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规划试卷 20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免疫规划工作培训班考试题单位: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3分)
1、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的接种途径是:()
A 皮内注射
B 皮下注射
C 肌肉注射
D 口服
2、安瓿启开后,活疫苗超过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A 1小时
B 1个半小时
C 半小时
D 2小时
3、麻疹疫苗可以和以下哪些疫苗进行联合免疫:()
A 乙肝疫苗
B 脊灰疫苗
C 百白破疫苗
D 卡介苗
4、影响疫苗免疫效果的因素有:()
A 未按免疫程序规定的月龄接种
B 接种剂量过少
C 接种针次不足
D 接种时未按规程操作
5、安全注射是指:()
A 使用灭菌器材
B 按照合格的操作进行注射
C 使用过的注射器材作安全处理
6、应放在电冰箱冷冻室内(-20℃)存放的疫苗是()
A 脊灰疫苗
B 卡介苗
C 百白破
D 麻疹疫苗
E 乙肝疫苗
7、以下哪些情况不属于异常反应:()
A 因疫苗本身特性所引起的一般反应
B 受种者在接种时正处于某种疾病的潜伏期或前驱期,接种后偶合发病
C 受种者患有疫苗说明书规定的接种禁忌证,但临床症状不明显。
在接种前,接种工作人员询问时,受种者或其监护人隐匿病史或未主动提供病史,接种后原有疾病的复发或病情加重
D 因社会、心理和精神等因素诱发的个体或群体性癔病发作
10、两种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应( )再接种。
A 至少间隔2 周
B 至少间隔4周
C 至少间隔半年
D 随时可以
11、预防接种卡(簿)由接种单位保管,保管期限应在儿童满7周岁后再保存不少
于( )。
A 3年
B 5年
C 10年
D 15年
12、接种单位至少( )对责任区内儿童的预防接种卡(簿)进行一次核查和整理,剔出迁出、死亡或失去联系1年以上的儿童预防接种卡片,由接种单位另行妥善保管。
A 每半年
B 每季度
C 每1年
D 每月
13、13、免疫接种的途径有哪些:()
A 肌肉注射
B 口服法
C 皮下注射
D 皮内注射
E 静脉注射
14、卡介苗接种后的强烈反应原因:
A接种剂量过大 B部位过深 C接种部位不当 D配制不当
15、年度疫苗需求计划数计算方法( )
A上年度总人口数×出生率×免疫程序接种剂次数×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
B上年度总人口数×出生率×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
C上年度总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调整系数×免疫程序接种剂次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
D上年度总人口数×出生率×流动人口调整系数×免疫程序接种剂次数×损耗系数-上年底库存量(剂次)
16、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建立真实、完整的出入库登记,记录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 )年备查。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17、接种单位要具有符合( )规定的冷藏设施、设备和疫苗冷藏保管制度。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B.《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C.《贵州省免疫规划工作规范(2013 年版)》
D.《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
18、二类疫苗的建议信息由()发布,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
A.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B.市人民政府
C.省疾控
D.省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9、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疫苗。
接种二类疫苗的费用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
B.二类疫苗的宣传推广,应以预防控制疾病、满足群众预防保健需求为目的,杜绝以追求经济利益和商业利益为目的推广第二类疫苗。
C.根据国家和省传染病防治规划及免疫策略,有重点、有步骤的推行二类疫苗的预防接种。
D.受种者属于国家免疫规划对象的,在尚未完成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程序之前,接种单位大力宣传使用与一类疫苗同类品种的二类疫苗代替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
20、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监测和预警信息,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需要在本行政区域部分地区进行群体性预防接种的,须报经()决定,并报()备案。
A.上级人民政府
B.同级人民政府
C.省卫生厅
D.省人民政府
21、贵阳市新确定的二类疫苗采购途径下列正确的是():
A.完成按照《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各接种点可以在疫苗销售企业购进疫苗
B.所有的区(市、县)疾控中心自己到省疾控中心购进疫苗
C.全市疾控中心和所有接种点都直接从省疾控中心购进疫苗
D.贵阳市所有二类疫苗从省疾控中心购进,并按照逐级供货的原则,从接种点——区(市、县)疾控中心——贵阳市疾控中心方式采购疫苗、
22、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在购进第二类疫苗时,应当向供货的疾控中心索取()或者审核批准证明复印件,并加盖疾控中心疫苗专用印章。
A. 接种服务费
B. 收费凭据
C. 发票
D.
由药品检验机构依法签发的生物制品每批检验合格
二、填空题(本题16空,每空2分,共32分)
1、疫苗按性质分为疫苗和疫苗。
2、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已接种2剂或2剂以上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1剂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
按以上原则接种A+C群流脑疫苗,年内避免重复接种。
3、疾控机构和接种点购进疫苗时,对疫苗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测并记录。
记录内容包括疫苗名称、生产企业、供货(发送)单位、数量、批号及有效期、、、启运和到达时间、启运和到达时的疫苗储存温度和环境温度、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运输工具名称和接送疫苗人员签名。
4、疫苗保管人员应做好对疫苗库房温度的监测和管理,并采用自动温度计对冷库进行温度记录,每天次,上午次,下午次。
5、储存的疫苗按品种、批号分类码放。
按、、的原则销售、供应。
6、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按照国家药典的规定执行,对未收入药典
的疫苗则按照执行。
7、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并且受种的其他疫苗。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5分,共35分)
1、疾控中心、接种单位应定期对储存的第二类疫苗进行检查并记录,发现质量异常的疫苗,应当立即停止销售、供应和接种,并及时向县卫生行政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然后自行处理()
2、冷藏设施设备温度超出疫苗储存要求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记录。
()
3、二类疫苗接种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或乡村医生资格,经县(区)级卫生计生局组织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持证上岗。
()
4、应当在接种场所显著位置公示第二类疫苗的品种、免疫程序、接种方法、作用、禁忌症、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接种服务价格等。
()
5、接种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向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履行告知、询问、经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签字确认方能接种。
()
6、为做好学校的疾病防控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不定期自行到学校、托幼机构组织学生或幼儿进行二类疫苗群体性预防接种。
()
7、预防接种在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都有完整的、科学的、规范的要求,保证预防接种的安全性。
因此预防接种是安全的。
()
8、儿童应按免疫程序接种才能使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
9、所有疫苗都只接种1剂次()
10、儿童接种疫苗后要在接种单位留观至少15-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