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市2020—2021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
题
(测试时间:90分钟卷面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
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4 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甲、乙两省(区)域联系图,回答1~2题.
1.造成甲,乙两区域间流动要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区域间民俗习惯差异
B.区域间对外政策差异
C.区域间地理环境差异 D。
区域间文化习惯差异
2。
由于区域间要素的流动,可能对甲区域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人口畸形老龄化 B。
土地资源充分开发
C。
资源开发加剧人地矛盾 D。
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3~4题.
3。
淮河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应该位于
A.①地—②地之间
B.②地—③地之间 C。
③地-④地之间 D。
①地-④地之间4。
甜菜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常因春季土壤低温而影响甜菜播种时间的地点可能在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④地我国某东南沿海大型出口导向型的家具制造企业因为出口订单量下滑,为此,该家具制造企业逐步增加内销份额,以减少对出口的依赖.下图示意该家具制造企业增加内销份额的四种途径。
据此完成5~7题.
5.影响该家具制造企业出口和内销盈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A.资源劳动力
B.交通市场 C。
劳动力市场 D.市场资源
6。
该家具制造企业倾向于在大城市建立直营店的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市场动向 B.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C.利用便利的交通网络 D。
获取优质的原材料
7。
目前,消费者不倾向于在网络。
上购买自主品牌家具产品的主要原因是网络销售
A。
品牌众多,选择困难 B.物流费用增加购买成本
C.价格高于实体店
D.用户缺乏体验过程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南省林县(今林州市)为解决农业用水问题,在太行山的陡坡上修建了坡度很小、蜿蜒曲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红旗渠(下图中白色线状事物)。
完成8~9题.
8。
将红旗渠干渠的坡度设计得很小,主要是为了
A.减轻渠水对渠堤的侵蚀 B。
增加输水渠的输水流量
C。
减少输水渠中的泥沙沉积 D.降低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
9.修建红旗渠最大的障碍因素是
A。
调水工程线路长 B.缺乏政策支持 C.劳动力不足 D。
地形地质复杂
树木年轮简称树轮。
下图是我国中部地区某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受季节影响而形成的树轮及该地的气候统计图.春夏季节,树木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秋冬季节,树木材质紧密,颜色较深,称为晚材。
一个早材和晚材合称为一个年轮。
回答10~11题。
10.若以一个完整年轮为研究单位,应该选撣的时间段是
A.1月——12月
B.4月——次年3月 C。
4月—-10月 D。
7月—-次年6月11。
若要建立准确的该地区400多年的树轮宽度年表,下列研究方法不可取的是
A。
从现有存活树干中钻一条细细的“芯” B.获取古墓中的木头
C。
分析古建筑使用的木头 D.推测该地区降水变化特点伏尔加河发源于莫斯科西北面的瓦尔代丘陵,全长3692千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流经东欧平原,最后注入里海,伏尔加河流城年降水量多在300~600毫米。
下图为伏尔加河流城图。
据此完成12~14题。
12。
右侧图中河流径流量变化曲线,正确反映伏尔加河中下游径流季节变化的是
A。
①线 B.②线 C。
③线 D。
④线
13。
从上游至里海人湖口,伏尔加河干流依次经过的地带性植被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草原、森林,草甸
C.草原带、森林带、荒漠
D.荒漠、草原、森林
14。
伏尔加河中。
上游修建大型水库为周边人们的生产生活大量供水,这可能导致
A。
里海沿岸盐碱化面积减少 B。
里海生物多样性增加
C。
伏尔加河三角洲面积增大 D。
下游地下水位季节变化增大火龙果是典型的喜光耐阴植物,它的生长需要强烈的光照才能开花结果。
进入冬季后,光照时数和;强度不能满足火龙果开花结果的需求,果树进入休眠期,一般进入12月份后各地火龙果基地基本不再开花了。
为了促使火龙果反季节开花结果,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有些基地采用补光灯技术代替太阳光进行补光,调整结果时间,增加挂果批次,提高火龙果的经济效益.据此完成15~16题。
15.云南、贵州火龙果生产最需要补光的时段是
①深秋、隆冬②深秋、早春③云雾天气、上半夜④云雾天气、下半夜
A。
①③ B。
②③ C.①④ D。
②④
16。
火龙果实施补光后,对当地火龙果生长和销售带来的积极影响是
A.减少火龙果的病虫危害 B。
减少销售旺季的供应量
C。
提高市场占有量 D.提高火龙果品质
读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资料困,回答17~18题.
