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课标 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复习提纲
一、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由物质组成:
2、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增大。
固态物质中,分子的排列非常严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拟自由,粒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的小。
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
气态物质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
4、原子构造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5、纳米科学技术:1nm=10-9m
二、质量:
1、定义: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用m表示。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3、测量——托盘天平
①考前须知
②构造:游码、标尺、平衡螺母、横梁、分度盘、指针
③使用步骤:放置、调节、称量〔左物右码,先大后小〕。
三、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
这两个单位比拟:g/cm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
水的密度为×103kg/m3,读作×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密度的应用:m=ρV,V=m/ρ
①鉴别物质②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体积③测量不易直接测量的质量
5、密度的测量
①原理:ρ=m/V
②量筒〔量杯〕的使用:视线
6、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热胀冷缩
密度与物质鉴别: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复习提纲
一、运动的描绘
1、机械运动
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
1、比拟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时间是一样,路程长那么运动快
⑵路程一样,时间是短那么运动快
⑶比拟单位时间是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是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是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
三、长度时间是及其测量
1、长度的单位
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4、时间是的测量
①单位:秒,符号s
②秒表续数:
5、误差
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屡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细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可以防止,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防止
四、力
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的单位:牛顿〔N〕
3、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4、力的示意图: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5、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互相的〔互相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互相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五、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即: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会发生改变。
2、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性质。
惯性不是力,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物体惯性大小只与质量大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快慢均无关。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六、二力平衡:
1、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假如能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两个力互相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
运动和力的关系:
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理想情况
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不变
实际情况
物体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改变
实际情况
第十三章?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一、弹力弹簧测力计
1、弹力
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弹性形变成产生的力。
弹性、塑性
2、弹簧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弹簧受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弹簧测力计构造:弹簧、挂构、指针、刻度牌、外壳
弹簧测力计使用:使用前:①测量范围②指针是否在“O〞刻度③观察分度值;测量时:注意防止弹簧指针卡住,沿轴线方向用力;读数:视线与刻度面垂直。
二、重力
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重力的大小通常叫重量。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G=mg,其中牛/千克。
在要求不很准确的情况下g=10牛/千克
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应用:重垂线
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形状规那么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三、摩擦力
1.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
2、摩擦分为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既跟压力的大小有关,又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4、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我们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四、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假如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分清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 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者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公式 F1L1=F2L2
3、杠杆的应用
①力杠杆:L1﹥L2 F1<F2 力费间隔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②费力杠杆:L1﹤L2 F1>F2 费力间隔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③等臂杠杆:L1= L2 F1= F2 不力、不间隔,能改变力的方向等臂杠杆的详细应用:天平. 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五、其他简单机械
1、滑轮分定滑轮和动滑轮两种. 定滑轮本质是个等臂杠杆,故定滑轮不力,但它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给人们带来方便;动滑轮本质是个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故动滑轮能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2、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体重的几分之一 . 且物体升高“h〞,那么拉力作用点挪动“nh〞,其中“n〞为绳子的段数。
使用滑轮组既能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绳子段数的判断:在动滑轮和定滑轮之间划一横线,只数连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
3、轮轴和斜面
使用轮轴时,假如动力作用在轮上那么能力,假如动力作用在轴上那么能间隔。
使用斜面时,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会越力。
第十四章?压强和浮力?复习提纲
一、压强
1、压力:
①定义:垂直压在物体外表上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假如物体不受其他力,那么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
③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一样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
①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②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③公式 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④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 。
⑤增大或者减小压强的方法:改变压力大小、改变受力面积大小、同时改变前二者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液体压强的规律:
⑴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⑵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⑶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增大;
⑷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一样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p=ρgh
⑴、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
⑵、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
⑶、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4、连通器:
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
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
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三、大气压强
1、大气压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
⑴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
⑵原理分析:在管内,与管外液面相平的地方取一液片,因为液体不动故液片受到上下的压强平衡。
即向上的大气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⑶结论:大气压×105Pa(其值随着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
⑷说明:
a实验前玻璃管里水银灌满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假设未灌满,那么测量结果偏小。
b本实验假设把水银改成水,那么需要玻璃管的长度为10.3 m
c将玻璃管稍上提或者下压,管内外的高度差不变,将玻璃管倾斜,高度不变,长度变长。
2、HY大气压——支持76cm水银柱的大气压叫HY大气压。
1HY大气压×105Pa ,可支持水柱高约
3、大气压的变化
大气压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在海拔2000米内可近似地认为高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约减小1毫米贡柱,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是不均匀的,低空大气压减小得快,高空减小得慢,且大气压的值与地点、天气、季节、的变化有关。
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
3、测量工具:
⑴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⑵分类: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4、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
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2、飞机的升力
五、浮力
1、浮力的大小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同样适用于气体〕。
2、公式:F浮 = G排=ρ液V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六、浮力的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当它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上浮;当它所受的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下沉;当它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时,悬浮在液体中,或者漂浮在液面上。
2、浮力的应用
轮船:采用空心的方法增大排水量。
潜水艇:改变自身重来实现上浮下沉。
气球和飞艇:改变所受浮力的大小,实现上升下降。
励志赠言经典语录精选句;挥动**,放飞梦想。
厚积薄发,一鸣惊人。
关于努力学习的语录。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文人留下如头悬梁锥刺股的经典的,而近代又有哪些经典的高中
创作;朱本晓
2022年元月元日
励志赠言出现呢?小编筛选了高中励志赠言句经典语录,看看是否有些帮助吧。
好男儿踌躇满志,你将如愿;真巾帼灿烂扬眉,我要成功。
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
功崇惟志,业广为勤。
耕耘今天,收获明天。
成功,要靠辛勤与汗水,也要靠技巧与方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高三某班,青春无限,超越梦想,勇于争先。
敢闯敢拼,**协力,争创佳绩。
丰富学校体育内涵,共建时代校园文化。
奋勇冲击,永争第一。
奋斗冲刺,誓要蟾宫折桂;全心拼搏,定能金榜题名。
放心去飞,勇敢去追,追一切我们为完成的梦。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短暂辛苦,终身幸福。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登高山,以知天之高;临深溪,以明地之厚。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把握机遇,心想事成。
奥运精神,永驻我心。
“想”要壮志凌云,“干”要脚踏实地。
**燃烧希望,励志赢来成功。
楚汉名城,喜迎城运盛会,三湘四水,欢聚体坛精英。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学习,如何养活你的众多女人。
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想办法。
不勤于始,将悔于终。
不苦不累,高三无味;不拼不搏,高三白活。
不经三思不求教不动笔墨不读书,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
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
不耻下问,学以致用,锲而不舍,孜孜不倦。
博学强识,时不我待,黑发勤学,自首不悔。
播下希望,充满**,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保定宗旨,砥砺德行,远见卓识,创造辉煌。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创作;朱本晓
2022年元月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