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登革热手抄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登革热手抄报
一:[防登革热手抄报]春季传染病预防的手抄报内容
一、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病毒存在于病人的呼吸道中,在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经飞沫传染给别人。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由于这种病毒容易变异,即使是患过流感的人,当下次再遇上流感流行,他仍然会感染,所以流感容易引起暴发性流行。
单纯型流感的症状为:突然畏寒、发热、头痛、全身酸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
中毒型流感病人则表现为:高热、说胡话、昏迷、抽搐,有时能致人死命。
因此病极易传播,故应及早隔离和治疗。
如何预防流感:
中国是流感的高发国家。
由于人口稠密、环境、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流感的发病情况比较严重,必须严格加强防范,重点采取防治对策措施,切实抓好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1、加强流感监测。
出现流感症状及时就医。
2、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接种是世界公认的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实践证明,免疫预防是减少流感危害的一种重要措施和手段,对高危人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方法。
3、服用预防药物。
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流感病毒的针对性药物。
4、自我保护。
平时要注意锻炼身体,增强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服。
少去甚至不去拥挤不卫生的公共场所和正在患类流感疾病者的家中。
节假日娱乐要适度,不能暴饮暴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二、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多发,传染力极强。
临床表现:临床以发热,皮疹及两眼发红、流泪、畏光、喷嚏、流涕、咳嗽为主要症状,并以颊黏膜出现麻疹斑为特征。
病程中可出现肺炎、喉炎、脑炎等并发症。
患病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传染源:病人是传染源,病人自发病前2日至出疹后5日内,眼结膜分泌物、鼻、口、咽、气管的分泌物中都含有病毒,具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尽量减少和患者及其患者家属接触是预防麻疹的关键。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多见于婴幼儿,但近年来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发病年龄有后移趋势。
预防措施:
1.做好保健工作,按时接种麻疹疫苗;
2.室内空气流通,流行季节少到公共场所,尤其是不满8月龄的婴儿更应该避免去人群拥挤的地方;
3.煅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
4.患者应隔离至出疹后第5日,给予富有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油腻辛辣食物。
三、肺结核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春季为高发期,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
潜伏期4~8周。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主要症状:乏力、食欲不振、消瘦、咳嗽、痰中带血,严重的会咯血、胸痛及呼吸困难等,少数急性发展的肺结核可出现高热等急性发病症状。
典型全身症状主要有疲乏、食欲减退、消瘦、低烧、盗汗,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等痰检有结核杆菌,X线胸片肺部有结核病灶。
如果连续咳嗽、咳痰超过3周或者咯血,就应当怀疑是否患了肺结核病,应到结核病防治所或结核病专科医院检查。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有咳嗽、咳痰症状的排菌肺结核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尤其是未经治疗的痰结核杆菌涂片阳性者。
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经呼吸道传染。
