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泡泡》教学设计(二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吹泡泡》教学设计(二课时)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写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时代快乐生活的留恋之情。

文章将吹泡泡的过程写得既清楚又具体,而且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值得反复品味。

学情分析
本课生字较多,可用旧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的方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课文时,重点要把第3自然段是怎样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弄明白,了解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读课文时还要带着感情,深入体会冰心奶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3自然段。

2.回忆并亲自体会吹泡泡的乐趣,学习冰心奶奶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重点·难点
知道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事物的,学会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七彩泡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第3自然段。

2.学习课文,学习如何把事物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提出要求
你们爱吹泡泡吗?现在我们比一比谁吹的泡泡又大又多(生吹泡泡)。

仔细观察吹泡泡的过程,看看谁能讲清楚(生发言)。

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吹泡泡》,看一看冰心奶奶是怎样吹泡泡的。

(板书:吹泡泡)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再用自己的方法记一记。

3.抽查生字读音。

4.重点指导记字方法
用旧字加上一部分组成新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例如:朝潮止—扯乔—骄
5.易写错的字。

“易”字下面是“勿”不是“匆”。

“戏”右上角是点。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讨论:本节课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1.生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指名回答,教师适当补充。

(先写吹泡泡的时间、地点,再写怎样吹泡泡,最后写喜欢泡泡)
四、精读课文,体会感情
1.生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作者小时候是怎样制造并玩吹泡泡的?把相关的内容画出来。

2.板书:
“放、加、和弄、蘸、吹、提、扇”。

提问:这些字词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好,写出了制作和吹泡泡的过程)
3.第3自然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
什么?
(先写制作泡泡液,接着写怎样吹,最后写吹出泡泡的样子)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吹泡泡
放一-加一-和弄一-蘸一-吹一-提一-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作者是如何把吹泡泡的过程写具体的。

2.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作者制作和吹泡泡的过程,谁能说说?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吹泡泡》。

二、研读课文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思考: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肥皂泡的美丽。

(2)目送着它们,“我们”心里为什么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3)冰心奶奶小时候为什么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2.以小组的形式读课文,然后讨论。

3.自由发言,师生互评。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最后两句话的意思
(1)作者看着这些肥皂泡,想象到了什么?(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
(2)“它们一个个飞到天上…”你能说这句话的意思吗?泡泡真能飞那么高、那么远吗?(这是作者的想象,作者希望泡泡把自己五彩的梦想捎到远方。

想着想着,心中便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三、总结升华,拓展训练
1.读了这篇文章,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2.玩一玩自己最爱玩的游戏,然后把玩的过程具体地写下来。

四、作业
课文中有许多好词好句,请同学们把喜欢的摘录下来,多读几遍
板书设计
吹泡泡
快乐、骄傲、希望热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