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克鼎的前世今生 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鼎,原本是用来祭祀煮肉的器具,在周代,就有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元士三鼎”等使用数量的规定。

随着这种等级、身份的逐渐变化,鼎逐渐成为权力的表现。

大克鼎作为我国千年文化的一个见证,同时也对于我国文明的一种体现。

通过简单的一个故事脉络,讲述大克鼎被制造,到如今珍藏于上海博物馆内,中间经历的种种,让人们了解到大克鼎传承下来的不易,从大克鼎延伸到国家文物流传下来的不易,人民保护国家遗产的爱国情怀。

这是属于我们国家的宝藏,华夏文明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宝藏,大克鼎的纹样,形状也代表了西周时期雕塑艺术的成熟,鼎内的铭文更是对研究当时的礼仪,制度等有着极大的意义。

该动画主要运用了Flash,PR,AE等软件制作,通过简单的手法展现大克鼎为什么可以作为国家宝藏的原因,展现中国人爱国,卫国,保护国家文化遗产的决心。

关键词:大克鼎;宝藏;警示;传承
Abstract
The tripod was originally used as a sacrificial vessel for cooking meat。

In the Zhou dynasty,there are the so-called "nine ding of the son of heaven, seven ding of the vassal, QingDaFu five ding, yuan shi three ding" and other use of the number of provisions.With the gradual change of rank and status,Ding gradually became the expression of power.
Da ke ding as a witness to the millennium culture of China,It is also an embodiment of our civilization.Through a simple storyline,it tells about the Da Ke ding being made,it is now kept in the Shanghai museum.In between,let people know that it is not easy to inherit Da ke ding,it is not easy to extend from the Da Ke ding to the national cultural relics,the patriotic feeling of the people to protect the national heritage.This is the treasure of our country,treasures handed down from Chinese civilization for thousands of years,the pattern and shape of Da Keding also represent the maturity of sculpture art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the inscriptions inside the ding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the etiquette system at that time.
The animation mainly used Flash, PR, AE and other software production,through a simple way to show why Da Ke ding is a national treasure.To demonstrate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to protect the country and its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s:Da Ke Ding ;treasure ;warning ;inheritance
引言
鼎,不单单是煮肉用的铜器,更可以通过鼎来见证当时那个朝代的文化制度,社会的发展。

通过用微电影动画片的形式来表现大克鼎传奇的一生。

从被铸造出来,到如今被收藏在上海博物馆,其中所经历的波折。

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介绍动画创作的目的意义,创作思路,素材收集,问题,影响和评价等。

从目的意义出发,解释以大克鼎为主题的原因,在素材搜集和制作剪辑合成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探讨动画思路的由来。

最终这个动画所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想要给人们带来什么警示,最终回归到动画的主要内涵,希望人们保护国家的宝藏,将这段文化传承下去,不要让这些文化断送在某一段时刻。

对于自身关于一些软件的学习和提升也是这次毕业作品侧面所反应的问题,自身应该提高,更努力的学习。

1 项目概况
1.1 创作背景
作品的主要创作背景是源自于央视的一档节目《国家宝藏》,从节目中得到启发,现如今人们对于中国文物的认知越来越少,人们不再愿意去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这档节目让一些人愿意了解,甚至喜欢上某样文物,从中得到启发,选择了大克鼎作为创作的主题,介绍大克鼎的一些相关内容,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克鼎,去认真的观看了节目,选择了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大克鼎的前世今生。

1.2 创作目的
创作该组品的目的除了想要让更多人认识大克鼎之外,另一个目的就是想要通过动画的形式展现出大克鼎流传下来的不易,展现出中华人民为了保护好中华几千年前流传下来的遗产,拼尽全力的爱国卫国情怀,动画片的形式也是想要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孩子,让他们多多了解这些国家宝藏。

通过运用Flash、Pr、AE等软件制作微电影动画片,灵活的运用学校学习的知识加上实习半年来获取的能力来完成这个作品。

1.3 创作意义
创作这个作品最主要的意义就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大克鼎,了解到大克鼎,动画是一个非常好的形式,微电影就是以简短精悍的剧情为主要特点并且具有完整的剧情,让整个故事脉络更加清晰,就是想要通过动画片的形式可以吸引到一些年龄小的受众,让更
多的孩子可以认识到国家的文化遗产不光光是只有长城,故宫那些众人皆知的宝藏,还有一些流传度较低的文物。