17.保护区在设立之前生物多样性几近丧失,主要原因是
A.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小 B。
环境污染导致灭绝
C。
改变和破坏原生环境 D.自然变迁导致缓慢丧失
18。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该区域湿地形成因素有
A。
河流易发生凌汛提供水源 B.土壤中水分饱和
C。
永久性冻土提供融化水 D.降水多蒸发少
图示流城年降水量在350— 450mm之间,农业较为发达,因为不合理利用曾出现大片荒漠区,结合图示回答19~20题。
19.该区域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暴雨冲刷
B.风化风蚀 C。
冻融作用 D.流水沉积
20。
下列关于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处在农牧交错带 B。
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
C.位于我国非季风区内
D.每年6月河流径流量达最大
沟谷密度指的是单位面积内沟谷的长度(单位:km/km2),可以用来反映地形破碎程度。
下图示意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等沟谷密度线分布。
据此完成21~22题。
21。
甲、乙、丙、丁四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是
A.甲
B.乙 C。
丙 D。
丁
22。
与黄河中游比较,丙处及其以上河段更适宜梯级开发,主要是该河段比中游
A。
河流含沙量高 B。
峡谷多 C。
地质稳固 D。
矿产资源丰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6分)
本卷共3大题,共56分。
23. (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乌素沙漠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长城一线以北,面积约4.22万平方公里。
降水较多(250~400毫米),有利于植物生长,原是畜牧业比较发达地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积较大。
我国学者认为毛乌素沙漠绝大部分在古代曾经水草丰美。
这里表面覆盖着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击物,曾经草濉广大,风光宜人,是很好的牧场。
后来因为环境变迁而就地起沙,形成后来的沙漠(沙地)。
如下图。
材料二:下图示意毛乌素沙漠的南缘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1)结合材料一,分析毛乌素地区演变为沙漠景观的原因。
(10 分)
(2)解释毛乌素沙漠南缘的固定沙丘6-8月份土壤含水量较低的原因.(6 分)
(3)为了治理沙漠改善生态环境,人们选撣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进行恢复自然植被的方式而非人工植树种草,请说明理由。
(6分)
24。
(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橙橘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的水果,低温冻害是影响其生长的主要障碍.对柑橘的利用除鲜果和柑橘汁外,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科研机构相继从柑橘果品中分离提取出橙黄色素、柠檬苦素、食用纤维素等许多功能性成分,这些高附加值产品被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而在这方面我国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图a和图b分别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198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示意图.
