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合
并肺结核患者的药学监护
引言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
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该疾病的特征是血
管炎症和细胞毒性抗体阳性(如抗MPO和PR3)。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可以影响多个器官系统,包括肺部、肾脏、神经系统和口腔等,因此
其治疗十分复杂。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新药的开发,ANCA相关
性血管炎的药物治疗已经呈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选择。
然而,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则更为复杂和艰巨。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传染性较强。
当
肺结核与ANCA相关性血管炎同时出现时,会使治疗方案更加复杂和棘手,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因此,针对这类患者
的药学监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报道了一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经过药学
监护的全程治疗情况。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56岁。
既往病史:患者一般身体健康,无过敏史、无外伤、无手术史、
无肝肾心脏疾病。
平素体重正常,心律齐,肺呼吸音清晰。
主诉:发热、咳嗽咳痰、咯血。
病史:患者于2020年10月11日开始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共持续了2周。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热、咳嗽症状逐渐加重,持续了1个月左右。
并且在症状加重的同时,患
者出现了咯血现象,咳嗽痰液略带血丝。
因病情严重,患者前往当地
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肺部CT有明显结节
和空洞,同时血清中ANCA抗体阳性。
诊断: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
治疗:患者在当地医院接受了抗结核治疗、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的治疗。
但由于患者的病情并没有改善,医生向医院转诊。
患者最终
前往了一所大型综合医院就诊。
在该医院的专家组的认真治疗下,患
者开始结合中药和西药进行治疗。
药学监护
西药治疗:患者的西药治疗主要包括红霉素、伊曲康唑、雷公藤
苷等药物。
其中,红霉素能够有效抑制肺结核分枝杆菌的繁殖,伊曲
康唑则具有显著的抗真菌作用,并且能够减轻肺部结核患者的呼吸困
难等症状,雷公藤苷则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草药,用于缓解患者
的神经症状。
中药治疗:同样,针对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患者,
中药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日配合红花、百部、夏枯草等草药进行治疗。
这些中药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和免疫系统,
从而对抗肺结核和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影响。
药物相互作用监护: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由于患者同时接
受多种药物治疗,因此在监测期间对患者的药物相互作用进行监护尤
为重要。
在监护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伊曲康唑和红霉素之间的药物相
互作用,伊曲康唑能够引起红霉素的代谢酶CYP3A4的抑制,从而增加
红霉素在血液中的浓度,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我们建议患者调
整用药方案,避免伊曲康唑和红霉素同时使用。
不良反应监护: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等症状。
我们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了监护,建议调整治疗
方案,减少不良反应对患者身体的负面影响。
预后
经过全面的药学监护措施,患者的症状逐渐得到了缓解,并且肺
结核的病变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目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治疗效果
良好。
结论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的治疗往往涉及到多种复杂药物的使用和复杂病理生理机制,药学监护在这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扮演着
至关重要的角色。
药学监护的监测内容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等,其目的是确保患者接受最安全和有效的治疗。
ANCA相关性血管炎合并肺结核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因此,今后的治疗应该更加注重药学监护,以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