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189例痛风患者的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原地区189例痛风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3000m,PO2<75%)痛风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对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高海拔地区189例痛风患者给予吸氧、药物
治疗、疼痛护理、运动饮食调控和健康教育,随访1年。
结果 113例患者症状消失,血尿酸水平降低;64例患者症状改善;1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
1年复发率为22.8%。
结论对高海拔地区痛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特别是加强运动饮食调
控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痛风患者症状改善和降低复发率。
【关键词】高海拔地区护理痛风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全身性疾病,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
急性关节炎,以单足或双足拇趾关节或踝关节肿痛为多见,易反复发作[1]。
我院
地处西藏高原,平均海拔大于3000m,PO2小于75%,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发病率高,探讨高海拔地区痛风患者有效的护理方法引起人们的关注,而国内这方面研
究的文献较少。
2008年6月至2011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189例痛风患者进行综
合护理,观察治疗效果和1年复发率,探讨高海拔地区痛风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
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89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男166例,女13例,年龄(45±27)岁;病程(27±25)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协会制定的分类标准[2]。
所有就诊时均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发病部位第1跖关节78
例,踝关节51例,膝关节19例。
多关节受累41例。
64例患者为首次发作,125例患者为反复发作。
27例患者并发尿酸性肾结石,13例并发痛风结石形成。
2 护理
2.1药物治疗护理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发生率高,可以引起反酸、恶心、呕吐等,别嘌呤醇具有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严重不
良反应,秋水仙碱具有肝纤维化、骨髓抑制等损害,糖皮质激素具有胃肠反应、
骨质疏松、活动性溃疡等反应。
注意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等用药禁忌症。
耐心细致向病人讲解药物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紧张及焦虑情绪,饭后服药。
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汇报,必要时加用胃粘膜保护药物及药物减量。
2.2运动饮食疗法急性期严格限制含嘌呤高的食物,控制嘌呤在150mg/d以下。
每周不超过1000mg,蛋白质每天50g~70g,以牛奶、鸡蛋为膳食中蛋白质
的主要来源[3]。
主食以糖类为主,可选择大米、面粉、玉米及其制品。
糖类作为
能量主要来源,可减少脂肪的分解,增加尿酸盐的排泄,避免产生酮症。
限制脂
肪摄入量,宜40-50g/d。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2000-3000ml,以稀释尿液,降低尿酸在尿中的浓度,增加其溶解度,防止结石的形成。
茶为碱性,有利
于尿酸的中和、排泄,应以淡茶为宜。
忌吸烟和饮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生姜、胡椒、辣椒、葱、蒜、浓茶、咖啡等,因为这些食物能使血乳酸增加,乳酸
对肾小管尿酸排泄有抑制作用。
提倡中等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达到
排汗和减脂的效果,应告戒患者避免剧烈运动。
2.3疼痛护理痛风急性期多起病急骤,发作于凌晨或午夜,局部疼痛剧烈,
导致患者辗转反侧,难以忍受。
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15~30°,受累关节制动,尽量减少活动。
急性期局部不宜采用冷敷、热敷。
因为冷敷不利于炎症的吸收和
消散,容易导致尿酸进一步沉积于皮下,使局部炎症加重;热敷可使病变部位充
血水肿加剧[4]。
直至疼痛缓解72h后开始适当轻微活动,促进新陈代谢和改善血
液循环。
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的方法和技巧,如意念法、转移注意力法等。
如
果使用止痛剂,观察止痛剂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4心理护理该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给患者造成巨大痛苦和经济负担。
因
此应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通过护士的语言、行为、表情、态度等影
响患者心理,使其处于最佳心理状态[5]。
针对不同患者的心态变化分别施以相应
的心理护理。
对患者及家属耐心地讲解痛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及预防
措施,理解、关心、体贴病人,使病人保持稳定情绪和良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
的信心,消除紧张、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2.5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患者和健康人群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护士在医院
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健康教育能力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
结果[6]。
因此,应尽快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采取灵活的健康教育方式。
一
方面使他们知道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危害性,积极预防,其危害主要是尿酸盐结
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
直接损伤血管内膜;尿酸能促进血小板黏附、聚集,在
血栓形成早期促使血小板血栓形成,同时尿酸盐结晶可激活血小板,有增加冠状
动脉栓塞的可能;另一方面要帮助其掌握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易患因素,如高嘌
呤饮食、过量饮酒、肥胖、高血压、高血脂、服用利尿剂、活动较少等。
我们采
取印刷宣传手册、电话回访、住院期间健康宣教等方式,帮助病人养成正确的生
活习惯。
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多做有氧运动,如爬山、慢跑、快步走等,一般3~5km/d为宜,每次运动时间根据患者情况而定,可采取逐步加量的方法,循
序渐进。
3 结果
经过对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14-28天的治疗和综合护理,189例患者中113
例症状消失,尿酸下降;64例患者症状改善;12例症状改善不明显。
出院后定
期到门诊复诊,随访1年,43例患者再次复发,复发率为22.8%(43/189)。
4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原痛风病人发病人数日趋增多,呈现
年轻化、反复发作、治疗时间长等特点,有一定的致残性。
高海拔地区由于缺氧
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内HGPRT、PRPP合成酶及腺苷酸磷酸核苷酸转移酶等功能紊乱,导致内源性嘌呤产生过多,引起血尿酸水平升高;此外,缺氧环境下血中乳
酸增多,使血液偏酸性,促使尿酸在组织中的沉积,导致痛风的发病率高[8]。
患
者急性期需规律用药,因其毒副作用大,不可长期服用,饮食结构是否科学合理,是影响痛风患者发病率的重要因素。
针对痛风患者病情,制定院内外健康宣教措施,住院期间对其生活方式强化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和加强运动,要求患者做到
坚持“三低”(低嘌呤、低脂肪、低盐)、“三忌”(忌饮酒、忌服降低尿酸排泄药物、
忌肥胖)、“三多”(多喝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多做有氧运动)的运动饮食调控法[7] ,并定期在门诊回访复查,对相关指标进行监测。
教育患者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不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
起居规律,增加体育活动,控制体重,都是防止痛风
复发的必要条件(有文献报道痛风一次复发率为36.9%[9])。
参考文献
[1]孟昭亨.痛风的防治[M].第一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26.
[2]Bellang N,Brooks PM.Coury arthritis,hyperuricemla.diagnosis and maoayement[J].Mod Med,1991,34(10):53-55.
[3]赖明媚,刘碧兰,张梅莲.痛风病人的膳食指导[J].中国伤残医学, 2008,16(6):95-96.
[4]刘平,张慧.痛风临床检查与最佳治疗方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09.
[5]陈爱华.心理护理疗效评价与影响因素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5):41-42.
[6]张华芬,林荣海,车平杰,等.健康人群高尿酸血症相关知识调查及健康教育对策[J].护理研
究,2008,22(8A):1998-1999.
[7]杨聪,吴彦民,等.高原地区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运动饮食调控疗效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21(1):64-66.
[8]何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病因与流行病学[J].中国临床医生,2009,37(1):11-13.
[9]Dietrich Rothenbacher. Rheumatology[J].2011; 50:973-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