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4.经济大危机 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历史上册精品资料
4.经济大危机教学设计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
了解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简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2.学情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内容,这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
特别是危机爆发的原因及解决危机的措施,学生比较难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对学生及时点拨,并进行学法的指导。
总结比较难理解的问题。
3.教材分析
本课是九年级下册第4课,属于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的第二部分,本课所学内容是经济危机的相关知识。
这一课在本单元中地位相当重要,本课主要讲述经济大危机的知识,通过
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引出下一课如何解决经济危机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教材熟练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影响。
2.通过总结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充分理解新政的特点以及作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罗斯福和邓小平的改革,深刻感知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
难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
【评价任务】
1.评价学习目标一。
(1)自学完成后,口头提问,学生是否能准确的掌握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2)学案自学检测和当堂训练选择题。
评价标准:80%以上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
2.检测学习目标二。
(1)学生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题目然后分小组展示,从而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
学生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小组讨论,正确理解新政的特点及作用。
(3)能够通过讨论评价重要事件及主要人物,掌握评价问题的方法。
3.检测学习目标三。
通过对比罗斯福和邓小平的改革,深刻感知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课堂总结: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这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但新政由于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只能遏制当时危机,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附:板书设计
经济大危机
1.“繁荣”及其崩溃
2.罗斯福新政
【教学反思】
附件1(学习目标叙写解读)
1.学习目标的设计要基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和学情三方面的分析。
2.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把课程标准分四步细化分解,找到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即:学段目标—学期目
核心目标的分解
第一步:分析陈述方式、句型结构和关键词。
1.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影响等相关知识。
2.分析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作用。
3.感知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陈述方式:结果性目标
句型结构:行为条件(学习环境)+行为动词(行为表现)+核心概念(关键词)
课标中的行为条件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设定为“通过研读教材”“通过总结”“通过对比”;行为动词为“掌握、理解、感知”;核心概念(关键词)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影响”,属于概念性知识。
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构建概念图。
本课课标要求的关键词是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及影响,这些知识属于并列平行的知识点,都是学习的重点知识,其中经济危机的特点、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影响是本课重难点。
第三步:根据概念图,分解行为动词。
第四步:根据概念图,确定行为条件。
第六步:综合上述思考,叙写出学习目标。
1.通过研读教材熟练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影响。
2.通过总结罗斯福新政的措施,充分理解新政的特点以及作用,提高自己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罗斯福和邓小平的改革,深刻感知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附件2:评价任务设计解读
1.检测学习目标一。
(1)自学完成后,口头提问,学生是否能准确的掌握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影响;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措施、影响。
(2)学案自学检测和当堂训练选择题。
评价标准:80%以上学生能够准确的掌握基础知识。
2.检测学习目标二。
(1)学生完成学案合作探究题目然后分小组展示,从而检测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
学生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能够借助小组讨论,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作用。
(3)能够通过讨论评价重要事件及主要人物,掌握评价问题的方法。
3.检测学习目标三。
3.通过对比罗斯福和邓小平的改革,深刻感知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注:1.本评价表针对学生课堂活动表现情况作评价
2.本评价分为定性评价部分和定量评价部分。
3.定量评价部分总分为加入个人综合评价中。
4.定性评价部分分为“对我的表现我这样说:”、“伙伴们这样对我说”和“老师这样对我说”,都是针对被评者作概括性描述和建议,以帮助被评学生的改进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