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校园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2014-10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安校园信息化智能管理平台建设方案-2014-10创新
平安校园信息化智能管理平
台建
设方案
北京天一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4-10
1.项目背景
2.现状分析
3.解决方案
目录
3. 1
3. 2
3. 3
3. 4 设计原则............
总体结构............
智能考勤功能………
3.3.1前端硬件系统
3.3.2后端平台部署
3.3.3系统安全设计功
能扩展..............
3.4.1校外定位……
3.4.2校内定
位......
3.4.3智慧校
园......
8
8
9
10
4.系统优势11
5.平台建设意义12
6.主要产品介绍13
6.1设备推荐..........
6.1.1基站 .....
6.1.2 定位器......
6.1.3有源射频卡13 13
16
17
7.服务18
7.1技术支持7.2技术培训7.3维保服务18
18
19
1.项目背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问题,是目前政府、学校家长以及全
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安定因数的增加,校园暴力和一些意外伤害事件的频繁发生让家长和学校防不胜防,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和谐音符。
因此, “平安校园”的建设被政府和学校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也是家长们迫切的需要。
教育部令第23号发文中,已明确提出“学校应当健全门卫制度,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
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入内;学校应当建立学生安全信息通报制度,
将学校规定的学生到校和放学时间、学生非正常缺席或者擅自离校情况、以及学生身体和心
理的异常状况等关系学生安全的信息,及时告知其监护人”等安全管理要求。
在“平安校园”建设的早期,校园监控是“平安校园”的重头戏,但是监控仅能做为事
后还原场景的一种方式并不能对校园内的一些潜在危险进行预先防范。
所以对校园安全的管
理应该从校园大门开始,有效的防止外来人员的进入是对校园安全的基础保障。
对在校住宿
的学生位置及考勤情况的掌握和信息传达,也成为了校园安全管理的重点。
因此,统筹整体
区县所有学校的位置信息(考勤管理),特殊学生和区域采用有源RFID射频识别技术、移
动通信技术、GPS定位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搭建平安校园管理平台成为加强校园安全管理的
又一项有力措施,也是现有区县安全管理的主趋势。
2.现状分析
据统计,我国大概有2.5亿的中小学生,而沉溺网吧、走失、绑架、溺水、贩卖儿童等
一系列安全问题时时牵动着学校老师及家长们脆弱的神经。
针对学生的安全问题,各地教育部门强化校园的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管理,但存在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学生校内位置信息不准确
学生在上课和放学时间,大量学生进出,是否准确的判断和识别,通过学校相关的一卡通使用记录,来协同进行位置判断,对学生在校的轨迹进行一个相对简单、
高效的时间轴管理,比如校门、宿舍、会议室、食堂等。
缺乏应对校园安全的危险区域报警功能
对于校内危险区域或非学生进入区域进行报警提醒和相关报警联动, 同时对外来人员的位置管理也是一个有效而低成本的措施。
自控能力差,缺乏有效提醒和监管
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放学不是及时回家,
而是泡在网吧沉迷游戏,荒芜
学业;家长可在平台和手机终端上对孩子的进出提醒进行设置, 校外监管终端进行使用。
学生时代,需要家长时刻关注孩子的成长,做到实时跟踪,实时监管,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良嗜好,及时纠正,防止误入歧途。
现有家校通系统的不足
且不能和社区考勤进行对接,还存有乱收费隐患。
此平台完全家长自主选择和应用。
校园安全建设标准不统一
一些学校对校园安全管理重视度不够,
没有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强学
生的安全监管与跟踪。
而且往往设备水平层次不齐,不能做到统筹统管。
3. 解决方案
3.1设计原则
(1)可靠性
针对学生早上入校及下午离校都比较集中,人数多,需要性,不能漏卡。
天一众合采用领先技术保障学生在规范佩戴电子学生证情况下确保数据的
100%采集,100%正确的进出判断,从而发挥平安到离校系统平台的价值。
(2 )先进性和成熟性
系统设计采用先进的概念、技术和方法,同时注意结构、设备、工具的相对成熟,使系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 )独立性和容错性
现场各采集装置之间在设计上保持相对的独立,不会因其中一个出现故障而影响其他控制系统的运行。
系统对各种控制操作有基本的诊断和防错功能,以阻止误操作的发生。
(4 )开放性和标准性
将软件接口及协议公开,允许其他应用软件的接入、调用,从而使系统具有开放性。
也可自行购买相关现有的家校通系统,主
要是一个学校的行为,可能被运营商垄断或者植入,并
RFID 系统具有极高的防冲突
为满足系统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
系统尽量使用标准化的通讯方式,并
(5)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
为适应校园的不断变化,系统可方便地扩展设备数量;设备的安装使用也尽量简便, 便于维护。
(6 )建设统一、规范性
统一硬件、统一实施、统一平台,教育局可统一管理相关学校的考勤信息,学校可有非常详细的统一管理
平台,避免过度投资,另外统一平台,可有更好的大数据位置信息,后期可预留接口,相关社区考勤可自主接入统一进行学生联动管理。
3.2总体结构
7
_L1 J
■/I
校的沟通体验。
对于教育管理机构可以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实时了解管辖范围所有学校的在校学生情况,
便于及时发现问题,便于评估学校学生考勤管理水平;并且通过平台获得与所有家长实时相连的通讯系统,可以将某些紧急情况第一时间通知到所有家长,快捷、准确、通知率高,保
y III 学校1
学校N
I ■~~i --
数据中心
(数据)
WE 服务器
"(内容)
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
该平安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由教育局进行建设及统一管理, 既可以提
高教育信息化整体水
平,又可以规范三大运营商的家校互通业务, 防止市场垄断及强制收费,从而提升家长与学
学校2
平安校园信息管理平台
H ——■—
-a A
IJ ■ ■ ;
心2
联通
短信业务网关
电信
业务平台
i STS 网
去
1 .宀I
无线数据传输
八" -"已
E T
业务管理查询
系统拓扑示意图
3.3.1前端硬件系统
在学校门口内侧、外侧需要触发标签的区域安装一定数量的低频定位器, 每个定位器可
以配置4根天线,定位器的数量由所需覆盖的范围和定位精度决定;
将读写器通过以太网或者无线网络连接到后台系统服务器;
将电子学生证分配给学生,让卡”与人”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学生进出校门时必须随身携带电子学生证。
进校时,首先进入校门外定位器的低频触发
区时(即下图中1号和3号天线覆盖区域),卡片被激活开始工作,通过
2.4G 射频数据传
输信道发送自身ID 编号及定位器天线的ID 号,读写器读取到卡片发送的信息后上传到后台数据中心,卡片离开校门外触发区同时停止工作。
当学生通过校门,到达校门内触发区(即
F 图中2号和4号天线覆盖区域),卡片再次被激活工作,又被读卡器读取到。
后台系统
证学生的安全。
3.3智能考勤功能
天一众合针对平安校园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要求,设计的系统是由数据中心、读写器、定位器、电子学生证、后台管理系统和短信平台组成,其组网结构图如下:
平會管理
(1 *
內宦①
on 卫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