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版安全人因事故分析与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新版安全人因事故分析与
预防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320
2021新版安全人因事故分析与预防
摘要首先分析近代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分析出安全生产
中人因事故导致的主要原因,论述了安全人因事故分析和预防在安全生活过程中的重要性,从监管角度出发,对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人因事故问题提出建议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人因事故安全生产预防
1近代工业生产中的人因事故
据E.Hollnagel1998年统计,从20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90
年代,在所有工业事故中包含人因失误的事故从20%扩大到80%以上。
特别是许多重大事故的原因几乎均源于人的因素这些事故不仅造成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的巨大灾难,而且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人们心理上投下的阴影不可估量。
因此,随着机械系统失效比例的下降,由人的因素诱发的事故已成为自动化工业企业
最主要的事故源之一。
2人因事故
人因事故的分析与预防作为现代化企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因失误表现出较高的重复性,较多表现为安全教育与管理不足,员工安全意识淡漠。
研究和探索人因失误的机理,采取积极防范策略,减少人因事件的发生是有效提高系统的有效途径。
人因失误,或通常称之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就是指不符合安全规程,有可能导致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的行为。
人因失误的原因十分复杂,各种原因之间还可能产生相互影响,而且在作业者身上反映出来的失误原因和特征,都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事故致因理论证明,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主要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种因素,现代安全生产中物的不安全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人则由于其自身及社会的影响,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是激发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误操作造成的重大伤亡事故和经济损失屡见不鲜。
3人因事故心理分析
人在“(刺激)→(人体)→(反应)”的行为过程中,人的心理作用对人为失误的影响很大。
3.1侥幸心理
主要表现在行为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违章习以为常,满不在乎,虽然预见到违章可能发生危险,但是,轻信可以避免,他们在几次违章没发生事故之后,凭借所谓的经验,便以为永远也出不了事故,把几次违章未出事故的偶然性与长期违章必然导致事故发生的必然性混固起来在这种侥幸心理支配下,行为人经常违章,直至发生事故。
3.2习惯心理(或者叫经验心理)
对于长期从事某种固定性作业的人员,在一定时期后可形成一个不需要意识的自动化行为流。
这种习惯性操作,大多数人是通过认真学习规程等间接经验反复实践“练”出来的。
而少部分人却没有“练”,仅是由多次作业而“形成”和规程相背的直接经验,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习惯性违章”。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习惯性操作效率较高,发生事故的机率也低,然而一旦发生异常情况,这部分未“练”
过而自然“形成”的习惯性违章的人们,由于受习惯心理的作用而忽视异常信息,不能及时判断处理和做好防护而发生事故。
3.3省能心理
行为人嫌麻烦,图省事,总想以较少的能量取得最好的效果,这种心理对技术革新一类的工作有积极意义,但在安全操作方面却常常引起不良后果。
3.4自我表现心理(或者叫逞能心理)
有些人越是技术差,经验少,越要自我表现,以改变不被人重视的处境,虽然一知半解,却表现得很自信,有把握,不懂装懂,硬充好汉。
有自我表现心理的人,一较上劲,或者一有机会,就可能盲目蛮干而违章。
3.5冲动心理
行为人想达到某种需要,但受到干扰。
一时实现不了就产生烦恼、焦急情绪,在作业中就出现不耐烦、图省力的行为,为尽快达到以预想的目的而抢实践、争速度不按正常的工作程序办事。
3.6厌倦心理
长时间的单调作业,没有多大的变化和刺激,对这种作业,行为人通常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厌倦,常表现出精神疲劳,心不在焉,对工作无兴趣,“不注意”想尽快摆脱这种状态,但又无法摆脱,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疲劳,是大脑意识水平低下所致。