(1)该地土地利用的变化,使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减少,请分析其成因过程.(8分)
(2)冬季夜晚,图b中②地的柑橘树比①地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6 分)
(3)对比欧美国家,为我国提高橙橘附加值提出合理化建议。
(4 分)
25。
(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河谷农业和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地区,因为特殊的区位特点而形成局部具有特色的农耕区,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境内某些区城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甲区城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1)概括图中甲。
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4 分)
(2)分析乙地区土壤肥沃的原因。
(4 分)
(3)分析甲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
(8分)
2020— 2021 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甲.乙两区域间流动要素差异反映两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而区域发展水平主要受地理环境影响。
2。
[答案]A
[解析]由于甲是劳动力迁出区,迁出对象主要以中青年为主,人口年龄结构因年轻人比重下降而出现非正常老龄化,A对;劳动力的流失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充分开发利用,不利于流失区城市化进程,资源开发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缓解人地矛盾,同时利于生态环境改善,故B、C、D错。
3。
[答案]D
[解析]秦岭淮河一线附近是我国年降水量800mm和≥10°C积温4500°C经过地,故答案为D。
4。
[答案]C
[解析]造成我国北方春季土壤低温的可能是倒春寒及土壤冻土融化等,据此分析该地应该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温带,≥10°C积温在1600°C- 3400°C,因纬度高年均温小,故答案为C。
5。
[答案]C
[解析]家具制造劳动力投人量大,劳动力成本影响企业出口利润;同时产品不便运输,对市场依赖性强,所以影响家具制造企业出口和内销盈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劳动力和市场。
6。
[答案]A
[解析]大城市建立直营店主要考虑家具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且家具制造属于市场导向型企业,大城市市场广阔,家具直营店可以更好地分析当地市场动向,减少运输损耗,扩大盈利能力。
A对。
7。
[答案]D
[解析]网络销售和实体店销售一样,品牌众多,A错;网络销售尽管有物流费用,但与实体店销售中土地租金、员工工资付出等比较,购买成本低,价格也低,B、C错;实体店销售用户可以亲临店铺体验产品特点,而网络销售缺乏此环节,D对.|
8. [答案]A
[解析]坡度设计得很小,流速慢,流水侧蚀弱,保护人工渠堤,A对;输水量与坡度关系小,B错;坡度小,输水渠中。
的泥沙更易沉积,水质好,C错;坡度小,工程量大,输水工程的建设成本增加,D错。
9.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一-红旗渠是在“太行山的陡坡"修建、“蜿蜒曲折"、劈山头、挖隧道.架渡槽等,说明复杂的地形地质是最大的障碍因素,D对。
10。
[答案]B
[解析]气温低于0°C时树木生长缓慢。
结合气候统计图分析,该地以4月到次年3月作为一个研究的时间段,经历一个早材和晚材,正好增加了一个年轮。
答案B.
11. [答案]D
[解析]从现有存活树干中钻一条细细的“芯”可以获得该地树木正值生长时间段的准确树轮,通过获取古墓中的木头和分析古建筑使用的木头可以获得该地树木生长时间前的准确树轮,而推测该地区降水变化特点具有不确定性,同时不确定温度变化也难以确定水热组合特点的变化,D错.
12. [答案]C
[解析]伏尔加河流域以春季积雪融水补给为主,雪水补给占53%,全年地下水补给占30%,夏秋季雨水补给占17%.就伏尔加河全河而言,雪水补给占其年径流量的60%,地下水补给占30%,雨水补给占10%,答案为C。
13. [答案]A
[解析]伏尔加河源头为低山丘陵地带,海拔低,流经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中下游流经温带大陆性气候,内陆腹地的里海沿岸为温带荒漠带,所以伏尔加河干流依次经过的植被为森林、草原、荒漠。
答案A。
14。
[答案]C 。
[解析]大型水库蓄水使得人湖径流量减少,里海水位逐渐降低,含盐高的湖底沙滩大量出露,加上蒸发旺盛,盐碱化面积扩大,A错;湖泊萎缩,生物多样性下降,B错;由于湖水位下降,河口地带原来水体淹埋的水下堆积体。
出露水面,三角州面积增加,C对;由于大坝
的调节作用,下游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少,地下水位季节变化也减少,D错.
15。
[答案]B
[解析]我国云南、贵州等地区,补光时间一般以秋分和春分为界,秋分过后开始挂灯补光,直到来年春分,②对;当云雾天气时,光照弱,需要补光,夜晚补光应该在上半夜,此时果园温度较高(白天余热),补光利于植物生长(开花结果),下半夜温度低,植物处于休眠期,不宜
补光,③对;答案B。
16.[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促使火龙果反季节开花结果”、“调整结果时间,增加挂果批次”,这样能提前或延迟上市时间,增加生产淡季时段产量,从而提高市场占有量,C对。
17。
[答案]C .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大小与资源、科技水平等关联,对生物多样性无关;环境污染主要来自人类产业活动,这里工业、种植业缺乏,B错;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人侵、过度放牧等,破坏原生生物生态环境,C对;野生生物对自然变迁有适
应和改变种群的能力,对多样性影响不大,D错。
18。
[答案]B
[解析]三江源湿地的成因:地势较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地势低平,地表水不容易排泄出去,土壤中水分饱和,形成大面积湿地,B对.这里河流不会发生凌汛现象,季节性冻土才提供融化水,同时该地区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故A。
C、
D错。
19。
[答案]B
[解析]图示地区位于辽宁西部内蒙古东部的辽河流域上游,因为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形成荒漠,从年降水量看位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外力作用以风化风蚀为主,故B正确。
这里年降水量少,暴雨强度小,形成以干旱为背景的沙漠能力不足,A错;冻融作用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大山脉的山顶地区,C错;干旱地区流水沉积区往往形成绿洲,D错. 20。
[答案]A
[解析]该地区位于半干旱地区,处在农牧交错带,A对;地势是南北高,中部低;西部高,东部低,B错;图示河流发育在大兴安岭南麓,跨季风区与非季风区,C错;根据我国锋面雨推移规律,8、9月河流径流量最大,D错。
21。
[答案]A
[解析]水土流失的表现即为沟壑发育程度,故选A.