比如当传染性病人打喷嚏、咳嗽或者高声谈话说笑的时候,自口鼻喷出来含有结核菌的飞沫;和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接吻;另外传染性病人使用的衣物、被褥等,都是传染的来源。
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
预防措施: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即不随地吐痰,吐痰要入盂,不要对他人高声喧哗、咳嗽和打喷嚏,不去人群集中空气污浊的场所(如网吧等)。
(二)搞好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勤洗晒被褥。
(三)有病早治。
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凡有出现有结核病症状的,要及时到门诊部检查。
患了肺结核,就要及早治疗,要与专管医生合作,依规定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用药,坚持完成疗程,争取一次治愈。
不按时不规则治疗,会使病情恶化,使结核菌产生耐药性,增加治愈难度。
(四)传染性肺结核必须离校隔离治疗,传染性消失以后,凭医院的诊断证明,方能返校就读。
国家对传染性肺结核病实行免费治疗。
(五)广泛开展体育活动。
适度锻炼身体,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加强营养,增强身体免疫力,提高自身抵抗结核病的能力。
四、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学称“痄腮”,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冬春季节发病较多。
接触腮腺炎病人或病毒携带者后5日内可以发病,在学校人群集中的场所易造成流行。
临床表现:发病初可有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全身不适等症状,1—2
日后腮腺逐渐肿大,体温可达39℃以上。
儿童患者症状较轻,可无明显前驱症状。
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向后、向下发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
因腺管发炎部分阻塞,故进食酸性食物促使腺体分泌时疼痛加剧,颊黏膜处的腮腺管口早期可有红肿。
有些病例1—4日后又可累及对侧,并可同时累及颌下腺、舌下腺。
颌下腺肿大时颌下肿胀,可触及椭圆形肿大的腺体包块。
舌下腺肿大可见颈前颁下肿胀,并出现吞咽困难,也可单独累及颌下腺、舌下腺。
除腮腺肿大外,腮腺炎病毒可侵犯不同器官,可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皋丸炎、卵巢炎、胰腺炎、乳腺炎等。
可伴随腮腺炎先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并发症,也有单独出现者。
诊断:
1. 病史:发病前2—3周有腮腺炎接触史。
2.腮腺肿胀,或可伴颌下腺、舌下腺肿服,合并脑炎、胰腺炎、皋丸炎者可有相应临床表现。
3.化验检查:血白细胞汁数正常或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在发牛脑炎或皋丸炎时白细胞可增高,血、尿淀粉酶增高,血清抗体测定早期抗s抗体增高,双份血清抗v抗体滴度1个月内升高4倍以上。
预防措施:
1.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可采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肌注预防。
2.患者应隔离至腮肿消退。
3.患病期间饮食宜清淡,以流质、半流质为主,不宜食用酸性食物,肥腻及
油炸食品。
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
二:[防登革热手抄报]关于爱国卫生月的手抄报的内容
关于爱国卫生月的手抄报:
常见病媒生物防制知识
蚊虫防制
1.清除孳生地。
社区外环境要发动群众动手,清除蚊虫孳生地,包括各种废旧杂物,对房前屋后所有能积水的易拉罐、矿泉水瓶、水桶、水池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置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可经常换水;要定期疏通社区内的沟渠、沙井,排水沟保持不积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盖所可使用防蚊贴,定期检查地下室,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要定期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疏,保持不积水。
2.生物防制。
社区内的喷泉、水池等不能排放的大型水体可采用生物灭蚊方式,饲养如柳条鱼、金鱼、鲤鱼、鲤鲫鱼、中华斗鱼、非洲鲫鱼等,均能吞食蚊幼虫,达到灭蚊目的。
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
3.化学防制。
