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心肌样细胞的诱导分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外培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向心肌样细胞的
诱导分化
张卫泽;陈跃武;陈永清;哈小琴;马凌;秦勉;洪志斌
【期刊名称】《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年(卷),期】2006(010)037
【摘要】目的:体外分离培养成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探索其基本生物学特性及向心肌细胞诱导分化的潜能,为心肌再生提供理想的自体干细胞来源.方法:实验于2005-01/12在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完成.取本院微创外科中心一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大网膜脂肪组织(取得家属同意并告知仅用作实验室研究).体外分离成人脂肪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并传代扩增培养.采用相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特点,四氮唑蓝比色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及CD44、CD34的表达,第4代细胞用5-氮胞苷诱导使其向心肌细胞分化,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心肌样细胞.结果:①分离培养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经传代纯化后细胞形态呈均-梭形生长,电镜显示细胞较为幼稚,核大,核仁明显,常染色质多,异染色质少,细胞器结构及种类简单,以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为主.②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第1和2天为细胞生长潜伏期,第3天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第7天达顶点,群体细胞倍增时间为18~20 h.③流式细胞仪检测91.83%细胞CD44表达阳性、CD34阴性.④细胞周期分析显示76.2%细胞处于G0/G1期,S期细胞占
8.7%,G2/M细胞占15.1%.⑤5-氮胞苷诱导后4周免疫细胞化学显示部分细胞缝隙连接蛋白-43表达阳性,表达率约为(29.0±1.2)%.结论:成人脂肪组织存在细胞活力旺盛的间充质干细胞且易于体外分离扩增,并在体外一定条件下具有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潜能,可望成为心肌再生医学理想的自体干细胞种子来源.
【总页数】2页(P14-17,插图37-2)
【作者】张卫泽;陈跃武;陈永清;哈小琴;马凌;秦勉;洪志斌
【作者单位】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兰州市,730000;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医学实验中心,甘肃省,兰州市,730050;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解放军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心内科,甘肃省,兰州市,730050;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甘肃省,兰州市,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
【相关文献】
1.5-氮胞苷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J], 李国庆;张卫泽;马凌;陈永清;秦勉;韩娟萍;张耀辉
2.体外培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的研究 [J], 任刚;边云飞;武晓佳;武卫东;肖传实
3.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观察 [J], 张卫泽;陈跃武;哈小琴;陈永清;秦勉;马凌;郭建巍;洪志斌
4.培养基血清浓度对5-氮胞苷诱导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 [J], 李国庆;张卫泽;马凌;陈永清;秦勉;韩娟萍;张耀辉
5.体外培养成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及向平滑肌细胞诱导分化 [J], 郭泽君;边云飞;薛君;武卫东;肖传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