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练习六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 jiān( ) jiàn
( )
参cēn ( )cān ()
差 chà( )cī ( )
3、练习2
(1) 自由读读这句话。
(2) 指名读,试一试。
(3) 正音,齐读。
(4) 各人想想“称、兴”的另外读音并试着组词。不知道的可以查字典。
(5) 指名说一说读音、组词。
4、练习3
(1) 自由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 同桌互相读读。
(3) 指名读一读。
出示“印、即、郎”
(1) 指名读读这三个字。
(2) 观察一下它们的结构,写字时的共同点。
(3) 指名说一说。
(4) 教师小结并范写。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在写得时候要注意左高右低。
(一)成语:
1、学生借助字典自由读读。
2、 指名读。
3、 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风—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2017年 月 日
课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练习六 》
集备人
使用人
教 材 解 读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1、学用字词句,辨析多音字,从而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2)练写“横折”
A、 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 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3) 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 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 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4、 再自由读读,体会体会。
(二)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认读成语,把成语读正确
2) 小组合作,组长主持,依次说说成语的意思。
3) 由组长记下组内经过自主学习仍没有理解的成语。
4)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
5)、师相机指导,小结并简述成语的大概意思
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了解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3、生借助字典读读这首诗。
4、指名读读。
5、图文对照,再读诗句,初步体会诗意。
6、师生讨论对诗的理解。
7、指导朗读。
8、自由练习背诵。
9、指名背诵、齐背。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 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B、教师范写。
C、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激励学生大胆表现
引导学生掌握书写顺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读帖能力
板书设计
发人深省丢三落四
亲密无间参差不齐
《竹石》
介绍我的小制作
教学反思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增加积累。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折。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难点:辨析多音字;指导说清楚制作过程。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用字词句
二、写好钢笔字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同桌互读指出错误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交流成果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古诗《竹石》
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三、书法指导
1、出示图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石)
你觉得这幅画画得怎样?
2、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郑夔,也就是郑板桥看到这幅画后喜爱至极,当即题诗一首,(出示诗《竹石》)因此我们通常把这类诗称为“题画诗”。
三、读读背背
1、审题
(1) 指名读题目1。
(2) 说说本题的要求。
2、我的十分钟
(1) 出示黑板,学生自由认读“发人深省、丢三落四、亲密无间、参差不齐”。
(2) 查字典对照自己有无读错音的,并了解这些字的另外读音与意思。
(3) 给多音字组词:
省shěng( ) xǐng ( )
落luõ( ) là ( )
( )
参cēn ( )cān ()
差 chà( )cī ( )
3、练习2
(1) 自由读读这句话。
(2) 指名读,试一试。
(3) 正音,齐读。
(4) 各人想想“称、兴”的另外读音并试着组词。不知道的可以查字典。
(5) 指名说一说读音、组词。
4、练习3
(1) 自由读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2) 同桌互相读读。
(3) 指名读一读。
出示“印、即、郎”
(1) 指名读读这三个字。
(2) 观察一下它们的结构,写字时的共同点。
(3) 指名说一说。
(4) 教师小结并范写。
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在写得时候要注意左高右低。
(一)成语:
1、学生借助字典自由读读。
2、 指名读。
3、 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风—雨)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2017年 月 日
课题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练习六 》
集备人
使用人
教 材 解 读
本次练习安排了五个板块,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其中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是重点。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1、学用字词句,辨析多音字,从而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多彩。
(2)练写“横折”
A、 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B、 教师范写,讲清运笔:这是横竖连写的复合笔画,宜用左尖横起笔,行笔至折处,稍停,向右上微提笔锋,然后向右下顿按,再向下中锋行笔,略向内收
C、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注意提醒:折锋缓行,节节加力。
(3)练写“竖折”。
A、学生观察笔画,并说说注意点。
(3) 我的十分钟:
a组内介绍自己作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特点及制作的设想。其他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问。
b小组内评选出优秀作品。
(4) 每组选一件作品上台交流,并介绍制作过程。
(5) 在班级评出“最佳作品”和“最佳解说员”。
3、教师小结。
1、交代本次练习任务:学写笔画“折”。
2、指导
(1)出示本次要练习的笔画:横折、竖折
4、 再自由读读,体会体会。
(二)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学习任务:
1) 认读成语,把成语读正确
2) 小组合作,组长主持,依次说说成语的意思。
3) 由组长记下组内经过自主学习仍没有理解的成语。
4) 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汇报。
5)、师相机指导,小结并简述成语的大概意思
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了解多音字的不同用法
3、生借助字典读读这首诗。
4、指名读读。
5、图文对照,再读诗句,初步体会诗意。
6、师生讨论对诗的理解。
7、指导朗读。
8、自由练习背诵。
9、指名背诵、齐背。
1审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题中的要求:一要动手制作,二要说说制作过程。
2指导
(1)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2) 制作完,在小组内举行“小制作展示会”。
B、教师范写。
C、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纠正。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激励学生大胆表现
引导学生掌握书写顺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读帖能力
板书设计
发人深省丢三落四
亲密无间参差不齐
《竹石》
介绍我的小制作
教学反思
2、练习写好钢笔字。
3、读读背背,增加积累。
4、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5、学写毛笔字,练习写折。
教 学 重 点 和 难 点
重点:处处留心和口语交际
难点:辨析多音字;指导说清楚制作过程。
教 学 过 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学用字词句
二、写好钢笔字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同桌互读指出错误
指导学生正确书写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理解词语意思
学生交流成果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古诗《竹石》
二、口语交际:介绍我的小制作
三、书法指导
1、出示图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石)
你觉得这幅画画得怎样?
2、我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画家郑夔,也就是郑板桥看到这幅画后喜爱至极,当即题诗一首,(出示诗《竹石》)因此我们通常把这类诗称为“题画诗”。
三、读读背背
1、审题
(1) 指名读题目1。
(2) 说说本题的要求。
2、我的十分钟
(1) 出示黑板,学生自由认读“发人深省、丢三落四、亲密无间、参差不齐”。
(2) 查字典对照自己有无读错音的,并了解这些字的另外读音与意思。
(3) 给多音字组词:
省shěng( ) xǐng ( )
落luõ( ) l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