大克鼎也是一种对于西周时期,文化上的一种传承。

大克鼎的存在是对西周时期,文化,制度等一些情况的记录。

并且在大克鼎的身上也可以体现出当时铸造业的成熟,同时希望这个作品可以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些遗留下来的文物中认识到当时社会的一些发展现状。

这次的作品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总结,想要看看自己这四年来在学校和在公司学到了一些什么东西,更加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可以改正。

所以这次的毕业作品,不光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大克鼎,也是为了让自己认清自己。

2 项目设计理念
2.1 设计理念来源
这部动画片的主要设计理念,讲述的就是大克鼎的前世今生。

讲述的内容就是大克鼎从被铸造出来,到如今存放在上海博物馆内,这几千年来所经历的一些变迁和留存下来的波折。

从最初的内容设定脚本制作,到后期人物的绘制及剪辑合成,经历了近两个月的时间。

这次动画的创作来源主要就是那档电视节目,而具体的内容设定的思想来源还是中华文化,最初构思时想到的还是想要让大众更加了解大克鼎,了解中华文化里的一些文化遗产,做成动画片也是因为选题的原因,动画片的整体偏叙事,动画的故事感不是特别强,贯穿全片的几个人物也是大克鼎这一生中所接触到
的几个重要的人物。

还是想要通过微电影动画片的新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大克鼎的前世今生,力争在五到十分钟之内介绍清楚主要的故事情节,短小精悍故事性的动画片也会吸引部分人群的喜欢,更好的推广大克鼎到各个年龄层,将大克鼎隐藏的文化传承下去。

2.2 设计思路
在动画里,除去大克鼎这个主角之外,贯穿全片的就是花,无论是转场时的落花,还是潘家的花瓶,后面挂的画中都是桃花,当时想到要用桃花的原因一部分是因为桃花是大众都知道的花,想要通过桃花这一意象来强调动画片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推广大克鼎,让大克鼎也成为家喻户晓的国家宝藏,另一个目的就是桃花的意境很美,作为动画元素出现会丰富动画的画面。

为什么选择了动画片的形式,刚刚也说到了,想要让更多的孩子也可以接受,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文物古迹的行列中来。

动画片的整体风格偏叙事,最开始的几个画面是想要在最初先让观众认识大克鼎是什么,它的一些具体信息,比如长和宽。

接下来的时钟倒转则是一种表现手法,突出的是时间倒退回西周时期,膳夫克刚刚铸鼎,也就是大克鼎刚刚诞生的时刻。

接下来的剧情就是依靠桃花和卷轴的配合,穿插在两个时间段之间,让人们清楚的了解,在这个时间段,发生了什么。

因为讲述的是古代的文物,所以整体的元素都是偏古风,比如,水墨、卷轴、字幕条等等元素的呈现。

背景也是选择的,偏复古风格的牛皮纸。

在动画的后面有四张图片是大克鼎内的部分铭文内容,放这些内容是
因为,鼎内的铭文是因为这些铭文体现着当时西周社会的一些制度,文化等情况的突显。

大克鼎的鼎身也体现着当时西周铸造业的成熟。

3 创作过程及问题
3.1 素材收集及制作
对于动画片的创作过程,主要运用了Flash来绘制人物及一些简单的装饰元素,比如,柜子、花瓶、一些建筑、水缸等等,这些都是运用Flash 来亲手绘制的。

其他的一些元素,比如,祥云、桃花、木窗以及最重要的配乐等元素则是在网络上找到的可以商用的元素配饰。

收集,绘制完素材之后,就是整合,整合剪辑部分则是运用到了Pr软件进行剪辑,合成。

这一步是最耗时的一个步骤,要考虑好每段内容的时长,考虑到每一个人物和元素的位置,确定好文案的内容,手动打好字幕,文案的内容尤为重要,因为没有配音,所以音乐和文案的搭配就非常重要。

而运用AE的部分就只有卷轴的制作。

在剪辑过程中,根据前期制定好的动画脚本来规划每段时间内的具体内容,在剪辑过程中可能还会有新的想法,就需要一边剪辑一边添加新的思路,寻找或者绘制新的元素添加进去。

3.2 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该动画从最初的主题的制定,到脚本的设计,再到最后的制作,成片的输出,历时了差不多两个半月的时间,前期考虑脚本考虑了近一周的时间,四五个想法的实施性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故事连贯问题,中间如何转场穿插,一些人物的绘制都是大问题。

