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高一期末考试卷语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共20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潜伏(qián)洒脱(tuò)振聋发聩(kuì)
B. 质朴(pǔ)纷繁(fēn)颠簸(bǒ)
C. 潜移默化(qián)鞠躬尽瘁(cuì)恣睢(zì)
D. 奇崛(jué)跋涉(shè)恍若(huǎ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雕梁画栋遒劲有力恣意妄为
B. 雕梁画柱纵横捭阖恣意孤行
C. 雕梁画角纵横捭阖恣意妄为
D. 雕梁画栏纵横捭阖恣意孤行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为了让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一下身心,学校特意组织了这次春游活动。
B. 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许多科技成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C. 他的演讲,既生动又富有哲理,赢得了与会人员的阵阵掌声。
D. 这本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于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有很大的帮助。
4.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B. 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让人热泪盈眶。
C. 他那矫健的身姿,仿佛一棵挺拔的大树。
D. 夜晚的星空,像一块巨大的宝石镶嵌在黑暗的天幕上。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滚滚向前。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那些时代印记往往体现在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中。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安史之乱后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通过对元宵节的热闹场景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乙】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
在过去的年代,人们阅读诗词主要是通过书籍和报纸。
而如今,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阅读诗词的方式也变得更加便捷。
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随时随地阅读诗词。
这种变化无疑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互联网上的诗词信息良莠不齐。
一些粗制滥造的诗词作品充斥着网络,对人们的审美观念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阅读方式的变化导致人们对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下降。
在过去,人们阅读诗词需要耐心和细致,而如今,人们往往只是匆匆浏览,难以深入理解和欣赏诗词的艺术魅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学会辨别诗词的好坏。
其次,我们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多阅读优秀的诗词作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最后,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诗词这一艺术形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5. 【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6. 【乙】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互联网时代阅读诗词的看法。
(6分)
7. 请根据文章内容,以“诗词的魅力”为题,写一段话,谈谈你对诗词的理解。
(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问题。
甲: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
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求!尔何如?赤!尔何如?”点,噤若噎者。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摄乎大国之间摄持,控制
B. 因之以饥谨因,连词,表示原因
C. 使有勇且,副词,表示递进关系
D. 端章甫端,名词作动词,穿着
9. 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B.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C.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D.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10. 下列对文中内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四人各有各的志向。
B. 孔子对子路的回答表示赞赏,对曾皙的回答表示肯定。
C.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要以礼为本,而子路等人缺乏礼节。
D. 孔子通过对话,考察了四位弟子的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质。
11. 请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5分)
(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2)唯求则非邦也与?()
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2.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汪伦的感激之情。
B. 诗中“桃花潭水深千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C. 诗中“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D.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作文(共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时间的长河中,历史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滚滚向前。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那些时代印记往往体现在那些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词中。
这些诗词不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请以“传承与创新”为话题,结合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要求:①内容充实,中心明确;②感情真挚,语言流畅;③文体不限(诗歌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