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课件粤教必修1粤教高中必修1物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1/2021
第六页,共三十七页。
小试身手
2.质量为 1 kg 的质点,受水平恒力作用,由静止开
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 t 秒内的位移为 x m,则合力
F 的大小为( )
2x A. t2
B.2t2-x 1
C.2t2+x 1
D.t-2x1
答案:A
12/11/2021
第七页,共三十七页。
拓展一 从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2 s 物体沿斜面上升 4 m 的距离,则推力 F 为(g 取 10
m/s2)( )
A.42 N
B.6 N
C.21 N
D.36 N
12/11/2021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解析:因木块能沿斜面匀速下滑,由平衡条件,知 mgsin θ=μmgcos θ,所以 μ=tan θ;当在推力作用下加 速上滑时,由运动学公式 x=12at2,得 a=2 m/s2;由牛顿 第二定律,得 F-mgsin θ-μmgcos θ=ma,解得 F=36 N, D 正确.
第四章 力与运动(yùndòng)
12/11/2021
第一页,共三十七页。
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明确牛顿第二定律 的两类问题. 2.掌握应用牛顿第二 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 基本思路. 3.会应用牛顿第二定 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 简单的动力学问题
重点
重点难点
1.理解加速度所起的桥梁 作用. 2.掌握两类问题的解题方 法和思路
12/11/2021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拓展三 多过程问题分析
1.当题目给出的物理过程较复杂,由多个过程组成
时,要明确整个过程由几个过程组成,将过程合理分段,
找到相邻过程的联系点并逐一分析每个过程.
联系点:前一过程的末速度是后一过程的初速度,
另外还有位移关系等.
2.注意:由于不同过程中力发生了变化,所以加速
12/11/2021
第十六页,共三十七页。
故 x=12at2=12g(sin θ-μcos θ)t2=71 m, v=at=28.4 m/s. 答案:71 m 28.4 m/s
12/11/2021
第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拓展二 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1.基本思路. 首先从物体的运动情况入手,应用运动学公式求得 物体的加速度 a,再在分析物体受力的基础上,灵活利用 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相应的力. 2.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 力的示意图;
12/11/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 L=12at2, 解得 t=2 s. (2)人在水平面上滑行时,水平方向只受到地面的摩擦 力作用.设在水平面上人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由牛 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设人到达 C 处的速度为 v,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人在斜坡下滑的过程:v2=2aL, 人在水平面滑行时:0-v2=-2a′x,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x=12.8 m. 答案:(1)2 s (2)12.8 m
1.基本思路. 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把
题中所给的情况弄清楚,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结合运
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2.解题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 物体的受力图.
12/11/2021
第八页,共三十七页。
(2)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包括大小 和方向).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4)结合物体运动的初始条件,选择运动学公式,求出所 需的物理量——任意时刻的位移和速度,以及运动轨迹等.
12/11/2021
第九页,共三十七页。
【典例 1】 如图所示,质量 m=2 kg 的 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 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它们间弹力的 0.25 倍,现对物体施加 一个大小 F=8 N、与水平方向成 θ=37°角斜向上的拉力, 已知 sin 37°=0.6,cos 37°=0.8,g 取 10 m/s2.
12/11/2021
解析:以滑雪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 示.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处于平 衡状态;沿山坡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将重力 mg 分解为垂直于山坡方向和沿山坡方向,据 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FN-mgcos θ=0,① mgsin θ-Ff=ma.② 又因为 Ff=μFN,③ 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a=g(sin θ-μcos θ).
(1)物体下落的加速度的大小; (2)下落过程中物体所受阻力的大小(g 取 10 m/s2).
12/11/2021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七页。
解析:(1)物体下落过程中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 动.
根据公式 h=12at2,可得 a=2th2 =8 m/s2. (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Ff=ma, 故 Ff=mg-ma=5.0×(10-8) N=10 N. 答案:(1)8 m/s2 (2)10 N
(2)6.5 m/s (3)16.25 m
第十一页,共三十七页。
题后反思 解题的基本步骤是:(1)明确研究对象;(2)对物体作 出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3)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列方程并求出加速度;(4)根据运动学知识求解运动的 量.
12/11/2021
第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1.在交通事故的分析中,刹车线的长度是很重要的 依据,刹车线是汽车刹车后,停止转动的轮胎在地面上发
【典例 2】 一辆汽车在恒定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
始沿直线运动,4 s 内通过 8 m 的距离,此后关闭发动机,
汽车又运动了 2 s 停止,已知汽车的质量 m=2×103 kg,
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关闭发动机时汽车的速度大小;
(2)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3)汽车牵引力的大小. 解析:(1)汽车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12/11/2021
第三页,共三十七页。
小试身手 1.质量 m=10 kg 的物体,在 F=40 N 的水平向左 的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运动 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f=30 N.在开始运动后的第 6 s 末 撤销水平力 F,求: (1)物体前 6 s 的加速度大小和第 6 s 末的速度大小; (2)撤销水平力 F 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物体经过多 长时间停下.