对于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可投放灭蚊幼颗粒剂,杀灭蚊幼虫,一次投药可维持20天左右。
必要时在树木、草丛等蚊虫密度较高处可用超低容量喷雾或热烟
雾作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蚊,灭蚊时最好选择黄昏成蚊活动的高峰时间。
对防空洞、地下室、下水道、车棚及居民楼道、各类管道,也可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蚊。
4.家庭防蚊。
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托盘儿)积水,清倒闲置花盆以及水桶等器皿内的积水,每周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或者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
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飞入,也可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对少量进入室内的蚊虫可使用电蚊拍或气雾罐直接杀灭,也可使用电热蚊香液(片)预防和杀灭蚊虫。
晚上睡觉时最好使用蚊帐,在疫区可以使用经过杀虫剂浸泡过的蚊帐。
在外环境活动时则可使用驱蚊剂防蚊,可以在体表暴露皮肤上涂抹以避蚊胺(deet)为主要成分的驱蚊花露水或驱避剂,一次涂抹可以维持避蚊效果2-3小时。
5.特殊事项。
非洲、东南亚热带地区疟疾流行严重,到这些地区旅行和工作需要了解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尽量做好个人防护,科学使用驱蚊剂。
一旦出现发热、畏寒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治疗。
在登革热流行疫区旅行和工作,回国后出现发热症状须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情况。
儿童是乙脑的高危人群,注射乙脑疫苗是最好的防护措施。
蝇类防制
1.孳生地治理。
蝇类防治最重要的是管好垃圾,垃圾要分类管理,及时处理,日产日清、密闭管理。
同时要做好粪便的处理和厕所的管理,完善水冲厕所(公厕)、化粪池和污水处理排放系统设施,密闭贮粪池,定期喷洒药物,提高厕所环境卫生质量;需要清洁花钵(盆)、花坛以及绿化带,清除散在暴露垃圾,做好厨余垃圾的收集、压缩、运送,防止苍蝇孳生。
2.防蝇设施和物理防制。
宾馆饭店、餐厅、厨房、农贸市场等重点环境入口处及家庭门窗应安装防蝇帘、纱门纱窗或风幕机,防止蝇类进入。
对进入室内少量的苍蝇可采用苍蝇拍、灭蝇灯、电蝇拍等物理方式予以杀灭。
3.化学防制。
对于垃圾堆、厕所等蝇类孳生场所,当蝇类密度较高时,对外环境可采用空间喷雾处理杀灭成蝇;对住所、垃圾站、地下室等场所采用滞留喷洒处理墙面杀灭成蝇。
蟑螂防制
1.环境防制。
搞好室内卫生,全面清除室内杂物;堵洞抹缝,对可供蟑螂躲藏的墙缝、门窗框缝、地板缝及各类管道空隙等裂缝及时填平封堵,防止蟑螂侵入室内。
对蟑螂常停息的物体表面、角落经常进行洗刷,去除其粪便、残迹。
及时清理焚烧死亡的蟑螂及卵鞘等。
2.物理防制。
对室内蟑螂经常活动的重点部位如橱柜、微波炉、冰箱、洗菜池下部可布放粘蟑纸粘捕蟑螂,可在粘蟑纸上放面包屑等作为诱饵。
3.化学防制。
在蟑螂密度降低的场所可使用胶饵或毒饵,遵循“点多、量少、面广”的原则,蟑螂栖息的各种缝隙用胶饵做点状处理,毒饵则投放于蟑螂经常出没的部位,每平方米1-2个点(绿豆大小),一般房间投放10个点,危害严重的房间不少于20个点。
也可使用气雾剂对蟑螂出没的缝隙或活蟑螂直接喷洒。
蟑螂密度较高时,可使用滞留喷洒的方式迅速降低密度。
鼠的防制
1.防鼠设施。
首先要防止老鼠进入室内。
建筑物与外界相通的所有孔洞要封闭;通往室内外的下水道、通风管道、线路等道口加设防鼠网,防止鼠窜入;室
内门窗的缝隙必须小于0.6cm,仓库、储藏室、粮库、电梯房门的下段要包铁皮,高度不低于30cm;保证建筑物墙壁完好无孔隙、洞穴,无杂乱堆积物。
2.物理与化学灭鼠。
灭鼠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两种,物理方法主要是利用鼠夹、鼠笼、粘鼠板等捕捉老鼠。
化学方法主要采用慢性灭鼠剂如溴di敌隆灭鼠毒饵等,将毒饵放在毒饵站内,通过老鼠取食,杀死老鼠。
灭鼠时要收好食物,断绝鼠的食物来源,提高灭鼠效果。
臭虫防制
1.防止臭虫入侵。
一是要对外来人员的行李、家具等物品应该进行检查,旅行或搬迁时,也要仔细检查行李及旧家具,防止将若虫、成虫及卵带入。
二是要搞好环境卫生,清除臭虫的栖息场所。
例如,房屋墙壁、地板等可供臭虫隐匿和孳生的缝隙用石灰、水泥等塞缝并定期刷墙;经常洗晒衣物、被单、床单、席子等。
2.物理防制。
一是人工捕杀法。
不断敲击床架、炕席、书橱、褥垫等,将臭虫从隐蔽处震下,然后杀死。
二是沸水烧烫法。
用沸水浇烫床板、草垫、书橱和家具等缝隙,沸水浸泡衣物等棉织品,可迅速杀死臭虫各龄虫态及虫卵。
三是阳光曝晒法。
在夏季,将衣服、床铺、橱柜等放在太阳光下曝晒,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
3.化学防制。
常用的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残杀威等均可使用。
市民也可以购买杀灭蟑螂的杀虫剂用于杀灭臭虫。