22。
[答案]C
[解析]相对黄河中游,丙地含沙量小,A错;两地区均峡谷多,差异小,B错;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河床基岩为黄土,黄土疏松、具有直立性特点,物质不够坚实,丙及其以上河床基岩为岩石,地质相对稳固,C对。
黄河中游矿产资源更丰富,D错。
23. [答案](1)(10分)该地气候干旱(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蒸发强烈;(2分)地表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2分)邻近冬季风的源地,风力强劲;(2分)人口迅速增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使地表缺少植被的保护,导致荒漠化迅速蔓延;(2分)由于具有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地表植被稀少、土壤贫瘠、沙漠广布,形成荒漠化景观。
(2分)
(2)(6分)该地位于西北半干旱气候区(或该地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弱),夏季气温较高,降水较少,蒸发旺盛;(2分)沙丘表面缺乏植被保护,涵养水源能力差;(2分)沙丘土质疏松,土壤水分难以保存。
(2分)
(3)(6分)毛乌素沙漠的南缘人类活动干扰小,自然植被不易受人类活动的破坏;(2分)地处半干旱地区,降水250~400毫米,有利自然植物生长;(2分)与人工植被比较,自然植被结构稳定,种类繁多,防风固沙能力更强.(2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4。
[答案](1)(8分)耕地变林地(桔园)后,下渗(和植物截留)增强,地表径流减小;(2分)同时由于树木的阻挡,水流速度变慢,流水侵蚀(或冲刷)作用减弱,因此水土流失减小;(2分)耕地变林地(桔园)后,地下水增多,雨季汇人河流的水量减少,(2分)而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量增大,使河流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因此旱涝灾害减少.(2分)
(2)(6分)冬季夜晚,坡顶近地面因辐射冷却气温降低,冷而重的空气沿山坡下沉到②地(河谷),(2分)使②地(河谷)气温较高的暖空气被抬升到上空(2分),导致②地(河谷)冷而①地(山坡)暖,因此,②地(河谷)的柑橘树比①地(山坡)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
(2分)
(3)(4分)加大科研力度;(2分)建设优质保收的橙橘生产基地;加强橙橘的产业化发展等.(任答1点,每点2分;共4分)(其他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5。
[答案](1)(4分)分布特点甲盆地周围山麓地带(盆地周围绿洲地带)(2分)乙河谷地区(2分)
(2)(4分)乙地区土壤来自河流两岸基岩及其上部覆盖的松散物质被河流流水剥蚀后搬运、沉积在河床,土质疏松;(2分)河谷两侧的山岭有丰富的草甸草原植被等有机植被,富含丰富的腐殖质,河流支流及坡面侵蚀使谷地土壤的腐殖质在乙处富集,土壤比较肥沃。
(2分)
(3) (8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会过度消耗水资源,导致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以
及水污染;(2分)由于区域用水增加,导致绿洲及河流沿岸地下水因得不到补给而水位下降;(2分)农耕区在生产活动期间灌溉用水过量(与排水失衡),会引起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2分)内流湖因为得不到来水补给而萎缩(或水位下降或盐度上升),加剧荒漠化程度.(2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