有研究表明,在一个班的时间内,行为最高可靠性阶段只占有10%,完全不客靠阶段占30%,而行为人在安全不可靠阶段,意识水平低,不能将注意力积极向前推进,判断力和反应力很低,容易产生失误。
3.7紧张心理
人在工作繁忙的时候,常处于精神紧张状态大脑意识水平长时间兴奋,导致一时时性血压升高或生理上出现其它反应,一般来说,紧张状态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警戒反应期、抵抗期、衰竭期。
在不超过衰竭期的紧张状态下,人还能提高工作效率,若长期过度紧张,体内代谢便失去平衡,行为人的劳动能力就会下降,并陷入混乱。
4减少人因事故的对策
控制人为失误,首先需要克服不良心理,提高人的行为过程的
“正确性”。
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如下控制人为失误的措施。
4.1优化人-机系统设计
1)合理进行人机功能分配。
充分发挥人与机器各自优势,合理分配机器和人的工作任务,既可减少人为失误,又可提高工作效率。
用机器代替人在减少由个人和运行程序原因造成的无关行动方面有较大的效果。
2)采用冗余系统。
一是采取两人操作,进行互控组成核对系统;二是由人和机器共同操作组成人机并联系统,人的缺点由机器来弥补,机器发生故障时可由人采取适当措施克服。
3)耐失误的设计。
耐失误或防失误设计是指通过精心设计,使人与机器的位置关系合理、组合匹配良好、操作与应答形式科学,信息的有效性、易读性好。
也可对控制器的形状和尺寸进行改进,采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控制器防止连接操作失误,或采取强制措施使操作人员不易发生失误,或使失误后果无害,降低和减少人为失误引发的事故损失。
4)提示和警告标识设计。
提示和警告可以提醒人们注意危险源
的存在和一些操作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对易出现问题的地点和操作环节设计安全警示标语、提示用语和禁止的标识符号,可以提高作业人员的注意力,减少遗漏差错发生。
4.2加强安全管理
代办差错主要原因是基本操作能力差、盲目蛮干和违章。
因此,首先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基本操作技能培训。
通过安全教育可加强人的安全意识,避免蛮干行为,基本操作技能培训及标准化操作规程的强化执行可减少人的违章等不安全行为,预防事故的发生。
其次,实施动态安全管理,控制人的异常行为。
该方面的主要措施是加强自我控制和做好跟踪控制,另外要搞好安全检查、做好安全监控工作。
最后,要加速推行现代安全技术,选用高标准的安全装备,追求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化,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技术的研发工作,设计出更加安全的人机系统。
4.3建立人因数据库
进一步开展人因事故的调查研究,做好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工作。
针对事故,建立并完善人因数据库。
要保证数据库内人因事件数据
采集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实用性,建立结构化的数据采集模式。
定期对行车人因事故信息进行分析,查找其中的关联关系,挖掘事故的内在原因,及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实现运输安全、有序、可控。
5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企业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模式已由传统的直接操作控制生产设备转化为通过控制室进行远程自动化监控,尤其在大型冶金、化工、发电企业,仪表监控作业已成为最主要的作业。
随着科技进步,系统设备(硬件和软件)可靠性不断提高,运行环境得到大的改善,但作为复杂社会技术系统极其重要的一方人,一方面,由于其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特性,既存在一些内在弱点,又有极大可塑性和难以控制性;另一方面,尽管系统自动化程度提高了,但归根结底还要由人来控制操作,由人来设计、制造、组织、管理、维修、训练,由人来决策。
因此,预防与减少人因事故已是现代工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戢晓峰,吴其刚,张在龙人因可靠性分析在铁路安全管理中
的运用[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7,34(2):82-84
[2]谷鸿溪,张建伟铁路行车关键工种人员可靠性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南工学院学报,1999,13(2):95-99
[3]StraterO.Evaluationofhumanreliabilityonthebasisofoperat ionalexperience,RS-170[R].Cologne:GRS,2000.
[4]张力,王以群人因分析:需要、系统工程理论与实
践,2001,13219.
[5]罗晓利人因(HF)事故与事故征候分类标准及近十二年中国民航HF事故与征候的分类统计报告[J].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2002,(5):55262.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