观,法---管理行为观,势---管理组织观,术---管理控制观,以此构建了管理型法家治道模式。
法家治道的管理内涵是:具备把握管理对象客观化基础和执
掌事物规则,来实施组织目标。
从法家思想的源流出发,探讨其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
和借鉴,同时对其历史局限亦作出大胆扬弃,以进一步辩识法家思想的合理内涵,为现代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因此,今天我们追源溯流,
寻找法家思想的智慧滥觞并探索它在现代管理中的运用和借鉴,同时,对法家思
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历史局限作出大胆扬弃,借古鉴今,显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法家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情况
2.1现代常用的法家管理思想理论
一、法家没有久远的谱系,法家的法律思想也难以在战国前找到其理论的前身。
这种在战国时期盛极一时的思想体系不是春秋或春秋以前已经存在的某种学说的发展的结果,而是伴随着中国法的成文化,在制定法律、使用法律的摸索中,在对成文法及其应用的讨论中产生的。
战国前的中国法制没有进入成文法时代。
不仅“禹刑”、“汤刑”、“九刑”不能证明夏、商、西周的法已经成文化,《吕刑》不是周代成文法,而且郑国“铸刑书”、晋国“铸刑鼎” 也没有从根本上把周天下的法制从非成文法改变为成文法。
春秋时期的私有化运动,春秋
战国时期社会结构、政治结构等的变化,推动中国法走向成文化。
法家的法律
思想是在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制定、实施成文法的实践中与成文法一起走来的。
儒家、法家等称号是汉代人在总结先秦学术时加给其前人的“谥号”,并非先
秦时期本来就形成了界限分明的“百家”。
按照司马谈等人设定的法家标准,结合今人对法家的认识,可以在春秋时期找到若干法家先驱。
除管仲、子产之外,范宣子、邓析、赵鞅、越王勾践等都各有与法家法律思想接近的政治或法制实践,或者发表过与法家类似的言论。
二、法家的基本法治理论主要包括:(一)法治目的论。
法家主张实行法治的主要目的是“王天下”。
(二)明法论。
法家不仅要求法律公开,而且希望“境内卑贱莫不闻知”。
他们要求人人必知法律是为了让百姓“自治”,即主动地趋法定奖赏之利,避法定刑罚之害。
(三)重刑论。
法家主张用重刑严惩罪犯,以求止罪,也就是“以刑去刑”。
(四)行法论。
法家主张信赏必罚,且要求赏不僧、刑不滥。
法家的法治是一种治国方略,其与亚里士多德的法治
具有相同的意义。
2.2在现实管理中的应用
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一、随着企业知识产权案例的增多,企业档案工作逐渐成为当下档案界谈论的热点问题。
企业档案理论的缺失与实践需要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本文即从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精华,以期解决企业档案管理实际中出现的问题。
目前学术界对企业档案理论论述虽然极为繁多,但鲜有一种宏观理论的架构,到当前企业档案
缺乏一种强势指导思想,韩非子“法术势”思想正是最合适的切入点。
围绕企业档案实践与传统韩非子思想,韩非子“法术势”思想及其现代管理学价值, “法术势”思想的具体内涵和现代管理学的价值分析。
“法术势”思想在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价值分析,韩非子“法术势”思想适用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
实践运用如何将韩非子“法术势”思想运用到现代企业档案管理中,最终达到加强企业档案管理、服务于企业的目的。
二、韩非子,战国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管理思想也相当丰富,具有着深厚
的伦理意蕴。
挖掘《韩非子》管理伦理思想的合理内涵,提取其中有现代价值
的资源。
以供我国当代企业管理借鉴无疑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韩非子》管理
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包含:天道观、人性论、历史进化论、以及矛盾学说。
首先,鲜明的管理价值取向。
《韩非子》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圣人执要,四方
来效”也即是君权至上。
《韩非子》认为,君主之所以能站在最高的位置,是
因为他掌握着国家的最高权力,因此君主要想维护自身的权位,就必须将权力
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韩非子》在处理“国富”与“家富”孰先孰后的
问题上,价值取向是:“欲富而家,先富而国”,也就是国的利益高于家的利益,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对于如何管理臣民,《韩非子》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其次,独特的管理伦理原则。
《韩
非子》管理伦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确立企
业管理的伦理价值目标。
确立企业管理的伦理价值目标,是有效进行企业管理
的前提。
包括: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兼顾,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并举,以及企
业价值与个人价值并重。
其次,坚持企业人才管理的伦理原则。
企业应在吸收《韩非子》人才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人才管理的伦理原则。
包括:制度公平、管理公平公正,任人唯贤、用人所长,循名责实、赏功罚过。
最后,正确处理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现代管理者应在批判的基础上
借鉴韩非子所设计的权威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运作。
包括:遵章守纪与道德约
束相结合,权威管理与民主决策相结合,制度建设与伦理建设相结合,机制调
控与伦理调节相结合,从而取得高效的管理效果。
3.研究展望及结语
综上所述,明确的组织目标、合理的组织结构、完善的企业制度、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之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也正是二千多年前法家管理思想的精髓所在。
先秦法家所创制的治道模式,与现代管理的“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系统管理”几乎同出一辙,而且不仅仅停留构想上,务实的法家学派以其果干有效的行动将其付之于制度的设计和变法实践中,可以说先秦法家管理思想是古代中国所蕴藏的重要管理学宝库,对现代企业的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 方钊. 论法家管理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 人力资源管理,2010(11)
[2] 徐祥民.法家的法律思想研究[D] .中国政法大学, 2001
[3] 曾进. 《韩非子》管理伦理思想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3
[4] 郎贤梅. 韩非子“法术势”思想与现代企业档案管理实践[D] .湖北大学,2011
[5] 吴声怡,余忠,邓燕雯,李金耀.论韩非“法治”思想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J].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3(1): 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