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福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9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亲:把答案填写在表格中,否则不得分)
1.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6m的颗粒物,下列有关PM2.5说法不正确的是( ) A.PM2.5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 B.PM2.5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PM2.5污染
D.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PM2.5污染
2.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见的科学方法,以下分类合理的是( )
A.根据酸分子中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B.根据溶液导电能力的强弱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盐酸、醋酸既是化合物又是酸 D.甘油不是油、纯碱不是碱、干冰不是冰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氨用作制冷剂
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
5.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
A.NO、C2H5OH、HNO3、I2 B.CaO、N2、HCl、H2O
C.NH3、H2S、Si、CO D.CO2、SiO2、CH3COOH、H2SO4
6.下列有关物质分类一定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盐酸、氢氧化钡、明矾 B.弱电解质:甲酸、纯碱、醋酸铵
C.非电解质:液氨、二氧化硫、苯 D.同系物:CH2O2、C2H4O2、C3H6O2
7.下列逻辑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
①电子总数②原子总数③质子总数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所含的总能量⑥物质的种类
A.都不变B.都变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9.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由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
B.水泥厂和冶金厂常用高压直流电除去大量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C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D .臭氧、Cl 2均可用于水的消毒净化
10.某种元素原子的质量是a g,12C 的原子质量是b g ,N A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已知信息可得N A =12b
B .W g 该原子的物质的量一定是W aN A
mol C .W g 该原子中含有W a
个该原子 D .该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
11.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 L CH 4,②3.01×1023个HCl 分子,③13.6 g H 2S ,④0.2 mol NH 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体积②>③>①>④
b .密度②>③>④>①
c .质量②>③>①>④
d .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 .abc
B .bcd
C .abd
D .abcd
12.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同密度、同压强的N 2和C 2H 4
B .同温度、同体积的O 2和N 2
C .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O
D .同压强、同体积的O 2和N 2
13.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9 g H 2O 中含N A 个O —H 键
B .1 mol Fe 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3N A 个电子
C .常温常压下,22.4 L SO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含2N A 个氧原子
D .0.1 mol·L -1KAl(SO 4)2溶液中含0.2N A 个SO 2-4
14.设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 L 己烷中,分子数为0.1N A
B .22.4 L Cl 2含有Cl —Cl 键数为N A
C .常温常压下16 g O 2和O 3混合气体中,氧原子数为N A
D .7.8 g Na 2O 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15.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总数为N A 的NO 2和CO 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 .28 g 乙烯和环丁烷(
C 4H 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
C .常温常压下,92 g NO 2和N 2O 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6N A
D .常温常压下,22.4 L 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
16.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1 mol·L -1的是( )
A .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250 mL 溶液
B .将80 g SO 3溶于水并配成1 L 的溶液
C .将0.5 mol·L -1的NaNO 3溶液100 mL 加热蒸发掉50 g 水的溶液
D .标况下,将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1 L 溶液
17.把500 mL 含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
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
A.0.1(b-2a) mol·L-1 B.10(2a-b) mol·L-1
C.10(b-a) mol·L-1 D.10(b-2a) mol·L-1
18.下图是某同学用500 mL容量瓶配制0.10 mol·L-1 NaOH溶液的过程:该同学的错误步骤有(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题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案
题号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19、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1)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
③_____
④Ba(OH)2
⑤Na2CO3⑥__
____
⑦CO2
⑧Na2O2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的反应原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按照一定标准,根据物质与水反应的不同情况,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如图所示,请填空:
(1)上图中分类标准1(分成A、B组的依据)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常用D组中________(填化学式)来消除C组中物质
对大气的污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由Al3+制备Al(OH)3时,应选择D组中________(填
化学式)的水溶液,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F组中有两种物质,在工业上均有重要的用途,请各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其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实验室需要0.1 mol·L-1NaOH溶液450 mL和0.5 mol·L-1硫酸溶液500
mL。
根据这两种溶液的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的仪器中配制溶液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NaOH溶液时:①根据计算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的质量为 g;
②误差分析用“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填空
Ⅰ、配制NaOH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
Ⅱ、若NaOH固体溶解后立即移入容量瓶→洗烧杯→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定容,则所得溶液浓度
Ⅲ、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
Ⅳ、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
Ⅴ、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Ⅵ、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
Ⅶ、若NaOH溶液在转移至容量瓶时,洒落了少许,则所得溶液浓度
(3)在配制硫酸溶液时:
①所需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mL;
②如果实验室有15 mL、20 mL、50 mL量筒,应选用 mL量筒最好;
③(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 (填“>”、“<”或“=”)0.5 mol·L。
④配制过程中需先在烧杯中将浓硫酸进行稀释,稀释时操作方法是。
答案(1)AC 烧杯、玻璃棒
(2)①2.0②<③>
(3)①13.6②15③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解析(1)配制溶液需要五种玻璃仪器: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容量瓶。
(2)①因无450 mL的容量瓶,配制NaOH溶液要用500 mL的容量瓶,m(NaOH)=c·V·M=0.1 mol·L-1×0.5 L×40 g·mol-1=2.0 g;③Na OH溶于水放出大量热,应把它冷却至室温后再移入容量瓶中,否则定容后,溶液冷却到室温后,体积减小,浓度偏高。
(3)①c(浓)·V(浓)=c(稀)·V(稀),即1 000×1.84×98%
98
×V(浓)=0.5×0.5,得
V(浓)≈0.013 6 L=13.6 mL;②选用15 mL量筒最好,误差小;③注意三点:酸入水、沿器壁、棒搅拌。
解析:(1)分类标准1是能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物质分成A、B两组;(2)根据分类标准2可将A组物质分成SO2与NH3、CaO、Na2O两组;消除SO2对大气的污染,常用生石灰,两者发生反应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
(3)由Al3+制备Al(OH)3时常选用弱碱NH3·H2O;(4)根据分类标准3可将B组物质分为Na与Cl2、NO2两组,工业上常利用Cl2制取漂白剂,对水消毒等;利用NO2来制取硝酸、铵盐等。
答案:(1)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CaO SO2+CaO===CaSO3、2CaSO3+O2===2CaSO4
(3)NH3Al3++3NH3·H2O===Al(OH)3↓+3NH+4
(4)2Cl2+2Ca(OH)2===Ca(ClO) 2+CaCl2+2H2O、
3NO2+H2O===2HNO3+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