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球》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球》读后感
很难让人相信,这本书竟是我七年前读过的。
虽然我已不记得书中的具体章节,但有一个小故事却在这七年里反反复复出现在我的脑海中,至少在我处理人际关系时,曾两次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第一次是在大约三年前,第二次则是在当下。
正因如此,我决定写下一些文字。
我不清楚这个故事是否源自书中,亦或是在其他地方被着重提及。
其大致内容是,在谈判中,我们可以将难题视为一个球。
当对方将其抛给我们时,我们不应让它停留在自己手中,而应思考如何将其抛回给对方。
如此这般,可增加我们的资本……当然,书中的表述可能并非完全一致,但在三年前,我将这个隐喻运用到了人际关系的修复中,以此来弥补我不善于拒绝他人的性格弱点。
那时,我有一些关系很好的少年时代的同学。
她们在聊天时,会自然而然地向我倾诉生活中的烦恼和无法解决的家庭纠纷。
那时的我,仍陶醉于拯救众生的虚妄之中,对于别人提出的难题,总觉得身为听者,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她们。
若不帮忙,内心便会感到特别难过。
正因如此,当我想起那个关于球的例子时,我觉得自己仿佛被拯救了。
当然,我并非是将问题原封不动地返还给她们,而是尝试换一种方式。
例如,让她们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毕竟,问题是她们的,她们必然对解决方案有一些模糊的概念。
我所能做的,就是引导她们自己将这个方案逐渐整理出来。
当她们思路清晰时,自然就不会再给我施加心理压力了。
相较之下,我费劲心思想出的方案却不具针对性,不仅未能帮到她们,还让自己身心俱疲,这种方式显然要明智得多。
或许,这种处事方式是我经历得多了,自然而然找到的解决途径。
然而,当时我确实是受到了这个球的例子的启发,才对这本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时光流转,如今我又因工作关系,陷入了一场无果的单向迷恋中。
在长达半年的疫情笼罩下,各种情绪如潮水般涌现。
其中,既有纠缠与反复,也有克制与隐忍,甚至还出现了攫取等前所未有的想法。
尤其是最近,由于现实与欲望之间的冲突,我在尚未厘清自己的思绪之前,便采取了过于激进的行动,致使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拉扯之中。
时而生气于对方下班后不理我就自行离开,时而又在矛盾是否要主动打招呼先行离开。
内心上演了无数场戏码,但实际上,当我们面对面时,却仿佛视对方为空气,刻意回避,就像是小孩子闹绝交一般。
我不禁思索,这是为何?为什么对方能如此云淡风轻,而我却要在内心掀起一场世界大战?如果说昨天的这种状态还可以被视为卑微,那么今天,我必须采取行动,以成年人的方式来面对这个问题。
无论现实是单方面的纠葛,还是双方共同的问题,我都不能像孩子一样闹绝交。
我们还要共事,一周至少有四天要见面,而且我也不想因为自己处理不当而与对方反目成仇,这并非我的处事原则。
倘若对方只是生性如此,或者是经验丰富,能够轻松应对,那我为何不能效仿呢?那个原则始终不变:如果这是一个我们双方都需要面对的问题,那么绝不能让它仅仅停留在我的手中。
同时,我也不得不承认,我们之间尴尬的气场是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但单恋或许只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当我试图解决前面那个问题并采取行动时,后面的问题竟然迎刃而解。
他昨天因为有事而对我不理不睬,自行离开,
这是他的自由,作为普通同事,我完全没有理由去谴责他,尤其是在他曾经多次帮助过我的情况下。
心生埋怨更是不应该。
由于他曾帮过我很多次,而我为了避嫌,已经明确表示让他不用送我,那么出于我的社交原则,我也应该坚持礼貌地告别。
如果像昨天那样赌气而不发一言,那么明天我们的尴尬只会进一步加剧,甚至可能变得更加尴尬。
如此一来,我的执念和下定决心都会在这种尴尬的氛围中变得更加“悲情”,使自己显得更加卑微。
主动面对这个问题,与对方进行沟通,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礼貌用语,也能让内心的阴暗在被提炼的语言中变得明朗起来。
或许,这两个例子与书中的概念早已相去甚远,但这两件事情的处理方式都让我再次想起了这本书,以及关于球的隐喻。
这个球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沟通、引导、主动出击、学会拒绝等等,总归是我自身的某种进步。
因此,学会将手中的球抛出,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考验。
重新翻阅这本书封底的评论,我又发现了另一个有趣的理论,即想要结交朋友,就给对方一个帮助你的机会。
这让我不禁反思,在之前的那段关系中,也许是我给予他的帮助太多了,以至于让自己陷入了困境。
如果这个理论成立,那么以后我想耍小心眼的时候,似乎可以运用一下。
总而言之,《硬球》这本书虽然已经过去七年,但它带给我的启发和影响仍然深远而持久。
我会继续运用书中的智慧,在人际关系和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断成长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