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中野望诊冶的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菌,同时保质期还标明在24个月以上,这种产品肯定是不合格的。

3讨论
目前市场上微生态产品种类较多且复杂,非专业人员临床使用时若无判别标准,谨以此文作为参考,希望在使用微生态产品时能有自己的鉴别依据,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另外,不要把微生态产品的作用过于夸大,很多时候在疾病治疗方面其效果是不如化学药物的,有些厂家为了短时间内推销自己的产品,在作用效果上夸大宣传,误导买家长时间超剂量使用,最终也未获得理想效果,这种情
况在基层养殖场很普遍,建议将该类产品多用在畜禽日常保健、疾病预防及抗生素替代使用等方面[3]。

参考文献
[1]张双玲.微生态制剂的研究进展[J].河北农机,2019(8):64.[2]李雅丽,甘文平.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在猪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J].中国畜禽种业,2019,15(8):56-57.[3]
安冬.微生态制剂在畜牧兽医上的实践应用[J].兽医导刊,2020(6):255.
【责任编辑:刘少雷】
在长期的医学医疗实践中,兽医总结出家畜体外窍、四肢、皮毛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口色、舌苔和脏腑的关系更为密切,如果脏腑气血有了变化,就必然反映到体表特征的变化[1-4]。

因此通过望诊对病畜外部神、色、形、态等变化进行全面观察,就可以了解内脏精气的盛衰,初步对病情的缓急、病势的轻重和预后的良否作出判断[5-8]。

1整体望诊
主要观察病畜的精神状态、体质和姿态。

1.1望精神
精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由畜体的形态、动静等方面表现出来。

望精神就是观察病畜的精神好坏,意识是否清楚,动作是否协调,反应
收稿日期:2021-10-28
基金项目:云南农业大学科研启动资助项目(A2032021016)*通信作者
向丽梅,女,1982年生,兽医师。

兽医临床中“望诊”的方法
向丽梅1苏云顺2和凤平3*
1.云南姚安县弥兴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姚安675302;
2.云南姚安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姚
安675300;3.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昆明650201
摘要望诊是在兽医临床中运用视觉对病畜的神、色、形态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色泽等异常变化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生理变化,从而确定有关疾病发生的一种诊断方法。

望诊为四诊之首,在临床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文从整体望诊(望精神、望体质、望姿态)、局部望诊(望饮食和咀嚼、望皮毛、望呼吸、望四肢、望眼睛、望鼻和鼻镜、望口唇、望槽口、望二阴、望二便、望汗液)、望口色(望口色的部位、望口色的方法、望口津、望明亮与晦暗、望舌头)等方面介绍了望诊的具体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望诊;兽医临床;方法
是否灵敏,以判断机体内脏气血阴阳的盛衰和疾病的变化。

一般来说,精气充盛则神旺,精气虚衰则神疲,精神不能离形体单独存在。

形健则神健,形衰则神疲,如家畜精神充沛则两眼灵活。

眼明有神,两耳灵敏,昂头站立,叫声清亮。

神识不乱,表示心神正常,称为“有神”,一般无病状态,即使有病也属正气未衰,病情较轻。

反之,若目光晦暗,反应迟钝,头低耳聋,叫声低微,称为“失神”,则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

由于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一致,可分为精神沉郁和精神兴奋2种类型。

1.2望体质
健康家畜发育正常,肌肉丰满,皮毛光润,四肢轻健,若生病多属实症、热症膁。

反之,肌肉消瘦,毛焦吊,四肢倦怠是衰弱的形体,若生病多为虚症、寒症。

1.3望姿态
姿态即姿势形态,家畜种类不同,其表现姿态也不相同,若有病可因疾病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姿态。

如猪的产后风瘫、马的结症、牛的瘤胃鼓胀、羊腹胀[4,6]等等,都有其不同的特征和不同的姿态,在临床中对疾病的诊断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2局部望诊
局部望诊是指观察病畜某一部分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有些病患会表露在畜体局部,但与整体也是密切相关的,掌握局部的病变,往往可以测知整体的变化。

2.1望饮食和咀嚼
1)望饮食。

家畜饮食欲是否正常是脏腑功能特别是脾胃功能是否正常的标志。

观察家畜饮食欲的变化可以察知脏腑的寒热和胃气的盛衰,亦可判断疾病的预后好坏,故在兽医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2)望咀嚼。

望咀嚼在望诊中是很重要的一步,不同种类的家畜有不同的咀嚼方式,如马、猪等家畜是边食边咀嚼,牛、羊等家畜多是摄食咀嚼较粗,囫囵吞下,待休息时又将食团(食糜)返回口中进行咀嚼,所以在兽医临床中对病情的诊断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2.2望皮毛
健康家畜体内气血中和平顺,血能源源不断地供养滋润皮毛。

