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纺织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2016年7月
地方高校纺织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刘兆麟高翼强河北科技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18
摘要: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河北科技大学纺织工程专业以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 养模式研究为突破口,从企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四个层面进行了改 革与探索,强化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期为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提供操作性 较强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推行的一项重大教育 改革项目,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的髙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对促进髙等教育面向社会 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髙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 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其中,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是实施“卓越工程 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关键。

现有纺织专业的本科院校中,东华大学、江南大学、苏州大 学等影响力较大的“211工程”髙校被列人首批“卓越工程师培 养”院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教学资源投人方面给予了较髙重 视。

地方髙校往往承担着更多的教学和人才培养任务,但绝大多 数地方髙校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资源不足,得不到充 分重视等问题。

因此,地方髙校如何有效整合自身特色资源,依 托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养“卓越工程师”人才成为了 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河北科技大学纺织专业为例,从企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实践环节教学
二、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
(一)学校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专职指导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力军,青年教师往往学 历层次较髙,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 能力,然而绝大多数青年教师缺少在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的 经历,实践经验相对匮乏。

为了培养和建设工程实践能力较强的
42方法改革和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四个环节系统探讨适应地方髙校 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工程技术人 才培养质量的提髙。

_、企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
河北科技大学纺织专业“卓越计划”采取“3+1”校企联合培 养模式,将培养阶段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两个阶段,其中学 生在校学习三年,在企业实践累计达到一年,从而保证理论与实 践的髙度结合。

企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应以企业实际需求为着 眼点,邀请企业全程参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与优化。

实 践内容要涵盖纺织生产的各个方面,包括纺织品检验实习、纺织 工序运转实习、纺织工序工艺实习、纺织工艺设计、毕业实习等 环节,企业实践环节的具体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通过企业实践 阶段的现场实践,可以提髙学生灵活运用专业基本理论,分析解 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 力、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专任教师队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院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业顶 岗挂职,参与企业产品或项目的设计与研发工作,从而深人了解 企业生产过程;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髙校进行访问和进修,开 拓学术视野;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工程交流会议,提髙工程技术 水平;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取工程师资格证书。

(二)企业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表1纺织工程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环节课程设置情况
序号企业学习项目名称周数执法行学期主要内容
1纺织品检验实习2周7掌握纤维、纱线、织物检测主要项目及原理,熟悉相关标准,掌握检测方法。

2纺织工序运转实习4周7值班长助理实习:掌握纺纱、织造工序和加工过程,熟悉生产组织与管理、人 员调度与考核。

3纺织工序工艺实习4周7工艺员助理实习:掌握纺纱、织造工序和加工工艺特点,熟悉工艺调整和质量 控制方法。

4纺织工艺设计2周7模拟设计训练
5工程项目规划
设计系统训练
8周7
熟悉项目计划总论、市场预测及产品方案设计:生产工艺、设备、工程技术方
案设计:环保、消防、节能、与工业卫生方案设计;管理与定员、项目实施计划
与招投标方案、财务分析。

6系统训练总结2周7模拟训练
7毕业实习4周8学习纤维、纺纱、织造加工新技术,新型纱线、织物性能特征及应用;了解功能性 特种面料、生态纺织品的加工方法;了解纺织品贸易相关知识及市场开拓方法。

8毕业设计(论文16 周8结合企业产品需求或实际生产问题选题进行毕业设计(论文)。

2016年7月高等教育
面向企业聘请理论水平髙、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工程师 担任兼职教师。

根据工作侧重点的不同,企业兼职教师可以细分 为企业授课教师、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和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

企业授课教师主要结合专业课程对学生进行授课指导,须具有 较强的专业技术水平,可以以具有髙级工程师职称的企业技术 骨干为主。

企业实习指导教师主要在企业实习基地指导学生的 实习工作,主要从长期活跃在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中选择。

企业毕 业设计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毕业设计和研究论证,须熟悉 设计、生产、检测等产品实现全过程,可以以工程实践背景较深 厚的企业髙级工程师或中髙层领导为主。

三、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一) 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共建共享教学资源
实践教学中着力推行问题导向式、案例研讨式和情境体验 式教学方法。

