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届中考地理第十五章认识区域第1节北方地区课件101145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红土地:我国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 土壤的风化和成土作用强烈,土壤中铁铝氧化 物成分高,土壤呈红色、砖红色。这种土壤黏 重,酸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差。
• 紫土地:紫土是紫红色岩层上发育的土壤。紫 色土土层浅薄,有机质含量低,磷、钾丰富, 肥力相对较高,是中国南方重要土壤之一,以 四川盆地分布最广。
年份
考查内容
分值
命题 趋势
从近五年中考试题来看, 本章属于重点考查章节, 涉及地区广、考查知识多、 分值重,选择题、综合题 均会出现。2019年中考, 本章仍是重要考查内容, 同时应关注香港澳门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 角洲地区等知识点,关注 地区时政热点事件,结合 地理知识,加强分析探究 能力。
• 解决措施:停止开荒,恢复湿地,建立一批自 然保护区。
• 3.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 (1)地位: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 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 (2)发展条件
• 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⑬ 煤_、__铁_、__石_油______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的
地位。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迅速发展成 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交通便利,铁路网 密集,主要矿产地几乎都有铁路通过,南部临 海,海运便利。
• 应对措施:采取地膜覆盖、建塑料大棚,减少 蒸发;培育抗旱品种,种植耐旱作物;打机井, 合理利用地下水;采取喷灌、滴灌等。
•考点 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 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 (1)位置和范围
•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 于我国东北部,南部临渤海和黄海,东南隔鸭 绿江和图们江与朝鲜相望,东隔乌苏里江、北 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
9.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
交通分布、资源、环境问题;长江
发展的意义。(理解)
2015 三角洲的旅游发展、农业及城市分 10
10.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香港、 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布的原因;三江源地区的自然地理 特征和生态问题
(理解)
新疆的人文特征;南方的地理特征;
11.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 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理
201
5.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7 城市的分布特点。(识记)
台湾的气候、居民祖 籍、民族、旅游资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景 观、传统文化;南方 6 地区的农业景观、地 形
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 特征和能源;黄土高 原的范围、气候、农 7 业、生态问题
考纲要求
年份
考查内容
分值
6.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
• 措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工矿城市向综 合性城市转变;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提高资 源开采、加工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 技术改造,培养科技人才;优化经济结构,进 行产业结构调整等。
•考点 3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 1.文明的摇篮
• (1)位置和范围 • 位置:东起太
行山脉,西至 乌鞘岭,北连 内蒙古高原(大 致以长城为界), 南抵⑮ 秦__岭________。
2014 钓鱼岛的位置和台湾的城市分布; 珠江三角洲的位置、经济发展
8
解)
考纲要求
12.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 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 成功经验。(理解) 1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 生活质量的影响。(运用) 14.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 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 成就。(识记) 15.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 神圣领土,在地图 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理解) 16.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 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理解)
• 成因:东北三省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光热较 少;同时,又紧邻冬季风的发源地,进一步加 剧了东北三省的严寒。
• (4)河流
• 东北地区河流众多,两大干流是黑龙江和辽河。 其中黑龙江的三条大支流为松花江、嫩江、乌 苏里江。
• 2.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 (1)东北三省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 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 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 长。
• ⑱___信__天_游____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 北民歌,其唱腔高亢而悠长。
• 此外,黄土高原的传统文化还有陕北腰鼓、陕 西剪纸、秦腔等。
• 2.风吹来的黄土
• (1)成因
•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风成 说”认为黄土是由风从中亚、蒙古高原和我国 西北内陆地区吹到这里堆积而成的。
•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 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于大规模机械化 耕作;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降水较多,属于湿 润区、半湿润区;农业科学技术水平高;地广 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有利于粮食商品化。
• (4)生态保护
• 环境问题:大面积的开荒,使湿地面积锐减, 生态环境恶化。
• (3)工业部门: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 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 林等工业部门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 (4)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以沈阳、大连为中 心的辽中南工业区及主要铁路干线和主要矿产 地及附近的工业城市,如哈尔滨、大庆等。
