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4 2021
9
摘要:《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文言实词落实和积累方面。

适当的说文解字,可以搭建字形和词义之间的桥梁,理清词义演变的路径,促进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落实和积累。

二是在文章的理解方面。

精妙的说文解字,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用,促进言文合一,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把握情感,理清脉络,起到画龙点睛,甚至是提纲挈领的作用。

关键词:《说文解字》 初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杜振香(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朝阳学校 100027)
推荐人语: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词义演变路径,清晰辨别词义,让学生感受汉字艺术之美,杜振香在文言
文课堂中引入《说文解字》一书,利用甲骨文、篆文等字形进行教学。

她将教学经验写进《〈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一文,与广大同人分享。

陈菁菁在《搭建支架提取信息 借助词句讲述课文》中,从顺“题”而导、切“题”而入、据“题”而练三方面,论述如何通过课后习题中的“讲故事”对学生进行内容复述训练,意在帮助学生搭建有效支架,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两篇文章均符合陶行知的“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理念。

《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
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

王荣生曾提出,文言文教学应该注意“一体四面”,即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四方面集于文言文一体,其中,文言是文言文的基础。

把《说文解字》中的一些析字巧妙地融入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将汉字的音、形、义结合在一起,打通文言、文章、文学、文化融会贯通的通道,有效地促进文言字词的积累、文章的理解、文意的把握和文化的传承。

一、助力文言字词的理解和有效积累
汉字的主要特点是它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

但是,由于字形的演变,尤其是经过隶变和汉字的简化,有些汉字的字形已经很难和其字义联系起来。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字词的时候,无法通过字形理解词义,只能死记硬背。

但是,教师若能选取适当的字词进行说文解字,还原汉字的原始字形,探究字理,搭建字形和词义的桥梁,帮助学生理清词义演变路径,文言实词的落实和积累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助推古今异义的理解
比如,七年级上册《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中的“户”在句中翻译为“门”;“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走”在句中翻
译成“跑”。

对此,很多学生表示不理解。

但是,通
过对“户”和“走”进行说文解字,展示其古字形,学生便会豁然开朗。

《说文解字》中对“户”的解释为:“户,护也。

半門曰户。

象形。

”“户”的甲骨文字形更是一目了然,就是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門)的一半。

因此,“户”的造字本义就是装在建
筑出入口、可以开关的单扇门板。

在古代,一般房间的入口只有单扇门板,大厅的入口才有两扇门板。

木兰在房间中织布,所以句中的“户”翻译为“门”。

“走”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走,趋也。

从夭止。

夭止者,屈也”,即“走”是“小跑”的意思,字形采用“夭、止”会意,表示人在小跑时必须收腹、弯
腰、屈背。

“走”的篆文字形更加形象生动,上面像一个挥舞双臂的人,下面是脚,表示用脚跑,造字本义为摆臂逃跑。

古人称极速飞跑为“奔”,挥臂逃跑为“走”。

后来,“走”在本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词义的扩大引申,引申出了“跑”“步行”等词义。

2.助推形近字的辨析
在文言文字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总会把一些形近字弄混,在默写和使用时出现偏误。

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词义欠缺理解,未能清楚辨别词义。

通过对形近字进行说文解字,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形近字之间的词义差别。

JIAOXUE GUANLI YU JIAOYU YANJIU
2021
10
No.4 2021
比如,七年级上册《诫子书》中“年与时驰,意与日去”的“驰”,和《狼》中“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的“弛”,两个词的字形相似,但是词义差别较大。

第一个“驰”意为“疾行,指迅速逝去”,句中说的是年纪同时光一样疾速逝去;第二个“弛”意为“解除、卸下”,句中说的是屠夫放下扁担,拿着刀。

《说文解字》写“驰,大驱也”,意为极力驱马疾行。

篆文字形
,左边为马,右边为虫、蛇,也表示龙。

造字本义为快马如飞龙,后来比喻引申出了“追求、神往”和“传播、远扬”等更为丰富的词义。

《说文解字》写道,“弛,弓解也”。

意为弓弦解除拉力,恢复松懈状态。

篆文字形,左边为弓,右边为蛇,表示蛇形的弓。

造字本义为拆除绷紧的弦,剩下蛇形的弓。

后来,词义扩大引申为“解除,放下”。

在古代,“张”是给空的弓子绷上
弦,使弓子处于有弹力的状态;“弛”是拆解紧绷在弓上的弦,使弓子处于没有弹力的休养状态。

所以“张弛有度”才有松紧有度、收放自如的意思。

通过对一个文言文字词的说文解字,不仅能由点及线地帮助学生探究词语的本义,理清词义演变的路径,将碎片化的知识串成体系,方便理解和记忆,还能促进知识的融会贯通,积累一些古代文化知识。

二、以言带文,促进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张寿康称,文言文的教学要点在词汇,词汇的重点在实词,对文言词义的理解准确与否,直接影
响对文意的把握。

若能抓住关键字词进行说文解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起到以言带文、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意、把握情感和理清脉络。

1.激发兴趣,以点带面,把握文意
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开篇提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中,对于“俭”字的理解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全面。

“俭”被大家广为熟知的词义是“节省、节俭”,但若将“俭”作此义讲,则过于片面,无法对下文中展开论述的“君子之行”有更全面的理解。

《说文解
字》中“俭”的篆文字形为,左边是一个人的形状,右边的“僉”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敛”的省略,表示“约束、收束”。

“俭”的造字本义是自我的约束和不放纵,后来缩小引申为在物用上克制节省,如
“省吃俭用”。

所以,在“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中,“俭”应理解成本义“自我的约束和不放纵”。

因为君子不仅是通过物质方面的节俭来涵养品德,还要在各方面自我约束、不放纵。

如下文提到的“非淡泊无以明志”“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种不慕名利、不放纵懈怠、不轻薄浮躁,都是君子对自我的约束。

一个“俭”字
的说文解字,对文意的理解起到了重要作用。

2.拓展知识,以小见大,把握情感
八年级上册《富贵不能淫》中,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这些纵横家“以顺为正”,是“妾妇之道”。

对“妾妇之道”的理解是了解孟子情感态度的密码。

因此,选取“妾”和“妇”进行解析,以便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

“妾”的甲骨文为一位跪着的妇女在头顶顶着一把平头铲刀,本意是指因被俘或犯罪而被剥夺自由、被迫为他人服务的女奴。

“妇”的甲
骨文左边是一把笤帚,右边是一个女人,意思是一个女人拿着扫帚在扫地,本义应该是指从事劳作的女性。

通过对这两个字的解析,可以看出妾妇的地位低下,没有独立人格,一味顺从,从中可以看出孟子对公孙衍、张仪的轻蔑、鄙视和嘲笑。

将《说文解字》巧妙地融入中学文言文的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汉字艺术之美,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韵味;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构字规律,搭建词义演变的知识体系,还能达到以言带文、言文合一的目的。

但是,在
使用《说文解字》的时候,也要注意适度原则,一篇文言文教学中的析字数量不宜过多,少而精最佳。

陶行知提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学生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将说文解字的方法融入初中文言文教学,摒弃以往填鸭式的文言知识“满堂灌”和死记硬背,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同时,在字理探究方面,给学生以方法的指导和示范,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蔡伟,黄瑞芳.借力甲骨文,助推中学文言文教学[J ].中学语文教学,2019(4).
[2]宁丹.说文解字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3]罗海荣.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启示[J ].现代语文,2012(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