因此,皮肤柔软而有弹性,被毛细密而有光泽。

故《元亨疗马集》说:“马之无疾,皮毛光润也”。

家畜的皮毛是随着季节气候的变迁而退换。

家畜瘦弱或生病时,气血不足或失调,不能正常供给皮毛所需的营养,皮毛就会发生变化。

肺主皮毛,肺经有病可反映出皮毛的色泽变化等。

2.3望呼吸
出气为呼,入气为吸,一呼一吸,谓之一息。

呼吸是家畜体内外清浊之气在肺内交换的一种生理机能。

健康家畜的呼吸动作是胸腹同时起伏活动,呼吸平顺,协调自如。

如各种家畜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大致如下:猪10~20次、牛10~30次、羊12~20次、马8~16次,若呼吸过快或过慢,说明此家畜有着病痛。

2.4望四肢
健康的家畜四肢轻健,运动协调,行动自如。

当家畜肢蹄有病时,为缓解疼痛,必然呈现肢体负重异常,运步状态改变。

因此,临床如瘸腿骨折、口蹄疫、关节化脓等等,可配合触诊和其他检查法,尽可能进行早期诊断。

2.5望眼睛
肝开窍于目,肝经有病多从眼上反映出来。

古代人把眼分为血、肉、气、风、水五轮。

内应五脏即内外眼皆为血轮应心,上下眼睑为肉轮应脾。

白睛为气轮应肺,黑睛为风轮应肝,瞳孔为水轮应肾。

《内经》中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

因此,从眼部的病变不仅可以反映脏腑的病变,而且还可以反映其脏腑的功能变化。

2.6望鼻和鼻镜
健康家畜鼻孔清洁润泽,呼吸平顺。

鼻的变化多与肺经病有关,在肺和其他脏腑有病时常在鼻部表现出一定症候。

如鼻孔干燥,多为肺热,鼻孔流白色或黄色浓涕,多属外感风寒等。

鼻镜干燥龟裂,多见于牛的实热症、百叶干等,多属重病危候症。

2.7望口唇
口唇是脾的外应。

口唇的变化多与脾脏疾病有关,如下唇松弛,多见于脾虚等,唇肿糜烂多为脾胃有热。

2.8望槽口
槽口又叫食槽,健康家畜槽口柔软干净,表示肺和脾气充足,消化功能旺盛。

2.9望二阴
即公畜的阴囊阴茎,母畜的阴门和肛门2个部位。

公畜是否有睾丸肿胀,阴囊疝气,阴茎能否勃起
等;母畜是否分泌物,阴门是否肿胀、外翻等等。

2.10望二便
家畜粪尿的颜色、硬度及其状态等,观察尿液是否正常、有没有带血、清亮程度,如牛尿为淡黄色或暗红色,马尿为浊黄色,主要是颜色,尿量和清浊等方面,对尿路疾病的诊断很重要。

2.11望汗液
汗液是机体津血转化而来的,它的正常分泌依靠机体的营卫,特别是卫气的调节,因此汗液分泌异常,可以反映出机体津血及营卫的变化情况。

3望口色
观察口色是兽医学中具有特色的一部分。

口色是气血的外荣,口色的变化反映着体内气血的盛衰,脏腑的虚实,因而看口色不仅是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而且在判断疾病预后上也有重要的意义。

