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3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
为切实做好我校传染病防治、消毒通风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各教室、办公室以及楼道等每天安排学生值日,每周大扫除。

每天按时(或按实际需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排固定的消毒通风人员,按时消毒通风,并做好消毒通风记录。

二、校园公共环境(实验室、垃圾池、厕所等),责任人每周用消毒液消毒一次,防控传染病小组进行监督检查。

三、如发现校外、社区有传染病病例,全校各部门按照学校传染病防控预案进行责任区内的消毒工作,每天早上、中午分别用84消毒液消毒。

四、如发现班内出现传染病,则及时上报学校,并做好相应的放学后喷洒消毒和紫光灯照射消毒措施。

五、各班要勤打扫卫生,保持室内整洁、清净,不要随地吐痰,以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六、加强学校饮食安全,防止病从口入,对学生餐、饮用水作如下规定:
(一)对提供学生餐的单位要求出示供餐资质,对供餐人员要求有身体健康证。

(二)对饮用水要求有供水设备、卫生许可证及饮用水的检测报告。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2)
一、背景与目的
为了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健康安全,促进学校的良好学习和工作环境,根据国家和地方卫生健康部门的要求,制定本通风消毒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内各类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场所,旨在规范通风消毒工作。

三、通风要求
1. 开窗通风:教室、办公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每小时至少开窗通风10分钟。

2. 机械通风:在没有自然通风条件或无法满足通风要求的区域,应做好机械通风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通风换气操作。

3. 居住区通风:宿舍楼内的公共通道、楼道、楼梯间等区域每天定时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四、消毒要求
1. 变频断电式紫外线灯消毒:针对教室、办公室等人员流动频繁的区域,每天放学或工作结束后,进行紫外线灯消毒,保持空气的清洁。

2. 室内消毒:针对室内公共区域、办公家具、门把手、电脑键盘等易接触的物品,每天进行消毒,保证学校内部环境的卫生。

3. 外部物品消毒:每天对外界带入学校的物品如快递包裹、交付的食品等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外部物品的污染。

4. 餐厅厨房消毒:餐厅厨房进行严格的防护和消毒措施,确保食物的卫生安全。

5. 学生寝室消毒:学生寝室每周进行统一的消毒工作,包括床铺、桌椅、衣物、个人用品等。

五、工作流程
1. 通风消毒计划:学校每学期制定通风消毒计划,并在各场所公示,明确通风消毒的时间和地点。

2. 通风消毒操作:各场所指定专人负责通风消毒工作,保证操作规范、及时性和可靠性。

3. 消毒用品准备:学校提供必要的消毒用品,包括消毒液、消毒纸巾、紫外线灯等。

4. 消毒记录:对每次通风消毒进行记录,包括消毒时间、负责人、消毒区域等,以备后续查阅。

六、员工培训
学校每学期对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员工进行培训,包括通风技巧、消毒操作要点等,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意识。

七、责任与监督
学校相关部门负责通风消毒工作的监督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对工作不到位的责任人进行处理。

八、附则
本制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调整和修改后的内容需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执行。

以上为学校通风消毒制度模板,希望能够为学校制定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例文(3)
学校通风消毒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工的身体健康,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等部门颁发的相关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和学生。

第三条定义
1. 通风:指室内外空气的交换和流动,以排除室内有害物质、维持室内空气质量和温湿度。

2. 消毒:指通过特定方法和药剂,杀灭室内表面、空气中的病原体,以预防疾病的传播。

第二章通风要求
第四条宿舍通风
1. 学校宿舍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每天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可以通过开窗、开启通风设备或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法来实现通风。

2. 在疾病高发期间,应加强宿舍通风频率和时间,确保室内空气流动。

可采用定时开窗通风、开启空调外循环模式等措施。

第五条教室通风
1. 教室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每天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每节课前应开窗通风10分钟以上,课间休息时应开窗通风10分钟以上。

2. 在疾病高发期间,应加强教室通风频率和时间。

可通过开窗通风、设置机械通风设备等措施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第六条公共场所通风
1. 学校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场所应保证良好的通风状况。

每天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 在疾病高发期间,应加强公共场所通风频率和时间。

可通过开窗通风、设置机械通风设备等措施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第三章消毒要求
第七条消毒频率
1. 公共场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每日至少消毒一次。

2. 学校图书馆、体育馆、食堂等公共场所,每日至少消毒两次,高峰期增加消毒次数。

3. 课桌、椅子、门把手、楼梯扶手等频繁接触物品,每日至少消毒一次。

4. 游乐设施、体育器材等经常接触人体的物品,每日至少消毒一次。

第八条消毒时间
1. 消毒应在学生和教职工不在场时进行,以免对人员造成伤害。

2. 公共场所、教室、宿舍等重点区域的消毒时间应安排在学校放学后开始,次日上课前结束。

第九条消毒方法
1. 消毒可以使用物理消毒和化学消毒两种方法。

2. 物理消毒:可采用紫外线辐射、高温蒸汽、气雾、紫外线杀菌灯等方法。

3. 化学消毒:可使用消毒液、酒精、过氧化氢等化学物质进行消毒。

第十条消毒剂选择
1. 根据消毒对象和消毒要求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2. 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备杀菌、灭活病毒等特性,且无刺激性气味。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
第十一条责任部门
1. 学校卫生保健部门负责制定和组织实施学校的通风消毒制度,并进行监督和管理。

2. 各教职员工应加强学生通风消毒的宣传教育,积极配合执行制度。

第十二条监督检查
1. 学校卫生保健部门定期对学校的通风消毒情况进行检查。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跟进整改情况。

2. 制定通风消毒巡查表,每周对疫情防控重点区域进行巡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三条报告制度
1. 学校卫生保健部门每月制定通风消毒工作报告,将报告上报学校相关部门和上级卫生健康部门。

2. 学校卫生保健部门每季度与学校相关部门共同召开卫生工作推进会议,总结上季度的通风消毒工作,研究解决问题,并制定下季度的工作计划。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法律责任
对于故意违反学校通风消毒制度的教职工和学生,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学校卫生保健部门所有。

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如有修订,将另行制定修订方案并公布。

以上为学校通风消毒制度的模板范本,仅供参考使用。

具体制度的编写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具体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