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2015年高考政治分类题库考点17:选修部分_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7 选修部分
【选修2——经济学常识】
一、选择题
检索号43
11.(2015·四川文综·T1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反映各经济思想自身逻辑的是
( ) A.斯密国民财富增长理论:分工→市场规模扩大→劳动生产率提高→国民财富增长
B.李嘉图国际分工理论:相同产品生产→各国成本不同→依据成本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C.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市场经济内在矛盾→生产相对过剩→企业倒闭→经济危机
D.凯恩斯失业理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等心理规律→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危机→失业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不同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把握他们的核心经济理论。
【解析】选D。
二、非选择题
检索号43
36.(2015·江苏单科·T36)【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经济学常识】
材料一统治者要想更好地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就应将其权力严格限制于立法职责,而让资本自我寻找最有利可图的渠道,让商品自我发现其公平价值,让努力和智慧得到它们应得的回报,让懒惰和愚蠢受到上天的惩罚,并且要做到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财产、减少法律成本、严格控制国家部门的花费。
政府的职责应仅限于此,而人民大众有把握把其他的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托马斯·贝宾顿·麦考利
材料二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经济生活中存在不确定因素,所以企业家仍有用武之地。
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将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而逐渐消除,市场经济的优点将持续保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观点?(6分)
(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的认识。
(6分)
【解题指南】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学常识中亚当·斯密的自由放任政策和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这两种理论观点。
【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将其权力严格限制于立法职责,而让资本自我寻找最有利可图的渠道”关键信息即可得出:自由放任观点,即放任市场,限制政府的作用。
抓住材料二中“市场经济的各种弊端将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而逐渐消除”关键信息即可得出:国家干预可以弥补市场的缺陷,促进经济发展。
第(2)问,属于认识类题型,既要答二者关系“是什么”,又要回答“如何处理”二者关系。
市场有优点,也有不足,国家干预可以弥补市场不足。
因此,既要市场,也要宏观调控。
答案:(1)材料一反映的是自由放任的观点;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限制政府的作用。
材料二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的观点;国家干预可以有效克服市场失灵,弥补
市场的缺陷;促进市场经济更好发展。
(2)市场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市场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国家干预经济是克服市场经济弊端的必然要求;既要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检索号43
26.(2015·海南单科·T26)(8分)【经济学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马克思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阐明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对于无产阶级认清自己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有哪些理论创新?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设问要求分析与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学说相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哪些理论创新。
【解析】古典经济学认为商品和价值是永恒的范畴,而马克思认为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古典经济学没有正确区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而马克思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答案:认识到商品和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它们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生产关系,都是历史的产物;区分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揭示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与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劳动价值论成为科学。
【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非选择题
检索号44
15.(2015·浙江自选模块·07)“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模块(10分)
2014年6月25日,美国国会众议院议长约翰·博纳在每周通报会上宣布,他将寻
求国会的支持,向联邦法院起诉奥巴马“采取了一系列单边行政行动,破坏了权力制衡”,“损害美国人民和人民选出的国会议员的利益”。
博纳还表示将于近期召集众议院两党领导人开会,对诉状的文字进行斟酌,然后提交给众议院投票表决,以决定是否起诉奥巴马。
不过,有评论指出,即使众议院同意起诉,也没有多少实质意义,因为联邦法院的审理可能将长达数年,届时奥巴马已不在位。
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及其核心内容,并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这一原则的弊端。
(10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的政体。
第一小问,考查所学基础知识。
第二小问,结合材料分析美国三权分立的弊端。
【解析】第一小问,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第二小问,分析材料可以看出,美国三权分立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三权分立的运作之中。
从三权分立的实质、效率低下、实践中难以真正贯彻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美国联邦政府组建和运行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其核心内容是权力分立、制约和平衡。
在美国,三权分立原则的弊端集中体现在三权分立的运作中。
①议会、政府和法院三者分立与制衡,事实上是协调资产阶级内部权力分配的一种机制,广大劳动人民不可能对权力运用施加重要影响。
②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致使三大权力机关之间相互扯皮,效率低下。
即使博纳提起诉讼,这一诉讼很可能无疾而终。
③三权分立原则及其确立的分立制衡制度在政治实践中难以得到真正贯彻。
(2015·江苏单科·T36)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一苏联解体后,原加盟共和国之一的A国建构了以三权分立为特点的政治体制,总统、议会和政府之间频繁发生权力之争,无休止的内耗让国家元气大伤,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欧盟东扩过程中,欧盟要求申请国按照欧盟国家的政治和经济标准改造其政治经济体制。
围绕入欧之争,A国地区间、民族间的矛盾逐步升级,国内分裂不断加剧。
材料二2015年1月,A国东部地区冲突加剧。
虽然欧盟与美国在扩张西方势力的总体战略目标上是一致的,但面对A国危机,欧美主张各异。
欧盟力主以和平方式化解危机,与该国、俄罗斯磋商缓和紧张局势的方法。
2月,长期政治解决A国
危机及其东部地区停火的新协议得以达成,该国危机暂时缓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说明一个国家为什么不能照搬他国的政体。
(6分)
(2)结合材料,谈谈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作用。
(6分)
【解题指南】本题以国际关系为背景,第(1)问主要考查国体与政体的知识。
解答本题时只要能够根据材料信息调度该知识点并再现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欧盟在世界多极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识。
要能够结合材料信息联系该知识点分析材料即可。
【解析】第(1)问应回答出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以及影响政体的因素,如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等基本国情。
同时再回答出不同的政体对国体的不同作用。
第(2)问,应简单概括欧盟的性质及特点,然后重点结合材料阐述欧盟在世界多极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1)国体决定政体,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程度等基本国情也是影响政体的重要因素;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照搬他国政体,既不能保障本国人民的经济权利和政治权利,也难以有效地行使国家职能。
