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及纳税的影响探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改增”对企业会计核算及纳税的影响探讨
“营改增”是指我国从2012年开始,以增值税代替营业税,实施的一种税制改革。
这种改革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纳税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下面将对其影响进行探讨。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营业税时期会按照营业额来计算和申报纳税。
而在营改增后,企业需要按照增值税的计税方法进行核算。
增值税是按照产生的增值部分进行征税的,即销售额扣除进项税额后的差额。
企业在会计核算时需要更加重视并规范进项税额的核算和记录,以确保增值税的准确计算和申报。
营改增还对企业的会计账务处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营业税时期,企业将营业税记录为费用或成本,而增值税时期,企业需要将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分别记录为待抵扣税金和应交税金。
这就要求企业在会计核算时对这些账务进行划分和处理,确保准确反映增值税的征税情况。
从纳税的角度来看,营改增使得增值税的纳税对象从生产环节扩展到了流通环节,进一步减轻了生产企业的税负。
企业还可以通过申报进项税额来抵扣应交税金,减少税负的同时提升了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
营改增也给企业带来了一些新的纳税规则和制度,企业需要及时了解并适应这些变化,确保纳税的合规性。
营改增还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由于增值税是按照销售额扣除进项税额计算,所以企业在经营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增值税的影响。
企业在采购原材料时可以尽量选择进项税额较高的供应商,从而增加进项税额的抵扣金额,减少应交税金。
企业还可以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实现减少税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