3.1望口色的部位
检查口色,一般看舌、唇、排齿、卧蚕、口角5处,其中以看舌为主。

1)舌:“心开窍于舌,舌为心之首”。

舌主要反映心脏、气血运行的功能变化,但舌与心、肝、脾、肾等经脉密切联系,因此舌也反映其他脏腑的功能变化。

中兽医学有舌尖属心肺、舌中属脾胃、舌根属肾、舌旁属肝的记载,在临床中也很灵验。

2)唇:“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脏连唇”。

唇色及其温度主要反映脾胃的功能变化。

3)排齿:排齿指齿根部的牙龈,由于“肾主骨,齿为骨之余”,所以排齿主要反映肾、脾胃的功能变化。

4)卧蚕:卧蚕指舌下方,舌系带前方两侧。

颌下腺开口处的舌下肉阜,形状像蚕,故称卧蚕。

中兽医学将左侧肉阜称为金关,右侧肉阜称为玉户,内应肺经,《元亨疗马集》中有“欲知骡马诸般病,舌下先须看卧蚕”之说的记载。

5)口角:口角指颊部黏膜,一般反映三焦的功能变化。

3.2望口色的方法
由于家畜种类不同,其具体方法有所差异。

1)检查猪时须有助手协助缓缓接近,使猪自行安静卧下即可。

一手持30cm长的木棍从口角轻轻插入,横行于口中。

口即张开,舌自动出,用手将口唇翻开,仔细观察。

2)检查牛时,应站立在牛头侧面,一手提高鼻圈,另一手先翻开上下唇,看唇和排齿;再以二指从口角伸入口腔,口即张开,即能检查舌面、舌底和卧蚕的色泽。

3)从马左侧接近畜体,右手握住龙头,左手拉起上唇,注意观察。

唇和排齿的颜色及光泽,干湿,然后左手食指、中指二指从左侧口角伸入口腔感觉温度、湿度的情况。

随即将二指叉开,使口腔张开观察口色、色态及舌苔;再将舌拉出口外,详细观察舌津以及有无损伤等,观察卧蚕及牙齿的变化。

4)正常口色,正常家畜的口色是鲜明光润,呈粉红色,一般幼畜稍偏红,老畜稍偏暗。

春夏稍偏红,冬秋稍偏暗,故有“春似桃花,夏似莲,秋冬桃红,皆安然”的说法。

5)疾病口色,口色反映体内气血的变化,气血平顺,口色鲜明光润。

光主气,气正光明,气虚则光暗,气绝则无光。

色主血,血亮则色正,血热则色红,血虚则色淡,血瘀则色紫。

凡因病而出现的一切不正常的口色皆为病色。

常见的病色有白、红、青、黄4种。

紫黑色有时见到,但多数家畜则重病危症。

白色:主癔症,多系正气不足身体虚弱。

红色:主热症,主要见于热证及各种温病的发热期。

青色:主寒主痛,主要见于疼痛和感受寒邪的病症。

黄色:主湿或湿热,多为脾、肝、胆湿热或寒湿之象。

紫色:临床多为黑紫色,为津液极度匮乏、气血停滞的重危症。

3.3望口津
口津就是口内津液的简称,口津是口内干湿度的表现。

口内湿度反映着体内津液的变化,健康家畜体内津液充足。

1)口津干燥:多为津液不足,兼有热象,为热盛伤阴,见于肺热、胃热等症。

2)口内干枯:多因热毒过盛,津液枯竭所致,多亡阴危象。

3)口内湿滑:多为水湿偏盛,为湿热内盛,见于肠黄等症。

4)口内垂涎:多为水湿过盛,如脾寒症、脾胃阴虚、口舌生疮或中毒等。

3.4望明亮与晦暗
看口色时应注意观察口内的光泽度,根据明亮
与晦暗的程度,可以判断机体正气的盛衰。

口色鲜明者,正气未伤。

口色晦暗者,正气已伤。

病色有光泽,正气尚存,气血未败可治;若晦暗枯夭,表明气滞血瘀难治。

《元亨疗马集》脉色论中指出“青如翠羽者生,似靛染者死。

赤如鸡冠者生,似血不血者死。

白如豕膏者生,似枯骨者死。

黑如鸟羽者生,似砚台墨者死。

黄如蟹腹者生,似黄土者死。

”凡翠羽、鸡冠、豕膏、鸟羽、蟹腹的颜色均表现色彩光润,生机尚存,凡靛染、血不血、枯骨、砚墨、黄土之色,均色彩晦暗,缺乏生机,多属难治之症,可见口腔的光泽度,在判断家畜机能正气的盛衰上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6-8]。

3.5望舌头
望舌头主要是观察舌质、舌苔等4个方面。

舌质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又称舌体;舌苔是舌面上附着的苔状物。

1)望舌质:主要观察舌质的老、嫩、胀、瘪、裂纹、芒刺等。

2)望舌态:主要观察舌体的软萎、强硬、震颤、歪斜、伸缩等。

3)望舌苔: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和黑苔。

4)望胎质:主要有舌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和有无等。

4结语
总之,望诊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是我国兽医学的重中之重,通过望诊可知畜体的体内各脏器的病理变化,可根据各脏器的病变,预知病情,预后情况,掌握望诊方法可初步确定患畜的疾病所在部位及病因,给出正确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是兽医临床检查不可或缺的手段和经验。

参考文献
[1]魏锁成.中医和中兽医望诊的发展简史与沿革[J].农业考古,1994
(1):322-324.
[2]朱志琼.浅谈中兽医的疾病诊断和防治方法[J].现代畜牧科技,
2020(1):75-76.
[3]张洪增.望诊与鸡病诊断[J].中国家禽,2003,25(1):42.
[4]沈有林.牛病的中医诊断[J].养殖技术顾问,2014(7):137.
[5]李学虎,李学标.浅谈中兽医的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J].今日畜
牧兽医,2019,35(2):84.
[6]林育娟.常见羊病中兽医治疗与预防措施[J].兽医导刊,2021
(17):136-137.
[7]徐扬.家畜常见病中兽医治疗效果[J].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1(4):74-75.
[8]高欣召,王谨,王玮,等.中兽医疾病诊断与防治方法[J].畜牧兽
医科学(电子版),2019(3):37-38.
【责任编辑:刘少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