(2)欧盟是当今世界上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国际组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欧盟主张多边主义,力争在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上有所作为;在A国危机中,欧盟主张以和平手段解决危机,使A国危机得以暂时缓和,显示了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
检索号44
27.(2015·海南单科·T27)(8分)【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2年以来,美国总统由民主党人担任,但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国会议席数发生了明显变化。
具体情况见下表。
根据材料说明美国政治形势的变化及其对国家权力运行的影响。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美国的政体,属于图表类题目。
解答本题要注意比较材料中的数据,分析数据现象反映的本质问题。
【解析】通过分析材料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2年,民主党人担任总统,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2014年之后,民主党人继续担任总统,共和党单独控制国会。
然后分析上述情况对国家权力运行的影响。
答案:2012年,民主党人担任总统,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控制国会参众两院;2014年,民主党人继续担任总统,共和党单独控制国会。
由国会参众两院之间互相扯皮变为总统与国会之间相互掣肘和推卸责任,总统的行政权力受到更多限制。
总统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绕过国会立法、推行政策的可能性增加。
检索号44
42.(2015·福建文综·T42)(10分)思想政治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团结统一看作“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义”。
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来侵略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4分) ( )
A.单一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6分) 【解题指南】本题以民族团结为背景,综合考查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和怎样维护国家统一的有关知识。
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记忆基础知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可以很明显看出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
第(2)问,从公民要履行义务巩固新型民族关系,增强凝聚力和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三个角度分析。
答案:(1)A
(2)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团结。
③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决反对任何外来势力的入侵或占领,坚持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非选择题
检索号45
B.[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2015·福建文综·T42)(10分)篮球场上,某著名球星行云流水般地摆脱防守队员,优雅地上篮或远投,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做到这一切时,他很自然地说,这就是“球感”。
一个熟练的司机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不需要经过完整的推理,就能及时地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置,这就是所谓的“路感、车感”。
上述看似不假思索的“感觉”,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洞察事物的思维活动。
(1)从科学思维的角度看,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称之为(4分) ( )
A.类比
B.直觉
C.演绎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特征。
(6分)
【解题指南】本题以生活中所谓的“路感、车感”为载体,综合考查思维特征等相关知识。
难度较小,解答本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所谓的“路感、车感”看似不假思索的“感觉”,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思维活动,这种思维活动称之为“直觉”。
第(2)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直觉的敏捷性、总体性、猜测性即可。
答案:(1)B
(2)①直觉具有敏捷性。
上述情景中,思维过程都是瞬间完成的,难以完整描述。
②直觉具有总体性。
上述情景中,直觉都是对认识对象整体的觉察。
③直觉具有猜测性。
上述情景中,直觉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还需进行理论论
证或实践检验。
【选修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非选择题
检索号46
16.(2015·浙江自选模块·08)“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模块(10分)
经讨价还价,村民陈某决定购买王某的耕牛。
付款后,陈某临时去外地看望好友,行前与王某约定两天后来牵走耕牛。
第二天,张某也找到王某购买耕牛。
由于张某出价比陈某高,王某遂决定将同一耕牛卖给张某,张某当即付款牵走耕牛。
第三天,陈某到王某家牵牛,发现耕牛已被王某卖给他人,非常生气,与王某发生争执。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并分析说明理由。
(1)本案中,谁取得耕牛的所有权?(6分)
(2)王某违反了哪项合同履行原则?(4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所有权及合同履行的原则。
第(1)问,考查所有权的知识。
首先,判断耕牛属于动产还是不动产;然后,阐述民法通则对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取得方式的规定;最后,结合材料分析。
第(2)问,考查合同的履行。
首先判断,王某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然后分析原因。
【解析】第(1)问,耕牛属于动产,法律规定按照交付方式取得所有权,本案中陈某付了款,但没有牵走耕牛,未发生实际交付。
张某付了款并牵走了耕牛,因此张某取得了耕牛的所有权。
第(2)问,分析本案可以看出,王某没有恪守信用,违背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分析理由,首先阐述诚实信用原则的要求;王某没有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滥用了自己的权利,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
答案:(1)张某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理由:①耕牛属于动产。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对于动产,一般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②本案中,陈某付了款,但没有牵走耕牛,未发生实际交付。
张某付了款并牵走耕牛,因此,张某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2)王某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理由:①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应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
②在本案中,王某没有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滥用了自己的权利,违反了合同履行的诚实信用原则。
【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检索号47
28.(2015·海南单科·T28)(8分)【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兴安幼年时父母双双离世,靠吃百家饭活下来。
他心怀感恩,努力进取,历经艰辛,最终成为一名资深编辑、知名作家。
为改变家乡文化生活落后的面貌,报答乡亲们的关爱,金兴安退休后克服种种困难,自费创办农家书屋,为落后的偏远乡村送去知识的甘霖,农家书屋成了当地农户的“技校”、师生的图书馆、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乐园。
2014年9月,金兴安荣登“中国好人榜”。
运用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说明道德对金兴安成功人生的意义。
【解题指南】本题以金兴安的事迹为背景,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知识。
首先给材料分层,然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与所学知识对应,得出结论。
【解析】首先,强调道德对个人发展、人生事业具有重要作用,然后结合材料从引导和激励作用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道德对个人发展、人生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感恩回报的道德情感和信念引导金兴安在人生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塑造完美的人格;激励他以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断进取、克服困难、回报社会、取得成功。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