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物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共8题)
第(1)题
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的重要工具。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示意图,现利用质谱仪对氢元素进行测量。
让氢的三种同位素的离子流从容器A下方的小孔S无初速度进入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氢的三种同位素分别为氕(即为质子)、氘(质量约为质子的2倍,电荷量与质子相同)、氚(质量约为质子的3倍,电荷量与质子相同),最后打在照相底片D上,形成a、b、c三条“质谱线”。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进入磁场时速度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
B.进入磁场时动能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
C.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由小到大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
D.a、b、c三条“质谱线”依次排列的顺序是氕、氘、氚
第(2)题
著名物理学家费曼曾设计过这样一个实验:一块水平放置的绝缘体圆盘可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自由转动,在圆盘的中部有一个线圈,圆盘的边缘固定着一圈带负电的金属小球,如图所示。
当线圈接通直流电源后,圆盘会发生转动,线圈中的电流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对静止电荷有作用力
B.磁场对静止电荷有作用力
C.圆盘会发生转动,不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D.变化的磁场可以产生电场
第(3)题
2022年北京冬奥会跳台滑雪项目在位于张家口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运动员穿专用滑雪板,在滑雪道上获得一定速度后从跳台飞出,在空中飞行一段距离后着陆。
现有某运动员从跳台处沿水平方向飞出,在斜坡处着陆,如图所示。
已知时运动员离斜坡面最远,测得间的水平距离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在处的速度大小为
B.从处运动到处的时间为
C.从处运动到处过程中动量变化率不断变化
D.运动员离坡面的最大距离为
第(4)题
某同学玩掷飞镖游戏,先后将两只飞镖a、b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已知飞镖投出的初速度v a < v b,不计空气阻力,则两只飞镖插在竖直靶上的状态(侧视图)可能是()
A.B.C.D.
第(5)题
中国近20年来在粒子物理实验与粒子探测技术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
某研究学者在做粒子探测实验时,将一个电量为
的粒子,自匀强磁场a点向左水平射出,当它运动到b点时,与一个带电量为静止的粒子发生碰撞并结合为一个新粒
子,不考虑粒子的重力,试分析接下来新粒子的运动轨迹是( )
A.B.
C.D.
第(6)题
某同学做双缝干涉实验时,用波长为的激光照射双缝,墙上的P点出现第3级亮条纹(中央亮条纹为第0级亮条纹)。
当他改用另一种激光照射双缝时,P点变为第4级亮条纹,则该激光的波长为()
A
.B.C.D.
第(7)题
一小汽车以速度在平直轨道上正常行驶,要通过前方一隧道,需提前减速,以速度匀速通过隧道后,立即加速到原来的速
度,小汽车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2
B.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加速阶段与匀速阶段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2
D
.小汽车从开始减速直至再恢复到的过程中通过的路程为
第(8)题
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大地震造成了福岛核电站核泄漏。
在泄露的污染物中含有大量放射性元素,其衰变方程为,半衰期为8天,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产生的射线来自于原子的核外电子
B.该反应前后质量亏损
C.放射性元素发生的衰变为衰变
D.经过16天,75%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答案中有多个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共4题)
第(1)题
某静电场的电场线沿轴,其电场强度随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设轴正方向为静电场的正方向,在坐标原点有一电荷量为
的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轴正向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带正电
B.粒子运动到处速度最大
C.粒子不可能运动到处
D
.在区域内,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为
第(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都证明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
B.同一个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温度有关
C.玻璃是非晶体,其分子在空间上周期性排列
D.人感觉天气闷热时,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大
E.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两个动能不同的分子相比,动能大的分子温度高
第(3)题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边长为L,电阻为R的单匝正方形导线框放在绝缘的光滑水平面上。
空间中存在一竖直向下的单
边界匀强磁场,线框有一半在磁场内。
其边与磁场边界平行。
时刻起,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小,如图乙所
示。
线框运动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中斜向虚线为过O点速度图线的切线,则( )
A.磁感应强度的变化率为
B.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沿顺时针方向
C.时刻,线框的热功率为
D.时间内,通过线框的电荷量为
第(4)题
氢原子能级如图,大量处于n=3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放出a、b、c三种频率的光,其中只有b、c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产生光电子,且c光照射产生的光电子在实验中衍射现象更明显,则( )
A.三种光的频率关系为
B.a、b、c光子的动量之比为63:403:340
C.b、c光分别照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
D.处于n=2能级的氢原子可能会被c光照射金属铂产生的光电子碰撞而跃迁到n=4能级
三、解答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 (共4题)
第(1)题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下端与水平桌面相切,小滑块A和B分别静止在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和最低点。
现将A 无初速释放,A与B碰撞后结合为一个整体,并沿桌面滑动。
已知圆弧轨道光滑,半径;A和B的质量均为,A 和B整体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重力加速度取。
求:
(1)与B碰撞前瞬间A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2)A与B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3)A和B整体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
第(2)题
如图,在空间中建立固定的直角坐标系xOy,并施加垂直平面xOy的匀强磁场和平行y轴的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从坐标原点O沿x轴正方向以速度v抛出,粒子将做匀速度直线运动。
不计粒子的重力。
(1)求电场强度的大小;
(2)若将粒子从坐标原点O静止释放,求粒子此后运动过程中达到最大速度时的位置坐标;
(3)若将粒子从坐标原点O静止释放,当粒子速度第一次达到最大值时撤去电场,求粒子此后运动的轨迹方程。
第(3)题
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足够长斜面倾角为,斜面上并排放置两个物块A、B(均可视为质点),在沿斜面向上的
恒力F(大小未知)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物块A、B接触但不粘连,F作用时间t后撤去,此时物块A、B的速度大小为。
已知物块A、B的质量均为m,物块A、B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物块A、B间每次碰撞时
间极短(可忽略不计),且皆为弹性正碰,重力加速度为g,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求:(1)恒力F的大小;
(2)物块B沿斜面向上运动的速度减为零时物块A、B之间的距离x;
(3)物块A、B第一次碰后瞬间物块A的速度大小;
(4)物块A、B从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前瞬间,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第(4)题
如图所示,用一个绝热活塞将绝热容器平均分成A、B两部分,用控制阀K固定活塞,开始时A、B两部分气体的温度都是27℃,压强都是,保持A体积不变,给电热丝通电,使气体A的温度升高到87℃,求:
(1)气体A的压强是多少?
(2)保持气体A的温度不变,拔出控制阀K,活塞将向右移动压缩气体B,平衡后气体B的体积被压缩倍,气体B的温度是多少摄氏度?
四、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20分 (共2题)
第(1)题
某实验小组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滑块(含遮光条)的质量用M表示,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
(1)本实验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满足。
(2)通过气垫导轨上的刻度尺读出两个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通过数字计时器测量遮光条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t。
实验小组保持光电门2的位置及滑块在气垫导轨上的释放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1的位置进行多次测量,测得多组L和t数据,根据测验数据,作出了图像如图2所示,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根据图线可求出滑块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经过光电门2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即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第(2)题
某实验小组用图甲实验装置验证钩码与滑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主要步骤如下:
①钩码的质量为m,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为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用刻度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②调节旋钮使气垫导轨水平,同时调节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释放滑块,用计时器分别测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 A和△t B。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遮光条的宽度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d=___________cm。
(2)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则mgs=___________(用M、m、d、△t A和△t B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