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课程高考及教学建议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句话: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高考复习一般策略
●以必修为主,带初中 ●抓住基本概念、原理、规律 ●在原理和规律范畴下研究区域 ●跳出教材,理清联系,构建概念图 ●头脑中有两幅图最好 ●训练对实际、热点问题的分析方法 ●加强基本技能和方法的训练 ●形成自己的认识,而非死抠教材 ●训练按题目要求和提供的信息答题 ●看高考题应注意什么
必修 地理2的复习策略
●重点抓基本过程和阶段 ●注意区位、区位选择的实质和变化;地域形 成的地理条件与特点;对环境问题的基本认 识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人口增长模式、城 市内部结构模式、中心地理论、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
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将必修地理3与初中区域地理综合复习 ●不关注具体区域知识,而应关注方法,除基 本方法外,应关注课标中规定的方法 ●关注区域定位、比较优势、问题的成因以及 因地制宜解决的措施 ●参考教材,学习基本的分析思路和方法; 考虑在没有区域知识背景下,如何考区域
必修 地理1的复习策略
●在掌握基本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 律和地理过程的基础上,重点抓统一规律与 地域差异
●任何具体区域的现象和问题都可以回归到统 一规律,如果与统一规律不符,则是非地带 性因素的影响,即差异的原因
●对几个具体问题的说明:行星、气候类型、 板块、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整体性、自然 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误区二:与原高考有本质的不同
在考试和招生的目标和方式没有本质 变化的情况下,高考试卷和试题不可 能发生本质的变化,明显不同的只会 是考查内容因课程内容及要求而变化。 所以,很多人在看到新课程高考卷以 后,会说“还不是和以前一样吗?”
误区三:高考成为检验教改成败的关键
教改是针对培养未来公民文化素质的 基础教育的改革,改革的结果有既有 的评价方式衡量;高考是为高校选拔 新生,因我国的具体情况而采取统一 大规模笔试的方式。所以,没有必要 硬把高考和教改的成败连在一起
(二)高考的两个重要特性
选拔考试 公平性
作为选拔考试
►具有适当的难度 ►不能等同于平常的教学要求 ►能够对考生的综合素质予以区别 ►受不同高校的招生要求,需要对考 生分出不同的层次
以上要求在一份试卷中体现,难度较 大,也是高考受指责较多的方面
保证公平性
►只以大纲或课标为依据 ►回避任何教材(尤其是材料) ►回避有争议的内容(包括学术上的) ►不能对某类考生有利(如城乡、民族、 地区、性别等方面)
地理考核的主要能力举例
● 理解(对于概念、原理等) ● 判断、推理、知识迁移 ● 读图(地图,其他图)、绘图 ● 资料分析(综合分析) ● 比较、归纳、描述 总的来说,重地理思维能力及表 达能力的考查
地理高考题适应教改方向的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无法考查 ●探究学习在高考中的可能体现 ●实践能力的考核缺乏应有的条件 ●资料阅读有过度之嫌 ●回避教材对高考和教学都很困难 ●如何对不同程度的考生公平育改革对高考的影响
教育改革的目标 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 教育改革促进高考改革
教育改革促进高考改革
►教改提倡的评价机制不适合大规 模统一考试,所以有些人认为要教 改就应取消高考 ►曾经希望以教改促进考改 ►教改的方向也成为高考改革的方 向,其实高考改革早就开始了 ►没有必要把高考和教改相对立
►只能面对应届生
(三)对新课程高考认识的误区
误区一:全面体现教改的理念
教改对评价的要求与高考的形式及其特性之间存 在着一定的矛盾,高考虽然朝向教改的方向努力, 但不可能全面体现教改的理念,例如:
►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多元智能 ►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考很难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上述三个误区不仅影响广大师生,也 严重影响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决策。例 如,各实验区费尽心思拿出高考方案 且又备受指责的根本原因即在此。有 人说任何一个实验区都不可能拿出让 教改和高校招生都满意的高考方案
(四)自主与统一
►各实验区自主拟定高考方案、编写 考试说明、自主命题 ►考试大纲、组织方式、考试时间、 招生方式等全国统一 ►自主命题及高考方案问题较多,拟 想办法相对统一 ►自主命题不会全部放开,“统一”将 加强
三、教学建议
把握“信”与“不 信” ●关于“信”
——相信依据课标命题 ——相信教材对课标的解释 ——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关于“不信”
——不信他人以及各类专家 ——不信各类复习资料 ——不信传言
地理教学基本原则
●以课标要求为准,建议狭义理解课标 ●确立每课的教学目标 ●把握教材变化,注意怎样用教材 ●不必做加法 ●想办法引导学生动手、动脑 ●注意所学内容的应用,即联系实际
(七)关于文科综合
► 以能力立意 ► 依据大纲而不拘泥于大纲 ► 不求覆盖面 ►选修:高考和课改两难
二、地理高考题的改革方向
●立意上将高考要求与教改理念相结合 ●联系实际命题(时代性、应用题) ●跳出教材,设计情境,给出材料 ●多部分内容的综合 ●重各种能力的考查 ●适当体现探究性学习 ●提高主观题比例,审慎对待开放性
(五)新课程高考的可能走向
延续十几年来高考改革的思路 以课标为准,跳出任何版本的教材 不重视对具体知识的考查 注重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六)内容范围
►关于考试范围的内容要求
►关于初中地理内容
►关于选修模块的内容
►内容范围≤课程标准
——实际上只看课标即可,考试大纲 中的考试范围要结合课标看
案例: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 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 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选修模块的复习策略
●抓住核心内容 ●可与必修结合复习 ●对必修没有讲到的内容应特别关注
结束语
把握课标 跳出教材 灵活教学 以不变应万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