问题导向式教学基于纺织专业的核心概念与工艺 实践创设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发 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研讨式教学从工程实际问题和 教师科研成果中提炼教学案例,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并具有 典型性和前沿性,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髙其面临复杂情况破 解实际困难和进行决策的能力。

情境体验式教学以纺织工程实 验室平台建设为基础,努力建设从原料到最终产品的一条龙小 型实验加工生产线,充分利用“慕课”、“翻转课堂”、“易班”等现 代化信息技术,建立起灵活开放的师生、生生交互平台,突出学 生的主体地位。

(二) 以项目为驱动,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
河北科技大学“卓越工程师计划”积极探索以项目为驱动的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以具体的工程项目或产品研发项目为基础,由企业根据实际需要拟定项目作为学生的研究课题,改变了以往 学生的研究选题内容陈旧,与生产实际脱节等弊端。

项目驱动合 作模式一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大有裨益;另 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髙校的人才和专业优势,帮助企业解 决实际问题。

通过企业立项、教师指导、学生实施使“企、师、学”三 方共同参与,有利于实现企业收益、学生锻炼的共赢局面。

(上接50页)每学期初,对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意向展开调 查,掌握学生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需求,制定大学生创业就 业培训计划,统筹培训内容、时间、方式、师资、场所和参加人员等。

3尧服务机制
实行全程服务制,对求职、就业和创业的学生进行需求调 查、跟踪管理、跟踪培训、跟踪服务,为已经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坚 实的后续支持服务。

4尧考评机制
建立考评激励制度,每年对各系学生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情 况进行考评,对成绩突出的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任务的进 行督促。

五、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的保障措施
1尧经费
通过学院自筹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的场所建 设、设备配备以及师资培训等经费开支。

2尧师资
开展调查摸底,根据培训需求建立培训师资库。

建立就业指 导专职教师与校内外人力资源专家等组成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 伍,并加强师资队伍培训力度,不断壮大师资队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全面开展产学研合
作:企业聘请学校优秀教师作为技术顾问,举办学术讲座、提供
技术咨询;学校教师深人企业从事科研和工程实践锻炼,提髙专
业技术水平,加深校企之间的相互了解;校企双方合作申报各类
科研项目,共同解决工程技术难题。

四、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衡量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效能必须构建科学合
理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制度上,建立完善由教学督导制、教学常规
检查制、教师评学制、学生评教制等共同组成的评价机制。

河北科
技大学纺织学院成立了“卓越计划”试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企
业实践环节进行全面地组织与管理。

通过专家听课、学生座谈、规
范性检查、阶段成果考查等途径对培养过程展开质量监控。

在对学生表现的考核评价方法上,可采用现场操作、提问答
辩、调研报告、笔试等多种方式对进行考核,努力做到评价指标
量化、可操作性强和反映学生综合素质,注重过程评价、能力评
价。

对教师的教学考核可通过教学文件检查、专家听评课、学生
评教等来完成,以此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髙。

参考文献
[1]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3(17):30-32.
[2]谬子梅.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阶段性成果回 顾与展望[J].高校教育管理,2()15,9(23):12卜124.
[3]王耀廷.建设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高校师资队伍[J].高校论坛,2012(11):124-126.
基金项目:2()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京津冀协
同发展视阈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HB16JY035)
作者简介
刘兆麟(1984.5-),女,河北石家庄,汉,博士研究生,河北科
技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研究。

高翼强(1963.9-),男,河北石家庄,汉,硕士研究生,河北科
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纺织专业教学。

3尧场所
依托大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基地为主要教育场所。

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它
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完善,对它的研究与探讨也需要大胆的创新
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恩韶;李清晨;,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 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02.
[2] 刘瑶;,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 学学报,2016.15.
[3]尤月;王艳华;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管理专业实 践教学的新模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6.
[4]杨艳;艾志强;沈元军;,刍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 设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5]于跃进,高校大学生创业园运行策略研究,教育评论,2015,4.
【基金】福建省泉州市科技局项目“高校大学生创业孵化中
心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项目编号:2013Z131。

作者简介
张宇,男,汉族,研究生学历,闽南理工学院讲师。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