最终确定为目前的故事脚本。

第一个问题过去之后面对的第二大难关就是人物绘制的问题,因为没学过画画,Flash画人物也没有想法,不知道怎画那些人物,所以一些人物和物品的绘制都是在网络上找到本人的画像,对照着画像用Flash绘制,所以一些人物还是比较贴近本人的画像。

其次还有的问题就是对于细节刻画的不细致,比如,手和嘴的绘制。

在剪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同样有很多,比如,这些人物和物品的摆放位置,要确保每个图层的上下摆放位置,不要让其他内容遮挡到字幕,一些剪辑低级的问题要避免出现,配乐的选择要搭配情节,音乐的音量要保持接近,要注意不要出现夹帧、黑场等问题。

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软件的版本问题,高级的版本与电脑的系统有冲突,低级的版本确缺少一些预设,所以只能寻找其他的方式来代替。

因为版本的问题还导致电脑总是崩溃,严重拖慢创作进度。

其余的一些小问题都是自己的粗心造成的问题,就比如事先没有考虑这个人物的动作问题,在剪辑过程中遇到这类问题只能再重新回到Flash重新绘制,这也是拖慢进度的一大问题。

4 作品影响及评价
大克鼎的前世今生,从大克鼎被铸造开始到被掩埋,清朝时期重新面世,再到现如今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这几千年来的经历在告诉世人一种文化,鼎内的铭文是对西周文化,制度,社会的一种体现,并且从鼎身就可以看出当时西周时期铸造文化的成熟。

以大克鼎为主题,其中不单单是想要人们了解大克鼎,更深层的也是
想要人们深刻的了解鼎,了解为什么说“一言九鼎”。

现如今的孩子,青少年,甚至一些高年龄段的人不了解鼎,不懂九鼎对于当时社会的重要性,不了解这些青铜器的重要性,甚至不知道还有大克鼎的存在。

制作这个动画主要就是想要更多人了解到大克鼎带给我们的重要意义,了解到那些为了保护国家文物甚至牺牲生命的人,不单单只是知道,更是要付出行动,去保护,中国人为什么执着于十二生肖铜首的完整,因为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

大克鼎的存在让我们远隔几千年的人们看到了一种文化上的成熟。

了解到鼎不单单可以用来煮肉,还可以体现当时文化制度。

虽然这个动画相比较于其他的动画没有那么完美,甚至说有缺陷,但是这也是自己两个多月来努力的成果,虽然有很多不足,在剪辑和动画制作上存在缺漏,但是通过这次的作品自己也会进行总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步改善这些问题,提高自己这些方面的能力。

结论
通过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这个动画最终想要传达给别人的一个理念,就是爱国保护古迹,大克鼎的存在是对西周文化的一种传承,对于研究学者来说有助于研究西周的文化,制度等有着深刻影响。

同时,大克鼎的流传下来的这段历史,也应该让人们铭记那些历史,如果不是潘家人的保护大克鼎如今可能就不在上海博物馆了,可能也是像十二铜首一样,可能消失,可能流传到别的国家。

当时鼎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从一种方面也可以体现出大克鼎对于膳夫克当时的地位,而这个地位是他自己努力得来的,动画隐含的一种思想也是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被人尊重。

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运用了Flash、AE、Pr等软件,包括人物的绘制,内容元素的制作,图片的修正,成片的剪辑合成,依靠在公司实习这半年来累计的软件知识,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动画,所以在动画的制作过程中也寻求了同事们的帮助。

在动画中的一些元素的使用,也是为了贴合古代,比如木窗,桃花,每个人物所穿的衣服也是符合当时那个朝代的服饰。

这些都是需要提前搜索素材时要注意到的。

当时想到这个主题主要因为电视节目,如果那些文化古迹可以得到留存,人们就不会只是听到别人如何形容那样文物,而是可以亲眼看见,看见那些蕴含着中国上下几千年的文化内涵。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除去一些客观原因之外,还是存在自身的不足。

虽然制作过程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最终也呈现出来了,虽然不完美,
但是最重要的是其中的内涵,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大克鼎,了解中华文化古迹遗迹,不单单只是流传于表面,要更加深刻的体现。

