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预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考语文阅读题及答案:预感
W君早晨下床时,忽然一个可怕的意念像闪电一般划过他意识的上空——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这个意念来得很突兀。

W君觉得这种意念的
出现不是无缘无由的。

是一种预感。

关于人死亡之前是否有预感,W君原先是将信将疑的。

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使W君对此深信不疑。

前天上午,W君家门前的马路上接连出了两起车祸,死了两个人,一位是花匠,一位是教师。

两人都被车轮辗成肉酱。

后来人们的考证
证明,他们死之前都有预感。

据说花匠在遇难的那天早晨,睁开眼睛
便沉默不语,面呈死相。

更怪的是他下了床便洗澡,剪指甲,穿了一
身崭新的衣服。

一个人居然会在早晨洗澡,这在当地是前所未闻不可
思议的事。

花匠死亡之前的怪异表现说明他对自己的死是有预感的。

至于那位教师就更奇了。

据说他在遇难之前一个月就开始焚烧他的日记、信件和其它手稿了。

他甚至写信给他的朋友们,要回他以往写给
朋友们的信。

总之,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留有他文字的东西都化为灰烬。

那天上午,他踏上柏油马路不久,就有一辆刹车失灵的卡车盯着
他追。

他一边呼喊一边狂奔,结果还是被压死在轮胎底下。

W君认为他们之所以死,是因为他们没有重视预感。

既然有了预感,就该不惜一切去避免预感实现,决不能听之任之。

所以,W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

汽车总不会冲进屋里来撞他。

他漱洗完毕,就对妻子说:“今天一天我不上班也不出门,我在
后院看书。

天塌下来你都不要叫我,有人来找我就说我不在家。

我今
天有重要的事。

什么重要的事你不要问,问我我也不知道。

就这样。

”他说完就拿了一本小说书和几块面包,钻进后院放杂物的土坯屋里去了。

W君没头没脑的话把妻子搞得晕头转向如入五里雾中。

W君一年三
百六十五天,从不迟到早退,即使有病也坚持上班,今天怎么突然不
上班了?为什么要到土坯屋里读书?他以前不过从未去过土坯屋的。


子几次想去问他都没敢。

W君从来是说一不二的。

妻子只好去自己单位请了假,便匆匆回到家里,不论怎么说她不能让W君一人呆在家里,
她想他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

从早晨八点到下午四点,先后有十四个人来找W君,都被妻子拦
在门外。

下午四点一刻的时候,W君单位里的经理来找他,说有十万火急的事,要他赶快去上班。

来者是经理,又有十万火急的事,他妻子
不敢怠慢,便把经理领到后院。

“我不去!我今天哪儿也不去!你什么话也不用说了,你开除我我
也不会去。

什么原因你不用问,我有非常非常重要的事,以后你们会
知道的。

你走吧!”W君挥舞着手臂声色俱厉地说。

他急得虚汗淋漓。

这时候发生十万火急的事,本身就是不祥之兆,是死亡的召唤。

他没
法让经理理解他的态度和做法,他现在不能说出预感,预感说出来肯
定凶多吉少。

待预感消失后,他会好好地向经理解释的。

经理被他搞得莫名其妙。

经理出门前对他妻子说:“再观察一段
时间,情况严重,就去叫医生。

”他妻子含泪点头。

大约晚上七点光景,一辆重型卡车飞驰在一条柏油马路上。

临近
三岔路口时,为了避免和一辆违章行驶的客车相撞,卡车急转弯冲向
路边的小道,撞倒一堵围墙和一座土坯小屋后停住了。

人们把W君从乱砖中扒出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预感》高考语文阅读题目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况,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中的 W君因为知道自己今天可能被汽车撞死,所以决定今
天坚决不出门并且躲到自家后院的土坯房,但最后死亡还是来了。

B.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据说”意味着, W君所知道的并不一定
是事情的真相,但是这种传言客观上加重了甚至是触发了 W君的预感。

C.被命名为小说主人公“W”是使用借代的手法,这里的“W”并
不是具体某个人,意味着W君的命运具有普适性。

D.这是一篇充满黑色幽默意味、风格和内涵上都独居特色的作品,它使用夸张的手法,营造惊人的巧合,表现了现实命运的某些难以言
说之处。

E.这篇小说看似荒诞离奇,这种事情在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发生;但
其构思十分巧妙,主人公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2)小说为什么在第二段具体地插叙另外两个人的死亡事故?请简
要分析。

(6分)
(3)小说最后一段是否能够去掉?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6分)
(4)结合文本内容,探究文本以“预感”为题的好处。

(8分)
《预感》高考语文阅读答案
(1) B D (A项,“知道自己今可能被汽车撞死”错,应该是“预感”,“知道”就意味着这件事是确实要发生的。

C项,“意味着W君的命运具有普适性”不准确。

E项,“又在情理之中”错,主人公的死并不能说符合什么情理,而仅仅一个巧合而已。

)
(2)①增加小说的神秘感,创设小说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②引出下文 W君“决定今天坚决不出门”的情节,为之提供合理解释。

③这两个人的死亡事故实际上是本文事件的最初起因,为 W君“预感”的产生并深信不疑提供了解释。

(3)不能够。

①内容上它是第二段的延伸,W君因为别人的意外死
亡产生“预感”,而他自己的死亡又成为了强化别人“预感”的相信
的谈资。

②结构上和第二段照应,使得小说的情节表现一种循环的结构,深化了作品主题的表达,增强阅读效果。

(4)①文章的线索。

全文以“预感”为线索行文,先写W君起床时
的预感,再写为了避免预感的情况发生,W君躲在家中,最后写预感成
真,W君被汽车撞死。

②确定文章的风格特点(点名故事的荒诞性)。

文章用“预感”作为故事发生的原因,暗示故事属于荒诞性的,要深入理解才能把握故事内涵。

③有利于刻画人物。

W君的做法是不符合常理的,因为一般人对预感的看法与W君不同,小说以此刻画W君逃避的性格特征。

④深化小说的主题。

小说表层的意思似乎在告诉人们宿命是无法逃避的,但实际上告诉人们不要一味通过逃避来对付厄运,要敢于迎难而上,勇敢地与厄运作斗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