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 中的“太元”、 “元丰六年”中的“元丰”, 都是帝
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丝竹”
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
愈字退之。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目录 CONTENTS
1 刷真题 定位考法
2
划重点 文学文化常识梳理 (内容见配套word)
3 刷模拟 全提升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刷真题 定位考法
学生用书《中考划重点》P62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1.[2019河北中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
2.[2023 原 创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豆蔻”原指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四五岁的年纪为豆 蔻年华。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 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我们学 过他的《醉翁亭记》。
D.古人常用一些谦辞,如“鄙人”是对人称自己时用的谦称,“寒舍”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2.[2021河北三市联考]下面文字是写岳阳楼的,由此引出的有关作家作
品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吕
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2.[2022山东滨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3分)
A.杜甫,字子美,他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 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 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 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 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刷模拟 全提升
学生用书《中考划重点》P70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A.“杜少陵”指杜甫,他曾登临岳阳楼览胜,写下有名的篇章。
B.“五言”是指诗句每句字数为五个,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一首五
两字关情”指的是《岳阳楼记》中的“
进退”。
D.“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化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
句。
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丝竹”
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如杜甫字子美,辛弃疾字稼轩,韩
愈字退之。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第二部分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目录 CONTENTS
1 刷真题 定位考法
2
划重点 文学文化常识梳理 (内容见配套word)
3 刷模拟 全提升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刷真题 定位考法
学生用书《中考划重点》P62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1.[2019河北中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
2.[2023 原 创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3 分)
A.“豆蔻”原指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后来称女子十四五岁的年纪为豆 蔻年华。
B.“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从内容上看,该文体可以叙述事情, 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初中阶段学过的有《马说》《爱莲说》 。
C.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我们学 过他的《醉翁亭记》。
D.古人常用一些谦辞,如“鄙人”是对人称自己时用的谦称,“寒舍”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2.[2021河北三市联考]下面文字是写岳阳楼的,由此引出的有关作家作
品和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具兴,吕
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2.[2022山东滨州中考改编]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3分)
A.杜甫,字子美,他的《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表现 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后人尊为“诗圣”。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 是直陈其事,比是借物譬喻,兴是托物起兴。
C.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 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中国是礼仪之邦,讲究社交用语,如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 人说“久违”,请人帮忙用“劳驾”。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刷模拟 全提升
学生用书《中考划重点》P70
专题九 文学文化常识
刷真题
划重点 刷模拟
A.“杜少陵”指杜甫,他曾登临岳阳楼览胜,写下有名的篇章。
B.“五言”是指诗句每句字数为五个,王维的《使至塞上》就是一首五
两字关情”指的是《岳阳楼记》中的“
进退”。
D.“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化用了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的诗
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