(1)画出物体的受力图,并求出物体的加速度; (2)求物体在拉力作用下 5 s 末的速度大小; (3)求物体在拉力作用下 5 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12/11/2021
第十页,共三十七页。
12/11/2021
解析:(1)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cos θ-Ff=ma, Fsin θ+FN=mg, 又 Ff=μFN, 解得 a=1.3 m/s2,方向水平向右. (2)v=at=1.3×5 m/s=6.5 m/s. (3)x=12at2=12×1.3×52 m=16.25 m. 答案:(1)见解析图 1.3 m/s2,方向水平向右
12/11/2021
x0=v0+2 0t1,解得 v0=2tx10=4 m/s.
第二十页,共三十七页。
(2) 汽 车 滑 行 减 速 过 程 中 加 速 度
a2
=
0-v0 t2
=
-
2
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2,解得 Ff=4×103 N.
(3)开始加速过程中加速度为 a2,则 x0=12a2t21,
12/11/2021
第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2)选取合适的运动学公式,求得加速度 a;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得合力; (4)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由合力求出所需的 力,已知物体运动情况匀变―― 速→直线aF―=―m→a物体受力情况.
运动公式
12/11/2021
第十九页,共三十七页。
12/11/2021
第四页,共三十七页。
解析:(1)物体在前 6 s 做匀加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 F=ma,得 a1=F-mFf=1 m/s2,第 6 s 末的速度 v=a1t1 =6 m/s.
(2)撤销水平力 F 后物体只受滑动摩擦力,根据牛顿第 二定律,得 a2=Fmf=3 m/s2,物体停下的时间 t2=av2=2 s.
12/11/2021
(1)求人从斜坡顶端 A 滑至底端 C 所用的时间; (2)人在离 C 点多远处停下?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七页。
解析:(1)人在斜坡上下滑时,对人受力分 析如图所示.
设人沿斜坡下滑的加速度为 a. 沿斜坡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 θ-Ff=ma, 又 Ff=μFN, 垂直于斜坡方向有 FN-mgcos θ=0, 联立以上各式,得 a=gsin θ-μgcos θ=4 m/s2.
12/11/2021
第十三页,共三十七页。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关系式 v20=2ax, 可得汽车刹车前的速度 v0= 2ax= 2μgx= 2×0.7×10×14 m/s=14 m/s. 选项 C 正确. 答案:C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2.一个滑雪运动员从静止开始沿山坡滑下,山坡的 倾角 θ=37°,如图所示,滑雪板与雪地间的动摩擦因数 是 0.04,求 5 s 内滑下来的路程和 5 s 末的速度大小(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a2, 解得 F=Ff+ma2=6×103 N. 答案:(1)4 m/s (2)4×103 N (3)6×103 N
12/11/2021
第二十一页,的两点问题
(1)由运动学规律求加速度,要特别注意加速度的方 向,从而确定合力的方向,不能将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 的方向混淆.
生滑动时留下的滑动痕迹.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的刹
车线长度是 14 m,假设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恒为 0.7,g 取 10 m/s2,则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 )
A.7 m/s
B.10 m/s
C.14 m/s
D.20 m/s
解析:设汽车刹车后滑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μmg=ma,a=μg,
难点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求 解具体问题
12/11/2021
第二页,共三十七页。
知识点一 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 提炼知识 如果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可以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 物体的加速度,再通过运动学公式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判断正误 1.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做加速运 动.(√) 2.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做减速运 动.(√)
答案:D
12/11/2021
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七页。
2.我国《侵权责任法》第 87 条“高空坠物连坐”条 款规定: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 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 是侵权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赔偿.假设 质量为 5.0 kg 的物体,从离地面 36 m 高处,由静止开始 加速下落,下落过程中阻力恒定,经 3 s 落地.试求:
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对每一过程都要分别进行受力分
析,分别求加速度.
12/11/2021
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七页。
【典例 3】 如图所示,ACD 是一滑雪场示意图, 其中 AC 是长 L=8 m、倾角 θ=37°的斜坡,CD 段是与 斜坡平滑连接的水平面.人从 A 点由静止下滑,经过 C 点时速度大小不变,又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 下.人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25,不计空气 阻力(g 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
答案:(1)1 m/s2 6 m/s (2)3 m/s2 2 s
12/11/2021
第五页,共三十七页。
知识点二 由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 提炼知识 如果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 体的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所受的力. 判断正误 物体做加速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不为 0.(√)
(2)题目中所求的力可能是合力,也可能是某一特定 的力,均要先求出合力的大小、方向,再根据力的合成 与分解求分力.
12/11/2021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七页。
1.把质量为 m=3 kg 的木块放在倾角为
θ=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木块可以沿斜面
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用沿斜面向上的力 F 作用于木
块上,使其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经过时间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