• (5)工业发展中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问题:⑭__资__源_枯__竭___、设备老化、产业结构 单一等。
• (3)主要农作物 • 粮食作物:小麦、玉米、谷子等。 • 经济作物:甜菜、棉花、大豆、花生等。
• 华北平原的春旱成因及应对措施
• 成因:华北地区春季(3~5月)气温迅速升高, 雨季尚未到来,降水不足,土壤水分大量蒸发。 春季正值农作物返青时节,需水量大,农作物 会因为缺水而生长受阻,导致严重春旱。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26日星期四2021/8/262021/8/262021/8/26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262021/8/26August 26,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262021/8/262021/8/262021/8/26
• (2)地形
• 山环水绕,平原居 中,以⑧山地和平原 ____________为 主。主要地形单元 有长白山地(东部), 小兴安岭(北部), 大兴安岭(西部), 东北平原(中部)。
图 2 东北地区地形图
• (3)气候
• 气候特征:冷湿。大部分地区冬季⑨ _漫_长__严_寒____,夏季⑩_短__促_温__暖___。降水集中在 夏季,冬季降雪较多。
• (5)主要河流:黄河、海河、黑龙江、松花江、 辽河。河流普遍有结冰期,黑龙江和松花江有 春汛,黄河有凌汛。
• 我国常见的几种土壤类型
• 黑土地:土壤呈黑色,是在温度比较凉爽的草 原环境中形成的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 能存水透气,非常肥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 地区。
• 黄土地:土壤呈黄色,黄色来自黄土高原的黄 土母质,土层深厚、疏松,土壤肥沃。主要分 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第一节 北方地区
CONTEN TS
目 录
知识梳理 考法探究 题组训练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2021/8/262021/8/262021/8/268/26/2021 9:06:41 PM •11、只有让学生不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而留下许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他才能顺利地学习……(这)是教育过程的逻辑。2021/8/262021/8/262021/8/26Aug-2126-Aug-21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2021/8/262021/8/262021/8/26Thursday, August 26, 2021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知识梳理
•考点 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图1 北方地区的位置和地形
• 1.黄土地、黑土地
• (1)地理位置:大体位于①____大__兴_安__岭_、青藏高原以 东 ③,_渤_内__蒙__古海高和原④以_黄_南_,__②_海__。_秦_岭__—_淮__河___以北,东临
台湾省的自然灾害、南方地区的特
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理解)
色文化;西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对农
7.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作用。(理解)
发展方向和存在问题,京津冀的协
8.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
同发展;青藏地区的自然环境
理差异。(理解)
东北三省的工业;西北地区的城市
坡多
自然 黄土特征 黄土⑳_土__质__疏__松___,多孔隙,许多物
原因
质易溶于水
气候条件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21 __暴__雨___
植被特点
植被稀疏,地表裸露
模块三 中国地理
第十五章 认识区域
考纲要求
年份
考查内容
分值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理解)
2.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 201
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识记)
8
3.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 的气候特征。(运用)
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
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的特点。(识记)
• 2.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 (1)农业发展条件
• 有利条件: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 片,多为旱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 不利条件: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且 集中于夏季,灌溉水源不足,春旱严重。
• (2)解决华北平原缺水的措施: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发展节水农业。
• (2)地形:⑤____平__原__和⑥____高_原___为主。东部有 面积广阔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有沟壑纵横 的⑦____黄_土__高_原__。
•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 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分配不 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属于半湿润区。
• (4)土壤:东北平原属于“黑土地”,华北平 原和黄土高原属于“黄土地”。
• 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 物一年一熟的需要;靠近冬季风源地,在春秋 季节,受寒潮影响,易发生低温冻害。
• (2)主要农作物 • 粮食作物:⑪__(春__)小__麦____、玉米、水稻。 • 油料作物:大豆。 • 糖料作物:⑫__甜__菜______ 。 • (3)农业地位
• 东北三省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 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图3 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
• (2)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⑯ 高_温__多__雨_____,冬季寒冷干燥,降水主要集中 在夏季。
• (3)独特的黄土风情
• 黄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 了许多独特的黄土风情。
• ⑰___窑_洞___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黄 土具有直立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较干燥, 容易开挖,适宜开凿窑洞。
• (2)地貌景观
• 黄土土质疏松,长期的流水侵蚀,使得黄土高 原呈现地⑲表_破_碎__、_沟__壑_纵__横___________的特点, 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 观。
图 4 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川
• 3.严重的水土流失
• (1)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地表破碎,沟谷密度大;平地少,斜 地形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