粉剂可均匀地撒在地缝、床板、家具缝等处,也可将药剂加水调成稀糊状或使用乳剂等剂型涂刷、喷洒在墙壁、壁橱、床板的缝隙中。
该方法对臭虫具有持久的杀灭效力。
蜱的防制
1.环境防制和化学防制。
蜱成虫多生活在草根、树根、畜舍等处,并在其表层缝隙中产卵。
因此防制主要是要搞好环境卫生。
清除杂草,清理禽畜圈舍。
有些蜱类通常生活在畜舍墙壁、地面、饲槽的裂缝内,应堵塞畜舍内所有缝隙,堵塞前先向裂缝内撤杀蜱药物,然后以水泥、石灰、黄泥堵塞,并用新鲜石灰乳粉刷畜舍;用杀蜱药液对圈舍内墙面、门窗、柱子做滞留喷洒,保持畜舍干燥。
2.个人防护。
应当尽量避免在蜱类主要栖息地如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穿浅色衣服以便于查找有无蜱附着;针织衣物表面应当尽量光滑,蜱不易粘附;不穿凉鞋。
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只推荐2岁以上年龄的人员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
衣服和帐篷等露营装备用杀虫剂浸泡或喷洒,如氯菊酯、含避蚊胺的驱避剂等。
城市中除大型公园、植被茂盛地区外,社区内一般极少有蜱类生存,无需过分担心会感染上该病。
当携带宠物外出到蜱类生活地区旅行时,除个人要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也要仔细检查宠物体表是否有蜱类附着。
如果发现蜱虫附着在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
三:[防登革热手抄报]中班健康《驱蚊、灭蚊、防蚊的方法》教案
夏天将要来临了,蚊子将会增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有效预防被蚊子叮咬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中班健康《驱蚊、灭蚊、防蚊的方法》教案,仅供大家参考学习。
教学意图
蚊子虽小,在我看来却是非常恐怖的小昆虫。
据专家考证蚊子进化比人类早两千多年,具备极强繁殖力和适应力,并是生物链上的重要一环。
人若被蚊子叮咬后,除了痒、疼痛、红肿外,蚊子还会传染疟疾、丝虫病、登革热、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多种疾病。
天渐热,蚊子越来越多,讨厌的蚊子又将“嗡嗡”飞舞。
孩子常常被蚊虫叮咬了,对蚊子的防之、驱之、伐之、灭之是终极目标。
为此开展了此次活动《驱蚊、灭蚊、防蚊的方法》。
教学目标
让幼儿了解驱蚊灭蚊的方法并掌握夏天蚊虫叮咬后的处理。
教学准备
有关蚊子的谜语,蚊子的叫声,图片,蚊子咬人的视频。
教学过程
1、用谜语作为课程的导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得积极性
2、出示蚊子的图片提问幼儿,让其了解蚊子。
3、播放蚊子的叫声的音频文件。
4、播放蚊子咬人的视频文件让幼儿了解蚊子咬人的过程。
5、提问幼儿是否所有的蚊子都会咬人,针对幼儿的回答作补充或改正。
6、提问幼儿如果让蚊子咬了该怎么做,让幼儿自由回答,针对幼儿的回答做补充或改正。
7、出示一些关于防蚊灭蚊用品的图片和蚊子咬后所用药品的图片提问幼儿使幼儿加深有这些物品的映象。
8、小结一下驱蚊,灭蚊的方法和东西。
9、听传播疾病的蚊子,让幼儿了解蚊子是如何传播疾病和掌握被叮咬后的处理方法。
活动延伸
1、玩打蚊子的游戏。
2、让幼儿和家长共同寻找相关蚊子的知识,相互交流增长内容。
相关信息
蚊子叮咬后注意事项
1.在发现蚊子叮咬后,正确的方法不是把蚊子拍死,而是把蚊子轻轻的弹走。
发现蚊子落在自己身体某处,大多数人的想法是“你榨我的血,我要你的命,狠狠的一巴掌拍下去,其实这种方法非常不可取,这样做法蚊子是被拍死,但其携带的血液中如有病菌,就会渗到血液中,从而通过血液把疾病带给这个人。
据说美国一妇女就因拍死蚊子,而使自己得上传染病,最后一命呜呼。
2.被叮咬后不能抓。
被蚊子叮到,我们会马上去抓。
可是抓挠后,皮肤里的组织液、淋巴液等渗出,肿成一个包,就会越抓越痒,而且还不易消退,长满红包的“赤豆腿”就是这样被抓出来的。
如果坚持不抓,一般10至15分钟后,痒感就能明显消退了。
教学反思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应提供给幼儿更多发言的机会,扩大幼儿的思维空间,让幼儿回答问题能够更全面。
不足之处
没有完全激发他们讨论的积极性,以至于讨论时间很短,讨论得不够深刻。
幼儿健康教育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健康认识、改善幼儿健康态度、培养幼儿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幼儿健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
本着以健康领域教育为主,加深了解健康教育特点的目标开展了此次健康领域教育活动。
使我对健康领域教育这一块有了深层的理解。
最后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根据幼儿不同的发展水平和特点,制定不同的目标,使每个儿童在金色的阳光下健康发展。
预防登革热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