让青少年了解到中国几千年文化得以传承,需要每个人都努力,不能单单只是在书本上了解到这些文物的存在。

参考文献
[1]魏文彦.浅析微时代微电影的特征[J].青年与社会,2013(08):297-298.
[2]邢静.新媒体环境下微电影的崛起[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3]苏岩.网络传播学视角下的微电影生存状况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
[4]蔡一星,王灵东.论微电影之剧本创作[J].当代电影,2013,6: 169-172.
[5]安颖.微电影的传播模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6] 王云,徐江鸿,潘玫玫.巧用Flash动画技法打造动画特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0(20):118-119.
[7]曾晓娟.浅析图形语言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应用[J].办公自动化,2017,22(19):58-59.
[8]薛燕萍.世界动画电影大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
[9]王伟.二维动画中项目实践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研究[J].大众文艺,2017,(21):198-199.
[10] 陈迈.逐格动画技法[M].北京,巾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11] 周晶.“治愈系”电影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
[12] 王罗成.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分析[J].青年文学家,2009(15):184.
[13]黄丹.浅析二维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J].美术大观,2017(09):126-127.
[14]姚争.影视剪辑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15] 郭婷婷.不同形态角色在二维动画中的运动规律[J].大众文艺,2016,
(23):172-173.
[16] 聂欣如.影视剪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7]赵子江.变形动画制作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8]赵国志,赵璐.色彩构成与绘画设计艺术[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
[19] 王方.《剧本创作》[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0] 谭东方.《动画分镜头技法》[M].北京联合出版社,2010.
附录1 创作脚本
第一幕
大克鼎出现,桃花也渐渐出现,大克鼎上逐渐升起几棵小树。

渐渐放大,鼎上方出现一段数轴,表示鼎的长,下面一个画面是量鼎的高。

第二幕
时钟滴答声,逐渐出现一个时钟,迅速倒转
第三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大克鼎先于膳夫克出现,卷轴消失,黑屏,铸铜声火炉燃烧声,大克鼎,膳夫克,两个亭子桃花随着飘落,花瓣飘飞到天上,镜头转到月亮上。

出现字幕“斗转星移,朝代更迭,大克鼎也随着时间消失,直到。

清朝”
第四幕
大克鼎重新被发现,花瓣飘落“历经千年变化,大克鼎再次重现”
第五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柯绍志坐在家里
字幕“天津人柯绍志将其买下”
潘祖荫出现,手拿着银票,
字幕“后潘祖荫又重金从他手中买下”
第五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民国初年”美国人和潘祖荫坐在潘的家里,美国人想要求购大克鼎
字幕“美国人想以巨款求购”“被潘家人断然拒绝”
第六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20世纪30年代中叶”
国民党和潘祖荫相立而站
字幕“国民党想要在苏州建一栋大楼”“要在大楼建成之后”“举办一场展览会纪念建成大楼”“邀潘家人携大鼎参展”“以图无限期占有大鼎”“被潘家人识破婉言拒绝参展”
第七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1937年”
潘达于站在家中,大克鼎在他身边
字幕“孙媳潘达于果断与家人”“将鼎秘密埋入后屋”
“后日军果然不断来求索此鼎”
潘达于与日本人对峙。

花瓣飘落
第八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抗战胜利后”
字幕“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用旧家具等杂物覆盖”
花瓣飘落
第九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新中国成立后”
出现政府,旗杆和五星红旗
字幕“潘家将鼎捐献给国家”
第十幕
出现一个卷轴,飘落桃花,“1952年至今”
出现上海博物馆
字幕“大克鼎一直珍藏于上海博物馆”
第十一幕
相继出现四张大克鼎内部铭文,从上方涌出水墨,祥云飘下
字幕:“大克鼎内部部分铭文”“鼎内铭文是研究西周历史重要文献,对于研究西周时期的职官礼仪,土地制度等都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铭文中的年号,对于历史学家研究西周时期历史年代同样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第十二幕
出现膳夫克、柯绍志、潘祖荫、潘达于四人及其名字。

字幕“潘家人对于文物的保护行为,让我们更加感叹于,中国人对于中华几千年文明的深爱,对于我们祖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大克鼎渐渐出现到画面中央。

第十三幕
片尾,水墨出现,桃花飘落,出现主题“大克鼎的前世今生”
附录2 作品二维码
致谢
在作品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凯老师、华红辉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

在我创作的过程中,二位老师对我进行了深切的指导,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我解决一些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不管是在前期的设计思路还是素材搜集以及后续的剪辑过程中,都得到了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再次对老师们表达最诚挚的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身边的同学朋友,以及工作中的前辈,他们都对我的作品提供了很多的帮助。

最后,向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作品进行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